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的作文1000字
1我敬佩的民族英雄——林则徐
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炎黄子孙创造了许许多多令人震撼的事迹,虎门销烟就是其中的一件,而创造这一奇迹的是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徐。林则徐,提到这个名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只要读过中国历史的的人都知道:林则徐是我国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而让他名垂青史的是他创造了虎门销烟这一奇迹。从中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崇高的爱国精神。下面让我跟大家说说关于他的故事吧!
大约在二百多年前,英国、葡萄牙等一些帝国主义国家,疯狂地向中国输入大量的鸦片,鸦片是毒品的一种,只要吸朖上瘾,就难以戒掉,对人的毒害相当大,它不仅伤害人的肉体,更重要的是削弱人的意志。可这些帝国主义国家却不管这些,他们的目的是掠夺中国的金银财宝,削弱中国人的体质,使中国人丧失抵抗的能力,最终达到侵吞中国的目的。鸦片的大量输入,使许许多多的中国人吸食上瘾,身体衰弱,最终家破人亡,妻离子散。掠走中国大量的黄金、白银。
从而导致国库空虚。而对鸦片的危害,帝国主义国家的企图。许多人都不敢说,也不敢反抗。然而,我们的民族英雄林则徐,他非常勇敢,一点也不害怕,多次向皇帝奏道:“如果不禁止鸦片,几年后,中国不仅无御敌之兵,且无充饷之银”,皇帝在他我几番劝说下,终于明白鸦片的危害和帝国主义国家的险恶用心。因此同意禁烟,并派林则徐亲自指挥监督销毁鸦片。林则徐得到命令后,慷慨激昂地说:“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林则徐带领士兵收缴了大量的鸦片,对拒绝上缴的就强行收缴。一点也不怕他们报复。在他亲自带领和指挥下,终于把大量的鸦片收缴了起来。1839年6月3日,林则徐准备将收缴来的鸦片在广州虎门销毁,这一天,虎门海滩人山人海,男女老少都从各地闻讯赶来,都想亲眼目睹这场大快人心的销烟战争。销烟开始了,身材魁梧的林则徐健步走上礼台,鞭炮声不绝,整个海滩都沸腾了。林则徐在礼台上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后,庄严地宣布销烟开始。
只见一些光着身子的男人先往销烟池中撒了大量的盐巴,再缴来的鸦片倒入池子里。顿时,销烟池里“咕嘟”“咕嘟”直冒泡,发出难闻的味道。看到这害人的鸦片在池子中灰飞烟灭了,人们都非常高兴,他们欢呼着,奔跑着,跳跃着……销烟整整进行了23天,销毁鸦片1188127公斤,这真是一件了不起的让人高兴的事。虎门销烟这一伟大壮举,它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是不可欺侮的。
两百多年过去了,林则徐的禁烟精神仍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前赴后继地同毒品作斗争,林则徐的禁烟壮举,勇敢顽强,不畏强敌的崇高品格永载史册,激励着我们勇敢地同一切外国侵略者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中国人永远不会忘记林则徐,我非常佩服林则徐。
2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林则徐
在浩瀚如烟的历史长河中,有许许多多伟大的历史人物。他们或因自己华丽的文采流芳百世,或以高尚的人格品质名垂青史。他们激励着后人不断进步,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林则徐。
学过历史的人对林则徐应该都不陌生,因为他是当之无愧的禁烟英雄。那是一个帝国主义横行的时代,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老而神圣的中国遭受着外来的侵略。无限美好的河山被侵略的魔掌摧残着,昔日光辉的大地笼罩着阴霾。更为可怕的是,国人竟不知反抗,任由别人的宰割,这一切的罪魁祸首便是鸦片。
在国家危亡时刻,是他,林则徐,挺身而出,救国家于生死存亡之中。他做出了惊天动的的壮举——虎门销烟。
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经过两个月的旅程到达广州,成千山万的人挤满了珠江两岸,准备一睹钦差大人的风采,整个世界也都在倾听他的声音。然而在第二天,在辕门外贴出的两张告示《收呈示稿》宣明钦差大臣到广州的目的查查办海口事件。另一个《关防示稿》无异于钦差大臣此行的第一个宣言,是采取禁烟行动的先声。这个告示是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向广州官员、百姓和外国人的首次公开亮相,它不仅再次以清廉告白天下,而且驾驭了极其复杂的局面。这以后便是艰难的收缴工作,在这段时期,林则徐丝毫不敢懈怠,他日以继夜的工作,一丝不苟,毫无纰漏。终于到了硝烟的那一天,来看硝烟的人站满了岸边,准备目睹这壮丽的场面。他让人把鸦片抬上来,又派人在虎门海滩挖出长宽各15丈的2个大池然后让海水灌入把鸦片投入池内泡透后放石灰.再打开涵闸让鸦片末泄入茫茫大海。虎门销烟经历了23天,这才把所有的鸦片都销毁了。后来,他因为硝烟触怒了帝国主义侵略者,清政府把一切过错都加在了他身上,被道光帝革职,发配边疆。
作为一名中学生,同时作为中华人名共和国的公民,我被林则徐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深的感动,为他高尚的人格品质折服。在国家危亡时刻,我们应该做到像林则徐那样,牺牲小我的利益,来挽救国家的利益。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对于时间来说是很短的。然而,我们可以用有限的生命为后人留下不可磨灭的影响。因此,生命的意义不在长短,而在于是否对人类有贡献,是否对人民有付出,只要你为人民所认同,那你就活的有了意义。
人的一生是很短的,那些优秀的历史人物相对于历史来说,像流星一样稍闪即逝,但是,他们的光辉品质会永远的留在我们心中,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3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林则徐
中国历史文化渊源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涌现出了很多有名的人物,有岳飞、文天祥、郑成功、李白,杜甫..... 如果有人问我最喜欢哪个历史人物,我一定会滔滔不绝的说出一大堆。但是在这么多的历史人物中我最喜欢的是林则徐。
林则徐1785年出生于福建侯官县一个下层知识分子家庭,父亲虽然有着固定津贴收入,但实际上已是“自食其力”,靠教书为生。从4岁起父亲就对他进行启蒙教育,一直到12岁,林则徐一直跟随父亲就学于文笔书院。少年林则徐文才出众,被誉为“神童”,他的“擅文”,不仅靠培养引导,更是靠自己的刻苦努力换来的。他学习兴趣广泛,除儒家著作外,还经常阅读哲学、历史、文学以及水利、经济等方面的书。少年林则徐家庭生活比较清苦。林家每到除夕之夜才能吃上一餐算是佳肴的素炒豆腐。也只有除夕之夜,挂在壁上的油灯才有两根灯芯。青少年时代的林则徐对诸葛亮、李白、杜甫、文天祥等人十分敬佩。早年的读书生涯,是林则徐从幼稚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阶段。父母师长的教诲、书院学风的熏陶,使林则徐从小就喜读民生疾苦之书,不断汲取古代文化中的思想养料,树立了救时济世的志向。
道光十八年(1838年),林则徐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到广东查禁鸦片。林则徐于邓廷桢同心协力,下令英国领事义律交出烟土。共查缴英美等国烟土两万多箱,共计200多万斤,在虎门焚烧,前后40多天才烧光。他的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的气势,大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
1840年英国政府对我国悍然发动了鸦片战争,林则徐坐镇虎门准备迎敌,通知沿海各省加强海防。他号召:“如英夷兵船一进内河,许以人人持刀痛杀。”斗志昂扬的广州人民在林则徐的领导下,迅速投入到打击侵略者的战斗中,但由于清王朝的腐败无能,侵略军于1842年闯进长江,直逼南京。清朝统治者苟且偷安,屈膝求和,同英国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鸦片战争失败了,清王朝毫无道理的归罪于林则徐,将他充军到新疆。三年只后,林则徐被赦,被委任以陕西巡抚、云贵总督等职。1850年,66岁的林则徐在去广西赴任途中,溘然长逝。史学界称他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林则徐的勇气和智慧令我佩服不已,他誓死效忠祖国的精神,更令我对他产生了万分的崇拜。人们将永远怀念这位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
4林则徐的忧
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英雄。是清道光时期的一位很有见识的大臣。他曾以钦差大臣的身份与两广总督邓廷祯亲临澳门巡阅,受到当时广大民众热烈的欢迎。为了纪念这一代伟人,莲峰庙慈善值理会于林则徐当年驻扎的地方—莲峰庙里建立了“林则徐纪念馆”。这里是他一生为国呕心沥血的见证:有他激昂的奏章,有他端严的雕像,有名人为纪念他而手书的字画,以及其他图像、解说、模型、历史资料等。馆中央有四个塑像,是林则徐等在莲峰庙四角石亭接见澳葡理事官员的情景。在此,林则徐宣布恩威,申明禁令,威摄“莲峰”。
那时英国正利用澳门为走私鸦片的基地,林则徐的巡视及时粉碎英国侵略者企图以澳门为侵华据点的阴谋,捍卫了国家的主权。塑像的对面是一扇屏风,上面雕著林则徐为列强的侵略而按书怒目的模样,其爱国精神由此像可见一斑。林则徐一生的英雄事迹和爱国情怀,主要表现在优国优民。鸦片流毒天下,林则徐优虑的是人民的健康、军队的士气;列强肆意的侵略,林则徐优虑的是国家的前程和安危。他毅然于虎门销毁了一百一十多万公斤鸦片,这是中国禁烟运动的伟大胜利。在国家岌岌可危的情况下,他知道缺乏什么,需要什么。他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主张学习外国先进的科技和西方文化。
(澳门便是当时林则徐倚为学习西方文化的窗口。)林则徐曾在广东一带设立译馆,编译了《各国律例》和(四洲志》,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可是在政治腐败,奸邪当道的满清皇朝,却容不下如此卓越的人才,他无端被诬陷而被罢官流放,这多么使人为之惋惜。为什么忠心报国的总不得善终?岳飞的“精忠报国”,袁祟焕的“横戈原不为封侯”以及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为国尽忠的志气是何等伟大,又何等使人热泪满眶。在这充满浓厚爱国精神的纪念馆里,我禁不住激动起来。是历史的长风吹开了我的眼睑,还是伟人的业绩勾起了我的思绪,纷飞的思绪驾着腾飞的游龙翱翔于过去、未来的天空。
我知道历史的悲惨,中国的辛酸,但过去已逝,留下的只是磨不灭的烙印与教训以及英雄的幽魂。林则徐的理想是中国的梦,现在已梦想成真。林则徐寡欢的脸容上会否流出一丝满意的微笑,他的笑是未来的希望,标志着中国的富强,澳门的繁荣。我仿佛看到那座在纪念馆门前右边的严肃的石像露出了一点的笑意,望着他我不禁地想:在这悠悠天地间还会有多少像林则徐那样的爱国英雄挺身出来销“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