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我眼中的沈从文作文

时间: 01-19 栏目:话题作文

1我眼中的沈从文

读过沈从文先生的《沈从文别集——友情集》后,我深深地为他幽默诙谐而又暗含讽刺的语言风格所折服。然而,又有谁知道他是经过怎样的生活历练才养成这份令人佩服的从容与淡定呢?

沈从文先生出身农村,生活极其贫困,家中有病重的老母亲,哥哥和妹妹各一人,家人日常生活开支全靠他一人给别人写稿拿点小钱支撑着。先生自己身体也很不好,常患头痛且流鼻血,这事儿对沈先生来讲已是家常便饭,一天不头痛不流鼻血反倒不习惯,他在自己写的通讯里常提到这事,语气中可以感觉到他是在拿这事说笑的。咳,这人啊,生活到了如此困窘的地步,却拿不出任何办法,最多也只是低声下气地压着自己的脾气给别人写点东西,拿点委屈钱,勉强过活。面对这几乎让人绝望的生活,沈先生也只能苦中作乐了。

沈从文先生在贫穷里是看透了这世界的,他看的太透了,也就看开了。他生活在上海租界,却始终保持着农村人的土气,这土气亦是傲气,所以,他与城市是不太相容的,城市里的势利与黑暗,虚伪与愚蠢会让他浑身不自在。但是,时间久了,他已把这生活看得透彻,他以生活的智慧将自己紧紧包裹着,笑看世俗与人生。

沈从文先生生活在国共内战的年代,杀机四伏,人心惶惶。可是,沈先生是不在乎这个的,对于一个每天在困窘中度过的人,就像沈先生说道,死了未必是坏事。不过,在遍布黑暗的生活里,有一片阳光是一直让他留恋的,也许亦是他生活下去的动力,那就是友情。在沈从文先生的一生中,他的朋友遍布四海,与这些人相聚、交谈、通信想必是他最高兴的时光了。友情给了他温暖,力量和生活下去的勇气,让他在面对困境时更加从容和镇定,我想。不幸的是,他的朋友一个接一个地被捉走了,杀掉了。

生活是一部大写的书,一部看不完的书,一部给人知识最多的书,沈从文先生一生都在认认真真地读这本书,并且读懂读透,使他能以一种近乎调侃的态度看待生活中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

2我眼中的沈从文

沈从文,一个出生在湘西凤凰县的“自然之子”,在湘西的世外桃源中长到15岁,后来就参加了军队。在军队里开展从文,最后走上一条创作的艰辛道路。他用他独特的世界观和审美观,为广大的读者奉献了一个纯净,充满诗意的世外桃源。在他为我们用文字创造的独特的世界里,有的只是人性,有的只是做为一个人的光辉。没有了社会强加了人身上的过多的负累。想爱就爱,想恨就恨。在他的笔下,人是干净的,爱情是纯洁,透明,象水晶一样的美好。

就是这样的一位在眼镜后充满着慈爱,充满着对人生之爱的老人,在很多所谓的“御用”作家认为,他所创作的人物,没有人物的阶级属性,里面没有坏人,都是一些自然人。真的可笑,可悲,如果这些所谓的作家到过凤凰去看一看的话,他,真的就会明白自己的无知了。

就是这样一位可爱,可敬的老人,在文革的时候,就因为这些,因为郭沫若的一篇文章,他开始了噩梦一般是生活。首先是不准他从事自己喜爱的文学创作了。又安排他去打扫女厕所。每当当我读到这里的时候,就会是一种如刺在喉的感觉。想想,就是这样的一双手,一双瘦骨嶙峋的老人的手,一双为我们描绘出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的手,在打扫女厕所。后来有个女学生去采访他的时候,这个女学生拥抱了他一下,说了一句“您真的辛苦了”,这位70多岁的老人,就嚎啕大哭起来,连夫人张兆和都不知所措……

就是这样的一位老人,在60多岁快70岁的高龄时被下放到湖北咸宁干校进行劳动改造,在繁重的劳动之余还保持着一颗乐观的心。就是这样的一位老人,在70多岁因年老多病回北京以后,接受周总理的委托,开始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在短短的几年时间之内,又写出了配有大量图片资料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其对生命的热爱,对事业的执著,另我们每一个当代青年汗颜。

我们热爱鲁迅,是因为他文如其人的人格魅力,沈从文又何尝不是,他的文章就如他的人一样,爱生命,爱自然,爱一切可爱之处。我们喜欢金庸,是因为他为我们写出了一个成人童话的世界,为我们送上了另外一个精彩,热烈的世界。沈从文亦何尝不是,他用自己的生命之火点燃了一个干净,透明的童话而又真实的世界——湘西,为我们送上了另一个精神的净土世界。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爱他呢,更不能因为所谓主流,御用作家的压制,剥夺了我们对这样一位可敬的作家的热爱。总有一天,我们会因为有了这样的一个作家而骄傲,而自豪。

3古来圣贤皆寂寞——我眼中的沈从文

沈从文的命运坎坷不已。生前,对他的作品争议很大,所以并不为社会推崇。有趣的是,在他死后,却在文坛大热起来。他写小说,走的是一条与右翼作家不同的道路,心态完全是宁静的。即便是有愤愤之音,也是把感情,深深隐在作品的深处,不那么锋芒毕露。又因为不随世风而动,对不健康的东西敬而远之,故找来许多人非议,以为是大逆不道的人。待到全国解放后,沈从文在文坛,几乎无落脚之地,隧改行从事文物研究工作,从此,他从小说界彻底隐退了下来。

沈从文一声写下了大量的小说,尤以《边城》颇引人争议。看法多有不同。在30年代,像他这样远离政治,只写尘世间纯粹人性逆差的作品,似乎被视为社会非主流的东西。但半个世纪之后,人们再谈此文,觉得左翼一些作家对沈从文的抨击,多失之于偏颇,是很难立住脚的。沈从文的魅力,也随时间的延续,在延续着。

看他的作品,你可以发现,他的笔触极为恬静。他把悲剧的那些东西,那么平淡的写下来。世间的大喜大悲,在他这里,是及其沉静的文字。但于沉静之中,让读者撕心裂肺。在都市多样的,近于疯狂的生活中,乡下人淳朴的民风、民情,显得那么脆弱。而惟其太脆弱,故其美的仪态便愈楚楚动人。

在现代文学史上,对乡下人苦难的把握,除鲁迅外,沈从文是一个突出的代表。这点你可以从小说《丈夫》中看得出来。但他不像鲁迅那样宣泄着绝望,他完全是一种超然和宁静的姿态,来打量人物,注视人生。这种对悲剧的远距离式的观望,其美学效果,同样令人震撼不已。沈从文的世界充盈着宁静的悲剧,与悲剧的宁静。喧嚣、躁动在他那儿绝迹了。他其实并不是逃离现实的人,只是他过于矜持、平和,带着一股巨大的慈悲之心,悄悄地站在红尘寂静的一角,把苦难的泪,默默地吞到肚子里。他不会也不可能是一个政治家,他对政治的厌倦,大概也就决定了他不会从一种使命式的理念出发去解释人生。沈从文式艺术的,他甚至像一个超然于现代文明之上的善意的审视者,带着一种生命意思,去体验人生。那悠远的山谷足音,潺潺的水乡之梦,隐藏着他博大的生命哲学。他以形象的、美的韵致,昭示了尘世的炎凉之态。

只有读懂了《边城》、《丈夫》等小说,你才会懂得他的世界。这个世界的一草一木,均沾着历史的晨雾。沈从文把一个清爽、纯洁的东西,献给了我们,仅此一点,他的灵魂将永远不朽。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