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房作文600字
1老房子
雨已经停了,太阳却迟迟不肯露面。
老房子的墙上沾满了泥点,还有些泛黄。曾经的老房子青瓦白墙,乌色的门框。门前有一条青色的石板路。现在的老房子黑瓦黄墙,门框上漆已脱落,而青石板路仍是青石板路,却多了一份岁月的沧桑。老房子后面曾有一条河,现在这河里的水已经没了。
在老房子的前面新造了一排新房子,样式与老房子一样。站在青石板路上,一边是饱经风雨的老房子,一边是光鲜亮丽的新房子。老房子里的人是老的,新房子里的人是新的。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老房子的曾经也是这么的新,可是三十年了,即使刷过了几遍漆,仍是改变不了岁月侵蚀的痕迹。老房子沉默了,对过去的怀念,对现在的叹息。青石板路和老房子年龄一般大,它也见证了这许多年的变化。老房子的墙上贴满了小广告,新房子没有;老房子的墙角在发霉,新房子没有。直到有一天早上--青石板路变成了水泥路,老房子里已空无一人。人们都搬离了老房子,离开了青石板路。水泥路上,一边是嘈杂的新房子,一边是寂寞的老房子。老房子门前少了些“铃铃”的自行车,多了些“嘀嘀”的小汽车。老房子突兀地站在这里:深锁的庭院大门,泛黄的墙面,深黑色的瓦檐,长满青苔的角落……
老房子的现在已是如此的渺小,过路的人已不屑一顾。老房子依然站在那儿,它一直等待着某年某月的某一天,有人会把水泥路变成青石板路,把新房子变成老房子,把房后的干河变成小河,继续着以前快活的日子……
2老屋的感觉
村上有很多老房子,我家前面就是。那房子真的很旧,上面盖着瓦片,风一吹,瓦片就会掉落,奶奶叫我刮风下雨的时候,不要靠近老房子,说被吹下的瓦片砸到了头,就不得了了。
房子到处都会漏雨,雨水腐蚀着木头,那木柱都歪歪斜斜的快支撑不住了。我想,还好房子上面有很多的藤攀附着,也就没有倒下。
那老房子被青藤包围了。我想,为什么藤只爬上老房子,而不爬在新房子上。我本想问奶奶,可又想奶奶做事忙,不会对这些问题感兴趣。
到了晚上,老房子乌漆麻黑的,感觉老房很寂寞。
里面,住了许多的猫,在里面生活,生儿育女。到了夜里,躲在老房子里的猫叫的声音,像是刚出生的小孩子的啼叫,我在房间里听见,吓坏了,便让弟弟陪我去看一下,我拿着手电筒一照,看见两只发亮的珠子,吓死人了。
那天,我从同学家回来经过那里,那时正发大风,门被风吹开了,看见里面有一辆烂平车,地上一堆稻草,奶奶说以前的床,是用稻草垫着来睡觉的。
奶奶说,还是我五六岁的时候,那里住了一个老头子,后来,生了病,去世了。
那个晚上风更大,门被吹得咿呀作响,我以为鬼叫吓得我躲到被窝里。天亮的时候,我又去看了一下,屋子上面的瓦又少了一大片,藤也被吹得很乱。
又一个大晴天,我和几个伙伴闲的无事,就想去老屋看看,一进去,注意到一棵桂花树,被藤包住了,听到几只刚出生的小鸟在屋梁上面叽叽叫着,应该是在等大鸟来给它们喂食的。
3老房子的回忆
在我们的身边,总有一些东西盛载着我们的回忆与思念。对我而言,家乡的老房子就是如此无法取代的存在。
家乡的老房子,有几分现代别墅的味道。房前的小院儿,是我和兄弟姐妹们儿时的主要游戏场所,就像我和哥哥们玩捉迷藏。说到捉迷藏,当时的我是最糟糕的一个,花许久的时间才找到别人,却总是第一个被发现。原因呢?呵呵。“藏好了吗?”哥哥大声询问。“藏好拉!”我大声回答。不一会,就听见“沙沙”声音由远及近,哎,我又被发现了。轮到我当“鬼”,于是便大声询问:“藏好了吗?”回答我的是一片寂静。“哼,不回答就算了。”我赌气地四处搜寻,却一无所获,最后只得投降。这下你知道原因了吧。
踏上不高的台阶,推开古朴木质大门,便是老屋的内院。正中有口石砌的枯井,隐约有种神秘感,是我忌惮之一。抛开枯井不谈,整个内院我是很喜欢的。
屋子共有两层,第一层是客厅、厨房和浴室,第二层则全部是卧室。从第二层再往上走,就是天台了。爷爷种的花草、奶奶晒的被单全都在这。这儿还有个小台子,是老房子最高的地方,可是到那的台阶却只有一边有扶手,这给患有恐高症的我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可是所有的恐惧与不愉快都被台上轻佛过的微风抹去,凉爽惬意,让我舒服得全身酥软。毫无疑问,这儿成了我印象中“最好”的地方,没有之一。所以我们一家人也常在这儿喝茶、吃饭,好不快活!
关于老房子的回忆,当然远不止这一点,然而这些回忆是文字永远无法叙述清楚的,它们只会在每个人的梦中不断重现。
4我家的老房子
看着自己家漂亮的新房子,坐在门口看着公路上来来往往的车子,我又在想着以前住过的老房子。
记忆中的老房子在阳光下总会透出温馨的的气息,感受到老房子的温暖。老房子的屋顶是红色的,墙外面铺的是蓝色和白色的瓷砖,给人的感觉是简洁明亮,门前种着许多的玫瑰,还有几株高大的梨树,每当春天来临,玫瑰开放了,雪白的梨花也开了,小鸟常常站在梨树上,唱着动听的歌谣,我静静坐在门口的一块石头上,轻轻和小鸟一起歌唱。我从小就在这个宁静的环境下长大。
可有一天,老房子的宁静被打破了,当那天我们一家人知道老房子要拆迁的消息后,爸爸坐在门前的那块石头上一边叹气,一边“吧嗒吧嗒”地不停抽烟,而妈妈却在一旁抽泣,一边自言自语说:“哎,要拆迁了,这房子陪伴了我们几十年呀,真舍不得离开这个地方。现在要拆了,想都不敢想,真可惜。”妈妈就像发神经样,一边整理东西一边不停说着。就连一向做事很淡定的姐姐拿着相机不停拍着,一边拍一边思考着,大概是要把这里的点滴记忆都放到那小小的相机里。我这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也时不时坐在那块石头上看着小鸟傻傻地追着跑。
没有多久老房子就变成了一片废墟,我们离开了老房子,现在已经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新房子,我在这里交上了新朋友,我也慢慢适应了新环境的生活,可我还是会想起在老房子生活的情景:太阳初升的时候,霞光万丈,茂密的梨树下,有一个小姑娘坐在石头上,对着梨树上的小鸟唱歌……
5记忆中的老房子
爸爸说:“奇奇,老房子要拆迁了,我们回去看看吧。”
好像是什么突然闯入了世界,有似乎是突然失去了什么。很多曾经拥有的时光,在今天却又要濒临遗忘,只因为那些马不停蹄的匆匆岁月。
(一)
我家乡下的老房子是典型的江南农家小屋:黑瓦灰墙,三层楼房。同样造型的房子长长的一排,大概有十来间,每户人家两间,我们家就是这排房子的中间的那两间。不过现在这长长的一排房子只剩下我们家的房子了,其他几户都在几年前陆陆续续拆迁到到别处去了。
水泥道地前的菜地是奶奶家与三奶奶家拼的。但没有刻意的分割,你家缺了葱头,到我家拿点;我家缺了大蒜,到你家割点。地里不知什么时候冒出了一棵桃树,有三个我一般高,不知多大了,每年都开桃花,结桃子。而且桃花每年都开得很盛,粉嘟嘟的,很是惹人喜欢。但桃子结得不怎么理想,总是小小的,吃上去有点甜,但也酸酸的,我不甚爱。但是桃树也不在乎人们对它的不厚爱,还是照样自得其乐,自个儿开花,自个儿结果,自个儿掉落。桃树边的一丛丛野花,没有名字,至少我不知道,它们瓣蓝蕊白,有这么一地,朴素可爱,我很是喜欢,常去采了一大把玩。
房子一边的墙上用红砖画着小人的印迹,都忘了是不是我小时候的杰作。那时,我才一丁点儿大。三层楼后面是一个大大的天井,用水泥砌了一个椭圆形的一个小花坛,花坛里种着鸡冠花、月季花。
天井的后面是我家后院,里面关着几只整天优哉游哉寻食、散步的鸡。后院里长满了荠菜,爷爷经常拿着剪刀去挑,我帮他拎篮子,不一会儿,就挑了满满的一篮,翠翠的、绿绿的、嫩嫩的。爷爷把它们洗净,切碎,嵌在油泡里烧来吃,清清净净的。
6老房子
我家边上有一幢老房子,很老很老。至少它看上去很旧了,那是我爷爷奶奶居住的地方。黑的瓦,木头的房子,后来用水泥、油漆装修了一下。至今水泥、油漆有些剥落,依稀可见原来的木头。而黑的瓦也早已有些泛灰,蒙了一层厚厚的灰,也多了一些不知何时被谁扔上去的垃圾。
在如今钢筋水泥造就的城市里,到处都是高楼大厦,一幢小小的瓦房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但事实上,它存在着,犹如饱经风霜的老人般顽强地屹立着,它不仅陪伴着两位老人走过了艰辛的人生路,还是我们的乐园。
爷爷闲来无事,在房前开辟了小花圃,为这老房子增添了四季的生机与活力。春天,春暖花开,引来蜜蜂、蝴蝶和可爱的孩子,欢声笑语回荡在老房子前;夏天,不知名的藤蔓郁郁葱葱地覆盖了老房子的前檐,给炎热的夏天带来丝丝清凉,每到晚上,大人小孩都爱来这儿聊聊天,诉说着自己心中的故事;秋天,丹桂飘香,各种花的香味扑鼻而来,加上这老房子,让人恍惚间仿佛远离了城市,来到了一个农家小院;即使是最寒冷的冬天,那些坚强的绿色,依然点缀着我们的生活。
记得小时候,我跟伙伴们玩捉迷藏。我总爱躲进老房子,躲到灶台后面,大家每次都找不到我。然后趁她们不注意,我再偷偷跑出来,想从后面吓她们一跳,虽然每次都吓不到她们,可我还是乐此不疲。她们问我藏到哪儿去了,我总是笑而不答,心里悄悄地与老房子许下了约定,绝不把秘密说出去。那时,每到逢年过节,我都会跑去跟爷爷奶奶报到。现在想想,老房子里曾记录了我多少美好的童年往事!
而如今,我天天从老房子前经过,可它却好像被我遗忘了。我已太久没有走进那幢老房子,太久没有向爷爷奶奶问好了!
想起这些,我的心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