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村书记异地挂职总结

时间: 11-07 栏目:总结

1村(社区)组织书记异地挂职总结

福建省委组织部在20XX年3月初,掀起农村(社区)党组书记异地挂职锻炼的风潮,很荣幸,我也参加异地挂职的书记行列。也许是巧合,我挂职锻炼的村正在搞“美丽乡村”建设,而我的规划中,我任职的拱屿村也要用三年时间打造“美丽幸福农村”。我这个外来“和尚”真的是来取经了,能否取到“真经”?就要看接下来挂职锻炼的短短一个半月,如何的完美融入当地,如何挖掘到“真经”。我被派往挂职的地方,那就是连江县琯头镇的一颗璀璨明珠,美丽的拱屿村。

初到琯头镇,经连江县组织部领导介绍了解到拱屿村的基本情况,算初步感知到拱屿村。屿村位于福州市东南部,闽江口北岸,琯头镇区中心地带,距福州市区38公里,距连江县城10公里,背靠风景秀美的青芝山,环境宜人,104国道贯穿辖区,交通便利。全村人口20XX人,村两委干部8名,党员74名,村民代表48名,海外华侨约2500人,为连江县著名侨乡,20XX年拱屿村农民人均纯收入8000多元,村财收入200多万元。拱屿村集体资产资源基础雄厚,现拥有各类店面78间约20XX平方米,大型综合楼5000平方米,标准厂房3000平方米,仓库房产15间,总资产市值上亿元。先后获得县年度平安建设先进集体、县先进妇代会、镇先进党支部、“平安家庭”创建活动示范村、省级三资管理示范点、县级党建示范点、县级党建带团建妇建工建创先争优示范点、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妇女之家等荣誉称号。

拱屿村不愧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外部的融资渠道。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大至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再到琯头镇拱屿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地利”即优越的地理环境。“人和”即勤劳朴实的村民,团结的领导集体,具有个人威望及执行能力的班子带头人倪书记及倪主任。美丽拱屿建设,在他们的带领下,必定一路坦途,前景美好。

按照上级组织部们的要求,挂职锻炼的村党组书记,在挂职锻炼期间要将每天的所见、所学、所思、所想、所做、所得记录下来,所以,我将在拱屿村挂职学习的点点滴滴都汇集在我的笔记本电脑里,希望对我今后回村开展工作能起到莫大的帮助,对我人生有这段经历而感到自豪和回味。

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资讯的透明,公众参与的民主意识提高。村委会作为村民自治组织,本应在群众的民主监督下顺利的开展工作。然而,很多地方近年的农村基层组织选举却完全失了型,走了样。基层组织选举,成为财富和帮派的竞技场,利益团体角逐的“无间道”。造成的结果就是导致农村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难题,即团队执行力危机。

村委会选举三年一届,人员变动大,村干部的素质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宗族派别分歧,利益团体渗透,以及受选举后遗症的影响都贯穿其中。有的村两委干部只为背后支持的选民而存在,选举造成的矛盾纠纷突显在日常工作中,造成组织涣散,两委干部之间没办法搞好团结协作,互相扯皮推诿,村务没办法执行落实。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又到了换届时间,大家都无心做事,忙着通过各种渠道争取连任。集体经济没办法发展。要落实村建项目,只有透支村财,导致债务堆积。如此恶性循环,村级组织的发展越发艰难。

如何搞好两委之间的团结协作关系?如何摆脱民主选举产生后遗症的魅魔?如何提高村级组织团队执行力的问题?如何加强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如何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各级党政部门都在积极的探索。但关键还是将如何提高村党组书记的驾驭和统领全局的能力,提高党员干部个人操守以及文化素质修养。把好发展党员,选举两委干部的关口,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以及如何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团队的执行力的问题,作为解决现实危机的切入点。而这些也作为我这次挂职所要思考,努力改变的问题。

拱屿村的“美丽乡村建设”,牵涉到项目的立项,村落的规划,资金的争取,卫生的整治,用地的拆征,环境的绿化,古迹的恢复。工作量之大,问题之复杂不是一般村务所能比拟的。拱屿村的两委在书记和主任的带领下,精诚团结,密切配合,建设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这关键体现在团队执行力的问题。在此挂职,算找对地方,投对“庙门”,诚挚请教,受益匪浅。

首先,拱屿村支部书记个人威望高,经济发展能力强,产业辐射带动能力广,为人办事正派公道。与村主任的沟通密切,互相尊重,共同协商,两委在村务管理上能达成共识。在发展党建的基础上推动村建的发展,并以党建来带动村建。所以一个团队有没有战斗力和执行力,关键看支部书记有没有凝聚力和号召力。

一个半月的时间虽短,为拱屿村也做点贡献,只能为拱屿村补充一些电子版的党建内业材料,草拟了拱屿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在倪支书同志的带领下参与日常村务的管理。但我每天都专心记日记,写心得,勤学习,常思考,收效颇丰,影响深远。眼看就要回乡,又将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回到村里,首先要将在拱屿村先进管理经验以及它的优势特色产业灌输给两委和村民,努力提升房道村村务管理能力及发展特色农业种植产业。拱屿村“美丽乡村”建设因而成功,因其具有一个农村工作的优秀带头人和一个坚强的领导集体。在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上成效明显。所以农村的工作应该得益于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经过一个半月的挂职锻炼学习调研,在探索陈墩村基层组织执行力上,除以拱屿村支部为榜样,我认为还要根据本村实际,从发展党员,提高团队素质上下功夫,就必须将陈墩村支部发展党员创新模式推行下去,融入柏洋乡党委政府“一会两票”机制,让村民代表投建议票,党员来投确定票。将那些群众基础好、生活品行端、带动能力强、文化水平高、入党动机纯的同志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为陈墩村的发展储备优秀的人才,提高党员在陈墩村村务管理的先进性和代表性作用,努力增强村级组织团队的执行力。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始终要以党支部为领导核心,指导村委会开展工作。各个村支部在抓好党建的同时,还要做好村建规划,理清发展思路,巩固集体资产,督促村委会开展工作。并要侧重搞好两委之间的团结协作关系,以身作则,“人心齐,泰山移”,才能够增强团队的执行力,真正做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为任一届,造福三年。

总之,通过一个半月的挂职学习锻炼,与拱屿村两委相互融合在一起开展工作,自己既感受到了陈墩村与拱屿村的差距,但也看到了希望,更体会到了改进陈墩村村务管理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与紧迫感,坚定了加快陈墩村美丽幸福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富民强村的信心与决心;经过学习锻炼,自己进一步熟悉了民情,了解了民意,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启迪了思维、深化了认识、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对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以及对陈墩村今后发展的方向有了较为明晰的认识。通过在拱屿村的挂职交流学习,在支部倪书记的带领熏陶下,以及上级组织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增强了自己的大局意识、改革意识、发展意识、服务意识、团结意识;提高了依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村民自治,民主管理的能力。增强带领两委干部服务村民,建设家园的执行力。对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实际工作能力、政策理论水平等都得到了较大提高。所以,一个半月的挂职锻炼,真正让我学有所得,干有所得,不负众望,不辱使命。

2**镇**村异地书记挂职工作总结

根据省市县委组织部统一部署,20XX年3月我镇接收**县**镇**村党支部书记**同志到**村挂职担任党委副书记,挂职工作已于4月20结束,现将主要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成效:

1、激发基层组织活力。**同志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眼界宽、思路新的特点,在村级事务管理中勤于想新办法、出新点子,影响和带动了农村干部队伍思想观念的更新,促使**村党委班子成员不断创新工作思维,转变工作方式。同时,积极参与制定村务公开、村民代表会议等各项规章制度,使村级组织运作逐步制度化、规范化。

2、加强村级各项工作。**同志干劲足、热情高、工作积极,主动承担上传下达、资料收集整理等任务,通过走访村民,了解村情,积极参与征地拆迁、计生、新农合等各项工作,主动参与村民矛盾纠纷的调处等,使村级工作开展有序规范。

3、转变群众思想观念。**同志自身素质高,思想观念先进,法制、民主和科学意识较强,在服务于农民的过程中,以身作则,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改变农民思想观念的作用。同时,通过一些有目的的学习和宣传教育工作把诏安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的新思路、新做法注入**村民的大脑中,开阔了村民视野,拓宽了**村产业发展的新渠道,拓宽农民增收途径。

二、主要做法:

1、强化保障,让挂职书记“安心不分心”。

一是构建物质基础。根据**村实际情况,从便于挂职干部工作生活出发,经过深入沟通协调,采取住村干部家的方式解决挂职书记的住宿问题,并安排镇食堂与机关干部一起就餐,同时每天为挂职书记提供10元生活补助费。二是提供人性关爱。指定专门镇机关干部联系服务异地挂职干部,定期向其了解生活工作上的困难事不便事,及时帮助解决或者向上反馈。三是加强政治关心。通过各类新闻媒体,宣传挂职书记的工作情况,提高知名度,使其在精神上有荣誉感,同时通过组织上做好人性化关爱工作,安排镇党委书记定期进行交心谈心,了解工作生活动态。

2、加强管理,让挂职书记“挂职不失职”。一是明确工作纪律。要求挂职村干部在挂职期间严格遵守有关纪律规定,认真履职,全身心投入挂职锻炼工作,确保挂职锻炼工作有序圆满完成。二是记好挂职日志。为挂职书记配备了工作日记本,要求挂职村干部写好工作日记,不断总结提高。三是强化考勤考核。制定严格的日常考勤管理制度和目标考核机制,综合日考勤、周汇报、挂职任满述职评议的结果形成考核工作报告。

3、明确责任,让挂职书记“到位不越位”。一是制定合理计划。根据挂职干部实际需求,制定学习及工作计划,明确挂职工作任务和要求,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帮助挂职干部尽快投入工作。二是明确挂职任务。要求挂职书记在锻炼期间,重点学习**村在推进产业发展、培育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及做法,努力提高挂职书记群众工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促进两地村干部相互学习,相互提高。三是落实责任分工。要求**村党委结合本村实际,分任务、压担子,在新农村建设、计生、安全稳定等急、难、险、重工作上适度分工,明确具体职责,确保挂职书记开展农村工作有职可履、有事可做、有章可循、有责可究。

4、规范引导,让挂职书记“实干不蛮干”。一是开展岗位培训。在岗位培训上,以村务管理、村际经济、村庄规划、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农村工作领导艺术、心理疏导等方面为重点让挂职书记能够准确把握政策法规,更好更快地融入农村生活,增强服务本领。二是建立联系培带制度。明确**村党委书记为挂职书记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组织**村党委书记与挂职书记实施“师徒式”结对,通过对挂职书记进行“一对一”工作指导和思想引导,有针对性地帮助其熟悉本地风土人情,学习本地农村工作的开展方法技巧,尽快融入工作。三是注重实践锻炼。组织挂职书记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招商引资、新农村建设、民事调解、法律法规宣传等方面充分发挥个人作用,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培养与农民群众的感情,积累农村工作的方法与经验。

3异地挂职川石乡慈口村副书记工作总结

福建省委组织部在20XX年四月初,掀起农村(社区)党组书记异地挂职锻炼的风潮,很荣幸,我也在第一批参加异地挂职的书记行列。不过没有跨县市,而是跨乡镇。也许是巧合,我挂职锻炼的村正在搞“美丽乡村”建设,而我的规划中,我任职的房道村也要用三年时间打造“美丽幸福农村”。我这个外来“和尚”真的是来取经了,能否取到“真经”?就要看接下来挂职锻炼的短短一个月,如何的完美融入当地,如何挖掘到“真经”。我被派往挂职的地方,那就是建瓯市川石乡的一颗璀璨明珠,美丽的慈口村。

初到川石乡,就在网络上搜索到慈口村的简介,算初步感知到慈口村。慈口村系建瓯市川石乡14个行政村之一,地处松溪河畔,位于川石乡中北部,距建瓯市60公里,距川石乡5公里。村落面积952.9公顷,现全村人口为1216人,308户,在川石友谊新村定居点共3个,6个村民小组。

慈口村古称龙兹口,山清水秀,地势平坦,日照充足,自然条件优越。农产品主要有水稻、花生、玉米、甘薯、甘蔗、蔬菜、西瓜、茶叶、锥栗、柑桔、杨梅、毛竹、雷竹等。雷竹亩产值20000元,茶叶为绿茶,全村1200亩,人均约1亩,亩产值10000多元,其中“一村一品”特色雷竹种植产业和茶叶是慈口村的支柱产业。

该村村民历代注重教育,人才辈出,古有武生、庠生、禀生、举人、进士等几十个。明洪武年间陈升官拜处州府六品儒学正堂。明末陈功仪官拜中科书正五品。清朝陈大钦为德骑尉正五品。现有大学生60余人,厅处级干部3人,科级干部6人,高级职称3人,村民尊师重教,好学淳朴,蔚然成风。

慈口村不愧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和外部的融资渠道。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大至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再到建瓯市建设绿色园林城市,而至川石乡慈口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地利”即优越的地理环境,革命老区及移民新村的特点。“人和”即勤劳朴实的村民,团结的领导集体,具有个人威望及执行能力的班子带头人陈茂评书记及陈修华主任。美丽慈口建设,在他们的带领下,必定一路坦途,前景美好。

按照上级组织部们的要求,挂职锻炼的村党组书记,在挂职锻炼期间要将每天的所见、所学、所思、所想、所做、所得记录下来,所以,我将在慈口村挂职学习的点点滴滴都汇集在我的笔记本电脑里,希望对我今后回村开展工作能起到莫大的帮助,对我人生有这段经历而感到自豪和回味。

新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资讯的透明,公众参与的民主意识提高。村委会作为村民自治组织,本应在群众的民主监督下顺利的开展工作。然而,很多地方近年的农村基层组织选举却完全失了型,走了样。基层组织选举,成为财富和帮派的竞技场,利益团体角逐的“无间道”。造成的结果就是导致农村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难题,即团队执行力危机。

村委会选举三年一届,人员变动大,村干部的素质参差不齐,鱼龙混杂。宗族派别分歧,利益团体渗透,以及受选举后遗症的影响都贯穿其中。有的村两委干部只为背后支持的选民而存在,选举造成的矛盾纠纷突显在日常工作中,造成组织涣散,两委干部之间没办法搞好团结协作,互相扯皮推诿,村务没办法执行落实。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又到了换届时间,大家都无心做事,忙着通过各种渠道争取连任。集体经济没办法发展。要落实村建项目,只有透支村财,导致债务堆积。如此恶性循环,村级组织的发展越发艰难。

如何搞好两委之间的团结协作关系?如何摆脱民主选举产生后遗症的魅魔?如何提高村级组织团队执行力的问题?如何加强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如何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各级党政部门都在积极的探索。但关键还是将如何提高村党组书记的驾驭和统领全局的能力,提高党员干部个人操守以及文化素质修养。把好发展党员,选举两委干部的关口,及时处置不合格党员,以及如何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团队的执行力的问题,作为解决现实危机的切入点。而这些也作为我这次挂职所要学习思考,努力改变的问题。

慈口村的“美丽乡村建设”,牵涉到项目的立项,村落的规划,资金的争取,卫生的整治,用地的拆征,环境的绿化,滩涂的改造,古迹的恢复。工作量之大,问题之复杂不是一般村务所能比拟的。慈口村的两委在陈茂评书记和陈修华主任的带领下,精诚团结,密切配合,建设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这关键体现在团队执行力的问题。在此挂职,算找对地方,投对“庙门”,诚挚请教,受益匪浅。

首先,慈口村支部书记个人威望高,经济发展能力强,雷竹笋产业辐射带动能力广,为人办事正派公道。与村主任的沟通密切,互相尊重,共同协商,两委在村务管理上能达成共识。在发展党建的基础上推动村建的发展,并以党建来带动村建。所以一个团队有没有战斗力和执行力,关键看支部书记有没有凝聚力和号召力。

一个月的时间虽短,为慈口村也做不了多大的贡献,只能为慈口村补充一些电子版的党建内业材料,草拟了慈口村《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在支书陈茂评同志的带领下参与日常村务的管理。但我每天都专心记日记,写心得,勤学习,常思考,收效颇丰,影响深远。眼看就要回乡,又将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回到村里,首先要将在慈口村先进管理经验以及它的优势特色产业灌输给两委和村民,努力提升房道村村务管理能力及发展特色农业种植产业。慈口村“美丽乡村”建设因而成功,因其具有一个农村工作的优秀带头人和一个坚强的领导集体。在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上成效明显。所以农村的工作应该得益于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经过一个月的挂职锻炼学习调研,在探索房道村基层组织执行力上,除以慈口村支部为榜样,我认为还要根据本村实际,从发展党员,提高团队素质上下功夫,就必须将房道村支部发展党员创新模式推行下去,融入房道镇党委政府“一会两票”机制,让村民代表投建议票,党员来投确定票。将那些群众基础好、生活品行端、带动能力强、文化水平高、入党动机纯的同志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为房道村的发展储备优秀的人才,提高党员在房道村村务管理的先进性和代表性作用,努力增强村级组织团队的执行力。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始终要以党支部为领导核心,指导村委会开展工作。各个村支部在抓好党建的同时,还要做好村建规划,理清发展思路,巩固集体资产,督促村委会开展工作。并要侧重搞好两委之间的团结协作关系,以身作则,“人心齐,泰山移”,才能够增强团队的执行力,真正做到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办成事。为任一届,造福三年。

总之,通过一个月的挂职学习锻炼,与慈口村两委相互融合在一起开展工作,自己既感受到了房道村与慈口村的差距,但也看到了希望,更体会到了改进房道村村务管理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与紧迫感,坚定了加快房道村美丽幸福农村建设步伐,实现富民强村的信心与决心;经过学习锻炼,自己进一步熟悉了民情,了解了民意,解放了思想、更新了观念、启迪了思维、深化了认识、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对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以及对房道村今后发展的方向有了较为明晰的认识。通过在慈口村的挂职交流学习,在支部书记陈茂评同志的带领熏陶下,以及上级组织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增强了自己的大局意识、改革意识、发展意识、服务意识、团结意识;提高了依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村民自治,民主管理的能力。增强带领两委干部服务村民,建设家园的执行力。对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实际工作能力、政策理论水平等都得到了较大提高。所以,一个月的挂职锻炼,真正让我学有所得,干有所得,不负众望,不辱使命。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