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让座作文700字

时间: 08-16 栏目:话题作文

1让座

我第一次让座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闪烁在我眼前的是那一张苍老的面孔对我微微一笑,他是那么的陌生但又是那么的慈祥,滋润着我童稚的心灵。

那是一个炎热的下午,我背着沉重的书包上了公交车,车上有说不出的闷热,只感觉汗水一大片一大片地向外涌,把我的衣服都浸湿了。我迅速地找了一个空位坐了下来,车子一开,一阵凉风吹来,说不出来的惬意,我高兴地哼起了小曲。过了几个站,一位白发苍苍、骨瘦如柴的老人带着一个脸上洋溢着快乐和幸福的小孙子上了车,老人背着书包,手里提着一包沉重的东西,一副很费力的样子。他东张西望,显然是在找座位,可是老人看了一圈,失望地带着可爱的小孙子站在车厢里。此时,我的心在颤动,想让座又不太情愿,我想:我要是让给老人坐,我自己就得一直站到腰酸背痛,再加上这鬼天气,真够受的!可是我不让给老人呢?老人还得提着沉甸甸的东西站着,还要护着小孙子……也许有别人让座呢,我这样盼望着……过了好大一会儿,车厢里没有任何变化,只有不停地增加乘客,车厢里更拥挤了。突然,一个急刹车,车厢里站着的人往前倒,小孙子一下子跌到在车板上,老人着急地一把抓过去,却扑了个空。正当老人绝望的时候,距离一个位置的我冲了过去,迅速地扶起了小孙子。此刻我的良知终于战胜了我自己,我坚定地对老人说:“老人家,您坐吧!”老人对我微微一笑,小孙子高兴地说:“谢谢你,大哥哥。”顿时,我的心里充满了喜悦和幸福感。

事情过了很久,那张苍老而陌生的面孔,我想我永远不会忘记,不会忘记老人的那微微一笑,可爱的小孙子稚嫩的童音。因为那是我第一次考问我的良知,第一次从帮助别人中获得快乐。

2让座

暑假,我踉踉跄跄走出跆拳道学院的大门,腿一直像灌了铅一样,赶到站台已经上气不接下气,两腿发软等公交车。

夏天,太阳失去了春天时的那份温柔,像火球火辣辣地照着大地,似乎要散发出全部热量。它晒软了柏油马路,晒红了行人的脸膛,晒得大树不敢有丝毫摆动,更晒裂了大地。泼一盆水到地上,干渴的大地一下子就吮吸得干干净净。满街都是背心、赤膊,人恨不得钻到冰箱里。很快,车来了。

我坐在一个小妹妹的身旁,(我在外,她在里)此时,车上的座位都坐满了人。到了第二站,有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上了车。老奶奶一手提着一包蔬菜,一手拄着一根拐杖,一摇一晃的上了车。我打量着她:她个子不高,头发花白,饱风霜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留下的皱纹。穿着一件蓝色的上衣、黑色的裤子。一看就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售票员扯着声音问:“谁给老奶奶让位?”让座是常实,我也知道。要是平时也就让了,可……,到底是让还是不让呢?正当我思考的时候,一个悦耳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路,只见身旁的小妹妹从座位上站起身来说:“老奶奶,您坐吧!”老奶奶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感激的说:“谢谢你啊,小朋友。”“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乘客们都向小妹妹投向了赞许的眼神。此时的我既像电视中的定格,又像被仙人施了石化法——一动不动。脸发烧起来,我和小妹妹同样都是少先队员,小妹妹还比我小,而她却主动让座给老奶奶,我这个高年级学生实在感到很羞愧……突然,一阵稚嫩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哥哥,请你把脚收一点,老奶奶过不去!”我被它从思想中拉了回来。强挤出一点笑容:“对不起!对不起!”把脚缩了缩。

过后,我一直不敢看老奶奶和小女孩,觉得对不起。

3让座

汽车晃晃悠悠地开着。

“吱——”,车停了,上来两个乘客:一个是穿着时尚的女士,还有一个是佝偻着背的老奶奶。我的身旁只剩下唯一的一张空座位了。女士显然已经看见了它,径直走了过来,一屁股坐了下来,根本没理会身后的老奶奶。而老奶奶的目光仍在逡巡,只是无奈地抓住扶手,站在过道上。

车子依旧晃悠、颠簸着。看着老奶奶的身体随着汽车的摇晃而前倾后仰、表情安详而无奈、手紧紧地抓住扶手时,我有种冲动,想给老奶奶让个座,可是双脚不听使唤,因为我还有所顾及:要达到目的地,还有很长一段路,再说,让座就意味着我要面对各种复杂的目光,我不喜欢被别人那样看。我将目光扫向身旁的那位女士,希望她能自告奋勇地站起来给老奶奶让个座,可我又马上意识到这个想法是荒谬的。我踌躇不安。

车子“哐当哐当”地响,车厢里出奇地安静。过了一分钟,耳边突然响起了令人振奋的声音:“老奶奶,您坐我这儿吧!”竟然是那位妇女,只见她面带阳光般的微笑,在众人赞许的目光中让老奶奶坐在自己的座位上。

真的是她吗?我真的不是做梦吧?可是老奶奶确实安详而又感激地坐在我旁边。我脸红了:我完全误会她了,我太注重她的那副打扮了,其实她的内心还是很好的,我不禁由衷地露出了微笑,踌躇的心情早已飞到了九霄云外,心灵如沐春风。

是啊,同情和善离我们不远,传统美德依然荡漾在我们的周围,我们的这个社会还是好人咄啊!

美德,古人将其归结为忠、孝、仁、义、礼、制、信等。这种美德在中华几千年的文明进程中不断延续发展,始终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伦理。它不曾被历史长河的滚滚巨浪湮灭,正如那位女士,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又一颗善良的种子在萌发,只不过全社会的文明和谐的氛围,有待我们去共同创造。

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整个社会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应该做出表率,弘扬、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让座让了一肚子气

一天早上,我坐上一辆被人塞得满满的公交车去进修学校上课。

站了没多久,一站到了,正巧我身旁的一个乘客下车了,我便有位子坐了。我开心地想:今天可真幸运,那么挤的公交车,居然那么早就有位子坐,如果站到学校,那可要累死呀!正想着又一站到了,一位扶着拐杖,白发苍苍,满脸皱纹的老奶奶上车了。环顾四周,车上已无半个空位。我想:那我给老奶奶让坐吧!这时,我身边的一位叔叔微微站起。我心想:这位叔叔一定是要给老奶奶让坐吧!这位叔叔真好!

谁知这位叔叔起身放好皮包,又一屁股坐下了。我看了真是火冒三丈呀!恨不得大声批评这个叔叔,让他认真想想。这时我的脸也由晴转阴,气得脸都涨红了!还用眼睛狠狠地瞪着他。

叔叔看了看我,似乎看出了我的心事,便不情愿地站起来给老奶奶让坐,我心情也因为他的表现好了点儿,但出乎意料并让我生气的事发生了。叔叔人是站起来了,可嘴里不停地叨唠着:“哼!凭什么要我让坐,是这个老太婆自己没抢到座位,关我什么事!多管闲事的小毛孩!……”

我听了,立马站起来,对那个叔叔气呼呼地说:“你让座是应该的,尊重老人嘛!要是不情愿就别让,干嘛说别人呢?真没素质!你这么不情愿我把位子让给你。”于是我让奶奶坐到我的位子。这时车上的人也纷纷指责道:“就是嘛!让座是应该的。”“这个小伙子怎么这么不好,还没小孩子懂事呢!”……驾驶员也忍不住停下车,大声说道:“小年轻怎么这样,快向奶奶道歉呀!”

叔叔迫于乘客们的舆论,只好向老奶奶道歉,让老奶奶坐到他的位子上去了。

看来,现在社会上有些人的公民道德实在太差了。作为社会的一员,每个人都应好好反思一下,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创建和谐社会。

5学会让座

在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必然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碰撞”。比如在家里要与自己的亲人接触;在学校要和同学打交道;在社会上要和各种各样的人互相往来;在工交车上要与一个个座位接触……

那是一天的下午,我和妈妈做工交车去亲戚家,这时一个抱的妇女费力地挤上公交车,在乘务员的话语促使下,一位年迈的来人先起身让了座,抱孩子的妇女连连推辞。这时,坐在老人后面的同志也起身让了座。没想到,车厢的另一端传来了一席话:‘现在才让座,早干什么了?’于是有人反驳道:‘人家终归是让了座,总比那些坐着的人强多了。’由此,一车厢的人沸沸扬扬起来

让座本是人之常情。部分什么先来后到。再说了,给人让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中国人民尊老爱幼的表现。虽然后面那位叔叔让座比老人迟了一步,但也不失为雷锋精神,只是因为这位叔叔是在看到老人让座之后才让的座,这又表明了什么?这不正是说明他的思想正在进步嘛。他就算有过不让座的思想,但他最终还是被老人给感动了。他让座了。而那些说闲言冷语的人,就是地地道道没有公德心的人了。看到老人都让了座,他们倒好,不仅没让座,还说三道四的。难道他们没有想过自己吗?自己没让座,不觉得有点羞愧吗?

人贵能及时醒悟。不管怎么说,那位叔叔的为人还是值得去赞赏的,因为他有那种及时醒悟的本性,他能够及时让座是我们民族的美德,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需要,同时让座在某些时候对接受让座的人来说是一种帮助。

我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学生,我们更应该向年迈的老人学习,就学习她那种帮助别人、为别人着想的精神。让座也是帮助别人的一种表现,我们正是缺少这一种美德。就让我们去学会让座。

6一次让座

海南的盛夏,火辣辣的太阳烤在大地上,缺水的小草一片枯黄。人们在路上走动,就像进了蒸笼一样大汗淋漓。

我家离学校有十几站公交车的路程。随着“叮铃铃”的下课铃声响起,我提起书包,飞一般地向教学楼下跑去。因为我清楚:现在是下班高峰期,挤汽车的人很多,动作稍慢点就挤不上去。所以,我几乎是用百米冲剌的速度向公交车站跑去,不到三分钟,我就上气不接下气的赶到了公交车站。还好,今天人不是很多,看来今天不会和往常一样那么拥挤了。想到这里,我心里才慢慢地松了一口气,一屁股坐在公交车站的椅子上。

坐了一会,休息得也差不多了,公交车也来了。为了赶路我还是快人一步登上了公交车。因为上车早,车上有不少空位,我就挑了一个比较好的位置坐下。汽车没有开动坐位就刚好坐满。正当司机准备发动汽车时,有一位怀抱小孩,气喘吁吁地边敲车身、边追赶、边喊叫“停车”的妇女要乘车,看到这个架势,司机很快将车停稳,该妇女快步爬上公交车。妇女上车后,她左看看右瞧瞧,好像是在找座位。我定睛一看,该妇女心情十分焦急,而且小孩一直昏睡不醒,好像是生病的样子。刚开始大家都在议论,就是没有人让位。由于路况不好,汽车在开动,妇女抱着小孩也在左右挄动,大有跌倒的危险。这时我在想:让位吧,我要站着回家很累,中午不能休息,下午还要赶来上课。不让吧,我爸爸妈妈经常教导我要向雷锋叔叔学习,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时时刻刻都要做个好孩子。经过短暂的思想斗争,我还是红着脸对那位妇女说:“阿姨你来坐吧,我还年轻而且很快就到家”。抱小孩的妇女不好意思地说“谢谢”。这时我的心就像吃了蜜糖一样甜滋滋的。

过去说“为人民服务”,只是口头说说而已,现在我实践了“为人民服务”才真正感到其意义非凡。

7从让座谈起

“让座”是五千年中华文明的传统美德,本是一件让让座者自豪,被让者欣慰的事。十年前人人争让,十年后人人装“看不见”。随说没人让座让老人,残疾者很生气。可是,有些人的做法大让人无语了,比如下面几种。

记得有一天上网时,看见有一条新闻《老人因嫌女子不让座,坐在女子腿上》,既让人不禁一笑,又耐人寻味。是啊,是老人变坏还是年轻人太懒。值得让人深思;还有,《一中年男子因嫌一年轻人不给怀孕的妻子让座,扇年轻人几个耳光》后来年轻人进了医院,中年男子进了劳教所。两败俱伤,又是何苦,也许年轻人有苦衷也说不定。年轻人看见无动于衷是不对,可中年男子不分青红皂白啪啪啪几个耳光又太过冲动。无奈我天生愚笨,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又简单又复杂,分不清楚。

我们追根求源大胆设想,老人有可能是被让座让惯了,习惯成自然。男子可能认为年轻人不懂规矩,才有此闹剧。年轻人娇生惯养,自然没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道理。老人认为自己是老年人,理因享受特权。孕妇认为自己怀孕,应该事事让他。无道德的人四肢健全,身体健康。却一来公交车便霸占老弱病残座,还捂耳盗铃,闭上眼睛,一旁的人熟视无睹,仿佛身旁无人。谁也不想逞英雄,看多了又被骂。

记得前几天上公交车,一个三年级的学生坐在老弱病残座上,妈妈一旁站着。一个老人走过来,用拐杖指学生,意思叫他让座。谁知一旁的妈妈破口大骂:“老不死的,凭什么让我儿子让开,你吃了雄心豹子胆了……”什么难听骂什么,人们一起瞪了她一眼,他才住口。而一旁的儿子却脸不红心不跳,让人百思不得其解。

打人的男子,坐人身上的老人,坐老弱病残座的人……还不止这些,这不是反应社会现状吗?我只能回答:我不知道。

8让座

有一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南京市郊的将军山玩。有一件事令我至今难忘。

我们回来时是坐的地铁。我上了地铁后东张西望,看了一圈也没看见一个空位子,便失望地站在那里。到了下一站,下了许多人,有一个空座位,爸爸妈妈心疼我,再加上我爬山已经累得腰酸背痛,便让我一个人坐下。

坐下可真舒服,背靠座椅我甩了甩酸疼的小腿,享受着清凉的空调,地铁风驰电掣般的开到了下一站。车停了,上来了一位白发苍苍、骨瘦如柴的老奶奶。这时车上已没有空位。我立即想给老奶奶让座。可又一想:“我爬山已经爬得够累的了,如果再把这个座位让给老奶奶,自己就要辛苦的站着了。让还是不让呢?”我心里仿佛有两个声音在争论。一个说:“要让,老奶奶弱不经风的,如果摔倒了呢?”另一个说:“不用让。这又不是公共汽车,会急转弯和急刹车,哪那么容易摔倒。而且爬山已经够累的了,再让老奶奶坐,自己怎么办啊?”

正当我犹豫不决时,我抬头看见了老奶奶那骨瘦如柴、弱不经风的身体,不禁想起了我年迈的奶奶,谁家没有老人啊!谁又没有老的时候呢?我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哪去了?良知终于战胜了自我。我站起来坚定地对老奶奶说:“老奶奶,您坐吧。”老奶奶和蔼的对我说:“小朋友,你坐吧,我两站路就下车了”经过我的再三坚持老奶奶终于坐下了。她面带笑容慈祥地对我说:“谢谢你,小朋友,你真懂事!”我说:“老奶奶,不客气,这是我应该做的。”车上的大人们都在说:“这小孩真懂事啊!”爸爸妈妈也用赞许的眼神看着我,微笑着点点头。我心里美滋滋的,甭提多高兴了!

疲惫的心情一下子消失的无影无踪。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