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作文
1走进哈佛
今天,我们的目的地是哈佛大学。面对这所世界排名第一的大学名校,我们的心情都是既兴奋又紧张
远观哈佛,她高不可攀。红砖瓦白房子,由于刚下过雪的缘故,学校里来往的学生很少,有也是匆匆忙忙的向教学楼里钻,古老的哈佛宁静、庄严,容不得一丝学生的惰性,我们走在哈佛校园里,脚步放轻,屏气凝神,生怕破坏了这座深不可测的知识殿堂的肃穆。
走进哈佛,她平易近人。十来个学生围成一桌,大家各抒己见,在这里碰撞出知识的火花,点亮真理的光芒。学生可以与教授共同探讨问题,教学相长,所有人在知识面前的地位是平等的,这是灵魂的对话。
崇尚哈佛,爱她的谦逊。哈佛大学的建校时间只有仅仅的二百年而已,比起牛津大学来,牛津大学风光的时候她还不知在哪呢。可是,就是这样一个年轻的大学,却雄踞世界第一学府数十年之久,哈佛大学有理由骄傲,可是她一直谦虚谨慎,教育哈佛学子们“与莎士比亚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始终保持虔诚的心来面对知识,这是一个大学多么弥足珍贵的品质啊。
敬仰哈佛,爱她的简朴和自由。哈佛既没有校门,也没有围墙,只有一个不起眼的破破的小门,勉强能算上哈佛的校门了吧,这让我不禁瞠目结舌,难道是哈佛出不起钱吗?凭哈佛几十亿的资产建一个镶金嵌银的大门都嫌寒酸,只是哈佛大学不愿意在这些无用功的门面上下功夫而已,哈佛的学子深谙青春不能永驻,而知识的积累和运用会使人被敬重,爱戴,乃至崇拜,所以他们更愿意在书本上下点功夫。想想中国的学校,难道不自惭形秽吗?就连一个幼儿园,都要弄一个镏金的气派的大门,而里面的教学设施却与它那漂亮的阔绰的大门格格不入。
走出哈佛。我的思绪颇多,面对这样一所世界级学府,我感到很惭愧,我们的知识是那么微不足道。但是它又让我感觉到信心百倍,因为我知道世界上还有好多知识等着我去学习,学无止尽,新的挑战开始了!
2哈佛的传奇
哈佛的诺贝尔奖得主有33位;哈佛产生的美国总统有7位。
哈佛校园里,不见华服,不见化妆,更不见晃里晃荡,只有匆匆的脚步,坚实地写下人生的篇章。
哈佛不是神话,哈佛只是一个证明,人的意志,精神,抱负,理想的证明。
人到底有怎样的潜力?人的梦想,为什么在哈佛就能实现?
央视《世界著名大学》制片人谢娟曾带摄制组到哈佛大学采访。
她回忆说:“我们到哈佛大学时,是半夜2时,可让我们惊讶的是,整个校园当时是灯火通明的,那是一个不夜城。餐厅里,图书馆里,教室里还有很多学生在看书。那种强烈的学习气氛一下子就感染了我们。在哈佛,学生的学习是不分白天和黑夜的。那时,我才知道,在美国,在哈佛这样的名校,学生的压力是很大的。”
在哈佛,到处可以看到睡觉的人,甚至在食堂的长椅上也有人在呼呼大睡。而旁边来来往往就餐的人并不觉得稀奇。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倒头就睡的人实在是太累了。
一个北大女孩说,她在这里一个星期的阅读量是在北大一年的阅读量,而且,在哈佛的作业量很大。“我们课后要花很多时间看书,预习案例。每堂课都需要提前做大量的准备,课前准备充分了,上课时才能在课堂上和别人交流,否则,你是无法融入到课堂的教学中的。”
哈佛学生的学习压力也来自学校的淘汰机制。哈佛平均每年有大约20%的学生会因为考试不及格或者修不满学分而休学或退学,而且淘汰的20%的学生的考评并不是学期末才完成,每堂课都要记录发言成绩,平均占到总成绩的50%,这就要求学生均匀用力、不能放松。
在哈佛不仅学生有压力,老师一样有压力。在哈佛的课堂,要求老师讲的东西都是新的。老师每年讲课的内容都要跟上前沿科学的发展变化。因此,哈佛的老师必须处在最前沿科学的研究阵地。哈佛认为,教授首先应当是个学者,能够享受挑战和创新的乐趣,而且能与他人进行有说服力的交流。
到了哈佛,你才知道真正的精英并不是天才,都是要付出更多努力的人。
中国式的教育让学生在高考前“用力”过猛,在该储备能力的阶段不仅没有积蓄能量,而是大量消耗了这种能量。
旅美教师吕老师说,中国学生在大学阶段被美国学生远远地甩在了后面。其根源还在于我们的基础教育。
美国小学是知识的吝啬鬼,严格限制孩子得到知识的数量,一个月只允许孩子得到一个知识,孩子每得到一个知识都需要付出很多的汗水和辛苦;在这个过程中,动手、思考和感悟比知识本身更重要;孩子对知识总是有渴望的感觉。
而中国的小学教育是一个贪婪鬼,把知识当成了免费的黄金珠宝。中国教育者不知道知识与智慧的关系,总是让孩子直接得到越来越多的知识。美国教育的聪明就在于:先让孩子去感悟,去思考,然后得到知识,这个时候知识就变成了智慧;由于开始的时候,知识都特别简单,比较容易得到感悟,知识也就容易变成智慧。智慧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创造力。
学习有三个阶段:感性认识———感悟———知识,知识是学习的最高阶段。美国教育让孩子走完三个阶段,才能得到知识;中国教育是让孩子通过感性认识得到知识,或者直接得到知识。美国教育一个月的知识量只相当于中国教育一天的知识量。相差29天,这29天就是感悟的时间。美国教育通过让孩子感悟比中国教育多产生了一个东西:智慧。美国学生比中国学生多产生了一个东西:创新能力。
哈佛老师经常给学生这样的告诫:如果你想在进入社会后,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下都能得心应手并且得到应有的评价,那么你在哈佛的学习期间,就没有晒太阳的时间。在哈佛广为流传的一句格言是:“忙完秋收忙秋种,学习,学习,再学习。”
在人生的道路上,你停步不前,但有人却在拼命赶路。也许当你站立的时候,他还在你的后面向前追赶,但当你再一回望时,已看不到他的身影了,因为,他已经跑到你的前面了,需要你来追赶他了。所以,你不能停步,你要不断向前,不断超越。成功与安逸是不可兼得的,选择了其一,就必定放弃另一个结局。
3哈佛家训
今天,我读了美国贝纳德写的《哈佛家训》。
《哈佛家训》中的每个故事都具有丰富的教育功能和深刻的生活意义,不仅可以激发青少年对社会、人生进行多角度的思考,还可以点燃他们内心深处的智慧火花,使他们见微知著,从一滴水看见大海,由一缕阳光洞见整个宇宙。可以从一个故事来举例:从前有一个班级,班级里的所有人都是老师头疼的对象,老师对他们已经放弃了,他们对自己也放弃了,没有人愿意来教这个班。有一天,一位女老师来任教,她对学生们说:“同学们,我让你们做个选择。”“有三个人,一个笃信巫师,嗜酒如命,一个少年时进过禁毒所,有很多情妇,一个生前没干坏事,只喝一店酒,你们愿意当哪一个人?”同学们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第三个人,因为他们知道前两个人是不会有好下场的。他们的想法啊符合正常人的,可他们都错了,前两个人是美国2任总统林肯和美国二战总司令罗福斯,而第三个是滥杀几千条无辜的生命的希特勒。20年后,那些学生都有了工作,有些还当了老板。当别人问他们为什么会有这翻改变时,他们回答:“当我们认为自己没希望是,老师告诉我们年轻的时候犯错没什么只要后来改正就行了。读了这个故事,我深深的被这本书所感动,它不仅仅是一个故事,他也是一个人生的转折,里面的道理能让一个人从到处捣蛋变成一个生活富裕的人。
正如开头所说的:《哈佛家训》中的每个故事都具有丰富的教育功能和深刻的生活意义,它让孩子们走出迷途,走出黑暗,拯救他们
4我的哈佛梦
记得有一天,我在电视上看到一则广告,让我知道全球最好的大学是美国哈佛大学,最优秀的人才都想进“哈佛”深造。我很羡慕,真希望那广告上头戴博士帽、身穿博士服的人是我。
这一天晚上,我带着我的梦想沉沉入睡。在梦乡里,我长大了,顺利地通过托福考试,被“哈佛”语言系录取了。我高兴极了,当即办理了去美国的护照,迫不及待地搭机飞越世界上最浩瀚的太平洋来到“哈佛”报到。眼前的“哈佛”真够气派,校园一眼望不到边,教学大楼高耸入云。当我乘电梯到了三十层语言系一班时,只见宽敞的教室里早已坐满了不同肤色的学生。我赶紧大大方方地用流利、标准的英语自我介绍,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准备听课。可耳边一直“叮铃铃”响个不停,吵死了,叫人怎么上课呀。仔细一听,是闹钟催我起床了。
原来是一场美梦。唉,该死的闹钟!不过,为了这个梦,我得加倍努力,才有美梦成真的一天。
哈佛—我梦想中的大学。
哈佛大学有着悠久而古老的历史,读哈佛大学的学生都是既聪明又有才华的。这所神奇的学校培养出了许多优秀的人才。6位美国总统、36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27位普利策奖的获得者……哈佛大学的学子都知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所以他们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将来,我也要读哈佛大学,做一名杰出的中国人。
哈佛大学的校训是:“与柏拉图为友,与亚里士多德为友,更要与真理为友。”在生活中我首先就要去发现真理,然后探索真理,并一直努力地去学习。
暑假里,老师让我们每天做一面口算,我就每天做一张口算,暑假过去了,我没有一天做不到的。现在我已经养成了每天做一张口算的好习惯。另外我还能管住自己,让自己一直做一个勤奋踏实的人。我相信十年后的我一定会走进哈佛的大门。
哈佛大学,我向往的大学,我们相约在20XX。
5哈佛大学之旅
今天,我们要去我的梦想地:哈佛大学。因为要去哈佛大学,所以我今天很早就准备好了,我很期待,很想早点见到这所世界名校。
经过6个小时的一路颠簸,终于到达了哈佛大学所在的波士顿城市。
导游跟我们说,美国建国在1776年,但哈佛建校比它还要早近140年。我望向窗外,心里重复着刚才导游说的话:这么算下来……哈佛已经建校370多年了。在我胡思乱想的时候,车已经停了下来,我们到了哈佛了。
下了车,进入我眼帘的就是一扇古朴而又典雅的拱形石门。踏步而行,一栋栋古老的建筑物从我眼前闪过,清新的空气使我眼前一亮,原来是一片绿油油的草地,草地上有着五颜六色的、零零星星的椅子。据导游讲,这里就是哈佛大学社团经常聚会的地方。
走了一会儿,我们便到了哈佛著名景点之一:三大谎言。导游告诉我们,眼前这座左脚被摸得发亮的塑像就是三大谎言。所谓三大谎言,就是说这座雕像一不是约翰哈佛先生,二是雕塑上的日期比真正建校要晚两年,三是JohnHarvard不是这个学校的创始人。听说,哈佛的学生在考试前都会来摸他的左脚,这样就能考出好成绩,难怪他的鞋尖闪着金子般的光芒。于是,我们都陆陆续续地上去摸了他的左脚,还照了像。我也摸了,希望……
我们继续向前走,绕过教学楼、学生宿舍、图书馆,过了一会儿,便走到了一座看上去像教堂的地方,翠绿的草地围绕着这座带有哈佛代表色:藏红色的教堂,许多洒水器给草地带来了生命的希望,使得本就苍翠欲滴的嫩草变得更加绚丽夺目。教堂的玻璃上都是彩绘,屋檐下全是一个个人物头像,透着悠久的历史。可不知怎么的,我竟然看到了一个伏地魔的头像,吓得我赶紧捂上了眼睛。
出了教堂便是校外了。我们的哈佛大学之旅结束了,虽然很舍不得,但是还是不得不跟哈佛说再见。回去的路上我一直在想,我应该要如何努力才能实现我的梦想呢?不过不管怎么样,这次的哈佛之旅将会激励我不断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