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演讲稿
1道德与法治演讲稿
道德与法治是和谐社会的两大车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法治是最可靠的保障,道德是最有力的支撑。以法治国,法礼并重是我国区别于其他国家法治思想的一个鲜明之处。
那么,如何善用这两大车轮而令我们的社会前进得更加快速,这又是一个问题。法与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不同范畴。法律属于制度的范畴;而道德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范畴。法律规范的内容主要是权利与义务,强调两者的衡态;道德强调对他人、对社会集体履行义务,承担责任。法律规范的结构是假定、处理和制裁或者说是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而道德规范并没有具体的制裁措施或者法律后果。法由国家的强制力保证实施;而道德主要凭借社会舆论、人们的内心观念、宣传教育以及公共谴责等诸多手段。法是按照特定的程序制定的,主要表现为有关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文件,或者是特殊判例;而道德通常是潜移默化的。法必然要经历一个从产生到消亡的过程,它最终将被道德所取代,人们将凭借自我道德观念来实施自我行为。
现在,让我们来看这样一个案例,有这样一个农民工,生活在贫穷的小山村,让他觉得自己就好像一只被关在笼子里的猫,为了家人生活的更加安适,他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怀着这样的无限憧憬他来到城市打工。
有一年,他在一个建筑工地找到了工作。他一直抱着美好的愿望,勤勤恳恳的工作着。但是,现实却总是残酷的,他从工地上的高台上掉落,差点跟这个世界say good bye,由于工友的帮助,他活了下来,却大病了一场,但是老板却不给他看病,只是给了几片感冒药,多么让人心寒。在这里,他的工作是又脏又累又危险,常常是几十个人睡在一间用木板支起来的大通铺上。但是想到5000元工资,那关系全家人生活的钱,他忍耐着。但是,想不到的是,当他满怀希望的去领取那应得的工资时,得到的却只是50元!多么讽刺啊!当初承诺的5000元竟生生的被减少了一百倍。这是什么概念?这意味着他所有的忍耐,所有的辛苦都付诸流水。多次讨要,老板却死赖着不给。他本不是一个野蛮的人,他试图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但是结果却是令人无比失望。不得已,他再次向老板讨要工钱,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财大气粗的老板不但分文不给,反而骂他像条狗,并伙同其家人和下手将他暴打了顿,淳朴善良、备受欺侮的他愤怒之下向工头举起了报复的钢刀,连捅了5人,造成4人死亡,1人重伤,然后去公安局投案自首。这个农民工的名字叫王斌余。也许是所有受欺压农民工的代名词。
在法律上,他无疑要受到制裁,但是,那一个老板就不该接受审判吗?在我看来他的行为不仅仅是道德的缺失,也是人性的泯灭!如果,劳动部门和法院及时出面给予协调解决,维护了农民工王斌余的合法权益;如果,那位老板讲点道德,知道打工者不容易,将人家干下来的血汗钱及时兑付了;如果,老板当时能向民工说句抱歉的话,承诺何时兑付工钱,也许就不会有被杀的悲剧。看来,人格的道德问题,也能酿出更大的灾祸,不守道德,迟早会付出一定代价的。
道德修养若落后于这个时代,那么这个社会必将停滞不前,同时也将给法律带来更多的无奈。近年来,我国政府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快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步伐。道之所至,法之所在。所以,为了道德与法制两大车轮的平衡运转,社会更加和谐,我代表新一代的青少年,将一直将道德进行下去,使它从一个抽象的名词变成实实在在的动词。
谢谢大家!
2法律道德演讲稿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说到法律,我对它总是有一种神秘、威严和崇高的感觉,而道德给我的印象又是那么亲近、厚爱和博大。
可以这么说,我是一个在车上长大的孩子。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常常带着我,往返于上学回家的路上,当我们在十字路口等待过马路时,爸爸妈妈就会对我说:“红灯停,绿灯行,左看看,右望望,确认安全才通行。”这句话,我一直记在脑海中,可有些时候,我也看到了,有些叔叔阿姨和小朋友们,他们不遵守交通规则,擅自闯红灯。当听到司机叔叔刺耳蜂鸣的刹车声时,我害怕的闭上眼睛。多么危险,多么可怕,要是大家都能遵守交通规则,就不会发生那么多的交通事故,道路也会变得更加的通畅。
后来,我坐上了公交车去上学。每次上下车的时候,我会主动排队,在车上不大声喧哗,不随地吐痰,乱扔杂物,还会经常给腿脚不方便的爷爷奶奶让座。有的时候,我会给车上的外乡人指引路线,提醒叔叔阿姨们保管好自己的财物,严防小偷和扒手。当看到乘客们投来的赞许目光时,我会心的一笑,能帮助别人,我感到那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情。
其实,法律和道德离我们是那么近,它在我们学习生活中,无处不在。在学校,我们要遵守校风校纪,尊重老师,团结同学,努力学习,不打架骂架,不损坏公物,不偷看不健康的书籍。在生活中,要尊敬长辈,善待别人,自觉抵制种种不良的诱惑。不贪慕虚荣,不去网吧,迪吧,歌舞厅等成人娱乐场所。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只要我们用心的去观察、学习,就一定能够成为一名遵纪守法有爱心的好少年。
亲爱的同学们,让法与我们同行,让德伴我们成长。
谢谢大家!
3道德与法制演讲稿
尊敬的XX:
读过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后,会被那种通俗语言风格,完全不同于二十四的写法所吸引,而且加上自我的分析,让人明白人物命运背后的历史根源,正如名言所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切偶然事件的背后存在必然因素。
黄仁宇在书中阐释了他的大历史观,通过叙述万历,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赀的生平,批判明朝制度的腐败,在财政上不与经济发展相协调,军事上由文官集团控制,扶持落后的农业经济,忽视工商业及科技发展。而作者特别强调地概括为“道德代替法制“,认为这是一切的根源,让人耳目一新。
作者选择1587年(既万历十五年),我想他所表达的是一种观点。这虽是平凡的一年,而之后东西方却走向不同的道路。而要深究中国近代史的百年屈辱史,我想从晚明开始才是最合适的。百年的屈辱史不是清政府所或慈嬉,李鸿章个人能够承担的起的。这些十分复杂,也不是我能够说清楚的。回忆历史,重在今朝,那么黄仁宇所批判的道德替代法制在如今又怎么样?对于道德是否是法制的根源,我无法回答,因而只能说点平时的想法。
如今在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的方针下,取得了很多的成功,但问题仍然存在,道德与法制的关系是辨证的。光有法制,没有道德的社会是不行的。比如同性恋在中国的法律上未被禁止,但在中国的道德观念中是绝对否定的,谁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谁就要被天下人所笑话。法律没有禁止的事,不意味着道德上的允许。但如果说有了健全的法制,道德就无用武之地,那也是错误的。
中国目前有些法制未得到有效落实,地方政府玩忽职守,民生问题得不到很好解决,只有通过大众或媒体社会的揭露,事情才能解决。他们又置法律与何地?如官煤案,山西砖窑童工事件,陈良宇事件等。近日广东的房产杰出人物:中天置业的老总又卷款而逃……都反映出法制的漏洞,而恰在舆论之下,解决问题十分神速,让人不敢怀疑。
再例如“华为辞职风波“,作为中国电信制造业的老大,是否是为了逃避法制所要求承担的责任?在市场化个人主义利益的今天,华为的改革又刚好在法制实施的前夜,这是巧合还是挑衅。还是经济强大就要政治地位。正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样。但逃避了法制,社会的道德谴责是否应加大,使之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不然法制的威严有何存?因而健全的法制的同时,社会道德建设不容忽视。
当然道德不能代替法制,除了黄仁宇所说的,如今也对。举个例子:中国历来是礼仪之邦,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可为何社会上父母告子女不尽赡养义务,子女告父母不尽抚养义务的案例仍然存在,除了道德的谴责,更需要法制的保障。这就是为什么要制定法律了。因为道德根本没有强制力。道德没有标准。
没有法制,依靠道德,社会定大乱。世间不少无视道德的人。
没有道德,只有法制,社会就不和谐,因为法制的保障需要成本。而道德是廉价的准绳。
或许只有当人生来就高尚,而且在乌托邦的社会中,道德又在人们心中视为法律一样,那时就可以用道德替代法制,那是完美的,但几乎有是空想。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