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经济生活教学总结
1高一经济生活教学总结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担负着用马列主义基本观点教育学生的德育 重任,有其特殊性与要求。而此次课改的核心是新课程的实施,但新课 标的各项配套跟不上。以往的老问题如今又遭遇新困难。因此,如何把 握课标实质,树立新的教材观、教学观,跟进新的教学方式、评价方式 等等,是我们一线教师不断摸索、反思的问题。为便于交流以共同提 高,更好落实新课程教学,现将一学期以来对上述问题的实践与思考作 以下概括总结。
一、学科教学情况
1、学习新理念,落实备课组的活动 备课组的工作伸缩性很大,既需一定的客观条件,更需发挥主观能 动性,群策群力。
①在暑期七月培训的基础上钻研课程标准,通读《经济生活》教材 并整体思考教学,制定教学计划;集体备课统一目标、进度、作业、测 试。
②开展教研活动,上好公开课,相互听课评课;与兄弟学校交流合 作,借鉴以提高教学质量。
③进行阶段性反思,做好命题、阅卷、质量分析和教学小结等工 作。
2、围绕新课标,适当调整教材内容 旧教材《经济常识》分上下两册,供高一一学年教学使用,而今压 缩成必修模块Ⅰ《经济生活》一册,需在一学期教完,每周课时仍为2 节。显然,每课时的容量比以往增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也随之加大, 可能导致课上“听懂了”而到用时又束手无策的现象。 我们在处理教材时的策略: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如:
①有所突出,各课突出关键词主干观点,第一课的核心是介绍“货 币理论”;
②有所引伸,降低学生起步的门槛,第一课第一框题调整为两节 课,围绕货币的 “神”(神在何处、为什么神)和“奇”(奇在何 方、为什么奇)两个问题展开,货币的“奇”主要通过货币形态的发展 来认知,“神”主要通过货币的职能来理解;
③有所改造,利用时事新闻、生活热点设计阅读材料,取代教材中 的部分探究活动,关于“公司的经营”就有许多典型案例可供学生讨论 分析;
④有所省略,自编学生“学案”、设计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究完成, 《新时代的劳动者》、《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比较“总体小康与全 面小康”由现状到目标,要求树立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就分别省下一课时时间。
3、辩证运用传统教学,强化对核心观点的体悟 基于新的教学理念,课程专家建议把课堂交给学生,于是老师讲授 少了学生讨论多了。但一段时间实施,我们发现:主要发言者仍然只是 部分活跃分子而另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大多数时间是在看别人的“表 演”,自己不准备,也不想思考。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在课堂上的收获 反不如以前。这样下去可能导致:学生中能力好的更好,差的更差,走 向两极分化,则课程改革“面向全体学生”的目标就会落空。
我们针对政治学科的特点,立足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和巩 固。虽然尝试了一些课堂模式,组织了些个综合探究活动以引导学生自 主探究、体验、感悟,但仍对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方式加以辩证运用。教 和学都无定法,该探究时就探究,该传统时就传统,关键在于实效性。 讨论辩论课、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教学等等是否就是新课改的标志, 是否就符合新课程的要求?
4、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积极探索新的评价方式 现有人教版配套的《新课标新学案》、《教师教学用书》实际上与 新课标不太配套;高考的考试要求有可能和新课标的要求不一致。要兼 顾高考结果和素质过程,功夫还在过程的有效管理,克服传统的单一评 价方式,重视和开发非智力因素,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
①学生学案等教辅资料有选择有改造地用,重在学法指导,形成适 合学生自己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②课后练习及作业处理:根据教学进程适当编选一些练习,依据学 生的自身情况,有区别地书写评语,使学生在评语中知道自己的学习状 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并反馈。
③尝试评价主体与评价方式多元化,指导学生使用好“个人成长记 录袋” ,随时随地真实地记录自己的学习表现和活动业绩,鼓励和培 养学生建立新的学习方式。
二、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1、教材与新课程标准如何对应 课改新教材淡化了知识的内在联系,设置了大量的探究活动,对完 全落实课程标准要求而言显得过于理想化。大量的探究活动,其目的是 从真实情景或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引领学 生入门;而淡化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压缩在时间非常有限的课时内,要 求学生跳跃性思维,却带来断层感和挫折感,无疑又影响新课标教学目 标的落实。
2、教辅资料与新课标还不配套 作为同步使用的学生学案题目偏旧,参考答案思维答法老套,能力 拓展题有的一眼望穿有的则不知所云,和教师用书中一样,有的提法仍 沿用旧教材甚至出错,使学生无兴趣做、懒得思考、不屑于动笔或干脆 不练。求助于网络资源,江苏广东等地的多数练习偏难,他们立足于当 地情境的开放性试题又让学生无从下手。
3、学生双基不扎实,学习起来捉襟见肘 由于学生对中考政治开卷考的错误认识和初中教学及考试的短视性 操作,形成学生急功近利的学习心态和应对方式,进入高中,门槛一下 提高,加大了衔接上和适应中的难度。课堂、作业、答卷中暴露出学生 缺乏对知识的表述、理解、整合的能力,对材料、观点和设问的阅读能 力、运用理论术语分析问题的能力、规范地书写、有逻辑性地组织答题 能力欠缺。
4、学生生活经验贫乏,教学生活化有难度 如不能准确认知生活必需品、三农、农民工,设计家庭消费结构及 其开支比例不实际、设计投资方案随心所欲等;绝大部分学生在家庭的 过多关怀和直接保护下获取生活经验的途径还较少,探究活动难以进 行,那么,新课标所倡导的生活逻辑怎样体现?
5、学习动力不够、课时不足问题 基于上述原因和某些显见的对政治的偏见而使部分学生对该科目的 自主学习大为打折。而对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 内争取教学高质量,师生都有负担。
6、学生的学习如何评价 按课程标准所规定的教学要求,对学生评价就必须包括学生学习过 程中的学习情感、学习方式等。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尽快建立新的学习 方式,如何随堂、随课进行学习评价,对于学生修习过程的评价如何做 到公正、客观。这都需要我们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也需要教 育主管部门拿出一套既符合我们学科实际,又可操作好的评价方法。
2高一经济生活教学总结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担负着用马列主义基本观点教育学生的德育重任,有其特殊性与要求。而此次课改的核心是新课程的实施,但新课标的各项配套跟不上。以往的老问题如今又遭遇新困难。因此,如何把握课标实质,树立新的教材观、教学观,跟进新的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等,是我们一线教师不断摸索、反思的问题。为便于交流以共同提高,更好落实新课程教学,现将一学期以来对上述问题的实践与思考作以下概括总结。
一、存在的问题与困惑
1、教材与新课程标准如何对应课改新教材淡化了知识的内在联系,设置了大量的探究活动,对完全落实课程标准要求而言显得过于理想化。大量的探究活动,其目的是从真实情景或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利于引起学生的兴趣,引领学生入门;而淡化了知识的内在联系,压缩在时间非常有限的课时内,要求学生跳跃性思维,却带来断层感和挫折感,无疑又影响新课标教学目标的落实。
2、教辅资料与新课标还不配套作为同步使用的学生学案题目偏旧,参考答案思维答法老套,能力拓展题有的一眼望穿有的则不知所云,和教师用书中一样,有的提法仍沿用旧教材甚至出错,使学生无兴趣做、懒得思考、不屑于动笔或干脆不练。求助于网络资源,江苏广东等地的多数练习偏难,他们立足于当地情境的开放性试题又让学生无从下手。
3、学生双基不扎实,学习起来捉襟见肘由于学生对中考政治开卷考的错误认识和初中教学及考试的短视性操作,形成学生急功近利的学习心态和应对方式,进入高中,门槛一下提高,加大了衔接上和适应中的难度。课堂、作业、答卷中暴露出学生缺乏对知识的表述、理解、整合的能力,对材料、观点和设问的阅读能力、运用理论术语分析问题的能力、规范地书写、有逻辑性地组织答题能力欠缺。
4、学生生活经验贫乏,教学生活化有难度如不能准确认知生活必需品、三农、农民工,设计家庭消费结构及其开支比例不实际、设计投资方案随心所欲等;绝大部分学生在家庭的过多关怀和直接保护下获取生活经验的途径还较少,探究活动难以进行,那么,新课标所倡导的生活逻辑怎样体现?
5、学习动力不够、课时不足问题基于上述原因和某些显见的对政治的偏见而使部分学生对该科目的自主学习大为打折。而对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争取教学高质量,师生都有负担。
二、解决的思路与方法难处与困惑,在教改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它既是我们探索与解决的科研课题,又提供了我们推进课改、深化课改的发展空间。对此,我们曾经思索并坚持了如下思路与办法:
1、坚持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继续学习《课程标准》、《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指导意见》,阅读相关理论书籍、学术文章,转变教育观念,提升教师素质,尽快度过烦躁期、摇摆期。
2、积极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希望多走出去引进来,能与同行老师们研讨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参与校本教研,努力研讨和开发学校课程;用足用好新教材并合力开发教学、教辅资料。
3、多渠道师生互动促教改可以以师生面对面的座谈形式、一对多或学习小组等形式,配合班主任协调其他科老师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建立新的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师生一起反思教学过程中教与学双边情况,做好成长记录,体验成长的收获与喜悦。
4、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现象利用我校视听课提供的视频资源,让学生点评时事;适时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兴趣挖掘潜能,促使学生能利用家校网络搜索、收集资料,更好掌握和拓展双基,体验政治学科的实用性和并实现生活化。
5、教学中几对关系的适当处理
①知识广度与深度的关系:准确解读课标,对新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重组与整合。
②教学进度与学生参与度的关系: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在活动中体验,转变学习方式。
③教学资源与学生接受度的关系:教学资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感受,能引起学生心灵共鸣的,才是有效的。
④课堂生活化与社会延伸度的关系:教材上的探究活动要选好,留足时间给学生合作探究,学生要有自主学习、社会实践的空间与时间。
3高一政治经济生活教学总结
思想政治课既是一门学科课程,更是一门提升学生思想政治与人文素质的德育课程。在新课改的形式下,教师应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上有所变革,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不再是接受和存储知识,而是学会探究,以便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本着这样的观点,经过自己的教学实践,现总结如下:首先,在教育观方面我认为“经济生活”的教学过程,应当成为师生各自生活指挥的碰撞和对接的过程!教育要为学生的学科学习服务;教育要为学生的现实生活服务;教育要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服务。其次,在教材观方面我觉得课本不仅是教师的教材,更是学生的学材。教材不是可供教师照本宣科的“本”,而是与学生生活紧密的联系,以学生体验为基础的学生探索经济生活世界平台。再次,在教学观方面,我主要总结以下两点:
1、教学过程的设计情景导入→探究活动→形成意念→践行要求(体验感受)(过程)(观点:“三观”)(实践)↓
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在探究活动中提炼观点通过四环节教学模式,教师能够充分关注现实生活,尊重,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设计情景,组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主体验,感悟,探究,互动生成相应的观点。
2、辨证地使用传统教学方法,强化学生对核心观点的掌握。传统教学模式有它的优点,也不乏它的局限性;应在讲授的过程中,注意其启发性,精致性,直观性,感染性,并有机地把其他活动形式相结合,这样才会更好地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
最后,在教学改进方面我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和水平还有待更进一步提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想在以下方面加强改进:
1、一节课上讲话的总时间尽量不超过该课的2/3,即使是以讲授法为主的课堂教学,也要留10分钟给学生开展有效学习活动;
2、在备课时,要更多地收集,整理材料,设计教学活动中所需要的相关案例。问题,情景,以备使用。
3、积极参加集体教研,阅读相关理论书籍,学术文章。以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和文化品位。
4、优化课堂教学,让课堂充满生命力。通过案例,基于问题,情景的设计,通过一个探究活动,引领学生体验,感悟,获取学科知识及意义。达到“学习内容活动化,探究活动内容化”的境界。
5、课堂教学中,努力利用和挖掘教材资源,特别是教材中的学习探究,努力采用新教学法。
此外,通过教学实践我还总结出七种策略,即:
1、“生活化”,让事实说话。
2、“给时间”,让学生看书读书;
3、“伸出手”,帮助学生整理知识;
4、“讲方法”:给学生多思考探究
5、“说准确”,用有效知识武装学生
6、“松开手”,指导学生开展活动;
7、“多微笑”,给学生以自信自豪。
本学期,由于在实践中努力摸索领悟;在工作中认真学习;在学习中仔细研讨总结;在总结中成长、前进;各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切实有效的由新课程的旁观者,变成新课程的参与者和实践者,投身到新课程改革中,并在实践中臻于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