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1数学教研活动心得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由此可以看出,课堂教学中客观有效的交往,是实施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也只有在教学活动中实现真正有效的互动交往,才能促进教学相长,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使学生在获得数学的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同时,时时闪现生命的灵性和活力,形成良好的态度价值观。通过我们学校所举行的“三三式”教研活动,我学到了很多。比如什么是互动教学,以及如何建构多维互动的数学课堂。下面我谈一谈我的收获。
所谓互动教学,是一种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沟通的教学方法,就是把教学活动看作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的一种真诚、和谐的交往、沟通,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着的教与学统一的活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和创造,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规划者,是学生的组织者,是问题和资料的编写者、提供者,教师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亲身体验的机会,使学生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体验其中的乐趣与成就感。
通过优化“教学互动”的方式,即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同学间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社会环境的相互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模式。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课堂上一切困惑和失败的根子,绝大多数场合下都在于教师忘却了:上课,是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劳动,这种劳动的成功,首先是由师生关系来确定的。”教学就其本质来说,是交往互动的过程,是对话的活动,是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活动中共同创造的活动。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加强师生、生生的互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促进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使我们的课堂教学充满人文性,从而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那么,应该如何建构多维互动的数学课堂呢?
一、把握课堂情绪,创设积极互动的课堂氛围
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心理需要,这种教学法就会变得高度有效。”在师生、生生互动中,我们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是师动生不动。这里面的原因很多,但首要的原因是教师没有注意到互动首先是一种情感、情绪的互动,教师没有创设一种安全、和谐的课堂气氛。很多名师在上课之前都非常注意与学生进行课前几分钟的互动,建立和谐、安全、活跃的心理气氛,为课堂互动教学奠定基础。
教学是师生双方感情和思想交流的过程。要较好地实现情感互动,需要教师创设宽松的课堂气氛,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的思维就容易被激活,课堂教学效果就好。常言道:“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对老师的喜爱,可以激发学生对老师所教学科的喜爱,这也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前提。反之,如果师生不能产生情感互动,学生就容易产生逆反心理,也就根本谈不上有效的教学,学生甚至放弃学习。
因此,教师必须要真正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实现平等对话,尤其要注意把握课堂情绪,创设积极的课堂气氛。教师必须始终做到“目中有人”,确立学生主体的教学观,教师要从心灵深处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在整个师生互动过程中,要以一种商量、协商的口吻进行对话。例如,“你说得真好,老师想学学行吗?”“这个问题,我是这样认为的……你同意吗?”这样的话语使孩子与教师的心拉近了:“老师,我不同意这种看法,我认为……”“老师你说的我还是不理解,我还是觉得我有道理!”这样的积极互动,势必能完全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积极投入到学习探究中。
其次,创设积极互动的课堂气氛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找准教学起点,坚持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的原则,积极创设有意义、现实的、具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和情景,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从而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
二、关注学生的差异,创造条件促进多向交流
正如多元智力理论所指出的那样,每个人的智慧类型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善于形象思维,有的人长于逻辑推理,此外,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家庭背景不同,从而导致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思考方式,不同的解题策略。因此,教学中首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学习,独特体验,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讨论、小组合作等多向交流互动中相互促进、达成共识,实现共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思维的碰撞中智慧之光不断闪现。
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在互动中切实体验知识的生成性,从而发展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发展。《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正确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激励学生猜测、质疑、争论,形成积极、有效、高质的互动,在思维碰撞中得到不断的飞跃。例如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唯一的,但推导公式的过程可以是开放的。六位执教老师在让学生推导长方形面积公式时都立足于学生自主探索、自已发现,如:让学生动手操作摆一摆、量一量,学生在操作中手、脑并用,充分感知,形成表象,从而探索出面积公式。整个过程由学生自主、全程参与,结论由学生独立得出,给人的感觉是学习过程简捷,学习结果水到渠成,令人耳目一新。
因此,学生的学习活动应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而富有个性的过程,只有形成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才能有效地促进多方面的交流、交往以及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从而使实现自身发展。达到有效创新的目的。
三、实时调控,促进课堂的有效互动
赞科夫说:“凡是儿童自己能够理解和感受的一切,都让他们自己去理解和感受,最重要是教师知道应当朝哪个方向引导儿童。”现代教学十分重视课堂的互动生成,但一味地强调生生互动就一定能够达到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吗?高效互动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充分发挥参与者、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需要教师与学生的高效互动,教师要善于根据课堂教学资源的生成,不断调整互动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课堂的有效教学。
首先是善于倾听,善于捕捉课堂中生成的可利用的教学资源。教师要随时实时注意引导,注意把握师生互动的时机,教师要发挥参与和组织者的作用,使课堂朝着有利于学生的方向发展,我们的数学课堂也会因此而精彩。
另外,教师在当好组织者的角色,在与个别学生交流讨论时,教师要组织其余学生一起来倾听,善于“抛绣球”,踢皮球使学生都参与到对话互动中来,扩大互动参与的面,提高互动的效益。
其次,师生互动需要深化提高,教师要发挥指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提升思维的层次,引导梳理,促进学生思维的有序化。
新课程的改革不仅是一种教材的改革,更是一种文化的改革,一种观念的改革。作为工作在教学第一线的我们,要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需要,就必须更新观念,不断提高素质,同新课程一起成长。这次新理念的学习,重塑了我对教育的认识,也慢慢的更新了我的教学行为。
“教无定法”、“学无止境”,本次教研活动更多的是给我们教师提供了一个教学交流、互动、学习的平台,它留给教师的思考也是颇多的。愿我们龙山小学的教师能把握机遇,以勤奋钻研、勇于探索的精神在教学这个大舞台上不断彰显自己的魅力,愿数学课堂成为师生交流互动的乐园。
2小学数学教研活动学习心得
10月29日,全市小学数学教研在我校举行,我有幸参加这次教研活动,听了两个讲座和三节优质课及一位老师的精彩点评,让我受益匪浅,感触颇深,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以下谈谈我个人的点滴体会。
刘玉婉老师的讲座,特别精彩,图文并茂。让我特别感动的是她能将她学习到的点点滴滴:小到一句话,一个教学例子,一张图片,和我们大家分享,这说明她学习的时候是多么的认真啊,这种认真学习的精神特别值得我学习。
古挺先校长那堂激昂澎湃的讲座至今还深深的刻在我的脑海,“数学教师的要与不要”道出了很多老师的心声,不过大多老师是敢想不敢做,有想法没行动,也包括我在内,觉得自己在以往的教学和工作中存在着很多不足,古校长的一番话,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要勤于学习,不要选择沉沦”,可能很多老师都和我有同感吧,觉得自己现在有点像“混日子”,以前做的实在不够,不能再这样下去了,要奋斗,不要虚度青春。
三堂精彩各有千秋的数学优质课,有着共同的优点:
1、从学生身边的实际生活及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出发,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及数学的趣味性。
2、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直观教具、投影仪等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能使静态的数学知识动态化,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学生学到的知识也能印象深刻,永久不忘。
3、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多样化的练习,是帮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学习兴趣,发展逻辑思维的有效途径。在数学练习中采用多样的题型,使练习内容灵活多样,富有趣味性。
在这短短的1天时间里,让我近距离地接触了优秀教师,聆听这些老师的示范课,从中我领略到每个老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他们所设计的学习情景,不仅绚丽多彩,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蕴含着数学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学生通过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主动地参与探究解决问题。这些老师不但关注学生,把握数学的解题方法,而且更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人耳目一新。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取长补短。
3数学教研活动心得
今天我镇五年级数学教师在大茹庄小学进行了一次教研活动。在陈朋涛主任的精彩主持下,各位教师畅所欲言,从各个角度谈论自己在如何设计数学课堂练习设计方面的见解。通过半天的活动我感觉自己有了很大的收获。
我知道了数学课堂练习是一堂数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深入理解新知识、掌握新的技能技巧、培养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往更深层次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一节数学课,练习设计是否有针对性、是否有效,将是一节课的重中之重。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围绕教学目标,联系学生实际,精心设计练习的内容和形式,既要整体考虑练习的形式,又要考虑练习的具体内容,把握尺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我们有这样的安排:
1、有针对性的练习设计。
教学内容的不同,重、难点也不同,根据不同的内容,从班级现状出发,抓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对重点内容可采用集中性练习。对难点,既要抓住关键,又要适当分散。此阶段可以有几下几种练习形式:
(1)、专项性练习。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很难理解的关键之处要花大力气安排专项练习。如在教方程的时侯,首先要理解等式的意义,所以为了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对等式两边同时加、减、乘、除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可以进行专项练习。口算教学的时候,也可以安排。但是练习后,必须有强化性的检测,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2)、验证性练习。在新授课的时候让学生先通过猜想,再进行验证,在学生自主的验证练习中掌握知识,从而突破了重点与难点。
(3)、反思性练习。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易错、会错的题型,有针对性的设计练习进行训练,会提高练习的效率。
2、探索“多样化”的练习设计。
课堂练习要讲究“花样”,按部就班地练是低效的,练习必须有针对性,安排不同的练习形式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那些易混淆的内容,要引导学生加以辨析。此时可设计以下几种练习:
(1)、发现式练习。如在整数除法的估算时,我们可以通过一组计算让学生去发现估算方法。
(2)、对比性练习。如在教学用分数解决问题中的单位“1”已知与单位“1”未知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此种练习。
(3)、变式性练习。如在教学学生春游“乘船”、“乘车”“搭帐篷”的问题的时候,可以穿插一些“做衣服”、“装车轮”的问题。让学生明白问题的本质,使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得以发展。
(4)、反馈性练习。把学生在练习中的错题拿出来,让大家找一找,说一说错在哪里(重在说),这样的练习针对性强,效率高。
3、“拓展延伸”的练习设计。
在课堂练习中,适当增加一些原创题。让学生综合地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有一定难度的习题(针对一部分学生),来满足学有余力的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探索、创新精神。这样的练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此阶段可设计以下几种练习形式
(1)、“可变式”练习。通过一题多变的练习,让学生在变中思变,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既巩固了知识,又拓宽了解题思路。
(2)、开放性练习。设计一些条件多余或不足,答案不唯一的练习,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的培养,更利于学生从模仿走向创新。
(3)、生活中的数学练习。如“购物”问题、平面图形表面积的计算、立体图形体积的计算等,可以把书本知识融入我们的生活,让学生对“数学源于生活”有更深刻的体会,从而逐渐对数学产生兴趣。更多的练习形式有待于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逐渐发现和完善。
(二)、有效课外练习的实施策略。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布置的作业越多,学生错的也越多,老师们的抱怨由此而起。因此,在课外作业上我觉得应该少布置书面作业,甚至可以不布置。用一些其它形式的课后作业代之。有这样几种作业形式课供参考:
(1)实践性作业。如在学习了百分数后,可以让学生到各个领域去寻找百分数,理解各中的意义;学了千克与克后,可以让学生到超市自由调查一些物品的净含量,这样的案例有很多。这样的实践性作业,不但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调查性作业。这种作业不仅使学生获得了课本上的基本知识,而且使学生主动地把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让他们真正理解数学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如在教了利息后,让学生向银行职员或家长调查,询问提前支取或延后支取的利息情况。
(3)研究性作业。通过设计一些小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让学生去研究“怎样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为什么要用草稿纸”、“用分数解决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等。在这样的研究过程中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及方法进行反思。
总之,练习最直接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所以练习不能停留在简单模仿与重复上,忽视练习中的思维因素。而实质上,练习只是一种手段,培养能力与发展思维才是目的。
4数学教研活动学习心得
聆听学习了学校以及伍家区组织的数学教研活动之后,我对小学数学教学有了很多新的认识,也开阔了眼界,特别是因教师教学的侧重点不同而从不同的切入点入手以及对同一内容的不同教法让我深刻体会到数学教学的魅力。
三年级数学《认识分数》这一课,刚接触数学教学的时候自己教授过,之前也聆听过别的教师教学,在这一次的活动中,再一次接触到这一内容,发现每一个老师在细心备课做足功夫的过程中,都有一个环节是共有的而这个环节教师的设计也是各具风格,那就是学生折及涂表示分数的过程,这个过程设计的用心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分数意义的渗透和理解。从具体的图形到抽象的数字,学生都能按部就班的按老师设计的进程一步步前行,也能公式化的描述出每个分数所表示的意义。在教师的引导教学下,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有一个固化的认识,那就是结合实物很容易表达出分数的意义,一但脱离实物只针对分数本身学生却有些茫然。如何在学生针对具体的图形理解分数意义时渗透单位“1”的概念?刘莉教研员在这节课的点评上让我们深刻的追问一下,不同形状的物体要折或涂相同的分数,那么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是一样的学生又会怎么理解呢?我想这个问题是值得我好好斟酌的。
小学阶段的学生是一个个思维十分发散与活跃的对象,对于知识既渴求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而我们教师,经过了长年的学习以及经验的积累,在思维方面已经慢慢固化。比如,曾有人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幼儿园小朋友的黑板上画上一个圆,孩子们有的说是月饼,有的说是鸡蛋,也有的说是石头,而在大学生以及成人的黑板上画上一个圆,都会异口同声的说这是零,为什么?其实这就是知识、经验固化的结果,我们教师现在缺少的就是发散的思维以及丰富的想象能力。同是在《认识分数》这一课,孩子们用折的方法来表示四分之一这个分数,孩子们的折法五花八门,但都能通过平均分的方法表示出四分之一,而教师的演示过程以及设计中可能还没有这么多的方法,我不得不赞叹孩子单纯思维中那跳动的智慧,也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教学,怎么样教才能保留住这些跳动的智慧,而不让它们慢慢遗失呢?在这一次的教研活动中,我再一次深刻的体会到对于这一点我们该向孩子们学习!
每一节课都少不了评价策略,在常规课中的评价,我们往往凭借目测以及抽样检测,没有可靠的数字,这一次的学习中,让我明白了科学的评价策略也很重要,除了不可量化的因素外,我们还是需要有可靠的数字来说话。
教学是一门艺术,不同的领悟就会有不同的展现,每一名教师对教材的领悟将决定教师的教学方向与设计过程,也将决定不同的教学效果,期望自己能做一名有领悟力的教师。
5数学教研活动心得体会
2月29日,我们太行小学数学联片式教研活动如期举行,参加这次教研活动的不仅有联片区兄弟学校,还有来至临汾的老师。本次活动围绕着“三步导学教学模式研讨”这一主题展开,活动中我听了张晓燕老师的一节关于《数学广角—重叠问题》的研讨课。听课后让我受益匪浅,感慨良多。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与思考。
一、张晓燕老师能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努力做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放手又有效的调控教学。例如:在整个知识的获取过程中,基本上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去获取,老师只是起了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
二、注重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充分获取数学活动的经验,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的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交流,可见,合作交流在数学教学中也相当重要,本课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理念,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合作探索中学会了用集合的思想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体现趣味性和层次性,先设计了游戏,让学生在“做中学,玩中学”,然后设计了几道有趣的练习,使练习
有坡度,难度适宜,真正体现了让不同的学生在教学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遗憾也是一种立美,为此,我提出两个不成熟的看法:一是学生的错误也是比较好的教学资源,老师还应善于倾听学生的错因,才能更有利于帮助问题的解决。二是要规范学生数学语言。
通过这次联片教研活动,对于我来说,提高很大,对三步导学的实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希望自己能多参加这样的活动,学习别人的长处,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