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藏与露700字作文

时间: 09-21 栏目:话题作文

1藏与露

花生的果实埋在地里没有人去欣赏它,可是,等秋天一到,它那成熟后散发香味的果实展现在人们眼前时,却能赢得人们的喝彩。花生的果实埋在地里是藏,等它最后展现自己的时候是露,如果没有先前的藏,哪能有后来的露呢?所以我认为,藏是为了更好的露。

我个人比较欣赏陶渊明,他那清新隐逸的诗常令我陶醉,他当官的时候并不得志,作品也不多,可他隐居田园,过上“带月荷锄归”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时;当他把自己“藏”起来时,便创作一首又一首的脍炙人口的优美诗篇。这些诗流传后世,让世人记住了这个藏而不露的陶渊明。他的“藏”便是为了更好的“露”。

越王勾践,当他面对国土沦丧,国破家亡的惨景时,没有选择继续同吴王抗争的“露”,而是选择苟且偷生的“藏”在,在这个“藏”字下,他受尽屈辱,为吴王“前马”,只为了有朝一日的“露”,回到越国后,他十年卧薪尝胆,终于有了后来的“三千越甲可吞吴”,倘若他当初继续抗争,也许就身首异处,哪有后来的展露锋芒?

三国时期,作为曹操的门客,杨修得到了展示才华的机会,可是,他却锋芒毕露,不懂的藏,最后遭到曹操的杀害。倘若,杨修不那么恃才傲物,而是保持低调,他又怎么会被杀?也许还会得到重用呢!他的死怪就怪在光芒太露,甚至盖过曹操的光芒,历史上这种功高盖主最后被杀害的例子不在少数,可又有几人能领略到“藏”的奥秘呢?

今天,我们作为高三学子,就应该保持谦虚的态度,不要骄傲,把自己埋藏到这无尽的知识海洋中去,只有这样,等到来年的高考,在考场上,我们才会有资本大展拳脚,充分展露自己的才学,笑傲考场。

露源于藏,藏即为露。

2藏与露

事物是矛盾统一的。在中国文化中随处可见对立的两面。如“大丈夫能屈能伸”与“饿死不食嗟来之食”,如“藏与露”。

藏是海纳百川,深蓄而不发。中国是礼乐之邦,自古讲究为人谦逊,不好张扬。古代名人志士不少人隐居名山大川,与世无争。晋代陶渊明弃官归隐,开隐士之先河。大海不辞细流,不向外张扬,所以成其深邃;人摒弃世俗,不慕名利便成大家。钱钟书先生学贯中西,博闻强识。早年,钱钟书便因杰出的人文素养而名扬清华,其所著《围城》堪称经典,然而,与“围城“同样出名的是钱先生的淡泊名利。钱钟书拒绝接受记者采访,潜心研究文艺,一外国记者再三要求采访,钱钟书婉拒道:“你觉得蛋不错,又何必要见下蛋的母鸡呢?”无疑,是深藏不露,使钱钟书不为世俗所扰,得以潜心研究,终成大家。

然而,如果只藏不露,那么历史上便少了“毛遂自荐”,便不闻“当仁不让”,不见“该出手就出手”。

露是让才华能力得以彰显,以实现自身价值,并有利于社会。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固然需要有人潜心研究,但也需要人们能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并让才华转变为价值。露不是一味的夸耀,是一份自信,是为了让人更好地理解自己,虽有“酒香不怕巷子深”之说。但适当地进行广告宣传,想必销售会更好。

藏是积累,是内化,是厚德载物,汲取一切精华以提升自己的素养;露是藏的另一面,厚积薄发,是外显;是将满腹经纶转变为治国良策,是将才华转变为社会价值。

由是观之,藏和露表面是矛与盾,实际上是水与鱼,它们相辅相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藏是基础,露是藏的最高体现,也是藏的归宿。藏和露并无优劣之分,贵在相和,缺一不可。

3藏与露

为人处事“气不可盛,志不可满,乐不可极”,否则会走向事物的反面。一个人“藏”得太深,只能孤芳自赏、形影相吊。藏与露,是做人的艺术,但过于“藏”或过于“露”,必将适得其反。所以,藏与露,要恰到好处。

藏与露应适可而止。一个人应该始终记住一句话,“人是社会的人,社会是人的社会”,每个人都不可能脱离所处社会群体而孤立存在。当你被社会所忽略时,你实现自身的价值就没有了舞台,因此要展现自己,让社会关注你的存在,再“藏”下去,恐怕立足之地也难寻。当你已光彩照人,众人瞩目,可能会招来嫉妒的目光,此时若再毫无顾忌地“露”下去,可能遇到料想不到的烦恼、困扰,但若低调处事、谦逊待人却会赢得更多的支持,竞争对手也能成为合作伙伴。所以说,藏与露是为人处事的艺术,藏要有深度,露要不轻浮,才会使价值体现,使美丽变得更美。

藏与露应审时度势,锋芒毕露时不妨藏,无人问津时不妨露。李白才华横溢,“斗酒诗百篇”,可正是因为过于恃才傲物,目无天子,故终不得志。杨修学富五车,可正因为“鸡肋”事件遭来杀身之祸。诸葛亮饱读诗书,胸藏玄机,虽隐居深山,可刘备仍三顾茅庐,慕名而至,终使一个大智者才华发挥的淋漓尽致。主张露的人认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自己纵然功高盖世,才高八斗,可不善于自我推荐,又不曾遇到慧眼“伯乐”,最终还是深人未识,碌碌无为。所以说,藏与露度的把握至关重要。高中作文

把自己藏得太深,什么事情都总是谦让推辞,别人就会体会不出你的个性。你在别人眼里就无足轻重,可有可无。况且,一个人不可能没有自己的个性,不可能没有自己的认识和观点,有了认识和观点,却不能表达出来,释放出来,总是压抑着自己,长年累月,就成了消极的能量,就会转化为有害的阻碍,慢慢侵蚀你的机会,剥夺你的发言权。因此,藏与露要恰到好处。

藏与露,得体方显美丽。

藏与露,恰到好处则为可贵。

4藏与露

藏者,收敛毕身锋芒,将绝世才智都收纳在蕴袍敝衣,粗茶淡饭之中,安心于平静无为。只待天时到来,明主临世。

露者,倾尽毕生之学,呕心沥血,以其经天纬地之才干抚民安邦,建下不朽之盛事伟功,名垂青史。

藏与露是自古而今的有才之人所要面临的难题。到底是出世清修,不问世事,还是入世为官,造福社稷?这多是取决当时的政治情况。

《易》中有一卦:乾乾为天,乾下乾上。爻辞曰:初九,潜龙勿用。

若是遇到昏君临政,奸臣当道,政治黑暗,前途渺茫之时,最好应忍性克己,潜龙勿用。即潜伏起来,暂不发作,不要轻举妄动,应藏锋守拙,待机而动,如龙潜深渊。

勿用并非不用,而是选择最佳时刻来用,在时机未到之前,过于锋芒毕露,容易招来祸端。

昔者王安石变法,司马光虽极力反对,但又无可奈何,遂辞官回家,著书《资治通鉴》。在王安石当权,司马光并未选择与其硬碰硬,而是选择“藏”,这为他后来重新掌权创造了条件。

昔者竹林七贤目睹官场种种污秽、黑暗,故隐居竹林,任他人呼我为官,我也不往。将才学和能力全都隐藏起来。

以上两种人皆现实与他们的理想相背离,故“藏”之。但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当然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充分展现自身能力,可惜生不逢时,不遇明主,只好暂且“藏”之,若是时机成熟,必会将才能“露”出来。

诸葛孔明,世人称之“卧龙”,因生逢乱世,群雄并起,但又无明主,故在南阳隐居,后因刘备三顾之恩,便不再保留,尽心辅佐,终成天下三分大势。刘备白帝托孤,面对后主,他仍忠心不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藏并非是封闭自我,露也不是狂妄自大,两者看似是相对立的处世态度,却相互联系。“藏”为方式,“露”为目的。

既然龙潜深渊,待时已久,等机会一到,不鸣则已,一鸣惊人。龙岂池中物,乘雷欲上天。

现如今,我们面临人生中许多挑战,我们要做的就是积蓄自己的实力,切忌浮躁,把自身的实力都“藏”起来,安心地增强自己,最后一展身手,在世人面前骄傲地锋芒毕露。

每个人都像一坛酒,有的人未经发酵就开坛,没有酒香;有的人没发酵完,不够香醇;而有的人经过时间的积淀,在最后,发出了最迷人的芳香。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