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细微深处为题作文
1细微深处
笔者/12音符
枝叶在蔓藤上缠绕,指纹在指肚上盘旋,光影在白云间穿梭,记忆在脑海中沉浮。
细微深处,是叶脉的清晰走向;细微深处,是指纹的复杂纹理;细微深处,是明暗的互相交替;细微深处,是心灵的留恋情怀。
这里,是一个来自内心深层的陈情。
ю感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变得很细腻,慢慢地感觉到自己,成为一个时常会心存留恋的人。
再普通不过的事物,在我眼里,会衍生出一个巨大的世界。无止尽的绵延。
因为细微深处隐匿了许许多多被我们忽略了的细节。已知或是未知。
细微深处,有柳暗花明的广阔,你若是执著于它,便可感知到本质的魅力。细微深处,有挑拨人思维的触须,它像柔软舒展的手臂,撩人心弦。
任何事物都不仅仅在于它宏观的表象。
一颗学会感知的心,始终都保持着敬畏之意。对时光,对美,对痛苦。
ю《杀手》&《西界》
灵感就像是从细微深处抽出一根丝一样。
把持的好,这根丝就是抽到未来也抽不完。若是着手重了些儿,灵感就此断罢。
这是一种极其柔韧的制品。
《杀手》永远只是表层的东西,而《西界》却又内心世界最真挚的独白。尽管灰到无力。
他的生活遍地都是罂粟。诡异的,毫无察觉的吸引你。
坚持未必就是件好事。好比《杀手》中的那个小说家,那个女交换生。
他毕竟是执著的,执著于他们的爱情。但最初,--实际上,小说家执著的还是他的小说。
那丰盛敏感的内心,对虚拟情节的无可自拔,以致于造成了他的人格分裂。
血的祭祀,诡异的供奉,无时无刻不刺激着我的大脑。
或许放手是种解脱。说实话,执著有时是一种累。
文字涓涓如流水般从笔下倾泻而出。原来这灵感是源于我对《杀手》电影的某种执著。
歌词始终是灵魂。而《西界》更像是他内心的表白。
林秋离在这首歌的作词上是出色的,是成功的。他写出了真正细微深处的东西。
尽管《西界》的歌词很直白,但它有了前面的《杀手》作铺垫,那么它就真的可以有恃无恐地抒发内心的绝望了。
曲调与歌词的鲜明对比,更是衬托出深层的那种荒芜与渴望。
俯仰之间却是困惑,没有影子的空气缓慢流动,传递着忧伤与迷茫。
细微深处的是一种陈封已久的爱恋。
ю作品
郭敬明是杰出的。
我不得不这样说上一句。这一句评价并不肤浅。
有些人很喜欢他的书,有些人不喜欢,甚至摈弃。我觉得这样很好。
正如安妮宝贝说的那样:"不招来爱恨的作品,向来就比较可疑。"
晚上裹在被窝里听广播,听"城市日记"的时候,有听到他们谈论到小四(即郭敬明)。
有人说80后的作家无非就是在无病呻吟。但刘童DJ却不这样认为。
细微深处还有的是一些心意相同的默契。
刘童看待事物较为深刻。他的节目往往会追踪到社会的更深层。
眷恋着一些作家的作品。
比如小四的所有,比如安妮宝贝的《清醒纪》,比如匪我思存的白色恋人……
为何他们的作品中会收录着苦楚和悲伤呢?
到底,他们并不是在所谓的"无病呻吟",因为他们发现了人与人,人与事,事与事之间的一些微小细腻的情感或者本质。
那些情感和本质其实静静地就伏在细微深处。
80后的他们找到,并收录于他们的文字当中。
一朵云可以包含数以亿计滴眼泪,蝉时雨中可以温存去年夏天的依恋。
香樟树冠可以传递遥远世界的风声,迷藏可以藏匿起昔时载满记忆的纸飞机。
它们都来自细微深处。
细微深处有静止的时光,有不经意的感动,有粉碎美好的勇气,有刻骨铭心的爱情悲歌。
作品用它无声的方式记载着细微深处的那些波澜壮阔。
通透得去看这个世界,也许花一辈子也看不完整。细微深处是一个灵动的环境。就像薄薄的绿叶片中有生命在流动。表面却恍若安然静止。与生命的邂逅,往往会涉及到太多太深的东西。安妮宝贝说:"我们的活,不管是竭力盛放,还是静默颓败,都请甘愿和珍重。"--因为在细微深处,还留有灵魂的一席之地,为的是感知灯火阑珊的静谧世界。
2细微深处
那是个星期天的下午,路过广场的时候,看见一个老人正在放风筝。风筝似乎刚刚被放起,虽然还不很高,但却很稳,缓缓地上升。
我驻足观看,有些出神,许久……渐渐地,我感觉我便是那只风筝,仿佛也有根线在牵着我内心深处的某一点……
来到上海快五年了,已经习惯了没有雪的冬天,已经习惯了吴侬软语哼哈地应答,也已经习惯了似乎所有新环境带来的冲击。然而,我真的已经习惯了这种转变吗?为什么总有些细小的事物会引起我莫名的感动?我常常扪心自问。
有时走在大街上,当抬头看见街上的建筑时才猛然惊醒——这里已经不是故乡;有时清晨睁开眼睛,总要环视一下周围的房间布局才确信这里已不再是我原来的屋子;有时看天气预报,总是只关注了故乡,却往往略过了身在的上海。
我真的习惯了吗?……
风筝已经飞得很高,在天空中摇动,似乎还要再向上升去。一阵疾风吹过,老人忙收紧风筝线。天空中摇曳着风筝……恍惚间,我又陷入了沉思……
依然清晰地记得五年前在外公家的那段对话……“爸,妈,我们要走了。”外公笑着问:“去哪儿啊?”“去上海。”“你们都去吗?啥时候回来?去旅游?”“不是,也许以后都要在那儿了吧……”母亲哽咽了,眼里噙着泪。外公外婆似乎突然间明白了什么……外公手中的毛笔许久也没能落下,笔尖的墨汁滴在了淡黄色的宣纸上……
一切都似乎那么熟悉,每每微小的相似,都能勾起我那段永不磨灭的记忆。
风已不再那么疾进,风筝也又一次向上飞去。然而,老人手中的线就要用尽了。“喂!该收线了吧?”另一个和我一起驻足观望的人向老人喊道。谁知老人竟从袋子中取出一把剪刀,在风筝线放尽的那一刻剪断了风筝线。
众人惊呼,而老人却只是静静地看着那不再有束缚的风筝远飞。老人的脸上浮现出淡淡的笑容,为什么那笑容如此熟悉?——哦,想起来了,当火车缓缓开动,外公在站台上朝我们挥手告别时,脸上洋溢的笑容。还有外公那句话:“去寻找你们的未来吧!”刹那间,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南飞的鸿雁年复一年始终如一,明白了为什么回归以色列的犹太人会跪着亲吻故乡的土地,明白了我为什么在他乡细微的触动,会让我许久也不能平静对故乡的思念——那是家的羁绊,那是乡情与亲情共同结成的风筝线,牵住了我内心深处的一点,总在细微深处提醒我家的方向。
“风筝线”真的断了吗?没有。永远也不会……
3细微深处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把握在你手心里的就是无限,永恒也就消融于一个时辰。
每每想到这句话,便觉得万物是多么的奇妙,从一粒沙可以看到它的饱经风霜,想到它由风而动、永无止境的生活;从一朵花可以找到它的一经一脉,偶尔瞧见的色斑是它成长的代价,美丽的绽放姿态是它最终的成功。微小的事物总是扮演着不起眼的角色,可它却向人揭示着生命的可贵,娓娓道来世间的情理。
于阳台的细微处无意间瞧见一粒米,在阳光的照耀下它是那样的晶莹剔透,放在书页上的它是白色的,纯洁、朴素;放在水中的它是通透的,像是水晶石,为鱼儿打造高雅的殿堂;放在碗中的它是厚实松软的,冒着热腾腾的雾气,每一粒都让人感动得要落泪。
沿着这粒米的细纹,回想到李绅的一首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粒米,它历经四季,经历骨肉分离,从稻壳下出现的它穿着圣洁,无私滋养着人类和人类源远流长的历史;播种它的人是可爱的农民,因为他们的淳朴才让米有了温馨的气味;同样享受着它的台湾同胞为它作了一曲《小米丰收歌》,表达着人类对于自然、对于这米的感恩之情。
不禁哼起了《稻香》的歌词,“所谓的那快乐,赤脚在田里追蜻蜓追到累了,偷摘水果被蜂蜜给叮到怕了,谁在偷笑呢?我靠着稻草人吹着风、唱着歌、睡着了。”有农民耕种的地方总能享受到乡间独特的气味,有稻子的地方就有稻香淡淡的芬芳,在阳光下可以看见金黄金黄的颜色,在这样一个乡间的午后,再伤心忧郁的你都无法抗拒这种光芒带给你的快乐和释怀。你就像藏在稻壳下的一粒米,不经意间从壳里爆了出来,全身心得沐浴,全身心得嗅着阳光的香味,全身心享受稻香和诗人自然闲适的心情。
林清玄写过《小米》一文,他说“落下来的泪也是一粒小米,可以酿成抵御寒风的小米酒,也可以煮成清凉的小米粥,微笑地走过酷暑的山路。”米的意义不仅在于它哺育着我们身体的成长,它同样也滋润着我们的心灵。泪如小米,一滴泪饱含的感情如同一粒米所饱含的汗水。每个人都拥有属于他的小米,在这小米般的泪水里、汗水里,有着他成熟的思绪,有着他真挚的情感,许藏着他倔强的个性,许是温柔的性情,而这粒泪水中,定会有一种感恩之情,一种会因生命的存在而感谢自然的给予。
阳光于眼前由模糊变得渐渐刺眼,紧闭双眼去感受阳光下空气的味道,小米般的微尘不起眼,却充斥着这世界,呼出的空气里也会有小米的味道。微笑继续感受,藏着小米般泪水的眼睛会望见小米般的星星,小米般的一颗香豆会藏在小孩子的口袋里,小米般的钻石会闪烁在女孩的手指上,疲劳一天的你捧着一碗热乎乎的小米找到了家的感觉……顿时发现眼前的这样一粒小米原来蕴藏着这样的无限。
细微深处,不论是一粒米还是一颗沙、一朵花、一滴水、一瞬间叶子于风中的摇曳,都会有它所存在的意义,都会有这么一段饱含真情的故事,都会有无数文人细数它的字迹。
4细微深处
有些人、有些事,或许我们永远也无法读懂……诗和馨是寝室里玩得最好的一对,但这一天,她们却有些反常。
其他姐妹早早就回到寝室,唯独不见馨和诗的身影。
不久,馨回来了。
“馨,诗到哪里去了?”“我不知道,干吗问我啊?”对于馨反常的回答,我们都感到木然。
不久,诗也回来了。
“诗,你去哪儿啦?怎么没和馨一起回来呀?”诗沉默不语。
整个寝室充满着奇怪的气氛。
她们两个一定闹矛盾了。
次日。
“依,你出来一下。”诗背着书包把依从寝室叫了出去。
15分钟后,她们回来了。
“怎么一股怪味呀?”“诗,你喝酒了?”婉问道。
诗仍旧没说话。可以断定的是婉的猜测没错,诗去喝酒了。
下晚自习了。
蝶儿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把诗从教室中叫了出来。
“诗,今天中午你喝酒了,对吧?”“是又怎样?蝶儿,你能明白我心中的痛么?”诗看起来悲痛万分,“这世上最上伤人的是感情,对吧?”蝶儿点了点头。
“你和馨闹矛盾了,对吧?”“她都跟你说了?”“你以为我是傻瓜啊?这都看不出来么?”“没错,我……”就在这时,艳过来了,诗也就没再说下去,看得出来,诗不想艳替她难过。
蝶儿回到了教室,向馨走去。
“馨,老实告诉我,你和诗到底怎么了?”“那些都不重要了,我和她之间的友情彻底结束了。”蝶儿没再追问,回到了自己的座位,把自己埋在了书堆里,看得出来,这件事她不想再管下去。
又过了两天,诗搂着馨进了寝室。
姐妹们又是一阵猜疑。
从钢铁一般的坚硬到冰山一般的冷酷再到火一样的热情,这其中的变化谁也猜不透。
有些事,还是不知道的好,不要给自己增添不必要的烦恼。
5细微深处
鱼身上究竟哪个部位最好吃?哪个部位最有营养?这个问题困扰了我许久。小时候,并不太会剔鱼刺,鱼肉吃得便很少很少。家里买来的鱼基本上全用来烧汤了,然后泡米饭吃。那时候爸妈都说他们喜欢吃白肉,不喜欢用浓浓的白得像牛奶一样的鱼汤泡饭吃。每次用汤泡的时候,都觉得生活是那么幸福,爸妈每次也都是面带微笑地看着满足的我,边吃着白肉边吃着旁边的素菜。那时的我便以为爸妈真的是不喜欢喝鲜鲜的鱼汤,懵懂的我便继续沉醉于幸福之中。刚大了一点,就能自己对付比较大的鱼刺了。
爸妈便买来胖头鱼,仅仅买了一个超大的鱼头,另带不多的鱼肉。烧出来的鱼头味道当然不必多说,可爸妈似乎又改变了爱好,不是很新鲜的鱼汤与小刺无数的鱼肉又成为了爸妈的最爱。追问他们为什么不吃鱼头上的肉和鱼脑,他们的回答似乎很顺理成章:不喜欢吃。鱼头上的肉都是整块整块的,鱼脑的口感与营养都没话说,鱼骨也都是大块的。爸妈仍是面带微笑地满足地看着狼吞虎咽的我,我也是满脸欢笑,心满意足地吃着大餐。心里又感觉有点可惜与疑惑:那么好吃的东西爸妈为什么会不喜欢吃呢?后来呵,鱼刺不再是问题。
买来的鱼的品种也多了起来,草鱼、鲫鱼、鲢鱼等等等等,当然,我最爱吃的还是鲳鱼。买来的鱼又变成了红烧的,爸爸高超的厨艺总是能满足我这只小馋猫的胃口。爸妈每次都会把鱼肚子上的肉弄给我吃,自己去吃那些鱼背、鱼尾等难办的部位。每次要把鱼肚子上的肉让给他们,他们又说不喜欢吃。人难道就这么善变?这下我更加摸不着头脑了。到现在,细密的鱼刺已经不再话下了,可爸妈仍跟着我抢那些刺多的部位吃。每次我把好肉让给他们,他们似乎又很生气,说我笨,留着好肉不吃。
直到这时我才明白,原来从小他们便是将好肉留给了我,借口都是那个似乎很合理的不喜欢。可是这个借口竟顶过那么长时间!这时我才猛然明白,原来爸妈并不是不喜欢,而是舍不得。爱,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它体现在浓浓的鱼汤与新鲜的鱼肉中,生活无处不充满着爱的气息。从这以后,在爸妈面前,我也有些不喜欢吃鱼肉了。爱,在细微深处。
6细微深处
城市的风总不是特别的静,即使是这样柔和的春天也不。风,在楼群间吹着,吹得呜呜作响,心不禁酥酥的振动。听这风,似乎也是现代化了,为何从不见古人有这样的听风之感呢?古人常常说会听风的人是最能从细微深处有所发现的,那我呢?
细微处我发现了什么?疑惑中,我曾今试着问自己,却终究也没有得到什么。
今日着风,唤起了我,在细微深处,我看到了很多。“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我看到清照在对酒思夫,哀风慨世;“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我看到了孟德的求贤若渴;“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我看到织女的绞心之痛;五花马,千金裘,出儿将出换美酒我看到了李白的失意与不得志……古者尚是,我们又何尝没有忧愁幽思。
我静静的回味着古人,我希望从他们的遗世之作中,发现我内心的细微深处。十年逅梦,一朝皆性醒,我发现浮躁的心太容易幻想,想得那么不切实际。
我始终相信着有不落的太阳,即使是黄昏,我也坚信那一片火红的云彩是太阳,我将自己置身于用永不破灭的希望中。然而,在一个被风吹动的日子,就吹落了太阳,或许我又太容易败倒,但这又是事实,心灵中的希望也开始像天气,时晴时有,时雨时无。
细微深处,我在读自己,也在读千万人。有时傻傻地望者街上的一位过客,呆呆的悟上半天,真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回这般?看到一个又一个的人,看到这人世的繁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傻傻的看,大概也读不出什么,然而,却在他那一举手投足之间,我看到了他的习惯,他的行品。细微处,我这样读人。
一个错误的字,将它置身与一篇优美的大家之作中,没有谁去计较;一粒沙,掉在葵花子中,没有谁会去拾起。这细微深处,在诠释着重要与不重要,在这中,没有多数的美好,哪有微小的瑕疵,不足一谈,在这中,我明白,你做的多数对了别人才不会在乎你少数的错误。
听风,细微深处,你发现了古人和自己;细微深处,你读懂了自己也读懂了他人;细微深处,你读到了重要与不重要……细微深处,如果你能像听风这般,你也可以成为智者了。
7细微深处
花的成长离不开阳光一点一滴的照耀;科学家们的成就离不开他们从小一步一步探索科学的精神;作家们那优秀的作品离不开平时对文学的热爱和素材的积累。
一个人要成为数学家,需要做上万上亿道题目,一位数学家要研究出一个定律还需要上万上一个推论去支持,上万上一个夜晚去冥想;一个人要写出一篇好文章,要把一篇文章反复修改,即使是很细节的地方也可能影响整篇文章。每个成功的人,成功的事背后都有这千千万万个细微深处,只有抓住细节,不放掉每个细微深处,我们才能离成功更近。
曾经看过这样一档节目,嘉宾是一个员在毛泽东身边的工作人员。90年,他在整理毛泽东遗物时,偶然发现一对尘封的纸张,竟是毛泽东一家的生活帐。其中有日常杂费开支表、生活费收支表、物品分类等。1968年这一年,账目的收入部分有二栏,分别是:“毛泽东工资404。8元;江清工资243元。居毛泽东警卫说: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的稿费就达100万元,但这些钱他都交给中央特别会计室管理,每个月只拿一小部分补贴家用。他对家里近乎“抠门”,但令人感动的是直上还赫然记着一笔:送王季范、章士钊4400元。这是一位国家主席生活开支表,如果不是这种把大家当小家的精神,他又怎能管理好这个国家?一件生活中的小事往往预示着人的本性,往往决定着你是否能够成功。这大概叫细节决定成败吧!
春晚是中国人在大年三十必看的节目,你应该还记得有一年春晚上的一个节目:千手观音。你也一定知道它是一群聋哑少女表演的。我们看到的是她们在舞台上绚丽的表演,是她们婀娜的身姿,可你曾想过为了这几分钟的演出,他们需要花多少的时间,多少的努力?她们要花比正常人更多的时间去感觉这个舞蹈,正常人可以用听,可以用心去倾听这个音乐,用自己的想法、身体去演绎那音乐里的故事,可是她们不可以!虽然他们听不见那优美的音乐,但他们可以用心去倾听,用心去感觉,这是一个奇迹,她们谁都没有在舞台上忘记动作,跟错拍子。但这细微深处又何尝是我们了解的?
每个人都曾经历过成功的喜悦,别人只能看到你成功的结果,但是这走过的艰辛,为成功奠基的一个个细微深处,只有自己了解。我们更清楚,或许,这些细微深处比成功更加重要。脚踏实地的把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现在做好,我们不用去规划什么未来,因为我们已经走上了踏往成功的路,我们不必像前面的路口会发生什么,一步步走总会走到那成功的尽头。
细微深处有的会被别人知晓,就像毛泽东的事迹,但大部分永远都不会被揭开!我们都不要羡慕别人的进步,因为每一份进步都是来之不易的,如果你也想和他们一样,那就细心做好每一件事,怀着一颗良心,爱心,诚心,信心去填满每一个人生的细微深处。
8细微深处
墙角的花儿开了!热烈的唇吻向每一滴雨露、每一缕清飔;我的心也随那火焰跳动,只想与全世界一同品呷这一秒的欣喜。
我的长寿花在居室一隅,怯怯地开着。那寂寞的小生命,在花潮侵袭之前,独挑着一朵嫣红,显得那样小心翼翼。是谁说一朵花藏着一个灵魂——那它的灵魂该是多么的倔强,一心一意要为料峭的寒春留下美的凭证。
而我,痛恨那些从它的身边昂首走过的人们,不肯向细微低头的人。绝不会发现生活的伟大之处。如此弱小的花朵在这巨大的时代中,显得无足轻重,谁还会拥有一颗“为花忧风雨”的心?可我相信,平凡的感动与深的思索,俱来自对生活,对人生最细微的体会。
想起日本女诗人加贺千代一次清晨的经历。她晨起穿花园小径去提水,走到井边发现“朝颜”蔓儿爬满了井口,她立刻转身到邻家提水,不加思索。后读到她为此写的俳句,我再也无法将目光从她的身上移开:一个肯为自然让位的诗人,她的心该是多么谦卑又多么高尚。清晨她的一个转身的细节,深深地牵动着我、牵动着一代人,牵着一个世纪的感动。而那“朝颜”,只是平素不屑被人们收纳的牵牛花。
还有季羡林先生老年养的一只老猫。晚寝季老都有个习惯,即在被褥上铺一层布。半夜一股暖气透过两层棉被扑到他的双腿上——老猫爬在他的腿肚处睡得正香。季老便僵卧着一动不动,即使又酸又疼也强忍着,免得惊了猫儿的清梦。“此时它也许正梦着捉住了一只耗子,只要我腿一动,它这耗子就吃不成了,岂非大煞风景。”读到这里,我忍俊不禁;而联想到当下有多少人,遇上黏人的小猫蹭上来,不是憎恶得一脚踹开?我不禁要落泪了。
泰戈尔绚烂的哲思,未尝不是由天地间一只飞鸟点燃。梁实秋闲适的情趣,又何尝不是由一枚小小的棋子敲开?生活,总向着细微之处;细微之处,又深含着人生。女诗人之于朝颜,季先生之于老猫,那份对生命细致入微的敬重,衔着人世间最深的秘密。
此刻的我明明只有十八岁,才将人生开启,对生命的意识还略显浅薄。然而,透过那生活中的风景,风景中的人格,人格中的美,我知道,生活的深义就在我低头的一瞬,在我花朵的蕊心,在我走向细微的入口。
懂得生活的人,吃完青菜留下菜心种在花盆里。我恍惚的注视着盆中的菜心,忍不住追问它:生活,细微深处藏着你梦幻的眼睛,对么?
当然,一棵菜心,只能深笑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