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桥来历和作用作文

时间: 03-25 栏目:话题作文

1

梁桥是我国最普通最常见的一种桥,古时叫作平桥,它的外形平直,比较容易建造,价格低,修建容易,历史悠久,形式优美。它的种类繁多,有版梁、平梁、竹平梁、钢架梁、空心版梁、石梁、系桥闸结合式梁桥和堤桥结合式多跨石梁桥。

八字桥位于城区八字桥直街东端,始建于南宋嘉泰以前,宝佑四年(1256)重建。主孔桥下第五根石柱上正书题字云:“时宝佑丙辰仲冬吉日建”。为我国现存最古城市桥梁。主桥为单孔石梁桥,桥东端沿河岸向南北两个方向落坡,西端向西南两个方向落坡,宋嘉泰《会稽志》云:“两桥相对而斜,状如八字,故得名。”桥高5米,净跨4.5米,桥面净宽3.2米。桥处于三街三河交错处,结构特殊。专家谓为“古代立交桥”。

三接桥又名三脚桥。位于绍兴县坡塘乡栖凫村丁字交叉河道上。桥同时跨三段河道,为一桥代替三座桥的特殊梁桥。净跨4米、2.5米、2×3米,均采用3块并列的石板桥面。

舆龙桥位于绍兴县袍谷洋江,为堤桥结合式多跨石梁桥。桥由5孔天佑桥(4.30米,5.25米,7.75米,6.40米,5.12米)和3孔舆龙桥(4.80米,5.40米,5.15米)组成。天佑桥长28.2米,使河堤与东岸接;舆龙桥长5.35米,使河堤与西岸接。两桥之间用较矮四孔石梁桥相连。全长99.29米,宽2.20米,主桥桥墩宽0.80米。

以上这三座桥皆属于石梁桥,且都是古代建造的桥,具今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梁桥代表了我国桥梁事业的飞快发展,现在我国已能自行建造各种不同类型的桥梁,我为祖国的发展感到自豪和骄傲。

2

桥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一个伟大创造.  

独木桥是人类祖先的一大伟大发明。人们砍倒一棵大树,削去树枝,然后架设在悬崖峭壁,架设在小河两岸,于是,桥就出现了,方便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独木桥虽然经不起风吹雨打,跨度不大,但是,独木桥从古至今,仍然为人们提供交通方便。  

石拱桥的故乡在中国。我们的祖先勤劳勇敢,聪明智慧,他们开山劈石,把石块削成拱形,一块一块地垒在一起,形成一个大拱,架设在河床上,于是就造成了石拱桥。石拱桥坚固无比,千年不垮,它不怕风吹雨打,不怕洪水冲刷,桥上可以行人行车,桥下可以行船、泄洪。我国河北的赵州桥,是双拱双曲,跨度大,是世界石拱桥的里程碑,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钢铁混凝土大桥是长江、黄河之上的彩虹。钢铁大桥,跨度大,坚固耐用,可以成为交通动脉。武汉长江大桥是万里长江第一桥,它上面可以走汽车,中间可以走火车,江面可以走轮船。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武汉长江大桥已经成为武汉市的地标性建筑,成为武汉人的骄傲。今天杭州湾的跨海大桥,长几十千米,成为世界之最,是中国人民改革开放,科技创新的纪念碑。  

城市立交桥是城市的一道雄伟的风景线。城市日益繁荣,交通日益拥挤,城市街道建设立交桥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必然之路。立交桥分上中下三层,汽车行人从三层行驶至四面八方。  

我想象:将来的城市会广泛展开,人居环境会日益改善,立交桥反而会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新的交通工具出现,例如飞机、飞艇、飞袋等,人们会飞翔;但是,独木桥、石拱桥,钢铁桥这些古老而实用的桥梁,它们会永久存在,因为“小桥流水”仍然是我们生活中的最爱。

3

桥是什么?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桥不过是一条放大的板凳?”这句话一语道破了桥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生活中,有形形色色的桥:水上的桥,陆地的桥;独木桥,石板桥;运用高科技手段设计的立交桥?斜拉桥……桥是联系我们生活的重要纽带,也是社会发展?时代变迁的一个重要见证?

古今中外的画家对桥也是情有独钟?宋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将桥作为画卷的高潮,桥成为这幅世界名画中的一个亮点和独特的风景?当代画家吴冠中也曾描绘过各种各样的桥,把桥的姿态与风采展示得淋漓尽致,描绘得栩栩如生?

文学作品中更是离不开桥?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背景的电影《魂断蓝桥》《卡桑德拉大桥》就是以桥作为主题,展示了人们对和平美满生活的强烈追求,对法西斯的无比憎恨?中国古代四大神话传说中也有两处写到了桥:《白蛇传》中的西湖断桥,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缘;《牛郎织女》中的鹊桥,更是发挥了中国古人美好的向往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据说,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的夜晚,你若藏在葡萄架下,还能偷听到牛郎和织女亲热的对话呢?

现实生活中沟通人与人心灵的是心桥?人与人之间隔了一堵墙,如果用真诚理解?信任沟通去推倒它,就会搭建起一座温馨的心桥来?繁荣贸易,促进交流,加强合作,共同发展就要建立商业往来的商桥?商桥使世界更加和平友好,和睦相处,共同发展,互惠互利……

朋友们,就让我们以真诚与真情为基石,用心血和汗水去浇铸,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都建造起许许多多充满爱心的桥来,世界一定会更加幸福而美好!

4说桥

桥有着美好的赞誉,悠久的历史,还有实用的价值。

在诗人眼中,桥更有着独特的风韵。杜甫所描绘的桥是“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白居易为我们展现的桥则是“晴虹桥影出,秋雁橹声来”,苏轼喜爱的则是“弯弯飞桥出,敛敛半月彀”,欧阳修留恋的桥是“波光柳色碧溟蒙,曲渚斜桥画舸通”……这一句句,一篇篇,将桥的美妙刻画得淋漓尽致。

最初,人们将一根木头架在河的两边,这就是最早的桥——独木桥。随着历史的变迁,聪明的劳动人民发现用石头砌成的石拱桥坚固、美观,于是,很多石拱桥就诞生了。我国河北省的赵州桥就是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一座单孔石拱桥,距今已有1400年的历史了。赵州桥是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建造的,它像一弯新月浮出水面,在漫长的岁月里,经受了洪水冲击、地震摇撼、车马重压和风化腐蚀等考验,至今仍然比较完整地保持着原来的结构,这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1957年人们又在长江上建起了第一座长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它全长1670米,有8个桥墩,分上层公路桥和下层火车桥。从此,武汉三镇联成一体,形成了“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立体交通格局,成为江城武汉的一道壮丽景观。

随着时间的演变,时代的进步,城市的车辆越来越多,为了解决交通矛盾,人们在城市的上空用钢筋混凝土建起了多层的立交桥。纵横交错的桥面上,各种车辆来来往往、川流不息,它们四通八达,畅通无阻的行驶,极大地节约了人们宝贵的时间。

桥,是沟通两岸的媒介,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一座座桥背后,更是凝结了桥梁设计者们的智慧结晶!

5老桥

这个闷热的天叫人不想呆在房里。屋外的空气虽不怎么鲜,不过出去走走,却是脑海里涌现的第一念头。

随着人群走,不知不觉,来到了这??老桥头。今天不知怎么的有心情去注意它。老桥的造型,似乎仿造于赵州桥,但规模不宏大。唯一的好处是,桥底有四个拱可以加大泻水容积,减轻桥身的重量,老桥也促进镇上人们的交通。桥身是用石头砌成的。两侧的栏板雕刻着形状简陋的草纹。护栏上雕刻的“花纹”真

是实实在在的“花纹”,石匠们仿佛马马虎虎地挥舞了几下,觉得能刻成花纹就行了。

老桥就像一个孤寂的老头,卧在河中央已有几十年了。几十年的沧桑风雨,它瘦弱的身躯不曾被击垮。记得有一回,台风把一节护栏冲毁了。但这对它来说,只是一点小伤,没有大碍,老桥不容易的是,每天承载着过往的人们。它每天听到的是人们急促的脚步声、杂乱的喇叭声、聒躁的买卖声……人们践踏着老桥的身体,在老桥身上涂鸦。人们既创造了老桥,却也摧残着老桥。而老桥呢,反而把人们当成自己的主人,每天笑着迎来人们,送走人们。

桥旁有一层台阶。台阶上摆着五六个地摊。有卖苹果的阿姨,有剥马蹄的老夫妻,有熟练地操纵着补鞋机的外地鞋匠。他们,依傍着老桥,在桥旁做点小生意来维持生计。我印象极深的是那些鞋匠。一张张黝黑的脸,乌黑沉稳的眼神,是古朴的象征。但他们对客人的无私、热情,却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民族的朴实的气质。想起一次跟奶奶来补鞋,他们主动不收奶奶的钱。这对我和奶奶感触极深。

关于老桥,简陋是它的本质,华丽的辞藻没法修饰;关于鞋匠,古朴是他们的形象,热情无私是他们的本性。

6桥的历史

说到桥,桥的历史变化可大了。

人类最先使用的桥是独木桥。独木桥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砍倒一棵大树,把它放在河的两头。另一种是将木头修成正方形,架在河的两头。独木桥的作用在于可以让人通过河。独木桥的缺点在于桥上的人不能很多,也不能让马车通过。

经过了一段时间,独木桥被石拱桥代替。石拱桥坚固结实,其中,隋朝建立的赵州桥于1300多年前建成,到现在还完好无损。石拱桥下面有一个洞,所以桥上可以走行人,桥下可以过船,石拱桥的两边有护栏,比起独木桥安全多了,石拱桥很美观,远远看去像一条彩虹。

石拱桥由于马车过去时不方便,被长江大桥取代。长江大桥长而平坦,承重量很大,外形十分雄伟壮观,长江大桥的上面一层可以通汽车和行人,下面一层可以通火车,河面上可以通大轮船。在1957年时,毛泽东爷爷为长江大桥写了一首诗:“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写出了长江大桥的壮观。

长江大桥由于只能从一个方向走,被可以向多方向走的立交桥所替代。立交桥可以随心所欲地向多个方向走,像迷宫一样。立交桥不像以前的3种桥,它是一个立体的桥,最多可以建5层高,像拧麻花一样。立交桥因可能向多个方向走,形成的图案十分美,白天在飞机上向下看,会发现立交桥形成的图案十分美丽,有的像一些会跳舞的文字,有的像一条在玩耍的小龙,还有的像一个“花园”里盛开着许多很小小的“花朵”。晚上,立交桥更加美丽,在无数的霓虹灯中展示自己的美。

无论是什么桥,它被建造的目的都是为了人类的生活变得方便。随着科技的发达,桥还会有新的改变。

7桥的历史

桥,一个充满历史气息的字,给人以无尽的遐想。

早在黄帝时期桥就已经出现。传说当时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合后,攻打时、由于部队连夜打仗,十分疲劳,黄帝决定到不远处的一个村庄整顿军队,可苦于前方一条大河挡住了去路,这条河水流湍急又很深,没有船、又无法趟过去。于是黄帝急中生智吩咐部下将树木扎在一起,组成了一个又长又宽的木排“桥”,于是队伍就顺利的渡过了河,这便是最早的“桥”。战胜后,黄帝考虑到有许多这样的河,便下令大量编造这种木排,并取名为桥。大禹称王时,因觉的木桥不坚固,易被水冲走,便将木材改为石料。

后来,桥梁业飞速发展,出现了许多杰出的作品。

有河北赵县的赵州桥,它是现存最古老的敞肩拱石桥;还有现存最早的、桥洞最多的江苏宝带桥;现存最早的十字桥—山西晋祠鱼沼飞梁……这些都是杰出的代表作。

在苍茫的天地间,有山,有水,还有桥。山水本来就是美丽的,桥在这样的天然图画中,真是相得益彰。“晴虹桥影出,秋雁橹声来”;“市桥官柳细,江路野梅香”更是形象的体现出了这一幅“画”的妙处。

桥就那么简单,却有那么充满。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