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西津渡作文700字

时间: 11-06 栏目:话题作文

1西津古渡

今天下午,我和妈妈、哥哥、姐姐一起去游览了古色古香、富有文化韵味的古街——西津古渡。

因为刚刚下过一场雨,所以空气格外清新。我们走在西津渡的古街上,脚下的青石板路上一道道车轮的痕迹仍然清晰可见,仿佛时间一下子把我们带回到古代。我想:当年这里一定是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古街两旁的房屋建筑多为明清时代的遗迹,房屋是砖木结构,飞檐雕花的窗栏一律漆成朱红色,错落有致的两层小楼、翘阁飞檐向我们展示着“千年古渡、千年老街”的沧桑。

沿坡而建的几道石门古色古香,门楣上历代名人的题字清晰可见。西津渡在三国时期称为“蒜山渡”,唐代曾名为“金陵渡”,直到宋代以后才称为“西津渡”,这里原先紧临长江,滚滚江水就从脚下流过,清代以后,江岸逐渐北移,才是今天的西津渡。

走在路上,妈妈问:“你们有谁记得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泊船瓜洲》吗?”我抢着说:“那还不简单!”于是背了起来:“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那你知道这首诗是在哪里写的吗?”妈妈接着问。“这个……”我们都被问住了。“宋熙宁元年春,王安石应召赴京,从西津渡乘船北上,泊船瓜洲时,即景抒情,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这时,天空中又飘起了细雨,我们依依不舍地与西津渡告别。

回到家中,我打开电脑,查找西津古渡的资料。原来,古代镇江,一直就是沟通大江南北的要冲。无论春秋时代的朱方,秦代的丹徒,三国的京口,西津渡都是当时的军事重地和交通要津。我仍然意犹未尽地想着西津渡,想再看一看它那富有特色的古老文化。

2游西津渡

西津渡,位于镇江城西的云台山麓,是依附于破山栈道而建的一处历史遗迹。它的名声,把我从百忙之中“拉”了出来。这次,我不仅是为这古代街区赶过来,更是为西津渡的灯会而来。

西津渡古街,正是镇江历史文化名城的“文脉”所在。西津渡古街不足千米,却可以让人们整整走上千年。古时候,这里是岸线稳定的天然港湾。而现在,这里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西津渡曾是镇江最繁华的市井,也是镇江文物古迹最多、最集中、最完好的地区。老建筑、街区、韶关石塔等都是人们所关注的热门景点。英国的领事馆旧址在被数千激怒的镇江民众焚烧了后,在1890年重建的。重建的英国的领事馆墙壁是用青砖夹红砖叠砌而成的。别有一种欧洲古典小屋的风味。

一踏进西津渡街区,浓浓的节日气氛迎面扑来。一只巨大无比的古船立在街区的中央,我忍不住往古船那边靠了靠,古船微微散发着红色的光芒,上面载着许多的粮食、酒缸,还有一只羊在上面举着鼓棒敲锣打鼓。嘿!我就奇怪啦!为什么要把这个不起眼的古船放在中央呢?原来啊,这只船是当年载救百姓的红船,为了铭记这个伟大的历史,人们就把红船做成彩灯,放在街区的中央。古船周围环绕着一带玻璃板,我好奇地往前探了探头,想要看清楚玻璃板下面有什么新奇的东西。WOW!这下面竟然是清代的码头,码头旁的长江被寒冷的冬天结成了冰河,但江水却突破了薄冰,缓慢地、涓涓细流着。我被这顽强的长江水惊呆了,眼睛瞪的大大的,目不转睛的看着这清朝的码头。走过红船,我被一个会动的彩灯组迷住了,彩灯人两手拿着杠杆,来回推动石磨,而另一个则不断地往石磨里撒黄豆。这就是镇江著名的习俗——磨豆腐。

这次游西津渡,到现在都回忆无穷。下一次我还会来这里游玩的!拜拜!

3历经沧桑的西津渡

早就听说过,建于六朝时的西津渡,曾是京口瓜州来往的渡口,荟萃了元代到清朝的古迹,而我却从未来过这千年古街,所以,决定今日前去一饱眼福早在一千年年前,沿着弯弯曲曲的小径上,眼前一片繁忙景象,车水马龙、人山人海、千年弹指一挥间,它早已成为了一位名垂千古的老者。西津渡虽然没有了当年的繁华,被世人所淡忘,但它却依旧保持着它古色古香的韵味。刚迈进西津渡的大门,我仿佛一下子就回到了过去的生活。在这里,我不仅可以寻觅到古代建筑物的风貌,还可以捕捉到现代普通市民的生活气息!小路的两旁的房屋都是青砖堆积而成,一眼望去,一股古色古香的味道乍然而来。此时的我早已被这里所陶醉,不知不觉中,我已经来到了蒜山公园。

此地一片绿洲,园外群山环保,园内花草皆有。这里可谓是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寻!随后我参观了“一眼看千年”、“观音阁”但令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昭关石塔!昭关石塔是我国唯一保存完好,年代最久的过街石塔。早晨的昭关石塔依稀是古色古香,而晚上的昭关石塔有别是一番风味,直到深夜昭关石塔依旧是那么地辉煌,可谓是一片繁华景象。昭关石塔不高,只有区区5米,分为塔座、塔身、塔颈、十三天和塔顶5部分、全部用青石分段雕成!

“我喜欢这长大的门洞,仿佛一下子就能回到过去”这里承载着千年的历史,它是历史的见证者,面对这条千年古街,在这承载着千百年沧桑的青石板上,我们只是过客。时间匆匆,它早已忘记曾经来过的人们,我们却在此一饱眼福,终身难忘!它的魅力是永无止尽的!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