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备考经验总结
120XX年高考数学备考总结
20XX年高考即将到来,备考工作接近尾声,备考总结实属必要,回想这一年来的备考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对20XX年高考进行认真总结,20XX年是新课改的第一年高考,对20XX年高考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第二:认真学习研究«20XX年高考大纲»«20XX年考试说明»,结合20XX年高考对20XX年高考知识点分布进行大胆合理的预测,做到有的放矢、不走弯路,这样才学生容易突破。
第三: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有针对性地进行高考考场指导,并且考前进行强化模拟训练,保障学生高考时能够正常发挥甚至是超常发挥。
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20XX年高考总结
一、得分情况:文 理
填空: 8。39 11.11
17: 5.59(数列) 8.97(数列)
18: 4.7(立体几何) 7.35(立体几何)
19: 8.97(概率) 10.12(概率统计)
20: 2.59(圆锥曲线) 4.66(圆锥曲线):抛物线
21: 2.06(导数) 4.24(导数的应用)
22: 2.14(几何证明) 4.31×0.25=1.08(几何证明)7.27×0.75=5.45(不等式)
合计: 34.44 52.98
二、知识点分布及分值(理):
1、复数:1×5分=5分
2、程序框图:1×5分=5分
3、三视图:1×5分=5分
4、二项式定理:1×5分=5分
5、定积分:1×5分=5分
6、向量:1×5分+1×12分=17分
7、线性规划:1×5分=5分
8、立体几何:1×5分+1×12分=17分
9、概率统计:1×5分+1×12分=17分
10、圆锥曲线:2×5分+1×12分=22分
11、三角函数:4×5分+6分=26分
12、函数的图像和性质:2×5分=10分
13、数列:1×12分=12分
14、导数:1×12分=12分
15、不等式、几何证明选讲:1×10分=10分
第二部分:20XX年高考试卷预测(依据:20XX年高考大纲和20XX年高考考试说明)考试说明摘要:
1、考试方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试卷结构全卷分为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I卷为12个选择题,全部为必考内容.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分为必考和选考两部分.必考部分题由4个填空题和5个解答题组成;选考部分由选修系列4的“几何证明选讲”、“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各命制1个解答题,考生从3题中任选1题作答,若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给分.
3、试题类型
试题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或推证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解答题要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三种题型分数的百分比约为;选择题40%左右,填空题10%左右,解答题50%左右.
4、难度控制
试题按其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难度在0。7以上的试题为容易题,难度为0。4—0。7的试题是中等难度题,难度在0。4以下的试题界定为难题.三种难度的试题应控制合适的分值比例(2:5:3),试卷总体难度适中.
知识点分布预测
一、选择和填空
1、集合:1×5分=5分
2、复数:1×5分=5分
3、程序框图:1×5分=5分
4、二项式定理与排列组合:1×5分=5分
5、三视图:1×5分=5分
6、定积分:1×5分=5分
7、线性规划:1×5分=5分
8、向量:1×5分=5分
9、函数的图像和性质:2×5分=10分
10、概率统计:1×5分=5分
11、三角函数:2×5分=10分
12、立体几何:1×5分=5分
13、圆锥曲线:2×5分=10分
14、数列:1×5分=5分
二、解答题
17、三角函数、数列(二选一):1×12分=12分
18、立体几何:1×12分=12分
19、概率统计:1×12分=12分
20、圆锥曲线:1×12分=12分
21、导数:1×12分=12分
22、选做:10分
①、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系方程的互化
②、绝对值不等式
第三部分:20XX年高考如何超常发挥?
20XX年高考怎样能取得好成绩?相信是目前同学们最关心的问题。高考要取得好成绩,首先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在长年累月的刻苦钻研中培养起来的数学能力,同时,也取决于临场的发挥。下面结合数学科的特点及近几年参加评卷的经验,谈几条考试的建议,以便使同学们临场不慌,并能在紧张的考试中超水平发挥。一、临战时保持内紧外松
①在考试前一、二周陆续放松,进入临战状态,并进行生物钟的调节,让自己的作习时间安排得与高考同步。在这段时间内,要保持情绪的稳定、降低学习强度,增加睡眠时间,进行轻微的活动,增加体质,熟悉考试细则,作必要的物质准备,在一种宁静的气氛中,只需做识识性的复习工作。比如回想学科的整体结构,疏通知识网络,熟练一下重要的定理公式,查阅笔记中的重要内容等,发现缺漏时,千万不要焦急,应从容不迫坐下来翻看一下资料如«速记手册»。经过强化训练后的静息,是记忆恢复的最佳选择,相反这段时间还做难题,加班加点,只会带来精神的过渡紧张疲劳,直接或间接、有形或无形的影响考场的发挥。
②考试离家(家离考场较远的同学尽量在考场附近找到住的地方,特别是中午要午休好,最好不要单独行动,以免贪睡误事。)前,要按预先列好的清单带好一应用具,如:
a、清点用具是否带全(笔、橡皮、作图工具、身分证、准考证等)。
b、把一些基本数据、常用公式、重要定理“过过电影”。
c、最后看一眼难记易忘的结论。«速记手册»一些经验表明,“过电影”的成功顺利,不仅能够转移考前的恐惧,而且有利于把最佳竞技状态带进考场。
二、学会放松
最易导致心理紧张、焦虑和恐惧的是入场后与答卷前的“临战”阶段,此间保持心态平衡的方法有三种:
①转移注意力:避开临考者的目光,把注意力转移到某一次你印象较深的数学模拟考试的评讲课上,或转移到对往日有趣、滑稽事情的回忆中。
②自我安慰:如“我经过的考试多了,没什么了不起”,“考试,老师监督下的独立作业,无非是换一换环境”等。
③抑制思维:闭目而坐,气贯丹田,四肢放松,深呼吸,慢吐气,如此进行到发卷时。
三、摸清卷面
刚拿到试卷,一般心情比较紧张,不忙匆匆作答,可先从头到尾、正面反面通览全卷,尽量从卷面上获取最多的信息,为实施正确的解题策略作全面准备,一般可在五分钟之内做完两件事。
1、速解一眼看得出结论的简单选择或填空题(一旦解出情绪立即稳定)。
2、对不能立即作答的题目,可一面通览,一面粗略分为A、B两类:
A类指题型比较熟悉、估计上手比较容易的题目,B类是题型比较陌生、自我感觉比较困难(一般分布为:12、16、20(2)、21(2))的题目通览全卷是克服“前面难题做不出,后面易题没时间做”的有效措施,也从根本上防止了“漏做题”。
四、相信自己
答卷中,见到简单题,要细心,谨防“大意失荆州”。面对偏难的题,要耐心。考试全程都要确定“人家会的我也会,人家不会的我也会”的必胜信念。个别科目未能发挥应有的水平都是正常现象,惊慌失措,自乱阵脚,要有:“我难、你难、他也难,大家都难不算难”的意识。
五、先易后难
实践证明,满分卷是极少数,绝大部分考生都只能拿下部分题目或题目的部分得分。因此,实施“先易后难”的考试策略是必要的。
先易后难。就是说,先做简单题,再做复杂题;先做A类题,再做B类题,现在的试卷结构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板块几乎都是按先易后难的顺序安排,特别注意(12、16、20(2)、21(2))。
六、快慢结合
就是说,审题要慢,做题要快。
题目本身是“怎样解这道题”的信息源,所以审题一定要逐字逐句看清楚,力求从语法结构、逻辑关系、数学含义等各方面真正看清题意。解题实践表明,条件预示可知并启发解题手段,结论预告需知并诱导解题方向。凡是题目未明显写出的,一定是隐蔽给予的,只有细致的审题才能从题目本身获得尽可能多的信息,这一步不要怕慢。找到解题方法后,书写要简明扼要,快速规范,不要拖泥带水,啰嗦重复,尤忌画蛇添足,更不要写出答题卡框的外边。一般来说,一个原理写一步就可以了,至于不是题目考查的过渡知识,可以直接写出结论。高考允许合理省略非关键步骤。
为了提高书写效率,应尽量使用数学语言、符号,这比文字叙述要节省而严谨。
七、按点得分
对于同一道题目,有的人理解得深,有的人理解得浅,有的人解决得多,有的人解决得少。为了区分这种情况,高考评卷给出了16字方针:“给分合理、扣分有据、宽严适度、始终如一”。因此阅卷评分办法是懂多少知识就给多少分。这种方法我们叫“踩点给分”即踩上知识点就得分,踩得多就多得分。
1、对于会做的题目,要解决“会而不对,对而不全”这个老大难问题。有的考生拿到题目,明明会做,但最终答案却是错的——会而不对。有的考生答案虽然对,但中间有逻辑缺陷或概念错误,或缺少关键步骤——对而不全。因此,会做的题目要特别注意表达的准确、考虑的周密、书写的规范、语言的科学,防止被“按点扣分”。经验表明,对于考生会做的题目,阅卷老师则更注意找其中的合理成分,按点给分,所以“做不出来的题目得一二分易,做得出来的题目得满分难”。
2、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更为重要的是如何从拿不下来的题目中按点得分。我们说,有什么样的解题策略,就有什么样的得分策略。把你解题的真实过程原原本本写出来,就是“踩点得分”的全部秘密。
3、辅助解答
一道题目的完整解答,既有主要的实质性的步骤,也有次要的辅助性的步骤。实质性的步骤未找到之前,找辅助性的步骤是明智之举,既必不可少而又不困难。如:准确作图,把题目中的条件翻译成数学表达式,设应用题的未知数等。
书写也是辅助解答。“书写要工整、卷面能得分”是说第一印象好会在阅卷老师的心理上产生光环效应:书写认真—学习认真—成绩优良—给分偏高。有些选择题,“大胆猜测”也是一种辅助解答,实际上猜测也是一种能力。
八、以快为上
我们参加的高考数学试卷共有22个题,考试时间为两个小时,平均每题约为5。5分钟。为了给解答题的中高档题留下较充裕的时间,每道选择题、填空题应在一至二分钟之内解决。(切记:能给我们节约时间的题目只有选择和填空,不过也要注意准确率),若这些题目用时太长,即使做对了也是“潜在丢分”,或“隐含失分”。一般,客观性试题与主观性试题的时间分配为4∶6。一定要注意时间的分配(仅供参考):
预计得分:1-16、22、17、18、19、20、21、
复查时间:
145-150:30---5---7----8---12--25--25----8。
135-145:35---5---8----8---12--20--25----7。
125-135:40---5---10---10--12--20--20----3。
115-125:45---8---12---12--15--15--10----3。
105-115:50---8---12---15--15--10--7-----3。
95-105:55---8---12---15--15--8---5-----2。
平时注意训练:力争“保八争二”。
九、立足一次成功,重视复查环节。
完成答卷中要做到稳扎稳打,字字有据,步步准确,尽量一次成功,提高成功率。试题做完后要认真做好解后检查,看是否有空题,答卷是否准确,所写字母与题中图形上的是否一致,格式是否规范,尤其是要审查字母、符号是否抄错。
总之:以上三部分要紧密结合,平时经常检查学生作业和知识点完成情况,并且伴有模拟考试和选择填空题的强化,相信能够达到最佳效果!最后希望:各位同行多多交流,不足之处还望多多指教
220XX高考理科数学备考总结
回顾20XX年高考,我校再创辉煌,我们原高三数学备课组的全体老师也备感欣慰,付出终有回报,在12年的高考中无论是尖子生还是全体学生的数学成绩在郊联体中均位居首位,在各个方面顺利完成了孙校长制定的“高起点”的目标,为我校12年高考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回首过去的一年,在整个高三复习备考过程中,因为有马校长的把关,有孙校长的指挥,再加上吸取了往年高三数学组复习的成功经验,使得我们高三整个复习过程思路清晰,方向明确,计划切实可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我们高考复习备考工作总结如下:
我们高三总复习备考一些做法: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且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复习。我说的切实可行的意思是计划要细致、具体、严格。大家知道高三的复习,无论是哪一学科,都是时间紧任务重,我们理科数学要在十个月的时间完成高一高二两年的学习内容,不精心作以安排,在复习中势必出现忙乱的现象,也会容易出现顾此失彼的后果。
二、搞好三轮复习。
一轮复习:以纵向为主,顺序整理,是搞好整个高三复习的关键。以课本为准绳,进度宁慢勿快,难度宁低勿高。
反思与总结
1、认真研读高考大纲,梳理高考基础知识要点。(集体备课带着)
2、按照不同的班型(清北、奥赛和平行班),备课、授课、组题。建议考生在首轮复习中,不要盲目地自己找题,而应在老师的指导下做题。
3、抓好小题训练的方法指导(选择填空题的解题方法:特殊值法、代入验证法)。
在第一轮复习中,要注意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不要盲目地做题,不要急于攻难度大的“综合题、探究题”,复习要以中档题为主,选题要典型,抓住问题的本质。小题的训练能帮助理解概念,但也要讲方法。
4、滚动训练:典型题、经典题、教材改编题、易错易混题重点呈现。
5、改错本、笔记本:点滴积累,量身定做。包括常考公式、常用结论、各知识点的小结论,典型例题,自我总结解题规律。
6、教师要处理好讲练关系(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的模式)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是学生提高成绩的主阵地,新课标理念下高三数学复习课应该体现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学生在头脑中对知识点和解题方法的简单再现;
第二层次是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融入了学生积极的思考,使得学生达到对知识理解的加深和应用能力的提高;第三层次解决相应问题中“容易出错和被忽略的问题”,加深印象,尽量在今后的学习中减少和避免类似的错误。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采用什么样的课堂教学的模式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一轮复习的几种课堂教学模式,谈一点我们原高三备课组的一些做法。
(一)复习课模式
1、先介绍知识点并穿插小题练习——然后讲解典型例题——再进行巩固练习。这种模式比较适合数学基础较弱的学生,所复习的知识点碎采用较为适宜。如复习等差数列这部分时,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求和、性质、内容较碎,可先构建知识框架、再逐一用小题巩固每个概念及性质让学生先激活这部分的记忆,再通过一些典型例题深化对每个知识点的理解,再通过练习达到强化巩固的目的。
2、先进行练习——然后总结提炼知识点——再讲解例题——巩固练习。这种模式针对一些知识点相对较少、且学生相对熟悉的内容较为适宜。如在复习基本不等式时,这部分内容平时使用频率较高,可以让学生先通过几个较简单的题目的练习进行感悟,激活思维活动,教师再进行点评提炼出这部分的知识点、再通过典型的例题的学习强化运用、最后进行巩固训练和教师讲评弄清解题中的一些注意点、常见题型的处理方法、面孔生的题目如何进行等价转化等。
3、课前先让学生预习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再进行针对性复习与教学——再学习重点例题——最后巩固练习。这种模式适宜章节复习结束时采用,如函数部分快要复习结束时可安排一节这样的课,课前先让学生回顾这部分内容、平时所做的一些讲义,各人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教师再从中找出一些共性的问题设计一些问题加以解决,在课堂上可以报出某某同学的问题是??。这样也就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提高了课堂的效率。当然这种模式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大量细致的工作,准确把握学生的薄弱之处,精心选择或编拟课前预习、重点例题、巩固练习中相关内容。
4、先通过一些小题引出这部分的一些知识点——构建知识框架——再用典型例题深化——再总结提炼——再练习反馈。这种模式针对学生基础相对较好、且知识点不太碎的内容较为适合,如复习函数的单调性的证明时可直接通过例题复习一下两种方法定义和导数法,再提炼出证明单调性的方法,再练习巩固。
5、课前先让学生练习——课上以纠错为主。针对一些高考要求不太高的知识点可用此法。如简易逻辑、四种命题、量词、推理、证明等部分,可选择一些典型题让学生课前先练习,再针对一些共性的错误进行纠正。
(二)试卷或作业讲评课的模式
在点评中力争做到:相同内容集中讲,相同题型类比讲,相同方法重点讲,易错疑点针对讲。
1、先按知识点、错误类型归类、或按考查的数学思想方法归类、后相对集中纠错,中途可适当采用投影仪暴露学生解题中的典型错误进行点评,再总结提炼出一份试卷的重点问题所在,问题处理的一般方法,注意点。
2、按试卷暴露出的问题的大小、主次顺序进行评讲,一般先大后小,先主后次。对于主干知识、通性、通法、学生易得分的知识点进行重点评讲,而对一些技巧性的、能力要求较高的、过难或过易的题目要略讲。
3、学生展示:一般是2-3个解答题。可能会是一道题的多种优秀解法,也可能是典型的错误解法有展示任务的同学在课前认真准备,利用课前将解题步骤或是一部分写在黑板上,然后上台讲思路、讲方法,把审题、分析解答和回顾总结的思维过程说出来。这种做法学生可接受性会更强,更好的作用是:开阔学生的视野,因为同一个题目,学生求解的思路并不是一样,有时一个题目展示多种解题思路,可以发散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尤其是清北班学生,他们思维敏捷、条理清晰,体现了资源共享,能力互促,知识互补。这样的课堂同时也让我们老师受益匪浅、回味无穷。
讲评课切忌的是不做任何分析就对答案或讲评时直接从第一题到第N题,没有重点没有主线、不能突出学生练习、作业、考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然在复习中具体采用什么的课堂复习模式要充分考虑到本班学生的实际水平,坚决反对脱离学生实际的任意拔高和只抓几个“优生”放弃大部分“差生”的不良模式,加大分层教学和个别指导的力度,狠抓复习的针对性、实效性,提高复习的效益。
二轮复习:复习以横向为主,构建网络,在单元过关的基础上重视基本题型的解法总结和强
化训练,适度综合,归类整理,由知识点向知识块过渡,向知识体系过渡。
高中数学可分成八个专题,每个专题我们都进行足够的训练,还注重抓住每道题中的信息点、易错点、得分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解题习惯,养成规范作答、不失分的习惯;自编的资料主要是高考题重组和变式题组,内容主要包括各章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以及高考题汇编的专题(近三年的高考全国卷,辽宁卷)。研究高考,明确近年来高考总的趋势、难点、热点,把握方向,掌握深广度。(学生愿意做,成绩提高效果明显)
1、研究真题:是研究备考的捷径,另取他题,多走歧途。
真题——考点准而信度好;真题——方向明而内容精;真题——成本低而效益高。
2、研究变式题组:以一题为载体,进行条件和结论的变化,使学生在试题变化中、在矛盾斗争冲突中来调整自己的思路,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三轮复习:复习要纵横交错,强化训练,全面提升学生能力。
如果我们把第一轮复习叫做“知识篇”,第二轮复习叫“方法篇”,那么,第三轮复习就应该称之为“策略篇”。进入第三轮复习,这是备考复习的冲刺阶段,我们从几次模拟测试的情况来看,一部分考生仍突出地存在发挥不好的问题,这表现在:
①做题一错再错学生平时训练盲目贪多,做题虽快但不讲质量,出现了错题没有得到及时纠正,知识点漏洞的堵漏不落实现象,所以在考试中,以前不会做的题还是不会做,做错过的题再做也依旧出错。
②熟悉的基本知识遗忘第二轮复习时比较侧重方法,学生在第一轮没有夯实的知识点在紧张的考试中出现遗忘。
③解答不规范,做题速度慢学生平时练习贪快或者是看着答案做题,不重视规范答题的练习。考场上,因解题不规范而失分严重,理科中的运算速度慢或对自己的运算不放心,也浪费了大量时间。
这一阶段的复习,应合理地分配时间和精力,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认为,最后阶段的复习,应该做好如下工作:
1、加大纠错力度和纠错效果、强化答题规范性解三角形、数列、立体几何(向量法)针对学生答题不规范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试题所给的标准答案,分析自己答案与标准答案之间差异,漏答错答的原因,评价高考题答案的准确性,规范性,提高自身答题得分能力。
2、教师要提醒学生特别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
(1)处理好梳理知识与作题的关系
(2)处理好做新练习与看旧练习的关系一方面要做一定量的新练习,另一方面也要重温以往练习、考过的试题。复习旧题可以提高解决新题的速度
(3)处理好难题与容易题的关系
(4)处理好套题与类题的关系通过实战模拟,摸索、演练、积累有关答题节奏、答题策略等的经验以及应对出现意外考题的策略。而通过测试发现问题,马上进行“类题”的训练自由复习:复习策略
(一)“忆”:
1、基础知识;
2、深化内容“忆”是对已复习过的课本内容“过电影”,也就是重新回忆一遍。“忆”的内容主要是教材的知识网络、主干知识、重点和难点。回忆基础知识时切忌零散无序,而要强调知识的结构性与整体性,加强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知识网络。这种回忆不仅有利于记忆,更重要的是有利于检索和应用。边忆边写,使淡漠的或遗忘的内容再一次强化。
(二)“看”:是以阅读的方式进行复习。在最后阶段需要看的内容较多,同学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看延伸或补充的内容:笔记本;
2、看已经做过的题:努力做到能立即判断其题型、考点、常用解法及特殊解法,解题的具体步骤,解法的关键步骤、解法的易错步,此题的常见变化及解决办法。3.看曾经出现过的错误:改错本。
(三)“做”
1、做基础题;
2、做已经做过的题。
3、做高考题高三总复习最重要任务是:在完成知识复习的基础上,进行能力提高。高三复习的目标是: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去分析、解决数学问题。我们12届高三数学备课组是一个充满激情与活力的集体,在教学中我们群策群力,协调统一,同志间精诚团结,互帮互助,形成合力。创造了12高考数学的佳绩。在此感谢一年来全组同志对我工作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更感谢校领导对数学组工作的关怀、指导和帮助。我们将一如既往更加努力的工作。为高中再立奇功、再创佳绩。预祝13年我校高考再创奇迹!
3体验磨练7年高考数学复习备考总结
一学年来,在学校领导、高三年级组的领导下,高三数学备课组按照学年初制定的复习备考计划加以实施,并适时地加以充实和完善。全组成员,同心协力,废寝忘食地勤奋工作,并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悉心研讨和实践旨在如何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复习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教学模式和措施。经过实验,效果良好,以往的“学生被动的接受”的状况得到了改观,出现了“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和主动学习”的新局面,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得到加强和提高,复习效率和质量也大大提高。使今年我校高考数学成绩再上新台阶,我校今年高考数学最高分145分,高分人数理科110多人文科48人,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成绩的取得,源于各方面的因素,现总结如下:
一、系统、扎实、科学、创新的复习备考
1、研讨考纲,分析考点,设置梯度。高三备课组组织教师研讨高考考试说明,明确各章节知识的考点分布及其要求层次,在复习过程中根据我校大部分学生的基础和智力都比其它几所高中差的现状,狠抓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再结合知识本身的重点、难点,设置好复习题的梯度和难度。做到有的放矢,尽可能减少无效劳动。
2、团结协作,发挥特长。备课组坚持集体备课,精心设计复习教学方案,统一教学目标、要求及复习的大致进度,理清各章节内容的知识网络及其交汇点(因高考常在知识网络交汇点上命题),准确把握各复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疑难问题集体讨论,老师们各抒己见,找出最佳解决办法,充分发挥了备课组的集体智慧。
3、回归课本,狠抓基础,开拓创新。备课组以课本知识点为出发点,狠抓对“三基”的落实,并选好一本主干复习资料和套题,(第一阶段用《中华第一考》和《状元之路测试卷》,第二阶段和套题用的是《全品、夯实基础、短平快》),以自编资料为主,但又不过分依赖复习资料,对资料中过时、过偏、过难的内容,我们进行了大胆舍弃,同时,教师把富有新意、能启迪思维、体现重要数学思想方法、反映时代气息的习题及时补充进去,另外,老师自己也改编了一些题,重视单元小综合,适当自编或改编知识网络交汇点上的题目,这些自编题、自造题的应用,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使学生们加深对各部分知识的内在联系的认识,因而从中感悟出数学的真谛,最终收到了相当好的效果。
4、拓宽课堂教学渠道,全面提高学生能力。课堂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因此,在如何提高课堂复习效率和复习质量方面,几个老师都作了积极的探索和试验,进行了大胆教学改革。胡景云老师试验的自主复习指导法,经过一学年的实验证明,效果显著;王从志、杨晓琴、等老师的加大课堂练习容量,以学生练为主,老师的点评为辅的实验,也取得不同程度的效果。在教学中我们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创新意识,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指导学法,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并适时地渗透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学中着力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努力提高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激发他们积极思维,挖掘其潜能和非智力因素,使他们养成独立思考、勇于探索、善于反思、勤于积累、不断创新的好习惯。大家都认识到,只有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了,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品质,高考复习的质量才有保证。因为内因是决定因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5、滚动测练、螺旋式上升。高三备课组老师在备课组组长的带领下,分工轮流做好数学每天限时训练、每周一练、单元过关测验、综合训练题、模拟考试试题的命题和制卷工作,把好质量关。通过滚动练习、限时训练和模拟考试使学生逐步增强速度意识、质量意识,提高了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为高考作了较充分的准备。
6、互听互学,扬长避短。为提高复习质量,备课组老师之间经常相互听课。通过听课,相互学习,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提高了教学水平和复习效果。
7、勤字为首,真情感化。晚自习下班辅导工作抓得紧,做到常下班、常辅导,不仅辅导本学科知识,还有针对性地找学生谈心,勾通了思想,联络了感情,也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王从志、杨晓琴等老师坚持每晚下班辅导至少一节,其他教师也纷纷仿效,
不少老师一直辅导到学校要求最后熄灯的十一点为止。高考前还在时时寄语高三学生,指导答题技巧,以及如何调整好心理状态,做到轻装上阵。
8、认真反馈,不断改进。做好本备课组教学情况的收集、反馈工作,各个老师自觉根据各班教学情况进行了学生评教活动,对帮助科任教师改进不足之处,提高教学水平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9、培养“尖子”、诊治“拐子”。做好单科尖子学生的培养和鼓励工作,各科任教师根据几次模拟考试成绩确定出各班尖子生名单,及时找他们谈心,并加以指导和鼓励。根据班级的跟踪对象,大部分尖子的成绩较稳定。同时也主动配合级组、班级抓好临界生、“拐子”生的辅导工作。
二、备课组浓厚的高考研究气氛
随着高考改革力度的加大,高考更加突出对各种数学能力与素质、潜能的考查,因此,要提高高考成绩,必须走教科研之路。
1、集体研讨,团结攻坚。高三备课组教师和其他有丰富高考指导经验的教师结成对子。充分发挥非高三任课教师的其他成员的作用,先后请他们参加了若干次高三数学备课组活动,重点对近几年来的高考试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为我们献计献策,使我们的高考备考少走了弯路,复习更具有针对性。
2、中心开花,备课组每周组织一次集研活动,设置中心问题,每个教师畅所欲言,然后各个击破。由于高考是高三全年的攻坚战,因此备课组的活动始终围绕高考备考这个中心进行。我们分阶段研讨中心问题如下:
1)如何处理好复习课中教师讲解与学生练习的时间比例及矛盾。
2)复习课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挖掘学生的潜能?
3)今年高考重点、热点预测和研讨。
4)如何精选高考复习题,它应遵循什么原则?
5)如何命制高考模拟题,它的选题原则是什么?
6)如何上好第二轮专题复习课。
7)如何克服高三学生常犯的“眼高手低”的坏毛病?
8)强化训练阶段,如何渗透和强化各种数学思想和方法?
9)高考应用题数学模型的建立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