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对陶器认识作文

时间: 07-31 栏目:话题作文

1陶器

陶器古代人制作陶器是因为他们的生存需要它。他们用这些自制的盆盆罐罐来做饭、装食物、储运东西。

陶器在早期文化中占据了如此重要的地位,以致于科学家们现在通过研究陶器来获取对古代文明的更多的了解。

因为陶器的装饰、材料、釉彩、制作等工艺越发达就说明这种文明越发达。今天,北美的陶艺匠人运用他们的技艺和想象力创造出了既美观又实用的陶艺制品,把日常用品变为独特的艺术品。制陶匠人使用大地上最基本的原材料——粘土。

粘土几乎随处可见,但好的制陶所用的粘土必须不含小沙粒或任何硬物,否则会给制陶过程带来不便。现在大多数北美制陶艺人买现成的专用陶土,也有些陶匠乐于就地取材,在作坊附近自己挖粘土。制陶器最重要的工具是工匠们自己的双手,但有时他们也用些别的工具,如绳圈、木模、素线、海绵等。素线的作用是当一件陶器完成后用它把陶器从转盘上的基座上切下来。陶器成形后,首先要在空气中自然风干,再放到窑中焙烧。第一遍焙烧使得陶器变得坚硬,下一步就是给它上釉彩,然后再焙烧。陶器上有些地方不需上釉彩,像罐子底部,匠人们就在这些部位涂上蜡,一加热就会化掉。然后匠人们把釉彩液体浇上陶器表面,绘制他们想要的任何图案。

2陶器

“陶器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艺术,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深受国内外人士的喜爱日”这是在‘制作陶器吧’招牌上的一句话,这段话像磁铁石似的,一下子吸引了我。

今天,伴着皎洁的月光和夜幕中星星的点缀,我来到了‘制作陶器吧’,一进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台小巧的陶塑机,旁边的木盆里盛着些陶泥,还有一小碗清水,在多彩灯光的照耀下,显得有些神秘。

我捷足先登,套上围裙,卷起袖子,坐在机器前,从盆里拿出一些陶泥,放在转盘上,脚轻轻一踩踏板,转盘就转起来了,我想做一个茶壶,可又不知如何下手,就去请服务人员教我,我过去对阿姨说:“阿姨,你可以教我做茶壶吗?”“可以啊,走”阿姨热情的说道。

阿姨告诉我茶壶有三种做法,可是只会一种,就是手捏法:先把一块泥搓成员,用大拇指前往中间摁,使圆球成凹形,这样就做好了杯体,再做手柄,把泥块捏成细泥条,用浆水把杯体和手柄粘贴就做好了。经过服务人员的讲解,我明白了许多制作陶器的知识,不一会儿,我制作的茶壶便成功了,我还在壶盖上雕上自己的名字,轻轻地从转盘上取下来。

看着亲手做的艺术品,我的心里像一只只鸟儿扑棱着翅膀,似乎看见了艺术展上,我的陶塑成了全体人民关注的焦点,并被评为了最好的艺术品。

走出‘制作陶器吧’月亮姐姐已经悄然升到半空中,星星弟弟也调皮的眨着眼睛,我带着满怀的好心情,离开了‘制作陶器吧’,别说,还真有点恋恋不舍呢!

学陶器不仅陶冶自己的艺术情操,还可以让人体验成功的快感,心里涌动异常的喜悦。

3 家乡的陶瓷

今天,我们来到青岛市少年宫中心的陶艺馆做陶器。刚刚进入大厅,就看到里面陈列着各种各样的陶器,真是漂亮极了。有小巧玲珑的拖鞋,有色彩艳丽的笔筒,有栩栩如生的小动物……五颜六色,精致好看。能看出每一件作品都是制作者用心去做的。

到了我们制作的时候,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了一大块泥巴,我想好了要制作一个笔筒,我先从泥巴上捏下来一点,揉成球。再把它放在制作台上,小心翼翼的用手掌压下去,就成了一个大圆饼了,这样一个笔筒底就做好了。我高兴的拍着手,我又从泥巴上捏下一小块泥巴揉成条,围着底一圈一圈的绕上去,可是每次揉的时候,都是一边小一边大。这样就反复修改了很多次。

当我快没有耐心的时候,老师过来了,他告诉我,不要灰心,失败是成功之母,只要认真去做,马上就会成功的。听了老师的话,我又有了信心。开始做起来,这次我是两手均匀用力一起搓,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把条搓均匀了。接着我一条一条的围在底上,又把上面做了一个心形的小装饰。因为我的两手配合默契,所以我很快就完成了一个漂亮的笔筒。并在底部刻上了我的名字。最后我又选择了闪亮的绿色和淡黄色涂在了制作好的笔筒上。我正想盼望着能到烧制的时候,老师却说由于时间的关系烧制的过程就让师傅们帮我们完成了。

现在我真盼望时间过得快一点,能早点见到我亲手制作的美丽笔筒。

4陶瓷的来历

大家好,今天我向大家介绍陶瓷的来历。

早在欧洲掌握制瓷技术之前一千多年,中国已能制造出相当精美的瓷器。从我国陶瓷发展来看,一般是把“陶瓷”这个名词一分为二,为陶和瓷两大类。通常把胎体没有致密烧结的粘土和瓷石制品,不论是有色还是白色,统称为陶器。其中把烧造温度较高,烧结程度较好的那部分称为“硬陶”,把施釉的一种称为“釉陶”。相对来说,高温烧成、胎体烧结程度较密、釉色品质优良的粘土或瓷石制品称为“瓷器”。中国传统陶瓷的发展,经过了一个相当漫长的时期。种类繁杂,工艺特殊。所以,对中国传统陶瓷的分类除考虑技术上的硬性指标外,还需要综合考虑历来传统的习惯分类方法,结合古今科技认识上的变化,才能更为有效地得出归类结论。

好了,今天的说明就到这了,下次再见。

5中国传统文化之陶器

中国的传统文化多不胜数,有京剧、变脸、杂技、茶艺、剪纸……其中陶器是历史上最悠久的。

陶器有分黑陶、白陶、彩陶、青花瓷等等,它是用土做成、用火烧出,可以在上面画、刻、印上一些精美的图案或花纹。

它最早出现在原始社会,离现在大约有8000年的历史了,那时的陶器做工粗糙、颜色单一,图案只用简单的线条或几合图形。到了隋唐五代时期,能烧出光滑的白瓷和彩瓷了,唐三彩就是这时候的精品了,它主要是用青、黄、绿三种颜色而得名。宋元时代,陶器得到盛大的发展,五代民窑和景德镇在这时开始出名,景德镇还烧出了青花瓷。明清时期,陶器的工艺已经非常高超了,颜色又鲜艳又绚丽,图案有人物、花鸟鱼虫、山水等等,我在博物馆里看到很多清朝的陶器还用金粉画着龙凤的呢。

我去过几家博物馆,其中故宫博物馆和上海的博物馆有专门的陶器馆,里面的陶器每件都是非常精美的,我记得有一个画着双龙戏珠的盘子,盘子的底色是红色,中间有两条非常生动的金龙盘旋在白色云雾间,龙的胡子和爪子很小,但十分清楚,整个盘子很丰富生动和鲜艳夺目,解说员叔叔说,这是清朝皇帝用过的(天哪!皇帝用过的!)。陶器馆里有许多外国人,他们的眼中充满了惊奇,拿着照相机不停的拍照,嘴里一直赞叹说:“真漂亮啊!”每次我都在陶器馆里流连忘返,总是觉得还没看完。

我自己也亲手做过一个黑陶花瓶,别说图案颜色了,就是那个形状都是歪歪斜斜的,根本就不圆,也不对称。看来要做一个陶器不容易,要做一个漂亮的就更难了,我很佩服古人能做出那么精美的陶器。

中国的陶器文化和中国的传统文化一样,真是博大精深!

为你推荐
2016-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