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闹的火把节作文500字
1热闹的火把节
火把节——是纳西人民的传统节日。
人们在火把节的前几天就准备好了各种各样的火把。第一天是在家装饰火把,有多美就装饰多美;第二天则是去亲戚家、朋友家祝贺节日,并各自谈论着自家的火把;第三天就燃烧火把,高举着火把走进田野,走进万家,给人民带来幸福,祝愿农田五谷丰登。
第三天夜幕降临时,就到火把节的高潮了。
这时人们欢呼雀跃,分外热闹。街上到处张灯结彩,洋溢着节日的气氛。人们身穿艳装,脸上都挂满了笑容。他们高举着火把,挤进人群,载歌载舞,好不热闹!他们融为了一体,高举的火把格外闪耀,把原来漆黑一片的夜晚一瞬间变成白昼。
年青的几个小伙子跳起了火把舞,姑娘们也不甘示弱,高举着火把舞动起来。场内人山人海,人们举起袖子似乎一片云,挥一把汗就是一阵雨。整个场内灯火辉煌,,格外耀眼。
午夜过后,人们又拿着火把游行,在每户人家的门口都放上一束还未燃尽的火把,以示祝贺。此时此刻,人们把整条街围了个水泄不通,他们擎着灯,舞着火把,欢呼着,条跃着。那欢笑声、歌声、尖叫声汇成一片。
看那一束束火把,像一条游龙,到处乱撞;像一条青鱼,到处挪动;那微弱的光芒像一只只萤火虫般美丽。
火把节这一天真是热闹非凡啊!
2热闹的火把节
大理一带,则有阿南公主的传说:“汉元封间,叶榆(今大理)妇阿南者,为酋长曼阿娜之妻。娜为汉将郭世忠所杀,欲妻南,南曰,能从三事当许汝:一做幕以祭故夫;一焚故夫衣,易新衣;一令国人皆知我以礼嫁。忠如其言。明日,聚国人,张松幕祭其夫,下置火。南藏刀出,俟炽,焚夫衣,即引刀自断其颈,仆火中。时六月二十五日也,国人哀之,每岁以是日燃炬吊之,名为星回节。”
——南诏王火烧松明楼,慈善夫人忠义殉国
唐初的云南境内本有六个部落,称为“六诏”。最南端的部落蒙舍诏也称为南诏。南诏日益强大,一日,南诏王皮逻阁邀约其他五诏首领聚会。邓赕诏首领的妻子慈善夫人认为皮逻阁居心不良,极力劝丈夫不要前往。但丈夫不听,临走时慈善夫人含泪在丈夫的手臂上套了一个铁环,以求护身。
此后,皮逻阁果然火烧了首领们聚集的松明楼,五诏首领均未幸免于难。面对松明楼灰烬,慈善夫人痛哭欲绝。她扑在灰烬中,扒出了丈夫佩带的铁环,这才认出了丈夫的尸体并将其运送回家。后来,皮逻阁听说了这个聪慧贤德的慈善夫人,想娶她为妻。但慈善夫人怎肯再嫁,礼葬其夫后,她就闭城自尽,追随亡夫而去,只留下这一段令人感慨万千的感人故事。
从此以后,云南的白族人民便过起火把节,以纪念“火烧松明楼”的历史故事和勇敢聪慧的慈善夫人。
3热闹的火把节
说起火把节大家一定一点都不陌生,它是彝族人民的一个重大节日。每年的6月24日是火把节。人们都集中到楚雄或高峰,欢庆这美好的节日。
火把节的这一天,人们都不开车。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都集中到火把街游玩。街上有许多人卖各种民族服装,有的是裙子、有的是衣服、有的是连衣裙等,所有人都争先恐后的去买,人们穿上新买的民族服装潇洒的走在街上好象变了一个人似的,所有的人都变成了彝族的人,小朋友们都变成了彝族小朋友了。
晚上,楚雄城中央那幢醒目的高楼顶上有一个用布做成的火把,这个用布做的火把是用机器控制,夜幕降临的时刻负责人把机器打开,火把就会动起来,就像是真的。人们都集中在桃源湖欣赏舞动的火把,还可以观赏舞龙和向人们问候的花车,舞龙很精彩,花车更吸引人,花车上站着几名穿着华丽的大姐姐,大姐姐站在车上向人群撒花,路面都变成了花的世界、花的海洋。
火把节真是太美妙了,来年的火把节我还要去,我还想买一套彝族小伙子穿的衣服穿上来给大家看呢。
祝愿我们楚雄州的火把节越办越红火,楚雄州的人民生活越来越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