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战争的启示演讲稿

时间: 06-20 栏目:演讲稿

1七七事变演讲稿:历史的启示

在纪念“七七事变”75周年之际,我们在此凭吊当年英勇的抗日先驱英烈,回想历史,展望未来,感慨良多。中日两国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两千多年友好往来交流的历史,五千年文明的中华,在西风东渐以前,一直是东瀛告别洪荒步入人文的师长。然而在近代,东倭却又一次走上对外穷兵黩武的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而且这一次不再是简单的冒用“中国征东将军”的名义跨越对马海峡,而是“大日本帝国天皇”的野心,矛头直指当年的恩师之国——中国,历时半个时世纪的血腥浩劫,给中国和亚洲其它一些国家造成了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一惨痛的历史教训值得永远记取。

正确认识和对待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历史,是中日两国政府关系,以及两国人民和平共处的基础。虽然1972年日本在《中日联合声明》中表示:“日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深刻的反省。”由于日本开始对历史问题有了这一基本认识,中日两国才得以实现邦交正常化,民间互通有无。随着30余年来,数届清醒的日本领导人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而总体上逐渐有所进步。1995年8月15日,村山富市首相代表日本政府发表谈话,就过去日本的殖民统治和侵略给亚洲国家人民造成的巨大损失和痛苦的历史,表示深刻反省和由衷道歉。这对促进两国关系的平稳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但同时从田中教荣到小泉纯一郎,也有数届逆历史潮流的日本元首和政客,公然朝拜“靖国鬼社”,为日本军国主义招魂,为右翼邪恶势力帮凶;人们不能不看到,日本一直存在一股干扰两国关系健康发展的逆流,并且这股反动潮流,有增无减,军国主义死灰复燃,其主要表现之一就是日本右翼势力顽固地宣扬反动历史观,为过去的侵略战争翻案。日本有一个旨在为所谓大东亚战争进行总结的出版物,洋洋数十万言,所持历史观之反动,翻案气焰之嚣张,令人吃惊。甚至在日本发展到公开修改教科书,否认历史罪行。

在谈到日本侵华战争时,公然把“九一八事变”歪曲成日本的“防卫战争”,把“七七事变”说成是中国的“阴谋所致”,连日本在本世纪初向北洋政府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也被公然说成是日本在“巩固既得利益”。概言之,它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全盘否定,统统抹杀。并且发展的右翼政府公然以武力,违背国际公法,在东中国海钓鱼台列屿非法拘押我中国公民。

众所周知,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妄图“八泓一宇,称霸世界”,即把对外扩张作为基本国策。19世纪甲午战争窃取琉球和台海,20世纪30年代,日本先后挑起了“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发动了侵略中国的全面战争。在1931年到1945年的日本侵华战争中,日本犯下的累累暴行,令人发指,其证据在案,铁证如山,罄竹难书。然而今天日本某些丧心病狂者竟然对此辩解说,“因日本土地和资源缺乏,有时需要向其他国家要求生存所需的权益”,这真是不折不扣的强盗逻辑。这类胡言乱语同当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时的舆论蛊惑和煽动何其相似乃尔。这些人似乎仍然生活在当年的军国主义狂热之中。

这些人还对在历史问题上表态比较客观的日本政界人士大加攻击,对日本正直的舆论界和教育界人士发泄强烈的不满,抱怨日本患有“民族自虐症”和“历史自虐症”。他们对日军暴行的无数人证、物证,对中国、日本和国际上的如山案卷记录目盲心蔽,对中日两国人民希望世代友好的愿望视而不见,一味地为侵略战争制造各种辩词和遁词。他们甚至扬言要改变现状,重树什么“正确的”历史观,以恢复“民族自信心”和“民族精神”。必须指出,当年日本军国主义疯狂肆虐时也曾鼓吹过所谓“民族精神”,正是这种“民族精神”不仅给亚洲人民,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今天这些人又在起劲地鼓吹这种“精神”,他们究竟想要把日本引向何方?要给日本在国际上树立什么样的形象?他们这样做,只能使周边国家对日本更加警惕,也不利于日本今后的发展。日本明智的政治家、各界有识之士对此不可不察,不能听任这些人把日本引入歧途。

本世纪以来,日本走过两条截然相反的发展道路,经历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历史结局。两相对照,不难得出正确结论: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才是日本的根本利益所在。利害昭昭,殷鉴不远。但是,日本有些人却头脑膨胀,忘乎所以,甚至妄图重温“军国日本”的迷梦。因此有必要正告这些人:要尊重历史,以史为鉴,否则必将受到历史的惩罚。

中国古语云:知耻近乎勇。对日本而言,这应该意味着敢于正视历史,深刻反省历史错误,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以赢得亚洲各国的信任,成为国际社会中体面的一员。

以史为鉴——历史是一面镜子,如何面对历史的大潮,反映着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政治和精神境界。在人类历史上,一个民族陷入精神误区的情况并不少见,关键的问题是要有走出误区的勇气和智慧。正确认识历史往往是一个民族走向新的进步的转折点。中国人民希望日本走向和平发展之路,走中日两国世代友好之路,而这条道路的起点之一,就是正确对待历史。

2抗日战争演讲稿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的同学们:

大家好!

公元20XX年8月15日是一个令人感动的日子,也是值得我们铭记的日子。60年前,我们的先辈、先烈,用热血和生命,换来了8年抗日战争的宝贵胜利——公元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先辈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人在军事上不屈不挠。

岁月的脚步匆匆走过60年。黄河边上的硝烟已随风飘散,历史仿佛已经远去。但是,从卢沟桥头卷起的那场战争留下的教训却是刻骨铭心。对于中华民族来说,那是永远的国殇,永远的奋争,也是永远的追思。

有人曾经这样说过“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书。”还有一位青年评论家指出:“将那段历史仅仅理解为灾难与愤怒,而不从中寻找其内在逻辑,理解其复杂性,则同样辜负了那些身经灾难的一代人的付出。”

那段历史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悲痛欲绝的哀伤、洗刷不尽的血泪、永志追思的英烈和伟岸壮阔的史诗,更是追求和平的渴望、永不再战的期盼、强国富民的决心和睦邻友邦的祝愿。

抗日战争,被我们记住的不仅仅是伤痛、悲惨、哀怨,更有抗争、胜利、尊严。我们经历了落后挨打的耻辱,我们更证明了众志成城的民族力量。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在日本侵略者的面前,中华民族凝结成了一股绳,海内外华人一条心,在民族存亡的最后关头,爆发出了民族的最强音。因为,所有的中国人都懂得“一根筷子易折断,十根筷子变成钢”的道理。一旦中华民族攥紧拳头,就无坚而不摧,无往而不胜。有一位西方哲人说过,战争是一个民族自我淘汰的过程。没有一个民族喜欢战争,但每个民族遭遇战争的时候,都会把它作为对自我的考验和挑战。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上,有的民族无法应对残酷的战争,在异族入侵的压力下灭亡了;有的民族则在战争的血与火中洗掉自身的污垢,像凤凰涅盘一样获得了重生。

同样,中华民族也洗去了一百年的屈辱,挣脱了一百年的锁链,赢得了抗日战争辉煌的胜利,也赢得了世界人民由衷的尊敬。

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惨痛的民族历史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战后,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的强国之路,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牢牢抓住“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放松,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仅增强我国的实力、改善和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而且也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贡献,对维护地区和平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历史证明并将继续证明,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有能力把侵略者赶出自己的国土,有能力结束一切形式的压迫和奴役,也一定有能力通过努力实现和平与发展。

3纪念抗战胜利XX周年演讲稿

同志们、朋友们: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半个多世纪前,在那场世界性的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时间之长,规模之大,作用之巨,是举世瞩目的,我们可以毫无愧色地说,这是中华民族近百年来蒙受无数屈辱之后,反对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完全的胜利。

时间虽然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但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华战争,对中国人民犯下的 滔天罪行,我们决不会忘记。他们在中国大地上横行肆虐,所到之处,城市破坏,村庄被毁,生灵涂炭,血流成河。八年抗战中,中国军民死伤人数3500万,直接、间接经济损失达5600亿美元之巨。这真是一场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人类浩劫。

今年,我们举国上下,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意义远大,无须我多说。但是,在那场战争中,体现出来的中华民族空前的爱国热忱,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不能不说,不能不使我们受到莫大的启迪和教育。

八年抗战,从祖国的白山黑水之间,到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不愿做亡国奴的炎黄子孙,高唱着“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抛家别子,走向前线,有多少仁人之士抱着“到敌人后方去,把鬼子赶出境”的决心和信心,血洒疆场。他们当中有将军、有战士、有文人、有雅士。吉鸿昌将军的“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成了千古绝唱,光照千秋。杨靖宇、赵一曼、左权、魏振民的英雄壮举,激励着千千万万个中华儿女的爱国热忱。

八年抗战,数不清的海外侨胞毁家纾难,捐钱捐物,源源不断地把抗战物资运往国内各战场。南侨总会还动员由32000名司工,医护人员组成的救护队,回国服务。他们提出“抗战不达最后胜利,支援抗战的活动决不停止”。为了收复失地,为了光复中华,有多少有情人推迟了婚期;有多少人变卖了自己的家当;又有多少人典当了自己的陪嫁首饰。真是神州大地遍燃抗日烽火,四万万人共筑铜墙铁壁。

中华儿女众志成城,终于以弱胜强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抗日战争胜利的实践表明: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中国人民用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坚不可摧的长城。如此强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如此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惊天地,泣鬼神。

看当今世界,美国的强大,英法的先进,德意的发达,日本的崛起,已经向我们提出了严峻挑战,我的一个友人曾经对我讲过他访问日本时的亲身感受,他们在日本所到之处,从表面上看,都受到了热烈欢迎,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敏锐地感觉到:上一代日本人,经历过侵华战争,所以接待时有一种补偿般的热情,而年轻一代的日本人则不然,日本的国力强大,和它所特有的教育制度,很难使他们想象出,他们的上一辈,曾经给我们带来的浩劫。所以,在他们洋溢的微笑和谦恭之下,其实隐藏着深深的傲慢与不屑。这深深地刺痛了每一个中国人的自尊心,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我们穷,穷,意味着落后;穷,意味着被轻视;穷,意味着挨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绝不能忘记用鲜血换来的教训。落后、贫穷如同强敌压境,可以灭国灭族。为了中华的崛起,为了我们不再受欺侮,我们要弘扬抗战时期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华能否强大;中华能否崛起;最终取决于我们能否有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炮火前进的爱国精神,团结精神,牺牲精神和进取精神。

当然,我们的祖国盛世太平,不需要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但是,我们的祖国还很穷,还需要建设,还需要流汗,还需要焦裕禄,孔繁森那种舍生忘死的献身精神。唯其如此,21世纪的中国才能以东方巨人的英姿迈入世界的先进行列,才会成为世界上最文明,最发达的国家,我们需要这样的国家,我们的祖国也一定会成为这样的国家,二十一世纪必定是中国的天下!

4货币战争给我的启示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事:

宋鸿兵先生的《货币战争》,恰好在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出版,引起了很大反响。我拜读了第一和第二部,很受启发,今天很荣幸与各位分享领悟到的几点启示,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启示一:国家责任。什么样的国家责任?就是要走正道、不投机。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根本原因在于美国丧失了其国家责任。我们知道,美元霸权地位的确立有两个原因:一是二战后美国实力大增,二是美国政府对美元兑换黄金作出的承诺。但是,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开始下滑,到了尼克松执政时期,万般无奈之下,美国政府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美国政府推卸了保持美元币值稳定的责任。所以,3年前爆发的金融危机,原因看起来像是华尔街的投机和美国政府在金融监管上的疏忽,实质上是美国丧失了它的国家责任。当然,美国这么做,背后的推手是它的劳动生产率和经济竞争力不断下降,但美国采取的策略不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来增强经济竞争力,而是借助美元的特殊地位,走了歪门邪道,那就是大肆印刷钞票,这实际上是从别人的腰包里掏钱,来还自己的欠账。美国这样做,在全球贸易伙伴中就失去了信用,结果是损人不利己。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在危机之后连续发表了三篇文章,重提用特别提款权等国际货币取代美元的设想,马上就得到金砖国家的呼应,这就意味着,美元作为世界货币的地位正在动摇,它的信用太差了,别的国家正在考虑抛弃你。反过来再看,美国曾经的繁荣、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一再验证一个真理,那就是“劳动创造财富”。金融危机也给我们一个警示:作为一个国家的责任,要走正道、不投机。

启示二:政府责任。什么样的政府责任?就是要为民众、去私利。政府的责任,在于制定对全体人民负责的政策。我们都知道原来的德国马克币值一直很坚挺,让人信任,这要归功于二战后西德经济奇迹的缔造者——第一任经济部长、也是第二任总理路德维希·艾哈德的思想和政策。艾哈德认为:币值稳定是平衡经济发展和确定社会进步的基本条件,也是一项基本的人权,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保持。决策者不能通过货币的贬值去追求表面上的成功,从而走上通货膨胀的道路,这种做法无异于在暗中窃取人们的钱财。大家听一听,是不是很负责任?那效果呢?我们再看:在一系列的政策作用下,从1948年到1958年的10年间,德国工业净生产指数增长了大约4倍,国民收入增长了1倍多,但工业品价格指数仅增长了22个百分点,我算了一下,也就是年均增长1.95%。同志们,这说明什么?用艾哈德的话说就是:在正确的政策之下,经济繁荣和物价稳定可以并行不悖。在我看来,还揭示了一条公共原则:作为一个政府的责任,要为民众、去私利。

启示三:公务员责任。什么样的公务员责任?就是要善于学习、善于制定良策。好的政策就如同一栋建筑的支柱,支撑着国家稳定运行,社会繁荣发展,而公务员就是支柱的设计者和建设者。公务员的责任,不仅首当其冲,而且格外重大。记得当年温家宝总理在刚刚当选后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全国2200多个县他去过1800个,立刻赢得阵阵热烈掌声。似乎掌声未落,中国的农业税已经嘎然结束了2600年的历史,9亿农民无不欢欣鼓舞,也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增添了和谐的音符。温家宝总理给我们树立了一个善于学习群众、学习实践、善于制定良策的典型。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认为:在发展中国家,政府是最重要的制度安排,因为政府的政策决定了一国经济中其他政策安排的质量。作为财政厅公务员,我们的工作关系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我们是否善于学习、知识和观念是否先进,决定着全省财政政策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直接影响着政策效能、国家目标和人民利益。因此,作为一名公务员的责任,要善于学习、制定好的政策。

启示四:公民责任。什么样的公民责任?就是要追求真知、勤奋努力。国家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无数个体公民的竞争,只有有了全体优秀的公民,才能合成一个强大的国家。对此,我想通过一段经历谈一下自己的感受。2009年,我有幸和全国财政系统的其他8位同事,一起去德国参加了为期3个月的宏观经济政策培训。德国人素以严谨著称,培训内容安排的很多,要求也非常苛刻,看着排的满满的课程安排表,我们感到压力巨大。但就在这么高强度的学习任务下,我们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都竭尽全力做到最好。培训结业考试,我们9个人的课程、论文、演讲全部一次通过。记得项目负责人Ina老师在结业典礼上动情地说:You’re perfect in China and also excellent in Germany. Through your performance I feel the charm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and from you I find the reason of flying development of China.意思是说,在中国,你们很优秀;在德国,你们同样很优秀。通过你们,我感到了中国文明之邦的魅力;通过你们,我找到了中国飞速发展的原因。这段经历让我深深感到,公民个人与国家那种同进退、共荣辱的关系,作为一个普通公民,无责任,无以生勤奋;无勤奋,无以求真知;无真知,无以强国家;国家不强,公民无以得尊严。

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一名普通公民,如果能够始终放开眼光、追求真知、胸怀责任、勤奋努力,如果,我们所有同胞人人如此、时时如此,那么,我们的民族复兴将不再遥远,全体中国人民享有幸福和尊严的日子很快就会到来。

谢谢大家!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