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做成了风筝作文
1我做成了风筝
每一次,我在空地上总能看见几个放风筝的人,五颜六色、五花八门的风筝在空中翩翩起舞、随风飘扬,我又开始羡慕起人家了:要是我也有一个风筝该多好呀!
有一次,我向妈妈说了这件事,想要买个风筝。妈妈提议道:“让我们自己做一个风筝吧!”我心想:哎,这是一个好主意!于是,我们找来了五颜六色的彩色纸、两根筷子、胶水、粗棉线、一根细铁丝和一把剪刀。这时,爸爸打趣地说:“这筷子那么沉,起码也得刮个台风才能飞起来吧!”“上次烤羊肉串还剩下几根儿竹签,我看有用,就收起来了。你看,今天正好派上用场。”姥姥把竹签拿过来,对我们说。
我们开始制作了。我先把两根竹签摆成垂直状,然后用细铁丝把两根竹签固定住;再在彩色纸每条边的二分之一的地方画上点,把相邻的边上的点连起来、剪下来,这样就得到一张菱形的纸,贴在做好的风筝骨架上;接着就该绑线了,线绑在哪里也很有讲究,我一开始不懂,把线绑在了竹签相交的点上。风筝做完了,我试飞了几次,发现它总是转几圈就一头栽下来,为什么会这样呢?哦,原来是气流这个家伙在“作祟”。于是我在风筝后加了条“尾巴”,为什么呢?因为我想:鱼、袋鼠不都是用尾巴掌握平衡的吗?还真是,我的风筝加了“尾巴”后,既保持了平衡又美观,可谓一举两得。
我把风筝送上天空,虽然没有买来的漂亮,可毕竟是我自己做的,制作的过程就是我收获成功的过程。
2我做成了风筝
阳春三月,柳枝吐蕊,春风徐徐,正是放风筝的好时机。看到别人手里的风筝在空中飞舞,我跃跃欲试。我多么想放飞自己亲手做的风筝啊!一回到家,我就马不停蹄地开始做风筝。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真做起风筝来我就犯了难,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制作风筝。
于是,姥姥便成了我的顾问,她动口,我动手。经过姥姥的讲解,我才明白:普通风筝的做法一般是采用竹子做骨架,纸做肉。将竹子削成竹片,利用竹片的韧性做风筝的骨架。我做了一个三角形的骨架。可是我绑的骨架老是不对称,挽疙瘩留的线头太长,我急得头上直冒汗。
后来我终于做好了一个令我满意的风筝骨架。接下来我把准备好的宣纸糊在骨架上,再系上线,就做好了。我在做好的风筝上画了一只老鹰,又在风筝边缘粘上彩色皱纹纸。
拿着自己做的风筝往外跑,在空地上,我乘着劲风顺手一放,风筝便静静地升上空中。风筝引来同伴们驻足观赏,自己心里洋洋得意。我感到自己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那一刻才是最幸福的!
3我做成了风筝
今天的风真大啊!正适合去放风筝。可是,正当我把风筝拿出来的时,“哗啦”一声,风筝全部散落开来了。我顿时傻眼了,心里想:风筝散架了,我不能风筝了。可是今天是放风的最佳时期,怎么能错过呢?有了!我就自己来做一个风筝吧!
说干就干,我从散落一地的风筝中好不容易找出了几个没有被损坏的零件,有风筝线和几个钩棍子的圆圈。我从手工箱里找到了许多丝布,把他们缝在一起,在找出棉布加厚。光做这个风筝的“身子”就费了我九牛二虎之力,忙得不可开交,一会儿拿剪刀,一会儿拿胶布,一会儿剪歪了,只好重新拿一块丝布剪。接着,我把圆圈用双面胶贴在了风筝背面,把三个小孔粘在了丝布最上面一段和最下面两端。风筝的“身子”做完后,我就要做风筝的“骨头”了。我不费吹灰之力就找到了两根又细又硬的棍子,可是,我怎么也插不进那个圆圈,因为找到的棍子太硬了,两头好不容易插进去了,结果“咔嘣”一声断了,我记得都要哭出来了。妈妈走过来问我什么事,我说:“我这个棍子太硬了,插不进去,好不容易插进去了,那棍子却断了,我真是要被急死了。”妈妈对我说:“我去给你找两根合适的木棍。”说着,她就去附近的杨柳树下找到了两根不软不硬,长度也刚刚好的木棍。我谢了妈妈,试着把木棍往小孔里一插,不费吹灰之力就插进了小孔,而且还没有断。只剩最后一步了,我从针线包里拿出了一根长长的线,接在风筝“身子”下面。然后,我拿来粘纸,贴在了风筝“身上”,就大功告成了。
看着我自己亲手做的风筝我的心激动得要跳出胸膛。在做风筝的过程中,我明白了只有付出才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