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的读懂了你作文
1慢慢读懂你
已是冬天了,冬天的邯郸没有雪,只有寒冷干燥的空气拥在周围,在白茫茫的无边的雾气中无助地颤动。冬天的丛台公园没有平日里稀疏的游人,只有那个古老巍峨的轮廓,在雾霾浮动下现出一轮沧桑,巍然屹立。
沉甸甸的霾如同沉甸甸的历史云烟,使我连呼吸都变得艰难。我向丛台走去,仰望着它驳驳的斑迹,好像听见一个厚重的声音在说:“孩子,欢迎回来。”
我回想起幼年时,牵着姥姥的手,仰望丛台,姥姥和其他带着孩子的妇女聊着近来的天气、聊着近来的事情、聊着孩子、聊着家务、聊着彼此没有交集的生活,看着孩子们在几节台阶上爬上爬下。我喜欢踩在高处,扒着古老的石块向下张望,冲着姥姥挥动小手,丛台抱着我,让我的根缠绕在它身上。
我登上几级台阶,站在童年时自已为的“高处”,轻抚着石砌的扶墙,孩子们用石块在地上、墙上刻下了自己的痕迹,丛台包容着、微笑着给不谙世事的童年回忆涂上了一抹亮色,尽管它本身的颜色是昏暗的。
后来我长大了,丛台也离我渐远了,我不再去看这座早被看腻的、无趣的建筑,而是窝在家里,或走在街上,我渐渐开始厌弃丛台、厌弃古老的景观和破旧的砖瓦。丛台什么也没说,它只是伫立在那里,观望着整个邯郸,牵动着所有邯郸人的血脉。
我有些愧疚,此刻漫步在长长的石阶上,仿佛拾回了血脉的根,脚在冰冷的石阶把故土的温暖传递到心头。
重新忆起丛台,是在异乡的寒夜里,辗转难眠,思乡情切,难免牵挂起丛台高大的身影,难觅昔日繁华的丛台、风尘仆仆的丛台、满面霜痕的丛台,我们的丛台、邯郸的丛台,前有龙子驮碑,后用莲河环绕,上有百里无言土地,丛台在中间,把人们抱在怀里,被人们装进心里,在异乡的寒夜里,我泪水纵横。
我转身,回望。这段不长也不短的石阶,我只走了几分钟,却像是走完了一生。十五年,从出生到长大,从长大到成熟,我用了十五年来看清丛台、来懂得故乡。
丛台歌舞无消息,金樽玉管空陈迹。台上,刻满繁华一瞬,不堪思忆。丛台,我终于读懂了你。十五年的漫长时光,足以拂去你面上的积痕,足以让我心底名为“故乡”的根牢牢盘在你身上,走完这一段阶梯,我铭刻一生。
2慢慢读懂你
你是不苟言笑的。每次,你总是踏着铃声走进教室,轻轻地放下书,认真地环视着教室里坐着的每一个学生。你的目光里只有审视,一旦发现谁的坐姿或是精神状态不佳,你就会盯着那个学生看,一直看到那个学生浑身芒刺,你才会转移目光。转过身,迅速地在黑板上板书课题。这时,我们才会放松。因为听你的课是一种享受。你常常会大段大段地背诵名家名篇,至于唐诗宋词你更是信手拈来。在你的课堂上,似乎没有学不好语文的学生,哪怕连语文成绩最差的也慢慢爱上语文。中师三年,你对我们唯一的表扬只有一句话:哎,你们简直就是一群高材生,难不倒你们。
你是不近人情的。无论什么原因,只要犯错,你从来没有宽恕过。打扫卫生被扣分了,罚义务劳动一个月;出操迟到的,罚晨跑一个月;无故旷课的,罚抄写美文一万字……不知你是否记得,那一年“五一”放假,我回家帮着农忙。不幸的是,妈妈从秧田里上来时,滑跌倒了,骨折。我必须在家照顾妈妈,要不,爸爸没空下地干活,秧苗就会老了,来年的收成可就没有着落了。我是担心的,想请假,可是,全村里,竟然没有一部电话。为了让妈妈放心,也宽慰我自己,我说,回学校再补写请假条,应该是没事的。可是,第二天,你竟然出现在我家门前。你说,你不放心。你执意要丢两百块钱给我妈妈买点营养品,我们不收,却争不过你。为了赶得上下午的课,你没有喝一口水,直接搭车离开。等我返校后,我以为你不会计较我的“旷课”了,可是,你依然没有放过我,要我以“有故旷课”论,罚抄写!一个字也不准少!
你是胸无大志的。每天早晨会看到你在操场上晨跑的身影;每天,你都会在班级里出现,捧着你引以为傲的书,坐在角落里,如一个学生似的读着;每个周末,你都会去寝室坐一会,听同学们聊自己家里的故事,或是班级里的故事。在这个小县城里的中等师范院校,已经没有多少人像你一样,从名牌大学毕业,可在这一呆就是十几年的。很多老师来了两三年,也就离开了,去了更高的学府或是更大的城市。唯有你,天天在学生跟前转悠,忙着介绍大家读哪一本书,忙着发现哪个学生犯错了,可真是没出息!
三年,走得悄无声息。三年里,几乎没有看见你的笑容,你一直以你冷峻的面容面对着我们班级取得的一项项荣誉,或是我们犯下的一个个错误。最后的聚会有一个悲伤的名字——告别会。其实,我们都是这个县城里某个乡镇的孩子,大家相聚不远,心里也就没有多少离愁别绪。可是,唯有你,艰难地露出一丝笑容,似乎想说什么,嘴唇动了动,最终没有开口,转过身,在黑板上奋力地写下一行字:“你被需要”比“你需要”更有价值!回头,第一次!第一次在你的眼眸中,我看到有泪光闪动。第一次!第一次,你的目光那么温柔,可却让我们泪流满面。
岁月无痕,离开你越久,越是清晰地记起有关你的每一个惩罚;岁月无情,当眼角开始爬上皱纹,你的博学,你的期待,你的热忱,你的坚持与守候才被我慢慢读懂,一如岁月的烙印,烙在我心底深深地角落。
3我想慢慢读懂你
父爱如山,无法流动,但只多不少。
——题记
我,总不习惯让父亲走进我的文章。我喜欢写母亲,因为在回忆里,总可以搜寻到妈妈细腻的关爱;而爸爸,觉得,我读不懂。
我想读懂他,很久了,只是依旧还是那么一点点。
小时候,总觉得你很凶,总是对我们板着脸。做错了事,你会毫不留情地收拾我们。我从未感受过来自你厚实大手的鼓励,因为它落在的不是肩膀上,而是屁股上。我们一直对你保持距离,因为畏惧。我们宁愿挤着和妈妈睡,也不要同你睡。有时家里分工合作,我总是被哥哥“命令”到爸爸那边。哥哥说,爸不会打我的。是因为我比较乖。但每次被“扔”到爸爸那边,我老是又怕又不敢违哥命,只好顶着恐惧待在他身边。爸爸和我都保持着沉默,我提着心想,他不会突然骂我一顿吧!
爸爸不在的时候,我们玩得比较凶,那时总觉得可以尽情玩真的不容易。可是爸爸一回来,一切都会归回平静。
就这样,顶着爸爸的恐惧,踏过了我的童年。
渐渐的,我们对爸爸产生了不满:他对别人总可以露出他从不露出的笑,他可以老顽童的和邻居的小孩嘻戏,切从来不和我们玩。回到家,一如招牌式的脸。
在抵触中小心翼翼地成长。也许,长大了,我们就可以挣脱爸爸的势力监控,逃到外面,不再害怕被挨骂…
是的,我们渐渐长大了,也不再用昂起头才看到他的脸。只是有一次,跟在他后面,低头时,愕然发现他过去乌黑微卷的头发里多了几根银白。是,爸爸老了吗?我突然间,不想长大…或许,他们真的在我们挣扎着要长大的时候渐渐地老了,渐渐地在他们忽视的操劳中让讨厌的皱纹爬上了脸,让时光的冲刷染白了发。这些,总是那么不经意地刺痛我的眼。
也许我们不应该长大,至少不应该这么快长大,让爸妈老去;但,我们还是如当初所愿地长大了。
哥哥的儿子已经蹒跚学步了。爸爸从小孙子出生的那刻起,终于卸下了他披了十几年的虚假硬壳。他开始在家里毫不掩饰地咯咯大笑,婆婆妈妈为小孙子买这买那,开始不厌其烦地和小孙子玩耍。我突然发现,扮着鬼脸的他是那么的熟悉,又那么的、不熟悉,看得我,心疼!嫂子不明白我们为什么那么怕爸爸。但,的确,在我的记忆中,爸爸已经好久没发过威了。小时候的那份恐惧却没有褪去,或不然,只是我们一直躲避他罢了。
爸爸的话,仍然不多,只是有时他会对我们说些教导的话。我发现,原来!他的话并不是那样的刺耳,反而,让人觉得很有道理。哥哥也会找爸爸商量事情了。爸爸会在听完哥哥说后说出自己的看法,但他会尊重哥的想法。他说,哥这么大了,自己会知道要用脑想过再去做的。
爸爸真的变了,变得让我怀疑这是我了解的爸爸。原来,我长大也会不想、不需要挣脱着逃到外面去了!
原来,爸爸不是不爱,只是我们不曾用心去体会,不曾想过要试着去读懂,现在才慢慢懂得。
父爱如山,无法流动,但是只多不少。我站在山麓下,开始,慢慢攀登,希望,慢慢将你读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