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来桥作文300字
1紫来桥
紫来桥,曾名桐溪桥、子来桥、良弼桥,位于市区龙眠河上。桥东西走向,东接东大街,西抵紫来街。全长48米,宽4.5米,高4.6米,五孔四垛,用麻条石垒成。桥西头第一孔用麻石砌拱券,其它四孔用巨型长方条石铺砌,呈方形。桥的迎水面设尖形分水墩,今西头第一垛分水墩不存。桥面中间有一道较深的古辙道痕迹,印证着老桥的古朴与沧桑。
紫来桥建于元代,相传方苞始祖方德益捐金建石桥。明清之季,桥因洪水等灾害侵袭,屡次塌毁,又屡屡重建。其中,清代乾隆初年,大学士张廷玉捐金数万,重建石桥。邑人德之,更名“良弼桥”。
1984年,桐城县人民政府拨款修葺紫来桥。1985年9月,县人民政府公布该桥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桐城的桥——紫来桥
桐城有许多桥,有美丽的彩虹桥,有热闹的廊桥,有车水马龙的龙眠桥……其中,我最喜欢的还是紫来桥。
紫来桥长48米,宽4.5米,由麻石砌成,桥边的围栏上记得上了精美的花纹,桥栏外面还有一排排暖白色的灯,在晚上显的格外美丽,在桥中间还有一条深深的车轮印,说明了古代紫来桥的繁忙。
晚饭后,老人们喜欢来这里散步,乘凉,有些老爷爷,老奶奶喜欢在桥头旁边的亭子里唱黄梅戏,有些老奶奶喜欢在桥头左边的空地上跳广场舞,还有一些小朋友喜欢在这里滑旱冰,现在紫来桥的桥头在暖白色的灯里弥散着安然,祥和的气息。
这就是我最喜欢的桥——紫来桥,因为它给这里的人们带来了许多的快乐和无限的乐趣。
3美丽的紫来桥
桐城有许多桥,有彩虹桥、紫来桥、海峰桥……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紫来桥。
紫来桥原名是童溪桥,曾名子来桥,良弼桥,东西走向,东接东大街,西抵紫来街。全长48米,宽45米,高46米,五孔四垛。其它四孔用巨型长方条铺砌,呈长方形。桥的迎水面设尖型分水墩。桥面中间有一道较深的古辙道痕迹,印证着老桥的古朴与沧桑。历史上紫来桥曾几度被毁。好在我们桐城民风淳朴,总有乡贤捐资重修。
最先建石桥的捐助人叫方德益,是后来桐城派名人方苞的祖先。紫来桥是取“紫气东来”之意。我们桐城素有“文都”之称。而民间常有“龙眠山上茶,紫来桥下水”之说。桐城市个山清水秀的美丽小城,我们共饮着流经紫来桥下的水,感受着文化底蕴,在这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快乐地成长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