我眼中的陆游作文
1我眼中的陆游
“一生肝胆千秋恨,半壁江山万首诗”,这就是说陆游在众人的眼里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在我的眼中,陆游更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在他的诗里,把抗敌报国作为主题,并且把这一爱国主题高扬到前无古人的高度。他把自己满腔的爱国情怀融入到诗句中,绽放出独有的异彩。少年时,他就挥笔写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兵书”的诗句。陆游笔下的爱国诗篇里,写出沦陷区的人民对故国王师的期盼:“三万里河东入海……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金错刀行》一诗中陆游写出南宋军民不甘屈服:“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可是当时“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弦断”的南宋王朝统治者根本就不接受和重用一心报国的陆游,致使这位爱国英雄投身无门而空度岁月,也正是这种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困惑、悲愤和不甘心磨炼了陆游,造就了他诗词的热情奔放、神采飞扬。
陆游把在现实中无法实现的壮志豪情都倾注在他的诗句中,他常常凭借幻境、梦境来抒发这种壮志未酬的情怀:“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酒醒客散独凄然,枕上屡挥忧国泪”、“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空有声”这些诗句穿过了他人生的风风雨雨,成为他爱国诗篇的精华与灵魂。年以82岁高龄的陆游,在老病僵卧中还为后人写下:“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千古绝唱。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在我眼中,陆游就像那开在断桥边的一树梅花,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志节高尚,与世无争,品格高洁。陆游才华横溢,一生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从他的诗句中我读出了他对祖国浓浓的爱,他的心中充满正义,,正是这一身的正气,他受到排挤。然而,断桥边的这树梅花,经历了无数的风吹雨打,即使凋落,被碾压成泥,也依旧芳香如故,绽放着自己独一无二的光彩。
“小楼一夜听风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读《临安春雨初霁》,也许会以为它并不是出自“铁马金戈”、“气吞残虏”的陆放翁之手,可这正是陆游笔下的灵动的生命,是陆游笔下欣欣向荣的感动,它与高唱“为国戍轮胎”而一身报国的陆游那雄奇悲壮的风格很不一致,所以,我眼中的陆游,阳刚但不失柔情;深沉不失阳光,陆游这树梅花也有所有花朵所具有的温柔、美艳的品格。
我眼中的陆游就是一树永不凋零的梅花,他会永远绽放在后人的心里。
2我眼中的陆游
“红酥手,黄腾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杯愁绪,几年离索。错!措!错!……每当我读到这首诗时,总会不禁想起我国著名诗人——陆游。
陆游诗南宋爱国诗人,他很有才华,被保留下来的诗就有九千三百多首。在陆游的身上,发生了许多……
陆游从小就与一名叫唐婉的才女青梅竹马。到了二十岁时,与唐婉成亲。但是陆游的母亲一直很不喜欢唐婉,怕与唐婉一直待下去,儿子就不顾学业,断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所以陆游到了二十三岁时,在母亲的强迫之下休了唐婉,让唐婉嫁给他人。就这样,陆游与唐婉十年未见,直到有一天,陆游与唐婉在花园中相遇,陆游见到唐婉后,独自一人去喝闷酒。唐婉在经过自己的丈夫同意之后,到陆游身边,为陆游倒上了一杯酒,陆游一口便把酒给饮光了。随后,陆游便写下了《钗头凤》这首诗。写完这首后,唐婉十分伤感,没过多久,唐婉就因为忧愁太多而病逝了。唐婉在死之前,一直都在吟诵《钗头凤》。
没有过多长时间,陆游便被派去抗金,但是在抗金的过程中,陆游也依旧没有忘记唐婉。
在我的眼中,不仅只有陆游的诗、曲感动我,同时,他的那些感动人心的故事,也深深扎根在我的心中。
3我眼中的陆游
陆游先生,“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这是我朋友眼中的您。她曾说过“您是一树永不凋零的梅花,永远挺立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而我认识的您永远将爱国情绪饱和在整个生命里,洋溢在全部作品里。“鸭绿桑乾尽汉天,传烽自合过祁连;功名在子何殊我,惟恨无人快着鞭!”
这就是我眼中的您,在诗歌中豪迈而悲壮,在祖国前途命运中热情而忧虑,深切关注祖国命运的诗人。
我知道,您不需要优美的语言来赞叹您的精神品质,不要求用过多的语言来描述您的丰功伟绩。但是,我不得不钦佩您,赞美您,因为在您那“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句的背后,我看到了并感受到了“国难当头,岂能坐视”的豪情和“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希望祖国光复的一片热心。
在您眼中“百战沙场碎铁衣”算得了什么!“途冬沙风紧,旌旗飒凋伤”又算什么呢!您在最后的20年,虽然仕途蹭蹬,命途多舛,在山阴老家度过,但您却豪情不减,仍用“倘得此生重少壮,临危敢忘不赀身”赋诗言志。当在您实现您的理想的漫长的过程中,因为朝廷上的派系倾轧,使您没有建功立业的机会时,您用“引杯抚长剑,慨叹胡未灭”表达您壮志难酬的忧虑。风刀霜剑,岁月蹉跎,冯唐易老,寸功未立,您只能慨叹……慨叹“可怜万里平戎志,尽付潇潇暮雨中”了。
即使您端起一杯酒,摘下一朵花,画了一幅画,听见一声雁鸣,写一篇书法作品……那国家所受的耻辱,侵略顿时渗入了您的血,您的诗,使您写出爱国的情怀,为民众忧虑的心。
在您85岁时,您撒手尘寰,祖国并没有复兴。在临终之际,您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诗中表达了一个即将去逝的老人至死都不忘被入侵而山河破碎的祖国,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祖国光复的那一天,不要忘记告诉他胜利的好消息。这弥留之际的真情实感用什么语言表达我已不知道了,
陆游先生,在我眼中的您是这样一个伟大的诗人而在您眼中的祖国是否还像旧日时那样让您热情,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