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高中廊桥作文

时间: 11-30 栏目:高中作文

1廊桥遗韵

每年,从杨梅州回来的叔叔都要给我讲那个老掉牙的故事:“我们杨梅州的杨梅州桥,还有个名字叫‘虎造桥’。相传,很久以前,再造这座桥时,匠师将梁木横放竖摆,量时吻合,架时尺短,几次三番总难造起。一天,匠师再次将梁木上架想要造起,忽然听见峡谷中虎啸如雷,匠师逃生急促,迅速离去,梁木纷纷坠落,恰好天工巧成,因此,又叫虎造桥。”

刚下过蒙蒙细雨,天空变得一片蔚蓝,万里无云,空气中散发着农村特有的、清新的树叶清香。我们走在润湿的乡村小道上,一边观赏身边挂着雨珠的参天大树、野花小草,一边向那闻名世界的古廊桥——杨梅州桥走去。

“哝,那就是廊桥。”生活在杨梅州的堂弟不以为然地说。他大概是不理解城里人为什么三三两两的来看一座木桥吧。我抬头看去,只见桥边屹立着几棵百年杨柳,在微风中舞动着它那细长的腰姿;桥下碧绿的河水静得出奇,碧绿宛如一块翡翠,你站在岸上,根本看不出那水是流是止,仿佛一切都在静止中进行。抬起头来,印入眼帘的是一座没有被涂上亮丽颜色的、古香古色的廊桥!它跨立在“绿飘带”上,身边的古柳、草木半掩着它。那座带着神秘感的古廊桥,就若隐若现地屹立在我们眼前。

我们加快步伐,很快来到这虎造桥前。原来,桥的两端还种着几棵杨梅树呢!只可惜我来的不是时候,不然一定得尝尝这堂弟口中引以自豪的“杨梅王”。正当我望着杨梅树发呆时,叔叔笑着对我说:“这桥从古至今共修过五次,桥两端是用青石砌成,长42.5米,宽4.2米,拱跨35.7米,东西走向,17开间,72柱,上覆双坡顶檐下置风雨板。”我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在长长的木登上坐下。我抬头环望四周,只见桥中梁上不仅画着水草鸟雀,还用墨写着丰富的人文资料。

望着四周,我不禁佩服起那些古代廊桥宗师的智慧与才能来。瞧,这桥上没有一颗铁钉,木头之间想要固定在一起,就把一端削平,另一端开一个大小相同的口子,再把它们有序地穿插起来。别看这看似简单,可做起来却不容易:这桥少说也有上百年的历史了,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风雨雨,搭载过数不清的行人、车马……可它还能在几百年中屹立在这大河之上,看着百年光阴从指缝间流走……

这身下的木凳,坐过多少人哪!我想像着百年之前,老人坐在这儿看河水哗哗流过,谈天说笑;那来匆匆,去匆匆的旅人停下脚步,或吸一袋旱烟,或躺下休息,罢了,有匆匆离开;那放牧的顽童,在回家的路上,采几朵野花,到这桥上,趴在那形状各异的窗口,往河中洒那五颜六色的花瓣,任它在风中飘飘洒洒……这桥是多么的无私,它立在这儿,曾为两地人民的重要交通过道;而今,它又化作一个披着面纱的神秘村姑。她立在这儿,立在这人烟稀少的山村,不管大城市繁华的立交桥、热闹的人行天桥,它只站在这儿,甘于寂寞,化作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永远流传。

我想,如果这桥有生命,它一定也愿意在这山清水秀的地方,与鱼虾为伴,与绿荫为友,永远地存在,为人间美谈吧!

2我爱家乡的廊桥

我的家乡泰顺被誉为“中国廊桥之乡”、“浙南桥梁博物馆”,境内桥梁数量众多,结构类型多种多样。据了解,到1987年底,全县现存桥累计958座,石碇步248条,其中解放前修建的有476座。包括木拱廊桥、木平廊桥和石拱廊桥在内的明清廊桥30多座。其中在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木拱廊桥6座,即泗溪姐妹桥、三魁薛宅桥、仙居桥、筱村文兴桥、三条桥。

廊桥造型秀美。几乎所有见过泰顺廊桥的人都会说,廊桥是一道奇异的风景。因为这桥上面居然盖着桥屋,这房子有门而无门扇,有窗而无窗扇。在青山绿水之间,廊桥犹如一道飞虹横跨于溪流之上,与周围环境和谐辉映。

就说泗溪的溪东桥吧,她真的有“虹气临虚,影摇波月”的气势。桥拱上建有廊屋15间,当中几间高高突起。屋檐的翼角高翘,几条雕刻精美的青龙盘踞在屋脊上,有的回首遥望,好像在说悄悄话;有的昂首向天,好像要腾云驾雾而去。屋脊上,每隔一段还蹲着一个小巧玲珑的石狮子,它们日夜聆听着桥下那哗哗的流水声,默默地守候着这美丽的廊桥。早晨,小镇的一切是那样的静谧,云雾缥缈中的廊桥犹如披上一层薄纱,那朦胧的身姿更显秀美、轻灵。傍晚,一抹夕阳的余晖洒在桥身,那橘黄的身影倒映在水中,仿佛蛟龙潜水。山花烂漫时节,绿树红花衬着那古朴的廊桥,浓艳而不失淡雅。寒冬腊月,白雪覆盖,廊桥越发妩媚动人。

泰顺的廊桥历史悠久。据记载,泰顺最早的廊桥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我们的先辈面对纵横交错的山涧沟壑阻隔行人的困境,用自己勤劳智慧的双手就地取材架起了当时最先进的座座廊桥,为南来北往的人们提供了便捷的通道。仙居桥建于明景泰四年(1453年),溪东桥最早建于明隆庆四年(1570),北涧桥建于清康熙十三年(1674),文兴桥建于清咸丰七年(1857年)……这些木桥历经几百年的风风雨雨,依然保存得这样完好,无疑是奇迹。至今,在我们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关于建桥和修桥的动人传说。廊桥,犹如一部古老的书籍,向人们述说着山里人的风雨岁月。

家乡的廊桥,我爱你!你是泰顺人民的骄傲!

3永远的廊桥

今天天空灰蒙蒙的,还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真是想不到,在这种天气中,我们还要进军景宁,玩转廊桥。

我们的汽车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越野”,天气依旧如故,我的心情也像蒙上了一层纱。不知过了多久,突然天气转晴,我们也绕出了迷宫般的山路,一座座古朴的廊桥赫然呈现在我们的眼前,同行中不知谁发出一声惊叫,大家的心情也随之多云转晴,一致决定,朝最大的廊桥进发。

廊桥,顾名思义,就是一条走廊架在溪上或者江上,只不过这走廊像一间长长的房间罢了,其功能除了连接两岸、方便百姓生活外,还能为当地百姓提供休憩的场所。廊桥有双层的,也有单层的,有开出窗户的,也有雕刻花纹的,形式各式各样。我们来到的这座桥叫北涧桥,位于浙江南部小城泰顺一个小村落,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了。这座桥外观为红色,远远望去,呈微微的一点弧形,桥顶盖上漆黑的瓦片,顶的两角雕刻着双龙戏珠,整座桥看起来十分雄伟,桥的两岸古树相伴,桥下溪水淙淙,清澈见底,远处青山蓝天,好一派迷人的景色。走近北涧桥,我发现这座桥异常奇特:整座桥的材料都是木头的,没有桥墩,也没有钉子,相接的地方只是用一根木头插住两根粗木头。我想,这么“粗糙”的工程,怎么可以承受得住上半个桥身那巨大的重量呢?就在我疑惑不解的时候,爸爸拉我去听当地一位退休老人的义务讲解。

我看这位老人白发苍苍,满脸皱纹,却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站在那里免费为中外游客讲解桥的结构,精神真是可贵。只听他讲到这座桥历经三百多年,在当地乡亲百姓的精心呵护下,依旧美丽如旧。又听他讲到:这座桥之所以那么坚固,是因为它采用了交叉三角结构,简单讲就是用四块木头和河岸相互拼接,组成两个三角形。这样就能实现压得越重,桥身越紧,越牢固。20XX年的洪水几乎漫过了整座桥,但它却依旧在溪河上巍然挺立!三百年前的劳动人民真是智慧,在不懂桁架结构的前提下,建造出了这么稳固的桥梁,在国际上都处于领先的地位。我的心中不禁油然而生一种感慨。

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座廊桥,我深深地为当地劳动人民和乡土人情所折服,我相信,这座廊桥一定再可以屹立几百年的,中国人民的智慧长盛不衰!

4安顺廊桥

我们学校坐落在锦江旁边,江上有许多桥:新南门大桥车辆川流不息,一派繁忙景象;老南门大桥沉稳庄重,两侧繁花似锦;彩虹桥像一道长虹横跨江面,桥上的雕刻栩栩如生……可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美丽的安顺廊桥。

走过音乐广场,远远的就可以看见一座巨大的古代“房屋”横跨在江面,飞檐雕窗、红墙黑瓦,十分美丽。来到近处,你会发现这是一座在身上盖了房子的桥!老师说这样特殊的桥叫做“廊桥”。

放眼望去,安顺廊桥古色古香,桥上的廊屋仿照古代建筑建造,有三重飞檐,每个飞檐的角上都挂着铜铃,微风吹来,铜铃发出悦耳的歌声。屋顶上还有两条蛟龙,昂首扬尾,好像要腾空而起。房屋清一色全是鲜艳的红色,配上黑色的雕花大木窗,让人觉得庄严肃穆。桥身有三个大桥洞,大桥洞的肩上还有两个小桥洞,据说这样的设计既可以保证洪水快速通过,又可以减轻桥的重量。桥洞前面伫立着两只巨大的铜兽。一只张着大口,昂首向天,好像在观测天气的变化;一只俯首向下,紧皱着眉头,好像在监测水情的变化。古代的人们就用这样的铜兽来避水驱灾。清澈的河水缓缓地流着,阳光下,桥洞和水里的倒影形成一个奇怪的椭圆,波浪的影子投射到桥洞的石壁上,好像无数条银色的小蛇在舞蹈,真是美丽极了。

来到桥的南端,迎面是一座巨大的牌坊。越过牌坊,顺着台阶而上,我惊讶的发现栏杆全是一块块雕花的石板,有喜鹊停在梅花上唱歌、白鹤在松树间跳舞等,老师说这都是象征幸福的图案,包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我数了数,一共有106幅呢!朱红桥柱上也都雕刻着各种各样的云朵,它们有的像鱼,有的像鸟。

凭栏远眺,锦江边的美景尽收眼底,合江亭、水井坊隐隐约约。清澈的锦江缓缓流着,两岸的翠柳在微风中轻轻飘荡。白云下,几只白鹭掠过,和远处高楼玻璃墙面上的蓝天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再看看脚下,阳光下,水面像有无数的金叶子在跳跃,晃得人眼睛发花。我陶醉在这美景中。

顺着桥廊来到北端,墙上有四幅浮雕,刻着古代人制作蜀绣、蜀锦的场景。著名作家魏明伦的《廊桥赋》也刻在北门的石壁上:“桥名安顺,河是府南……”

离开时,我依依不舍。回头望,发现安顺廊桥雄伟的身躯被夕阳镀上了一圈金边,桥下酒吧外闪闪的霓虹像七彩的星星。听着隐隐约约传来的音乐,我真为自己能生活在这座城市——成都而感到幸福。

5钟情廊桥

泰顺山水如画,峰峦叠翠,百景吐霞,一草一木都令人陶醉。而我更钟情于廊桥。

廊桥构造独特,闻名于世。它们造型古朴别致,优美且不失刚健,与北宋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中的虹桥极为相似。没有一个桥墩,不用一枚铁钉,桥身由一个梯形和许多个三角形木架支撑而成的,桥梁上铺了平整的木板,供行人和牲畜行走。为了防止风雨侵蚀,桥身两侧都用木板遮盖,桥身上盖有几间廊屋,像透风的房子,夏季凉爽,冬季暖和,真是山里人茶余饭后聚集的好去处,路人歇脚的好地方。瞧那顶部的屋檐,翼角高高翘起,青灰色的屋脊上有的青龙缠绕,有的嵌着葫芦,还有栩栩如生的小狮子。许多参观者走上廊桥,看到廊桥壮观的形象,无不赞叹:“泰顺廊桥,了不起!”

廊桥的建筑年代久远。早在300多年前的清朝时期,人们为方便过河、遮阳避雨,就在溪流上建筑廊桥。几百年来,泰顺人一直称木拱廊桥为“蜈蚣桥”,“廊桥”这一称谓还是最近几年才开始采用的。我们能从廊桥苍老的面容上读出许多内容:从桥面已被磨平了棱角的木板上,读出曾有多少行人从这儿路过;从桥身两侧新旧不一的栏板上,读出山乡里的风雨岁月;从残留在梁柱上的对联中,读出岁月的变迁;从桥边竖立的石碑上,读出桥的几毁几建,读出众多捐款人的心境和情绪……至今,民间还流传着许多关于廊桥的故事,人们还是津津乐道。据说,文兴桥由当地人王光奕主持建造。为了建桥,他变卖了所有家产。桥建成后,王光奕已身无分文,只好乞讨糊口,筱村王家山同宗族人知道这事后,凑起三担米粮送给他,但王光奕还没吃完一斗米就过世了。村民们没有忘记当年资助建桥的人,就在桥头立了石碑作为纪念。

观赏着一座座美丽的廊桥,倾听着一个个动人的传说,我的身、我的心、我的情,全都融入廊桥的每一根梁柱、每一块木板、每一张瓦片。

为你推荐
2016-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