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与乐作文700字
1苦与乐
苦与乐从来都是形影不离的一对。苦点缀着乐,乐充满着苦。
其实,苦与乐就像大自然安排的昼夜。没了昼的光明就无所谓夜的黑暗,没了夜的宁静就没有了昼的喧?蹋??晕颐巧?钤谟巧擞肟炖种校?床⒖炖肿拧
花开花落十余年,我越来越刻意地去寻找着这“苦”。在夜深人静时,我会打开心,去倾听那二胡流出的长长哀调;会拿出《天净沙。秋思》,去体会天涯旅人的寂寞;会翻开那一部部的爱情悲剧,任凭眼泪湿我的双眼。我会为一片落叶而唏嘘感叹;会为一次挫折而终日锁眉……但这一切都源于我快乐着,其实我们内心都有一方净土——单纯、宁静,这是我们在快乐时才去寻找的,是快乐时才能体验到的。因为有苦,我们才发现我们快乐着。我们有时需要用“苦”去慰藉我们的心灵,而不是“快乐”。
我在乐与苦的交替中体验我的生活。我依旧沉迷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愁思。但我也发现这“苦”也是一种说不出的美,因为它又充满着希望与快乐。
无意中选中一张图片:金江暮色中的沙漠上,伫立着一只昂首的骆驼。黑色的轮廓仿佛是忧伤的凝聚,孤独的骆驼似乎丁丁当当地诉说着无奈。但当我感叹于这萧索之后,我发现了其中快乐——那就是希望。在空灵中渲染着金红的色彩,用黑色沉淀出希望的影子。这是一种空旷中烘托出的希望,绝不热烈,绝不鲜艳,但这才是最纯然的希望,而这才会孕育出最纯美的快乐。这一切来源于“苦”的凝炼。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它们两者都需要用苦与乐去演绎。否则我们不会为单纯的快乐去捧腹,更不会为单纯的苦去感动,正是因为痛并快乐着,所以我们在欢乐的艳阳天里学会冷静,在忧伤的黑树林里看到光明。
我们因为有苦才快乐,因为有了快乐才会去寻找苦。痛并快乐着,于是我们拥有了生活。
2苦与乐
苦与乐相互矛盾,又相互联系。比如乐吧,纸醉金迷是一种乐,功成业就也是一种乐,前者低级庸俗,后者为人们所追求。我们所需要的苦与乐是积极向上的苦中作乐,苦中得乐,苦中享乐。
苦与乐,二者相依在一起,是对立的统一,可以相互转化。苦是乐的源头,乐是苦的归结。“不经风霜苦,难得腊梅香,”成功的快乐,正是经历艰苦奋斗后产生的。吃得苦中苦,方能得成果。古人“头悬梁,锥刺股,”苦则苦矣,但他们下苦功实现上进之志,本身就是一种快乐,以苦为乐,苦中求乐,其乐无穷。
有人见苦就畏惧,这就是缺乏正确的“苦乐观”。古代志士仁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苦乐观是把自己的苦和乐与天下人联系起来,这是很了不起的,这比只为个人乐奔忙而不愿为他人去吃苦的人,不知要高尚多少倍。共产主义战士他们为祖国人民,为人类的幸福而艰苦奋斗置个人苦乐于度外,这更是崇高的“苦乐观”。原因就在于他们确立了共产主义的理想的世界观。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我活着的每一天都意味着和巨大的痛苦作斗争。”但当他取得创作的辉煌成就后,他无比欣喜地总结道:“再没有比战胜种种痛苦更使人感到幸福和快乐的了。”“钢铁”战士刘琦,活雷锋张海迪,他们克服了残疾之苦,战胜了病魔的意志和毅力,在常人无法理解,在痛苦中作拼搏中取得惊人成就,不就充分证明了树立革命苦乐观的重要吗?
作为青年学生,我们不能为个人乐而去吃苦奋斗,克服今天学习中的许多困难,着眼点还是要学好功课,掌握本领,日后为祖国为人民全心全意服务。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使自己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上正确处理好苦与乐的关系。
苦,先于人民;乐,后于人民,青年朋友们,让我们以苦为乐,甘吃大苦,力争为全民族的富强,康乐,幸福而奉献吧!
3苦与乐
苦为乐,乐为苦,苦与乐的感受全在于一心。达摩面壁,凡人皆称其为苦修,有谁知道达摩祖师在静修中,心归空灵,慧极宇宙,体肤之苦尽皆化为心灵的极乐,哪有半点苦楚可言。前阵到海南品了一次苦丁茶,不说茶师的高超茶艺,却说一个苦字,便让人畏惧三分。茶入舌尖,先是苦感,接着是一股清凉,甜丝丝地浸人心脾。原来许多物事苦的只是表层,深入其里,品尝到的却是甘甜,苦中的甜更给人清爽的感受。
人们常赞美好学者的刻苦精神,也常以此来鼓励后进者,但却不明白“悬梁”“刺骨”中的乐字,只取其中的苦为例证,让人仿效,真是大错特错。有一句话是“乐在其中”,凡好学者多是发现了“其中”的奥妙,正如弄潮儿戏于潮头,实在是在知识的海洋里做心灵的游戏,妙趣横生,以至于乐此不疲,终至着迷,极力要去达到一个理想的境界。而往往一个“刻苦”,却让后进者还没有入门便有了一种悲壮的心理,胆小者只好绕门而过,根本无缘领略“其中”的波澜,硬是逼他去“刻苦”,得到的只会是一连串的“苦呀苦”,终无长进。因此,导人求学,万万不可先以苦字吓人,而要首先感受到“其中”的乐字,使学习成为一种有趣的游戏,这样,马不须扬鞭自会奋蹄了。
人生都是同理,善于从事物中寻找乐趣的人,无论遭遇到多大的坎坷磨难,都能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而且还会以迎战坎坷为极大的快乐。相反,如果一个人成天总是悲苦心,看天天无光,看地地昏暗,那么这个人凡事看到的总是一个苦字,终其一生也不过是一个可怜的人。可见苦与乐全由心生,苦是心苦乐是心乐,是一个人生境界的结果。
我有一个观点就是享受人生,将人生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全视作人生的享受,而且,人生不享受尽这各种滋味便不算一个完整的人生。在这样的心境下,人生也就成为快乐的人生了。笑对人生,坦然处事,使生命走向一个极高的境界。
4苦与乐
星期六,我和同学进了陶吧,一位热情好客的服务员阿姨把我们领到一个做陶艺的长方形的台子旁。我立刻坐在旁边的一把空椅子上,时,我看见旁边有几个人正在做陶艺。他们有的在做花瓶,有的在做碗,还有的在做人物雕像……,真是做得太好了,尤其是一个大哥哥做的乌龟简直就像一只真的乌龟,太可爱了……。看别人都做得这么好,我的心痒痒的。
我的台子上有一个大圆盘,台子左边有一个装着的水桶,右边有一个脚踏开关,这是用来控制圆盘转动的。这时,服务员阿姨给了我一团泥,我学着别人的样子做起来,先把手在捅里打湿,然后握住了开关。这时,圆盘的泥团立刻转了起来,泥被我的双手握住后,它迅速地变成了圆柱体。于是我把我的一只手并拢,轻轻地捏住泥巴捅,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向它的中间按进去,希望它变成一个漂亮的笔筒。可是当我的大拇指插入圆柱体的时候,一个又厚又矮的笔筒在我的手中出现了,不仅歪歪扭扭,而且还丑的要命。我懊恼极了,怎么会这样呢,别人为什么会做的这麽好,而我会做成这样呢
于是,我回到家,用橡皮泥来做实验,可是怎么弄也无法将笔筒中间弄圆。可是我天生就是一个不肯轻易服输的人,便苦苦地研究着,到了晚上吃晚饭的时间了,我还在研究着,思考着,吃饭了的声音一直在我的耳边响起,我却没有听见。终于,老天不负有心人,我终于知道了方法。
星期天,我自信地走进了陶吧,用泥巴做了一个圆柱体,再将大拇指按进中央,再踩着开关,这时洞越来越深,越大,越圆,过了五分钟,一个高的,薄的,帅气的笔筒就在我的手中产生了。我神气地将笔筒举起来,给爸爸妈妈看,他们直夸我了不起,长大后一定是个了不起的艺术家。
从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苦中有甜,先苦后甜,不苦无甜。
5弹琴的苦与乐
我是个从小就喜欢哼哼歌曲的人,对音乐多少有点天赋,在学校的音乐考试时,我次次都能拿个优,为了能充分发挥我的音乐才能,妈妈决定给我找个音乐老师教电子琴。
今年暑假,我在电子琴等级考试中获得了七级优秀,感到非常高兴。其实,我学电子琴的过程中有许多苦与乐。
一年级暑假开始学琴时,我非常的感兴趣,后来曲子越学越难,好几节课才学完一曲。在家里练琴占用了我大部分的休息时间,看到同龄的小朋友在院子里快乐地玩耍嬉戏,我多么想玩啊。可是,为了练好琴,我只好刻苦点了。现在,我通过了七级,非常兴奋,我决定再接再厉,争取早日把电子琴学好。
记得那次,金老师教我了一曲《傣家欢庆泼水节》的曲子。由于学校的作业多和贪玩的种种原因,练琴的时间不足够,直到下次上课的时候还弹奏得很不熟练,总是错很多不该错的地方。金老师耐心地把我弹错的地方全部纠正,我回家后挤时间弹啊弹,把错误全部改过来,直到弹得很流畅也很悦耳……就这样,我弹的曲子越来越长。终于有一天,我忍不住对妈妈说:“弹琴太难了,练琴太累了,我想退出!”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人人都要学好本领,干什么事都不能半途而废。一定要记住:‘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妈妈相信你能坚持下去!”听了妈妈的话,我暗暗下决心要一步一个脚印,一点一点学。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我已经上四年级了,电子琴也学了三年,每当家里来客人,听到我练琴,弹奏出悠扬的乐曲时,都会情不自禁地夸奖我;在小明星的舞台上表演,每当我弹完一首动听的曲子,台下都会响起热烈的掌声,我都会为自己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我始终忘不了妈妈对我的鼓励、金老师对我的耐心指导和关心。是她们一直激励着我前进……
6初三年的苦与乐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绿的时候;但初三过了,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那么我们该为自己,为明天,为初三留下点什么呢?
初三年有新的开始,新的起点,就像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元素组成。只因为内部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所以石墨疏松多孔,而金刚石却以天然物中最坚硬的物质的身份而居于宝座之上,光彩夺目。初三的我们就像内部分子被打乱,需要重新排列。而至于你想让你的内部分子怎么样排列,那就决定于你自己了。想成为金刚石就要经过历练。
在学校的小秘密,用纸包了又包,好不容易包装好藏在心底,可终将是包不住那往外探头的火焰。因为父母早已和老师成了好兄弟,那情谊固若长城,永不可破。自己的“秘密”就这样赤裸裸的被“公诸于世”。
初三的时间是紧得让你喘不过气的,是丝毫没有属于自己的空间,而自己精心营造的天堂也被那练习压塌。从此,在被关在笼子里的我们的眼中,天空不再那么蓝,草地不再那么绿,溪水也不再那么清澈。而且老师们也个个似打战。晚自习的时候,数学老师站在左边,物理老师在右边,门口还站了个化学老师刚要进来。这时,英语老师来了个闪电似的动作,抱了一叠的试卷往中间一放,“今晚考试英语”便把所有的科仁老师干脆利落的给“收拾”了。
父母方面也不示弱,每次回家时就给我好吃的,好喝的。让我高兴极了。那些鸡呀、鸭呀经常为我“英勇就义”。餐桌上的食物经常是为我而备的,晚上“工作”得很晚,就给我开小灶。似乎要倾其所有,也要为我提供最好的。然而这也代表着他们的期望,不知不觉中也为我加大了压力。
我们走过春天,体味的是朝气;跑过夏天,感受的是热烈;赏过秋天,目睹的是萧瑟;迎来冬天,满怀的是欣喜;奋斗过初三,体验的是激情与成功的喜悦。
7读书的苦与乐
谈到读书,众生深有感叹:太苦了!太累了!不知何时是尽头!而且很少有人能从中找到乐趣。其实,读书是苦与乐的交响曲,苦中有乐,乐中有苦。
首先说苦。每天天刚亮,学生们就从暖烘烘的被窝中钻出来,匆匆赶到学校。上早读,做早操,规规矩矩挺好每节课,然后领到大堆作业,回家埋头苦做,还常常熬到深夜,连吃饭睡觉都得计算时间。如果遇到难解之题,或考试砸“锅”.........那就更惨了。读书可谓苦也。
然而静下心来想想,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古往今来大凡做学问的,都会经受这一番磨练:
古人有“头悬梁,锥刺股”苦读的典故;有“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的名言;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等说法。可见,读书是要吃苦的了。因此,我们要有吃苦的勇气。
其次说乐。读书虽然是件苦差事,但乐趣却不少。例如,当你听着老师娓娓动听的讲课的时候,当你忽然解出一道难题的时候,,当你考试取得好成绩的时候,当你与同学一起参加课外活动的时候......难道你没有快乐过吗?当你从小学升到初中,从初中升到高中,当你看着自己读过的一摞摞书,当你运用自己学过的只是与别人展开辩论,并且取得胜利时......难道你没有欣慰过吗?这就是乐,它就在我们身边,只是我们没有留心罢了。
因此,苦与乐是相随相伴的,有苦必有乐,有乐必有苦:
革命前辈谢觉哉曾说过:“快乐是从苦中来的。”吴伯萧也在《记一辆纺车》中写道:“与困难作斗争,其乐无穷。”今天我们是在吃苦,但这样我们就会有学习中的乐和今后生活中的乐。现在许多教师把上课当成师生互动的游戏,很多学生把读书当成找乐,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这种做法很值得推广。
总之,读书是艰苦的,但乐在其中。只要我们勇于读书,善于读书,并学会从中找到乐趣,我想我们会在读书中取得些成功的。学无止境嘛!
8学习的苦与乐
驾一叶扁舟,在茫茫大海上航行时何等的苦啊,以此比学海之苦真是形象而深刻。头悬梁,锥刺股,凿壁偷光,程门立雪……在知识的海洋上自古以来就是以苦作舟,苦不堪言。
同学们常说:“学生时期是一生最苦的阶段。确实在理。清晨,闻鸡起舞,迎着晨风操练,伴着晨曦涌读的是学生,晚上,更深静夜,挑灯苦战的也是学生。
随着一年年的升级,一次次的升学,同学中患近视眼的人在逐渐增长,近视度也不断加大,同时,这是何等的苦啊!
自在安静的课堂上,大脑随着老师的讲解不停的转,眼看,耳听,受些,心记,全神贯注,不得松懈。
为了一道没解出的题,急的抓耳挠腮,下了课还在思考着难点,疑点,甚至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考试成绩上不去,各方面的压力便随之而来……真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一堂的人憔悴”苦不胜言。
学习中的苦难以尽言。然而,学习中的乐却更多。
当你经过艰难的思索,推理,最后解出一道难题时,会喜形于色,当你在学习中取得优良成绩时。会感到由衷的喜悦,当你运用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解决了实际问题时,会乐在其中,当你中学,大学毕业,运用所学知识在祖国建设中做出贡献时,更会感到无限的幸福和欢乐,学习本身包含着权大的乐趣。凡是爱学习,刻苦攻读的人,都会乐在其中。
俗话说:“没有苦中苦,那有甜上甜。”学习中的苦与乐就是这样的,要想掌握真知识,真本领,不吃苦中苦,是不行的。对于学习来说,苦中有乐,乐中有苦,苦与乐是对立的统一,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苦,不被暂时的困难打倒,从而信心百倍,持之以恒,为获得学习中的“甜上甜”而艰苦奋斗。只有这样苦中寻乐,以苦求乐,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奋斗拼搏,才能享受到胜利者无限的幸福与欢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