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节日情结作文600字
1我的节日情结
又是一年的清明,又是一度的思念。伴着清凉和煦的风,我又回到家乡,来度过这略带哀伤色彩的清明节。
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话说得不完全对,现在不是艳阳高照吗?或许是老天怜惜,让我们带着不至于太哀伤的心情去给亲人扫扫墓吧。
亲人的墓都沉睡在山上,我与妈妈带了把扫反,朝墓地走去,因为是山,所以一路上杂草丛生,稍不小心就要拌倒。坑坑洼洼的泥路,被人们踩出了一个个脚印。
不过一路上的风景也是怡人的。那漫山遍野的金黄,是油菜花;那万绿丛中一点红的,是桃花。再爬得高些,就能望见那宽阔的海塘了。人在林间穿梭,鸟虫在树上欢唱,看着那些风景,郁闷的心情也会一扫而空。
到了墓前,妈妈放上了一盆鲜花,花瓣还很娇嫩,露珠也在上面挂着,不过过不了多久,它就会失去往日的色彩,枯萎了的。
墓四周长满了野草,拔了这些野草,手都有些红肿。接着又要扫墓,我将墓前的土灰扫了又扫,却似乎扫不尽。正扫着,突然发现墓边那一小朵蒲公英,生机勃勃的样子惹人喜爱。
轻轻地将它摘下,不能能它吹成满天飞舞的样子,噢,还没成熟呢!
扫墓完毕了,与墓中沉睡的人儿告别,下山了,迎面而来的又是一阵清风,还含着泥土味儿。那油菜花与桃花还在风中摇曳着。拍下几张照片,算做这次清明节的留恋吧。有一句话说:花开花落人依旧,人哪是依旧的呢?花还未绽放,人已经落了。
清明节也许真的是一个哀伤的节日吧。
2我的节日情结
作为一个微小的生命存在于天地间,我过着平淡而宁静,简单而有规律的生活,我自觉过得算是从容而充实。我喜欢这样的生活,但我更喜欢过节,不仅仅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包括舶来品,我都喜欢。有时还要自己创造节日,给平淡的生活调一调味,制造点儿小小的令家人惊喜的浪花儿,增添点儿生活的激情与浪漫情味。甚至有时天真地想,如果天天过节多好。
不过,该过的节总归是重点。离过节还有许多天,我就开始盘算了:怎样过才有价值、有意义呢?既让亲人们觉得幸福又不俗气,又让自己快乐又不显小气。
当看到亲人们那洋溢在脸上幸福的微笑,听到流露在言语中的惊喜,感受到他们发自内心的行动时,作为儿女,我觉得我的付出“值”!“父爱如山,母爱似港”,我常常感受到处于父母之爱的包围中,他们给予了我生命,给予了我绵绵不尽的爱,把我当成永远长不大的孩子加以呵护。所以,当我高兴时,我首先想到让他们和我分享,当我遇到疑难时,怕他们担忧,先向老公、朋友倾诉,问题解决后还要回到心灵的港湾向他们告白。此时让父母替我拥有真诚的友情而感到高兴:儿女已不再是孩子,已成为一个你们希望的独立的人。作为最忠实的听众,有时又是最可信任的领路人,提出更好的建议,这是儿女们最大的幸福。
有时登门拜访自己的老师,继续接受他们的言传身教,获取更多的教学经验与指点,以便在教学路上走得更宽,更远。
我也喜欢给我的同学、朋友、同事们送上节日祝福短信,告诉他们,我在想念他们,感谢他们平时对我的帮助,以加深我们的友谊。
父亲节快到了,拿什么奉献两位父亲,来表达儿女的敬爱之情呢?
3我的清明情结
每年的清明节,每次踏上回家的路,越靠近家乡,我变得越迷茫。少时的水泥路、曲里拐弯的小巷和灯管、结伴相行的青涩少年如今已经被宽阔的柏油大道、齐整的高楼和霓虹灯、发福的青年男子所取代。东奔西走间,故乡1.0升级为故乡2.0……乃至以后的N.0,记忆中的家乡和岁月一样变得飞快,只能感叹,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城市化摧枯拉朽,我们正在一波又一波、一代又一代地从乡村涌进城市或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我们在只有邻居没有亲戚,只有同事没有伙伴的钢筋水泥中冷漠穿梭并强迫自己适应,只是也常常会在记忆中思念故乡,在孤独中回味亲情。可惜这些都被掩埋在时间序列里,只能抽离成或浓或淡的记忆,或浮现于相框里,忽远忽近地凝视着岁月。
我来自哪里,我归于何处?无论我们出生在何处,迁徙过多少地方,走得有多远,总被一种故乡情结所纠缠。我们的故乡虽不是我们久居的场所,但它却这样顽固地占据着我们的回忆,这样莫名其妙的伴随着我们的终生;即使居住的时间不长,它留给我们的回忆却那么地深远,因为那里有我们的亲人,有我们熟悉的语言,有我们的血脉,有我们的回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我们的先辈将清明定格得十分悲凉,回忆有时候很苦,可以让你形容枯槁,容颜憔悴。但怀念家乡,是因为心有所系,梦有所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