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改写成作文350字
1望洞庭改写
秋天的一个夜晚,秋高气爽,浩月当空,诗豪刘禹锡乘着马车去洞庭湖观赏夜景。
到了洞庭湖,只见树木郁郁葱葱的,刘禹锡走到湖面前,放眼远眺,只见月亮像一个大玉盘挂在天空,月光洒在洞庭湖湖面上,那皎洁的月亮和洞庭湖湖水交相辉映,形成一道美丽的景色。湖水风平浪静的,湖面模模糊糊,像披上了一层银纱,就像一面没有打磨过的青铜镜。
刘禹锡一边看着亭台阁楼,一边兴步登上岳阳楼,站在楼上,刘禹锡放眼远眺,看到洞庭湖旁的山山水水,花草树木像一座城墙保护着洞庭湖,又像一条条绿色的绸带欢迎着来游玩的人们。最引人注目的是洞庭湖湖中绿色的小岛--君山。洞庭湖洁白的湖水衬托着君山,恰似白银盘里的一颗小小的青螺。
刘禹锡被眼前这美景陶醉了,于是写了一首《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
白银盘里一青螺。
2望洞庭改写
在秋高气爽的一天,我们一家人漫步在洞庭湖边。嗬!好迷人的景色啊!仰望天空,那轮皎洁的明月在深蓝色的夜空中显得那么明亮,就像是一位体态轻盈的少女在缓缓地跳着圆舞曲。再看看洞庭湖,湖面在月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粼粼波光。湖光和月光相映生辉,使人感到是那么温柔,那么迷离。平静的湖面就像是一面没有经过打磨的铜镜,光彩照人。洞庭湖中央有一个小岛,岛上古木参天,苍翠欲滴。在月光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如海市蜃楼般,薄雾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四野。渐渐地,灯光模糊了,树影模糊了,百里外的人影模糊了,几乎伸手不见五指。但远远望去,君山是碧绿的,绿得像一个美丽的青螺,洞庭湖是银亮的,亮得像一个大银盘。那君山就像放在银盘里的青螺。
看了这美丽的景色,我不由得赞叹道:迷人的洞庭湖果然名不虚传啊!
3望洞庭改写
今天是中秋节,我和姐姐来到洞庭湖上。晚上,一轮明月升上天空月夜下的洞庭湖,散发出一阵阵神秘的气息。天上的月亮在黑暗之中衬托出了它的皎洁明亮。波光粼粼的洞庭湖,一片寂静,在夜幕的笼罩下,似乎蕴藏着无限的力量。月亮和湖水搭配起来是那么和谐,而又那么神秘。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擦拭过的铜镜。我拣起一块小石子,往湖里丢去,铜镜被打破了。
洞庭湖中间还屹立着一座峰峦雄伟的山,这就是君山。远远望去,如同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镶嵌在一面巨大的白银盘里。君山上的青草和大树,映衬得君山更加壮丽。奇形怪状的山峦,或浓或淡,或明或暗,就像有人给君山披上了一件变幻莫测的衣裳。湖岸周围绿树葱茏,许多杨柳犹如侍女,娉娉婷婷地站立着。她们用长长的柳枝轻轻地抚摸着湖面。
洞庭湖的奇异壮观,让人们赞叹不已。洞庭湖如此美丽,让我陶醉在如诗如画的美景中。我相信,来过的人都会流连忘返。
4望洞庭改写
秋天的一个夜晚,唐朝著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美丽的洞庭湖畔,观赏这美丽的秋夜湖景。
洁白如玉的一轮圆月发出柔和清亮的光,与清澈有波浪的湖面交相晖映,形成一道独特的风景。清澈的湖水里倒影着美丽的月亮,月亮衬托着微波粼粼的湖面。在月光照耀下隐约可见倒映在湖中的影子。无风吹拂的洞庭湖,如未磨过的青铜镜一样,少了几分光泽与色彩,但却反映着朴实、纯朴的洞庭湖的另一面。
从远处望洞庭湖的山山水水,就觉得更加的美丽了。洞庭湖到处是一片墨绿,如一颗绿得发光的宝石。洁白的洞庭水中间有一座墨绿的小岛-----------------------------——君山,在环绕的洞庭湖的衬托下,真是像一只白银盘里放着一颗墨绿的青螺啊!
欣赏着这一幅美丽的洞庭秋夜图,著名诗人刘禹锡禁不住诗兴大发,并挥笔写下了这一首《望洞庭》。
5望洞庭改写
时序已交仲秋,大诗人刘禹锡正走在转任和州的路上。天色渐渐晚了,诗人投宿在一家客栈。
月光如轻纱一般笼着大地,周围的一切显得异常清幽、空灵。诗人想到自己曾多次观赏过的洞庭湖,“今夜,我何不凭栏遥望,看看这月光下的洞庭湖会是什么模样?”诗人心底暗道。
皎皎明月下的洞庭湖水竟这般澄彻空明,与秋月的清光交相辉映,更显得宁静、和谐。迷迷濛濛的湖面,跟未经磨拭的铜镜一般,给人以安宁、温馨之感。
诗人不禁纳闷:这往日的浩浩荡荡、浊浪排空,怎么一点儿影子都寻不着了呢?“哎呀!我怎么这么糊涂。风平浪自静吗!”诗人拍着脑门叫道。
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平湖集中到君山一点。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越发青翠,洞庭水越发清澈,山与水浑然一体,就像一只晶莹剔透的银盘里盛放着一枚小巧玲珑的青螺,太叫人喜欢了。
面对此情此景,诗人诗兴大发,欣然赋诗:“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