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有四无工作总结
1“四有四无”创建工作总结
天泉社区积极开展创建工作,目前创建率达72%,为巩固“四有四无”创建活动已取得的成绩,深化“四有四无”创建工作效果,积极探索创建方法,让“四有四无”工作成为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力抓手。
管理到位,创建工作“回头看”。实行对“四有四无”户动态管理,组织居民评审小组开展“四有四无”户创建成果复查活动,对“四有四无”户中出现违反标准的居民户进行摘牌,并在本片区醒目位置予以公示。二是对创建成功的难点户进行书记、主任、工作组亲自带队复查机制,对表现好,未出现滑坡的“四有四无”户进行片区表彰公示,激发居民的荣辱感。
重心到位,开展难点户梳理。对辖区范围内开展难点户梳理,将“四有四无”普创工作重心转移至难点户攻坚。针对辖区每个居民小组、每户居民进行梳理研判。对“四有”、“四无”进行分类创建。一是做好“四无”把关项目,并对“四有”不足户进行分类梳理。制定“三有”户、“两有”户、及“一有”户重点帮扶攻坚方案,依靠社区工作组、辖区单位力量进行分户到人,并实行月量化晋级考核工作,确保月月“有”晋级,逐步达到“四有”目标。二是对辖区内有“四无”情况居民进行重点研判,联合社区警务室开展法制宣传,定期回访,动态管理,从家庭其他成员入手,感化、引导有“四无”情况人员,逐步形成重点人员知晓“四有四无”、认同“四有四无”、争创“四有四无”的良好氛围。
服务到位,面对面宣传。一是分类登记服务,实行值班人员电子登记,并对来访办事居民进行“四有四无”户和非“四有四无”户分类,畅通“四有四无”户办事居民流程,同时,对非“四有四无”户人员进行重点宣传,引导。二是设置天泉社区“四有四无”宣传教育室,对辖区内优秀“四有四无”户进行张榜公示,对“四有四无”户享受优惠政策进行明示,实现每位到社区人员必知“四有四无”创建活动,必识“四有四无”优秀创建户,形成比争创建“四有四无”户的氛围。三是提高社区业务人员的宣讲能力,制定定期宣讲培训、宣讲考核机制,确保每名工作人员做到一张笑脸相迎,一杯热茶暖心,一颗诚心服务,让居民在“四有四无”接访室,有政策可依,有流程可寻,有榜样可学。
机制到位,推出优先办理业务套餐。结合社区全程代办业务,梳理出11项全程代办服务项目,包括灵活就业人员补贴、就业援助金补贴、大病医疗救助、就业失业登记证办理、低保、廉租房、80岁以上老人补贴、计划生育证办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独生子女光荣证办理,其中针对“四有四无”户可优先享受有4项。推出对“四有四无”户优先享受政策3项,子女考上大学可优先享受推荐奖励、优先享受就业技能培训、可优先享受上门服务等。切实提升“四有四无”户的优越感,自豪感。
2推进四有四无社区户创建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推进社区组织作用发挥、居民增收致富、文明乡风培育等各项工作,鄯善镇沙园路社区采取四项举措深入开展“四有四无”社区户创建工作。努力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和居民自治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进一步夯实了鄯善镇长治久安的基层基础。
一是树立“攻克碉堡”意识,最差的要向好的看齐。结合当前创建工作推进情况,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将孤寡老人、残疾人、有稳定收入且实现增收的低保户及已全面转化并解控的特殊群体和重点人员纳入创建范围,同时针对各类人群的特殊情况,确定评估标准,确保户户创建有盼头。
二是树立“克服短板”意识,最薄弱的要加大力度支持。建立以镇包点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为主要责任人,两委班子成员、社区包片干部为具体责任人工作长效机制,定期认真梳理对照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难点、薄弱点,安排专门力量,狠抓落实,努力做到“齐步创建”的健康态势。
三是树立“理清思路”意识,问题最多的要下大力气改进。按照地区关于“四有四无”村(社区)户创建工作一系列文件精神,认真总结经验,深入研究、分类破解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定2个创建难点片区、确定2个创建重点居民小区,确保百分之十左右的居民作为“四有四无”社区户创建的重点,全面提升创建工作整体水平。
四是树立“回头看”意识,落实经常性督促检查机制。认真对照“四有四无”社区户创建评定命名细则及指标,强化对创建活动的动态管理,经常性督促检查,对已评定命名的“四有四无”户,全面动态“回头看”,对出现滑坡的家庭户责令限期整改,对限期整改不力的坚决予以摘牌。
20XX年8月沙园路社区被县上命名为四有四无”社区。截至目前,沙园路社区创建“四有四无”户1157户,创建示范巷道2条,示范小区1个,创建率达到95.86%。
3社区关工委“四有四无”创建工作总结
清源社区成立于20XX年5月,是县城扩展后新成立的社区,地处县行政中心,内辖8个居民小区、18个居民小组,现有居民3916户,总人口10748人,其中未成年人数约占总人数的14%。在“四有四无”创建工作中,我们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把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作为工作重点,采用立足自身、加大投入、突出重点、强化宣教的创建思路和方法,积极开辟第二课堂,以丰富多彩的假期教育活动,正确引导青少年,有效地预防了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维护了一方社会的稳定。我们的基本做法是:
一、提高思想认识,健全组织机构。
为使四有四无创建工作有序有效开展,我们把未成年人健康教育工作纳入社区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规划。成立了以社区党总支书记为主任,社区五老人员、党员、干部为委员的9人关工委,按照“三落实”“三上墙”和“四到位”的工作要求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工作机制。同时,我们还加大投入,加强阵地建设,通过多方协调、筹措,相继建立了社区文化体育活动室和图书阅览室,为辖区青少年校外活动提供了体育锻炼和读书看报的活动场所。
二、突出工作重点,“四无”创建先行。
为提高社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体素质,引领他们健康成长,我们以创建“四有四无”为抓手,并从创建“四无”入手,紧抓重点不放松。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为此,依托市民素质学校教育基地,我们成立了社区家长学校,设立心理咨询室,定期召集辖区内中小学生家长举办家庭教育知识讲座,为他们提供青少年心理咨询和家庭教育指导。帮助他们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知识和方法,创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
如本辖区有位叫崔成的中学生,因父母离异后缺少关爱,使他心理出现了问题,原本爱学习的他变得叛逆,厌学,成绩一落千丈。他的母亲不了解孩子的心理想法,整天抱怨和责骂,母子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社区关工委了解情况后非常重视,立即成立帮扶小组,邀请专业指导老师前后数次上门为崔成同学进行心理疏导,并向崔母输灌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传授亲子沟通知识,促进母子交流,最终帮孩子解决了心理问题,使他安心地回到了课堂,并在本学期期末考试中取得了良好成绩。
我们不仅注重对孩子家庭教育环境的创设,同时,也重视社会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我们通过开展“结对帮扶”、“捐资助学”等一系列活动,为残疾儿童、贫困学生营造出充满关爱的社会环境,帮助他们树立克服障碍、战胜困难、实现理想的信心。
目前,辖区内没有一名因贫困而和其它问题而辍学的少年儿童。
为弘扬社会正气,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寒暑假期间,我们专门邀请司法人员、县关工委讲师团、“五老”人员以及社区民警等,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英雄模范事迹报告会、革命故事会等,增强青少年法制观念,提高他们自我约束能力。几年来,全社区青少年中没有出现一例违法犯罪行为。
虚拟的网络世界丰富多彩,对未成年人有着极大的吸引力。为了给青少年营造一个洁净的网络文化环境,我们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做好文化市场的管理和监督工作。虽然本社区范围内目前还没有一所经营性网吧,但社区关工委仍将文化市场管理监督任务放在重要的位置,规定对于凡不符合条件、不符合地理位置而要求开网吧的,一律不予签字盖章;还请“五老”监督员以课堂教学形式,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和利用网络,教育他们要远离经营性网吧,不沉迷于网络游戏,从源头上杜绝了青少年沉迷于网吧现象的发生。
毒品是世界性公害,危害人类的健康,影响社会的稳定。为了预防青少年涉毒犯罪、为他们提供有利于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每年的寒暑假及“6.26”禁毒宣传日期间,社区关工委都要组织社区志愿者开展禁毒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举办禁毒知识讲座、禁毒知识展览,让青少年了解毒品的危害和禁毒常识,增强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意识,提高同毒品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自觉性。并组织义务治安员与派出所开展警民联防机制,坚持二十四小时监控辖区内的娱乐场所,不留死角,一旦发现苗头,坚决予以打击。
三、开辟第二课堂,培养“四有”新人。
1、开展环保宣传,倡导低碳生活。
为了提高广大青少年的环保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各项环保活动,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和行为规范,我们在镇关工委的支持和帮助下,邀请市环保局专家在“6.4”环保宣传日之际为辖区青少年开展了“参与环保行动,创建绿色家园”知识讲座,通过讲座,宣传环保理念,倡导绿色生活,普及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
暑假里,我们组织辖区内百名青少年担任卫生监督员和公德宣讲员,在小区开展卫生清理、集贸市场公德演讲和文明劝导志愿服务,为他们搭建自我教育和教育他人的平台。一周时间,他们共清理出卫生死角3处,进行公德演讲10余场,直接受教育群众达千余人次。在他们的宣传劝导监督下,社区不卫生不文明的现象大为改观,净化美化环境的同时也增强了辖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
2、普及科普知识,增强自救能力。
20XX年7月,在出现日食之际,我们邀请大学生志愿者为社区青少年开展科普知识讲座,介绍日食成因、类型以及科学观测的作用和意义,丰富青少年的课外知识,培养他们热爱科学的兴趣。
日本地震海啸发生后,社区关工委邀请地震专业人员为社区青少年讲解地震与海啸的关系以及发生的原因,还有地震发生时逃生避难的方法,既普及了青少年的科学知识,又提高了他们自我救护的能力。我们还利用假期邀请消防大队、电力公司专业人员为辖区青少年讲授用火、用电安全知识,增强他们的安全防范意识,起到了“以孩子带动家庭,促进全社会提高安全意识”的良好效果。
3、开展文艺活动,养成主体意识。
节假日,社区图书阅览室实行全天向青少年开放制度。利用阅览室,社区关工委经常组织青少年开展读书活动,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在阅读中提升自己的品质与素养。
为丰富少年儿童的节日生活,我们还组织少儿开展六一庆祝活动,用愉快的歌声唱响“开心六一,快乐做主”的主题。
在县文明办举办的“姑溪杯R26;创建第二届全省文明县城有奖知识问答”活动中,我们广泛动员,号召广大中小学生及家长积极参与创建,争当社会新风倡导者、文明火种传递者、和谐社会推动者。
为培养青少年的业余爱好和文艺兴趣,营造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我们利用假期组织举办青少年书画评比展览活动。宣传栏里展出的一幅幅作品,都是他们用心描绘的真善美。很多家长看到后都激动地说“孩子们的绘画作品在社区展出来,我们看得很开心”。这些活动使学生们体验到了成就感,也增强了做社区小主人的自豪感。
4、帮扶弱势群体,真情回馈社会。
每年暑假期间,我们都会组织社区小志愿者深入到辖区内的空巢老人、五保户、残疾人家庭,帮他们打扫卫生,为他们读书读报,义务参加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维护。
今年夏天,13名小小志愿者用自己平时节省下的零用钱买来了蚊香、花露水、毛巾等物品,去看望了社区困难老党员王翠英和空巢老人刘永芳,在炎炎的夏日为老人们送去了一份关爱和一片清凉。
每年寒假,我们还精心策划,组织青少年与“五老”代表开展写春联送福迎新春活动,替辖区居民免费写春联,给“五保户”、贫困家庭赠送春联,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在“四有四无”创建工作中,清源社区关工委在上级部门关心和指导下,通过一系列假期教育活动的开展,在提高青少年素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起到积极的作用,促进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到目前为止,整个社区实现了“无青少年辍学,无青少年迷恋经营性网吧,无青少年吸毒贩毒,无青少年刑事犯罪”。对此,我们欣喜,因为我们的工作有了成效,同时也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未来的路任重而道远,还需要我们在不断的实践中总结经验,踏实前行。借着这次交流会的东风,我们把今天当作新的起点,在以后的工作中,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更务实的作风,做出更好的成绩,以不辜负市﹑县﹑镇三级关工委对我们清源社区关工委的支持与厚爱!
姑孰镇清源社区关工委
20XX.10.24
4吐鲁番地区全面开展“四有四无”村户创建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推进村级组织作用发挥、农民增收致富、文明乡风培育、农村宗教事务管理等各项工作,地区创先争优活动深化到农村基层一线群众中,在全地区农村全面开展“四有四无”村户创建活动,努力实现基层党建工作和村民自治管理水平全面提升,进一步夯实农村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的基础。
制定创建方案。由地厅级领导带队,围绕党的建设、转变作风服务群众、维护稳定等工作,全面深入各县市、乡镇、行政村开展为期半个月的大调研活动。针对存在问题,地委提出在全地区农村全面开展“四有四无”村户创建工作。组织、宣传、统战、政法等部门召开专题会,就“四有四无”村户创建活动的内容、时间、分级命名、动态管理、牌匾设计、创建标准等进行讨论研究和责任分解,并以书面形式征求其他相关单位及县市意见建议。
细化创建内容和标准。“四有四无”村即:有组织、有阵地、有活动、有实效;无违法犯罪、无“三非”活动、无不良风气、无脏乱差现象。“四有四无”户即:有致富能力、有法律意识、有文明风尚、有互助精神;无违法犯罪、无“三非”活动、无不文明行为、无脏乱差现象。同时,结合部门职能,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全面完善创建内容,将每条标准科学细化为若干具体指标,增强创建工作的操作性和实效性。
开展评定命名。按照统一思想、调查摸底、分类施策、分级命名、动态管理五步程序严格抓好“四有四无”村户评定命名工作。每年5-6月由县市组织部集中开展“四有四无”村评定命名,地区进行抽查。由乡镇党委开展“四有四无”户评定命名,县市进行抽查。通过“抓两头、带中间”的方式,促进创建活动深入推进。适时召开现场会,推广创建工作的典型经验。实行动态管理,每年对创建达标的“四有四无”村户进行一次复验。
广泛宣传发动。组织宣讲团深入基层进行宣讲,面对面地对基层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充分认识开展“四有四无”村户创建活动的重要意义,增强基层群众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发挥新闻媒体舆论先导作用,采取在电视、报纸、广播、网站开设专题、专栏等形式,加大宣传密度,形成舆论强势,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消除创建工作的空白点和盲点,确保“四有四无”村户创建普及率达到100%。跟踪宣传报道“四有四无”村户创建工作动态和先进典型,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提高知名度、影响力,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创建积极性,推动创建活动深入开展。
强化制度保障。每个村建立由地、县、乡、村干部组成的“四有四无”创建工作民主评议检查组,每半个月走村入户对出现问题进行全面检查指导。强化乡(镇)、村(组)干部走访联系服务群众工作,确保入户率达到100%。把“四有四无”村户创建工作作为“联乡驻村入户”活动的一项重要任务,积极探索实行县市、地直单位和县级干部联系重点创建村、科级干部和后备干部联系重点创建户制度。研究制定“四有四无”村户评定奖励办法,充调动农民群众的创建积极性。将创建活动与乡镇(村)干部、地、县、乡驻村干部的权责相统一,与村“两委”成员报酬相挂钩,将创建成效纳入各级党组织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考核内容,纳入各级干部年终考核和绩效考核内容,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对创建工作推进不力和组织和个人,严肃追究相关责任。增强部门间工作合力,加强沟通联系,严格落实责任,切实形成党委牵头、部门联动、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