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一年级家长会数学教师发言稿

时间: 06-10 栏目:演讲稿

1一年级家长会数学老师发言稿

各位家长:

大家下午上好!很高兴和大家见面,也很期待跟大家交流。

我想咱们家长参加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不外乎有这么两个,一是了解自己孩子在校表现,再就是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作为数学老师,接下来我主要就孩子的数学学习情况跟各位家长说一说。

一、总结期中考试的情况。

1、介绍本班总体情况

2、分析期中考试总体情况和容易出错的题。

考试是检查孩子们知识掌握程度的工具,但分数不是评讲孩子学习好坏的唯一标准。让孩子用正确的心态面对失分,及时查漏补缺,找出错误的原因,特别是由于粗心或者其他因素造成发挥失常,明显低于自己水平的时候,要尽快调整好学习状态。

二、本学期教学方面的问题。

在数学学习方面,我们班的孩子普遍存在以下几个特点:也许是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各种营养也跟上了,我们的学生越来越聪明了。我们的孩子接受外界事物也越来越快,越来越多。当然优势可见,不足也显而易见。比如习惯养成比较差,认字比较少;同学与同学之间的家庭作业与课堂作业在质量上也存在一定的差距,等等。

说句实在话,有好习惯比有好成绩更重要。好成绩是暂时的,而学习习惯一旦养成,那将是孩子一生的财富。尤其是一年级,正是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谁能够多花点精力放在孩子的习惯养成上,以后不管孩子上几年级,谁就会感到操心的地方会越来越少。也就是说,我们现在操心正是为了今后不操心。

我想各位家长都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然而愿望的实现,单靠学校一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孩子的教育离不开我们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孩子的成长和成功离不开家长的关注,学校教育的成功离不开家庭的配合。

下面请允许我冒昧地给咱们家长提几点要求(主要是针对作业方面)。

(一)监督孩子做作业家长主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第一,监督孩子按时完成作业。每天按规定的时间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建议每位家长为自己的孩子设立一个专门记“错题”的小本子,把错题记下来,并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记录错误原因,再出类似的3道题目进行练习,隔几天再照着这道错题出2道题练习一遍,看看原来的错误是否纠正。每天记录一点点,日积月累你会发现孩子有很大的进步。

第二,监督孩子专心完作业。杜绝孩子边看电视或边吃东西边写作业。如果你把孩子安排好就离开,孩子究竟是怎么写的作业,你也不掌握情况,这样就真正成了应付作业了。一定要看着孩子写作业的过程,纠正写作业过程中的不良习惯。不要唠叨,要心平气和的告诉孩子专心写作业不用费两边功夫,反而节省时间可以让孩子自由支配。这样做,孩子能够理解并能够接受,孩子会把家长当作知心朋友,感觉你是在为她好,在帮助他、鼓励她,也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自信心的培养。

第三,监督孩子认真书写作业。帮助孩子正确对待作业。口算题,要求书写工整,作对1题再做下一题,不要慌慌张张,寥寥草草;写得快,就很难保证写好。所以,只要孩子专心在写,就不要嫌弃他做的慢,不要在孩子一边写作业时你一边在旁边唠叨:“你咋嫩磨蹭啊,你能不能快一点啊,看你写作业慢的,我都替你心急。”这样既不能让孩子改变慢的习惯,还打击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让孩子很自卑。笔算题,列竖式要求相同数位一定要上下对齐,一定要用尺子标着画横线,要画平、画直。应用题,要求家长帮助提醒指导孩子自己在空白的地方用尺子轻轻的画上横线,把算式写在横线上。靠着应用题的左边开始写算式,让学生试着开始写答案,也要先用尺子画横线,把答案写在横线上,字体不要太大,要很均匀的书写。

(二)检查孩子每天的作业

对于工作非常忙的家长来说,很难保证坐在孩子身边看着孩子写作业,但是无论多忙,建议各位家长每天一定要拿出5分钟时间来检查一下孩子的作业,批改,写评语,贴图画鼓励。发自内心的去欣赏孩子的作品,真诚的为孩子指出改进的方向,耐心的指导孩子改进的方法。这样做不仅能让孩子感受到你作为家长对孩子的关注,也有助于咱们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

(三)帮助孩子认字

认字少,读不懂题目要求,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是面临的最大的困难。这次期末考试,只有第一大题不用读题,其余各题都要认真读题,不会读题的同学就很着急,这样也会影响孩子考试正常发挥,更谈不上超常发挥了。认字就是我们解决问题的重中之重的关键。那么我们作家长如何来帮助孩子认字呢?一是咱们家长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多关注一些自己不认识的新字,再就是让孩子自己去读题,碰到孩子不认识的字时再以字为单位教给孩子认读。这样长期下去,读的多了,自然认识的字就多了。家长要耐心的解释题目的意思,但在解释前家长最好能够把题目带读一遍,或者你读一边让孩子点

着题目跟读一遍,这样有利于孩子养成做题前读题的习惯。如果孩子能够自己理解题目意思的尽量让他自己读,让他自己去发现或者猜测题目的意思,我们孩子的题目一般较形象,可以让孩子自己先揣摩,让他找出题目中最关键的字,这也非常有助于孩子养成爱动脑的习惯。同时,家长要鼓励孩子不懂就问,但家长最好不要直接把答案告诉他,孩子如果有了依赖性就不愿独立思考。另一方面,让孩子养成时间意识,作业不拖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有了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以后都会终身受益。

(四)注重实践

我们现在提倡生活数学,所以有一些是希望在平时生活中家长能给孩子以指导、渗透:

第一,认识钟面,在生活中多让孩子看着钟面说说时间,可以从准时、半时开始,让他们看到钟面能自然而然意识到几点或几点半;

第二,认识物体和图形,平时生活中的盒子,柱子这些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图形让孩子认一认。

第三,方向与位置,生活中,出门有意识提醒孩子什么方向有什么,知道大的参照物。比如,今天上哪去干什么,从家出门要向哪个方向走。

第四,长度感知,生活中,两个路灯的距离大概是几米,从家到商店有多远。画书有多长多款等等。

总之,我们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们的孩子能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今天我先说这么多,今后还会和大家常交流。也希望大家能给我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谢谢大家!

2一年级上学期家长会数学老师发言稿

感谢各位家长抽出时间来参加这次家长会,一年级的数学学习非常重要,此前,孩子已经掌握了一些粗浅的数学知识,他们已经可以从1数到100,1000甚至更大,他们也会做一些简单的加减法,那么进入一年级后,孩子将学习系统、严谨的数学知识,这个学期将深入的学习认数,计算,学习书写规范的数字,熟练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当然,除了课本知识,我们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计算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所以说一年级数学看似简单,其实意义重大。借此机会,我就针对数学这门课程和大家进行交流探讨。共同探讨8个字“2个关注,3个习惯,4个建议”。1、培养孩子上课认真倾听的习惯。

倾听是重要的学习素养,孩子不仅要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还要认真倾听其他孩子的发言。一年级的孩子比较好动,上课难免需要老师常提醒,课堂是短暂的,即便有老师的提醒,还是会有一些孩子不能在课堂上掌握,所以,回家后,家长可以询问他今天学了什么,你发言了吗?让孩子当小老师,讲讲当天的学习内容,还可以让孩子出题来考考自己,既能了解孩子听课水平,还在这个过程中让他巩固了知识。

2、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通过作业可以看出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和对学习的态度。所以从现在起,就要让孩子们懂得按时做作业的意义,注意孩子学习是不是抓紧时间了,是不是认真书写了。从小建立起学习的责任感,即使是口头作业也要认真对待,养成一丝不苟的作业态度。

(1)关注孩子作业的认真程度。因为一份作业的认真程度,体现了孩子做作业时的专心程度。孩子的作业认真,说明他在写作业时,是用心的,是专注的,作业所能达到的效果就会非常好,如果作业非常潦草,说明孩子写作业时,是漫不经心、浮躁的,这样的作业就算是写100遍,也没有什么用处。所以如果孩子们没有用心的写作业,请监督您的孩子重写。

(1)帮扶有度

关于读题的习惯,只有读懂了题目的要求才能准确的作答,我在课堂上会严格要求孩子大声的读题,然后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猜测题目的意思,一年级的孩子认字少,题目中的字不认识是正常的,我们要求家长读题给孩子听,其实我们很多家长已经开始让孩子自己读题,如果您的孩子识字量大,这样是最好的,如果孩子识字量少可以让孩子读题,当孩子遇到不认识的字问时,您只要告诉这个字怎么读就可以了,有些家长生怕孩子不明白,把题目用大白话翻译给他听,这反而阻碍了孩子的思考,时间长了孩子会依赖家长,最终孩子没学好,家长也很累。

对于辅导孩子做作业,一些家长理解有偏差,认为是家长讲着做,这样辅导下去会形成这种现象,孩子每次写数学作业,就喊家长,时间一长,好象不会动脑筋了。其实即便是一年级的孩子,也不应该由家长讲着做题,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家长读题,让孩子说题目意思,然后独立完成。建议开始的时候不要把题目的意思解释得太清楚给孩子,等孩子真正不了解题目了,家长再解释,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

(2)对孩子多一些耐心,敢于让他尝试。

有些家长陪孩子做作业中,一看到孩子出错,可能就失去了耐心,唠叨一两句,比如说“想一想到底是加还是减啊”“看清是加号还是减号?”“是左还是右”等,孩子一听到这样的提醒就认为自己是错误的,就要拿橡皮擦,其实你匆略了你这样看似善意的提醒却让孩子失去了自己动脑筋的机会,长久下去会给孩子产生依赖心理,反正爸妈会提醒我的,遇到一些所谓“深”的题目,家长就会介入进去,代替孩子思维。也就有了这样一个现象:我发现孩子上课学习不够认真,向家长反映,家长却跟我说我家孩子在家写的都是对的,不可能不会。这是因为孩子并没有真的学会,所以要分清楚哪些该说,哪些让孩子自己尝试,不要害怕孩子遇到困难,这是他必经的过程。

养成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的习惯。我们要让孩子从小养成勤于动脑,独立思考的习惯。而理解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是一种艰苦的认识活动,期间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只有引导孩子努力克服,才能从小培养和锻炼他们的意志。

3、重视孩子计算能力的培养

一年级的口算训练是重中之重。本学期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和一位数的加、减法,包括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口算。孩子的口算能力,具有非常大的潜力,如果训练得法,其口算速度可以比疏于训练的孩子提高好几倍。因此培养孩子口算能力,要重在平时,贵在坚持,保证孩子口算练习的时间,最好天天练,每天练习3-5分钟,效果肯定会很显著的。但是,口算练习不能急于求成,应多种方式交替使用,以前一年级的家长介绍了一些好方法,比如和孩子比赛,看谁算得快;和孩子互相出题听算等等。时间场地也可以不固定,放学后、吃饭前、回家的路上…使孩子不断具有新鲜感,不断激发口算的积极性,只有感兴趣,才能发挥天天练的效果,达到脱口而出。学生的口算能力提高了,基本技能得到了的培养,智力也得到了的发展,才能为以后学好数学打下良好基础。

此外,为了更好的帮助孩子,还需要家长配合以下工作:

(1)紧跟老师的进度,真正关注孩子的学习

(2)注重生活中数学思想渗透

(3)关于改错,在错题旁边改错,不要擦了再写

(4)当天知识当天巩固,做到及时复习

(5)让孩养成善于思考的习惯

(6)常和老师沟通,及时发现孩子的不足

几点建议:

1、老师留的任何作业都要重视。

2、不要强求孩子考满分,但更不能放任自流,不闻不问。

3、请您一定重视孩子的点滴成功。

4、对待孩子一定要耐心,允许孩子犯错,但必须正视错误加以改正。

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与他们一起成长,是责任,是幸福,也是一门艺术。希望在今后能和大家常交流,也希望大家能给我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谢谢大家!

3一年级下学期家长会数学老师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家长:

首先感谢各位家长能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参加这次家长会,这是你们对孩子的爱,也是对我们老师工作的支持和帮助。借这次期中考试,我们召开这个家长会,主要目的是:通过期中考试的成绩让各位家长了解一下这半学期以来学生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以及共同探讨接下来要怎样让孩子全面发展,在学习上有更多的收获。

今天,我具体谈几个方面的事情:

一、期中检测分析

相信在座的家长,一定很关心这次期中检测中的情况。那么我首先把这次数学期中考试的情况向大家汇报一下。这次考试试卷难度偏难,试题灵活多样,容量比较大,学生考试成绩不够理想。数学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分。试卷今天才发,目的是要让家长第一时间看到孩子试卷。没有订正的试卷最能让你清楚的看到孩子在哪个环节比较薄弱,从而更有针对性的进行今后学习的辅导。我总结一下这张考卷的失分原因,希望家长们听了能督促孩子“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1)知识掌握不到位。就是我们说的知识掌握的不牢固,而这种情况通常被我们归纳为粗心大意了对待了。如果他真正理解清楚了,做类似的题目就会形成一种条件反射,是不容易出错的。所以,我要提醒各位家长在对待学生考试、做题时的错误不能光以粗心来总结,而应该透过错题的背后寻找原因,是没看懂题目还是某个知识点没掌握好,又或者是这种题型的题目他没有做过或还存在困难等,否则类似的粗心是永远也杜绝不了的,相反还会给孩子带来反思错误的一种思维定式——“因为我粗心了,所以我错了。”这样的孩子永远不会学着去反思自己究竟是哪里不会,应该如何把这个漏洞补上,他只会一次又一次的用“粗心”来自我原谅。所以错题的更正和反思是相当重要的。

(2)读题,审题能力有待加强。因为刚刚步入校园的孩子识字能力,读题能力有限,所以此次考试是老师读题,尽管如此,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因为不理解题意而出错。那么我们在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中会加强对孩子独立读题、审题方面的训练,也希望家长在家里辅导孩子功课的时候,还要费心地培养他们读题,审题的能力,多让他们说一说为什么是这样?那样为什么不行呢?

以上是我对这次检测的一些分析。我想要说的是,一次考试分数的高低是偶然的,而是家长是否负责任,却必然地决定了孩子发展的方向。孩子的一视同仁总是相对的。对于教育责任感特别强、能与教师紧密配合的家长,我们老师对您的孩子自然要热别关注一些——这是很公平的。因为没有家庭配合,教师努力全然是做无用功。家长们以为如果自己孩子的分数低,一定会被老师厌烦,这是家长们的一个认识误区其实不然,我们更害怕那些不重视孩子学习的家长。同一个班级,孩子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家长综合素质和付出心力的竞争。平时不闻不问,考差了大发雷霆,是不负责任的表现。班上三分之一的家长积极行动,步步紧跟;三分之一的家长虎头蛇尾,勉强应付;三分一家长基本没有能力跟得上。而这,恰恰就是班上及格、良好、优秀拉开档次的主要原因。

二、关于学生平时表现的情况汇报

不用老师提醒,自觉地能够做好课前准备的孩子有:

举手发言不插嘴,积极开动小脑筋的小朋友有:

上课专心听老师讲,听其他同学发言的小朋友有:

课堂作业完成认真的小朋友有:

进步非常大,给老师惊喜,给自己信心的小朋友有:

家长从以上念的学生名字里不难看出,成绩优秀的孩子大部分都在名单里。学生取得优秀成绩所依赖的,除了天分,聪明,更多的是自控力、专注性和求知欲,这些素质,对于孩子的成长,太重要了。有些孩子。上课不认真,影响周围的小朋友,我们也烦得很,跟家长沟通,家长却认为我们家孩子就是聪明,不听也都会,每次都能考高分,所以也不管不问。对于那些多动和富于攻击性的孩子来说,最不幸的是他们自己——天长地久,他们会成为班里最不受欢迎的孤独者。当然,教师会竭尽全力,不让这种情况发生。作为家长,对此更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现在的孩子,性格成熟早。希望父母高度重视,及时扭转。否则,学校教育的效果只能被抵消。

三、后阶段的要求

接下来我就结合着学生这两个月的学习行为习惯,来谈谈下阶段应该对孩子提出的新要求。

(1)听课习惯

一年级对课堂常规要求很严。要求学生听课时,必须坐正;回答问题起立时,手必须放在两边;别人在回答时,必须停止举手,管住嘴巴,仔细倾听;大多数学生都还不错,问题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孩子身上,这些孩子都很聪明,但是成绩提不高,总在中上游水平徘徊,上课总爱拨手,趴着,这样肯定影响听课效率,老师总要牺牲上课时间,停下来指正。现在一年级看不出来,因为有一些知识在幼儿园学过,现在都在吃老本,但是如果不改,到了二年级三年级全是新知识,不听就会越来越差。习惯的养成不能单靠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强调,家长平时在家也要要培养学生学会倾听的好习惯。家长都希望教师多提问自己孩子,唯恐孩子发言表现的机会比别人少。其实对于孩子来说,首先需要学会的是倾听——这才是学会学习的关键。学生学会了倾听可以提高学习效率。每天一节数学课,短短40分钟一定要好好把握。上课40分钟的时间把握不好,回家是用2个小时也补不回来的。一年级孩子比较好动,上课难免要开小差,老师要经常提醒,往往课上没学会,回家还要补课,更严重的是养成了一种不良的上课习惯。所以,孩子回家后,家长可以问问他今天学会了什么,你发言了吗?让孩子说一遍当天的学习内容,同时也达到了巩固新知的作用。有时家长还可以请孩子出今天学到的题目来考考自己,让孩子当小老师的过程,也是复习巩固的过程。

(2)说话习惯

这一块,我想结合我们班的一些例子,重点讲一讲我的做法和想法!我从教看图数数开始,就要求小朋友回答问题要有一句完整的话,因为在课堂上,反映一个孩子语言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就是——说。你们只有一个孩子,可能比较性不强,但我面对73个孩子,从孩子的回答中,我已经能感受到孩子语言能力上的差异了!

4一年级下学期数学老师家长会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家长:

你们好!我是一年级的数学老师施老师。非常感谢各位准时参加今天的家长学校,多谢经常与老师沟通的家长,正因为有了沟通,才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大家才有更多的了解,我们的工作才开展得更好。

下面,我代表一年级的数学老师对一年级数学学习的情况做一个简单介绍。

大家都知道低年级数学基础打好了,对今后中高段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可能有的家长认为低年级的数学很简单,不需要下很大的功夫,我觉得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如果在低年级基础打不好就会影响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特别是如果孩子在低年级对学数学感兴趣,那么上数学课也会特别专心,数学也必定会学得很好。所以,只有从现在抓起将来才不会后悔。首先我想简要地说说本学期数学教材的内容及重难点,只有您了解孩子的要学习的知识,辅导孩子的时候才能把握重点。现在我们用的教材是北师版最新改版,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调整:

一、本学期主要学习内容:

生活中的数:这单元主要是让孩子们从实物中抽象出1-10各数。认识“=”“<”“>”能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对于一年级的娃娃我们不要求他们死记硬背什么是大于号、小于号,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用的是儿歌“大嘴巴朝大数,尖尖嘴对小数”,这样孩子们学起来更形象轻松,孩子们能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解决谁比谁多几、谁比谁少几这样的实际问题。

比较:本单元要求孩子能在一个情境中比较两个或三个物体的大小、多少、长短、高矮、轻重。大小、多少的比较孩子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基本上都没什么问题。对于长短、高矮、轻重,部分生活经验比较少的孩子掌握起来就有一定的难度,这学期的很多拓展题就是从这三个方面出的,像长短、高矮一般都是多个物体放在格子里,孩子可以通过数格子来比较,轻重就是利用天平一个物体等于多个其它的物体,让孩子们判断谁最重谁最轻,或者一个梨等于两个苹果,一个梨等于4个桔子,问一个苹果等于几个桔子这种等量代换的题。位置与顺序:孩子们能体会到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关系,会用上前后、上下、左右这几个词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体会到前后、上下、左右的相对性。

分类:分类是和我们的生活联系最紧的一个单元,难点是要让孩子们体会到分类的标准不同,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分法。认识图形:让孩子们直观的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能感受到这些立体图形的一些特征,如果有孩子知道顶点、棱长、面,这当然很好,但我们不要求所有的孩子都知道,也不要求孩子用完整的数学语言来描绘这些物体的特征。(举例我上课:像我在上课时我让孩子们玩圆柱和球让他们发现并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出来圆柱和球可以滚动,圆柱只能成一条直线滚动,球可以向任意方向滚动。为什么长方体和正方体不能滚动呢?孩子们有的说因为圆柱和球有圆圆的东西,长方体和正方体没有;也有小孩子说长方体和正方体两个挨着的平平的面中间有尖尖的东西。只要孩子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直观的感受就可以了)

认识钟表:这学期我们认识整时和半时,对于几时半时针要在两个时刻的中间孩子们很难理解。后面我们将继续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几时几分和经过几时的学习。认识钟表对孩子们来说是这一册最难的,我们将在元旦后进行学习。家长在家里可以利用这几周的周末时间陪着孩子利用硬纸板做一个钟面,钟面上要有时针和分针,并且有12个大格子,孩子们经过自己动手参与做钟面的过程来分散认识钟表这个单元的难点。分针在走时针也在走。

加与减(一)和(二):这两个单元是这一册的重点,加与减(一)是学习10以内的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加与减二是学习20以内不退位减法和进位加法。(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下学期学习)目前一年级的学生在幼儿园里大多已初步学习过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的计算,相比于其他课程似乎比较容易,但他们往往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我们在教学中要把他们的知识不断地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按照新课标的规定,本册内容学完时,孩子们加减法的运算速度是每分钟能正确计算8题左右,部分家长提高对计算的要求,不能理解为什么孩子现在还要掰手指头,我们现在允许孩子掰手指头这是一个由形象到抽象的过程,计算的熟练需要一个过程。家长们普遍认为计算速度与学生是否聪明、学习好坏,是不是数学天才有关系。事实上一个学生在数学上是否有发展前途与计算速度的快慢没有必然的联系。学生能够理解运算的意义,能够在具体的情景中清楚地知道什么时候需要用加法、什么时候用减法,能够有道理地说清楚每一步计算的意思,等等。所有这一切都比算快更重要。同时不可否认学生运算技能的提高是需要练习、需要一定的计算量保证,但是这不意味着要一次完成、一步到位。如果一个学生掌握20以内数的加减法计算技能需要做500道练习题的话,那么我们面临着几种选择:让学生1天内就完成这500道题;让学生用20天的时间完成,每天做25道,让学生用100天的时间完成每天做5道题。当然还有很多其它的答案,但是大家一定会认识到那种速战速决的的做法一定不是最好的做法,不仅对孩子技能的形成和巩固不利,更重要的是会伤害学生的“数学健康”。

二、需要家长配合的:

1、数数的重要性。

数学就是从一个个基本的数入手,逐步地去了解数与数之间的联系,要想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就必须从认识数入手。教会孩子顺着数,倒着数,2个2个数,5个5个数,10个10个数,熟练了之后还可以3个3个的数,找规律去数……引导孩子去寻找数的形成规律。孩子们在掌握了数的规律之后,对于加法的学习就会容易接受;加法又是乘法的基础,我们在练习规律数数,在数时都是以依次加2、3、5等等的规律进行数数的,这样我们就无形中向学生渗透了有关2、3、5的乘法口诀。数数还对于以后关于倍数的学习、分解质因数、最小公倍数等等知识点的学习都有很深的联系。

如果我们从一年级就对学生进行规律数数的训练,对于学生数学水平的提高一定会大有好处的。

2、加强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掌握计算的技巧。现在大多数孩子接受并且掌握得比较好的方法就是“凑十法”:如59将5分成1和4,再用19=10410=14;孩子们熟练之后,他看到9就会想到1,看到8就会想到2等等,借助儿歌“20XX好朋友,2828小手拉,3737真亲密,4646一起走,5555一双手”对孩子们的计算能力都有帮助。计算的练习方式多样,可以制作卡片,供孩子独立练习,像我们学校是数学老师人手一叠算式卡片,上课时先练几道再上新课。也可在做家务、和孩子上街散步等时间来个对口令。或者可以采用书中的形式:你能吃到这个苹果吗?在孩子吃水果时告诉他这片水果隐藏着一道算式宝宝回答对了,孩子就可以“昂”一口吃掉它。在孩子计算的过程中要留心孩子计算错误的原因,是粗心还是计算方法存在问题。要防止枯燥的题海练习,每天几十道,错了还要罚的做法会扼杀了孩子学数学的兴趣的。

3、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解决问题是小学生阶段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而且考试分值很重。辅导起来也很有很大的难度,因为孩子年龄小了,逻辑思维的能力比较弱,不了解之间的前因后果。如何辅导好这方面呢?

首先了解低年级解决问题主要的几种类型:

(1)已知两部分求总和。

⑵、已知总和与其中一部分求另一部分。

⑶、求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的问题,这样的题型就是用大数减去小数。

⑷、会自己提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这部分的内容就是让孩子根据前面的信息自己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每周的周末作业里面都有解决问题,现在孩子太小识字有限,图片的解决问题比较多,拿到一幅图家长可以先让孩子找数学信息再提一个数学问题,我们平时上课时都是这样做的,“用数学的眼睛去发现信息”然后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没有问题怎么列式?我的班上开始就有这样的孩子,看到图能很快列出算式,但是每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最后的结果表示什么?他不能较清楚的表述出来。我在上课时都是强调要先找有用的数学信息,再根据信息提问题。孩子不会从图中去找有用的数学信息,以后读到中高段对解决问题就会比较困难。

4、培养孩子读题能力。

平时我们在学校是这样训练的,让孩子们用手指指着,老师教一句学生读一句。关键要孩子自己真正去读题,多读,读出声。直到他真正理解为止。要求题目必须读过两遍以后再做,读完两遍你问孩子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信息,我们要完成什么问题,他能很快说出来说明他能看明白,再让孩子独立完成。家长在家里辅导周末作业时,也可以这样做。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要一次做完,中途最好不喝水、解便,读题只读一遍,培养好的倾听习惯。检查作业,有错时只告诉孩子有错,让他自己去发现错在哪里。举例:

5、学习数学多联系生活实际、多在生活中运用:

现在教材的编排更注重于联系孩子的生活实际,几乎每一个新内容里创设的情景都是和孩子生活密切相关的,我们在上完每一个知识点后都会设计这样的环节:你在你的生活中什么时候或者什么地方见到过这个知识,运用过这个知识。在生活中家长要有意识引导孩子用“数学的眼睛”去观察,如:物体有几个?买东西时带了多少钱,花了多少,还剩多少?红绿灯路口的倒计时……拼图、搭积木等活动可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空间想像能力。低段认识钟表、元角分的认识、购物等都需要孩子有相应的生活经验。

三、基于以上学习内容,提出几点建议:

1、独立思考和检查的习惯。

培养孩子从小就养成认真思考、沉着冷静的良好习惯,而不能形成一种人云亦云的惰性心理。在平时的小练习,就有看了别人的把对的改错了,作业会做,不会做都看别人的,长期下去不动脑子,与小朋友的距离越来越大。在课堂上,我们总是让学生“先自己动动脑筋,等会儿交流时听听别人的想法跟你是不是一样?”“你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比比谁的想法更有道理?”并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相互补充、共同评价。

2、教育孩子学会自立。

部分学生记不好作业,作业经常性的不交或忘在家里,还有的连课本也忘记带回校!请家长督促孩子收拾书包,让孩子慢慢学会自己做自己的事情!从小培养孩子不再丢三落四。(讲一个家长的做法:有这样一个家长,他在孩子在孩子的小书桌上贴一个纸条提醒孩子该带的东西一一罗列出来)

3、不要让孩子做未学到的内容的有关练习。

您可以看看本册数学书教授的内容,但不要提前去教孩子书上的知识(学习有困难的例外),那样会让孩子在上课时觉得无事可做,易产生骄傲心理,不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可以针对孩子掌握知识的情况对未有学到的知识跟孩子作一些简单的介绍,使孩子有一些初步的认识就可以了。4、学生的作业书写还要继续抓。

每周的作业,一定要孩子按时、按质完成。书写马虎的一定让孩子重写,因为低年级抓不好孩子的书写,高年级就更难纠正了。我们都觉得部分孩子在学校的书写情况要比周末作业好很多(展示作业图片)

最后,还是希望大家多与老师沟通,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们老师如果有那些不足的地方希望您能提出宝贵的建议,继续支持我们,为了孩子让我们携手一起努力,相信你的孩子一定能取得更大的进步。谢谢大家!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