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消失的年味作文
1渐渐消失的年味
对于新年,人们总是那样的期盼。但似乎,现在的新年,过得让人“无聊”、让人担心……
在路上、在车中、在街上……总会听到这样的话“现在也只有炮声还能添点年气,如果没了它,还真不知这年过成什么样……”
的确,在以前,人们心中的新年总是充满快乐:穿新衣、挣压岁钱、吃到平常无法吃到的可口佳肴……那时的人们,总希望过年;那时的新年,才过得更有意义。而现在呢?人们生活富裕了,政府对于贫困户也帮助了,在党的领导下,现在过年得到的东西,平时也能得到了。这虽然是件值得五湖四海人民举杯同庆的事,但谁又想过呢,这样一来,新年岂不是变得“平凡”。
现在过年,想来想去,只有炮声才能让年过的“与众不同”,而吸引人们。但是,各大城市却在这极为缺少年气的“危急”情况下,又颁布了“严禁燃放烟花爆竹”的严酷命令,一下子又让这几乎是唯一的年气渐渐消失……
我知道,每年过年因燃放烟花爆竹炸伤的人很多,有些人都残废或失去了生命。但是,不能因为这样就无情的“赶”走了这个年气,我们可以想一个即让年气(炮声)长存,又不会伤倒人的好法律、好政策。
虽然过年除了放炮外,各地还有自己独特的民俗。但这些民俗必尽在大城市无法使用,这样一来,大城市的人过年岂不很平凡呢?
今年,部分城市撤销了这个“严酷”的命令(“严禁燃放烟花爆竹”的命令)。但我们仍应该注意,不要再让它“上市”,取而代之的应是更好、更适当的规定。
我们中国人放炮已经是有相当长的历史了。我们中国已经有许多历史悠久的传统消失了。如果不远的将来,这个“放炮传统”也被人们逼走了,那我们中国还留着了什么?我们中国人的新年还会那么吸引人吗?难道我们要让其他国家的人指骂我们中国人的愚昧吗?
科技的进步是不可缺少的!但我们也应该留住一些传统、留住历史、留住回忆,也应该留住这新年中不可缺少的年气——炮声!
2渐渐消失的年味
今天看见这条消息的时候,感觉现在的年味真是没有以前浓厚了。记得我们小时候,那个时候过年的窗花,都是要自己来剪的,还有每一家的对联和福字,也都是院子里面写毛笔字很好的一位爷爷来写的。
记得我们那个时候过年,从小年开始,家家户户都开始忙碌起来,家家都要蒸面食,而且都要杀鸡什么的。而小孩子们也都会让大人带着去买好多好多的鞭炮,然后盼着三十儿早点到来。
等到除夕这天,院子里面真是好不热闹,家家的年夜饭都是很丰盛的,而我们这些小孩子,都会各家的跑来跑去,不论去那一家,看见自己喜欢吃的,就会吃上几口。而那个时候邻里之间的关系,也和一家人一样亲。
而现在的春节,不仅花钱很多,但是很多人却感觉不到过年的乐趣了。虽然以前物质条件没有现在好,可是那个时候的人们是淳朴的,对于物质上面的要求也不是很高,所以那个时候过年对于大家来说,虽然会很累,但是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可是现在过年,虽然花钱,但是却感觉没有什么意思,年味越来越远离我们了。不仅以前好多的传统习惯没有了,过年也变得除了吃就是吃的节日了。记得我们小时候,除夕当天晚上,鞭炮声一直到天亮都不会断,可是今年的除夕,刚刚过十二点,外面已经很安静了。等到初一晚上,几乎都听不到鞭炮的声音了。虽然现在过年少了以前的那些年味,可是只要家人都在一起团团圆圆的,这就是永远不会变的味道。
3消失的年味
社会在慢慢变小,但人心似乎在逐渐拉大,中国人对于“年”的信仰还在吗?如今正值年关,不少人对于拜年的话题也开始敏感起来,究竟怎样拜年才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是微信、QQ、微博还是群发的短信呢?2015年什么样的拜年方式让人喜出望外,我们该如何寻找消失的年味呢?也许一场新的拜年方式的变革需要上演,它究竟在哪里呢?
从走街串巷拜年到电话短信拜年人情味慢慢淡了
不少上了年龄的朋友回忆,以前拜年大家都是走街串巷,见了面互相打招呼问好。拥三两好友,谈天论地,好不惬意。现在一阵嘟嘟声之后,是几句不痛不痒的押韵祝福短信,让人味同嚼蜡。其实这种新式的拜年方式如同工厂车间里流水线的产品一样,只有高科技,缺乏人情味。这让年这个对于中国人意义非常的节日,开始变得索然无味。现在的孩子很难体会到上个世纪过年时候街上的景象,虽然没有QQ、微信、甚至没有现在的电话,但大家对年的期待感是那样的强烈。如今随着高科技社会的到来,年味已经被冲淡的所剩无几,更多则是节日里迎来的又一轮消费刺激而已。
高科技拜年能否重拾年味的记忆
对于高科技智能化拜年方式,不少朋友持有辩证的态度。高科技拜年本身并无过错,关键在于如何让它更走心,更充满人与人之间的情谊。而这是如今拜年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高科技拜年如何告别单一、千篇一律的群发短信、祝福语,当然要玩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在很多人的手机里,我傲APP贺卡的拜年方式在2015年走红,这是一款可以上传图片、编辑文字、制作出更多符合新年主题的电子贺卡。对于不少朋友来说,这种我傲APP软件制作出来的贺卡区别于之前的QQ邮箱贺卡等常见贺卡,它可以制作出符合自己新意的定制贺卡,让拜年的方式与众不同之外,因拜年对象而异,更增添一些温情。让祝福的接收者感受到祝福人的用心和关心,拉近彼此之间的关系。
年味的找寻并不一定要求我们回到以前的拜年方式,只需要我们在过年拜年时多用一点心,多一点创新和意义,才能让更多人期待春节的到来,期待收到来自各个关系群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