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红石峡一日游作文
1游红石峡
红石峡是榆林旅游景点,因山上的石头是红色的而得名。早就听说红石峡好似人间仙境,今天菜真切的感受到它的韵味。
一来到红石峡,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栩栩如生的十二生肖雕像。一辆十几米高的黄色大水车矗立在清澈见底的河水旁。继续向南走,可以看到一座直通对岸的暗红色的吊桥。吊桥约有30米长,看起来令人心惊胆战。我忐忑不安的踏上吊桥,刚走十来步吊球就向右移动。我提心吊胆的抓着栏杆,感到从未有过的害怕。过了一会儿,桥终于稳稳当当的停住了,我菜小心翼翼的迈着小步子。
过了桥,我如释重负、一蹦一跳的哼着小曲。我把脚伸到水里,池底的水草喝淤泥伴着我的脚,陪着我玩,我感到一种别样的有趣,然后我来到河边的沙滩上,把沉入水底的奇形怪状的石头捡上来,准备磊一个彩色的小城堡。可是,任凭我怎么努力,石头总是滑下去。我左思右想,想出来一个绝妙的办法——让淤泥来帮忙。于是我抓了一把泥,做成了一个彩色的小城堡,我高兴极了。
之后,我三步并作两步走到瀑布旁。岸边,空气湿漉漉的,还不时有泄入谷底溅起的水珠跳到脸上,我静静的坐在一个大石头上,闭着眼睛,呼吸着水洗过的空气,聆听着轰然作响的瀑布声,总觉得心底有恕不尽的感慨,想象瀑布一样发泄出来……
红石峡真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啊!
2美丽的红石峡
八月十七日,我和妈妈、姥姥、姥爷去了慕名已久的红石峡。红石峡,因山皆红石而得名,又因山势雄伟,两峡高耸亦称“雄石峡”。我们来到了红石峡,果然名不虚传,这里被称为“塞上碑林”,让我们一起来游红石峡吧!
红石峡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榆林市北约3公里的红山。峡分南北,北峡两壁中分,上有天然湖泊,下有飞流瀑布,水石相击,雾锁云涌,蔚为壮观。南峡两壁对持,榆柳荫映,石窟相连,曲经通幽,普渡桥飞架东西,水上桥,水下桥,势若长虹。崖壁飞檐,层阁不计其数。进入景区,我们就看见了雄伟的红石峡,上面刻着各种各样的石刻,如:榆溪胜地,威震九边,蓬莱仙岛等。巧夺天工,十分壮观。峡上还修建了不少石窟,里面放着各种各样的佛像,被称为宋元古刹,比如:观音菩萨、大日如来等。进入石窟的梯子很陡,上去时一定要小心。
红石峡还有一个沙滩,沙子又细又软,沙滩边有条河,名为“榆溪河”河水清澈见底,我玩起了挖沙坑,妈妈说:“看看你,跟小狗刨食似的!”我说:“哈哈,我可以挖的很深的!”
游过红石峡,我不由得感叹:“红石峡真美”
3红石峡
榆林是个小地方,的确,榆林不太大。红石峡是个小地方,不过在榆林就不是太小了。
红石峡和镇北台紧挨着,镇北台,是万里长城第一关。听人一说,原来是明是重修的第一个地方。满以为站到台上有那种“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气势,实际上,放眼望四周,感到最多的还是古代劳动人民的汗水,泪水,血水,加上他们的身躯所筑成的,秦始皇的残暴在这里逼真的体现了出来。
向备望去,下面有一大湖,平如静镜,那便是红石峡了。
我们一行共五人,从入口进入登上一个小型点将台,见下方有一铁索桥,过了桥之后,才可以游玩。
走上索桥,立刻开始摇晃,刚开始还不怎的,越往中间就越要的厉害,好像随时都会翻了一样,在往过来就不大摇了。
现在仔细回味一下,犹如人生,再大的困难,只要有信心,都会被我们打败的。
再向前,“有瀑布亦然临于水上”,是一小型瀑布,让人想起“山之两崖,飞湍电转,红影外浮”,“峡中榆柳荫映,凫鹭唼呷”。所以游人说,红石峡风景幽美,像是江南,又似仙境,被称为万里长城第一胜景。
最著名的地方是那一面面石壁。
红石峡名冠边塞,旧时文官、武将、儒士来榆林,必在此地设宴讽咏唱和。因此,东西石壁题刻极多,题词、题字、碑、碣大小多达160多块,似一天然碑林。诸家书法各放异彩,字大者达6米,小者不及寸,真、草、隶、篆俱全,更有少见的蒙文石刻。真是文采飞扬,堪称壮观。“大漠金汤”、“长天铁垛”、“天边锁阴”、“雄镇三秦”等,刻画了地势的险要;“天外奇峰”、“翰海蓬莱”、“天开画图”、“天成雄秀”等到,歌颂赞美了此景此境的优美;“中外统一”、“汉蒙一家”及蒙文石刻,反映了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心愿。尤其是大革命时期杜斌丞、刘志丹等榆林中学师生题刻的“力挽狂澜”和抗日民族英雄马占山将军驻榆时亲笔写的“还我河山”,抒发了爱国志士誓保国土、振兴中华的豪情壮志。晚清将领左宗棠所题“榆溪胜地”及对联“白云初晴如月之曙,黄唐在独与古为新”也颇有文采。著名教育家、书画家,刘志丹的老师王森然先生书写“红石峡”三字刻镶于峡亭之上,为古迹增辉。红石峡丰富多样的石刻,是长城书法艺术的一大宝库。
红石峡是万里长城中罕见的浏览胜地,是塞上名城榆林的掌上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