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唠叨作文初中
1母亲的唠叨是种爱
看到“母亲”这个词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感受。感到十分亲切,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有母亲;感到十分感激,是因为母亲养育了我们,哺育了我们;感到十分严肃,是因为母亲用她伟大、无私的爱来呵护我们……而这份爱,是无处不在的,是可以从不同角度体现的,需要我们从不同方面去感受。
天空飘起了绵绵细雨,我在阳台卖力地洗着校服,透过这轻飘飘的雨丝,视线转到了学校铁丝网外车辆川流不息的高架桥上,看着那延续到很远很远的桥梁,心里不由得想起了家,想起了母亲。那道桥梁会不会通到我家去呢?想家的情绪使我冒出了这种荒谬的想法。
妈妈平时很唠叨,话多的没完没了,每次我一出现在她眼前她就会有一堆话要跟我说,天花乱坠的,什么方面都会提到。可我毕竟也是名青少年了,有自己的世界,有自己的想法,受不了妈妈总是唠叨,像对一个小孩子一样对我唠叨个没完没了。
记得以前上小学时,闹钟一响,妈妈就会准时准点地唠叨着:“快点起床,别迟到了。”;等我起了床,妈妈就会看看外面的天气,唠叨着:“今天天冷,要多穿衣服。”;穿好衣服出门上学,妈妈又对站在门外等电梯的我唠叨:“上课时别忘了注意听课,老师讲的知识要记牢,要用功读书呀。”;晚上一回到家,在餐桌前吃饭时,妈妈唠叨:“要多吃饭,别挑食,补充营养好长身体。”然后就夹了很多菜到我碗里;到了写作业时,妈妈又对玩来玩去不专心的我唠叨着:“写作业专心点,别做错题了!”……
每到这种时候,我就会不耐烦地向妈妈埋怨到:“哎呀,我知道了。”不然就是:“好了好了,我懂了”等等话来敷衍她。那时候总觉得妈妈的唠叨声很烦,巴不得有一天妈妈能不管我了,让我的耳根清净一下。
现在我住校了,真的没有妈妈对我的约束了,耳根子比以前清净了许多。按理来说,这应该值得我高兴的。因为以前的想法不是终于实现了吗?可是我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耳旁少了妈妈的唠叨,心里反倒空虚了,没有了妈妈的爱去填满,很寂寞。恍惚间仿佛懂了,原来唠叨也是妈妈对我的爱,如果她不爱我,为什么还要费劲口舌对我唠叨呢?
我终于明白了,母亲的爱无处不在,耳旁仿佛也听到妈妈正充满爱意的对我唠叨着,不知何时,窗外的雨也停了……
2母亲的唠叨
“要迟到了。”我的心理默念着,冲出大门,奔向学要。然而此刻,母亲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小心车子,早点回来,中午------”没等母亲说完,我便出了门,边跑边想,妈烦不烦人呀!是不是嫌我迟到还不够。
其实每天,这种事情都是会在我家上演,母亲总是乐此不疲的充当着女主角,而结尾也总是我倍感烦躁的跑出家门。但终于在一天,剧本改变了。
某年某月某日
早上,我楺了揉松醒的眼睛,伸了个懒腰,随即看了看闹钟,“妈呀,6点半了,妈怎么不喊我。”我用五分钟的时间穿好衣服,又用一分钟的时间完成了洗漱,在穿好鞋后,顾不得多想同把抓起书包就跑,但“悲”剧仍在重演。那令人烦恼的唠叨又开始回荡在我的耳边,还是什么“早点回来”一类的话,但今天又多了一句,“作业------”没等母亲说完,我就出门了。到了学校,我开始交作业,这才发现数学作业没带。这时,我才发现母亲早上说的原来是提示我作业收好了没有,这时才发现错怪了她。此时的我,才发现母亲的好,但过了许久,我开始幻想着母亲能学其他父母一样,为我送作业。但直到下午放学,母亲都是没有来,我的幻想破灭了,我开始抱怨我的母亲,恨自己没有一个为我送作业的母亲。
放学回家后,一进门,便看见母亲坐在饭桌旁等我,但我已无暇顾及于此。我开始对母亲责备道:“你知不知道我作业掉在家了,为什么不给我送。”而母亲此刻一脸茫然的看着我,不知所措。突然她仿佛想到了什么,正欲说话,但却被我一句“不吃了”给打断了。母亲则一个被冤枉的小孩,孤独而无助的的坐在那里。回房后,我开始寻找我的作业本,但在那整洁的桌面上一眼望去,一切都是映入我的眼帘,并没有数学作业本的踪迹。正当我绝望时一起身。那被衣服拉链所勾住的书包外层拉链一下开了,在密集的卷子中我找到了那本数学作业,它正安详的躺在上面,是那么舒适,我默默的注视着它。
突然,房门开了,母亲端着一杯热茶缓缓走来,几乎不发出一点声音,她把热茶轻轻的放在桌上,随后又从衣柜中找出一件衣服为我披上,边为我披还边说:“天冷了,要多穿一点”。我抬头望了望母亲,在灯光的照片耀下,母亲那乌黑亮丽的发丝不知何时,又窜出了几根白发,我端视着桌上的茶又看了看作业本,听着母亲的唠叨声,一股喛流通上心头,我仿佛悟到了什么。
3母亲的唠叨
一个人的一生,无时无刻都离不开妈妈的唠叨,也许有人说,妈妈的唠叨,听多了,就是一种噪音,一种训斥。在我小学的时候,每当我犯错误时,妈妈就会跳出来,对我说:“你怎么又犯错误啦”“下次不能再这样做,知道不”每到这时,我总会痛苦地捂着耳朵说“不听”。
在生活中,母亲对我的唠叨算是较多的了,几乎每时每刻都能够听到她的唠叨。每次吃饭,母亲还会不停的说“别噎着了”“来,妈妈给你夹菜”之类的话。睡觉前,母亲总是忘不了提醒“要记得刷牙洗脸”“记得早点上床睡觉”。天气一凉,妈妈总要强调“要多穿点衣服”。在外面玩完回家时,妈妈的唠叨像蚊子一样叮着我不放:跟谁玩啦?玩些什么?玩得痛快吧?等等,让我不由得感到十分厌烦。
在学习上,母亲对我的唠叨更是如庐山瀑布般“飞流直下三千尺”。每天,母亲必问的两个问题就是“今天在课堂上学了些什么”“作业完成了没有”。假如我有一点回答不上来的话,她就会立即叫我去学习。有时候,刚在电视机前坐几分钟,妈妈的唠叨像悄悄伸来的小鞭子催我:时间不早了,快去做作业啊;每当这个时候,我就会反问我妈妈“您能不能不要再唠叨了”。
对我的品格教育方面,母亲同样是“苦口婆心、谆谆教导”。什么“做人要诚实守信”、“做事要敢于负责”、“学习要刻苦勤奋”,等等等等,真烦人!
以前,我总觉得,妈妈的唠叨像一只只烦人的苍蝇一样老是绕着我的耳边“嗡嗡”地叫,就想:妈妈老是把我当作不懂事的小孩看待,可我已经长大了,懂事了啊。但是,当我走进初中校园以后,渐渐地,我才发现住校的日子听不到妈妈的唠叨,没有了妈妈“做人要有信用”“做事不能马马虎虎”的唠叨,我心里会感到空虚,感到厌烦,总觉得生活少了点什么。
母爱是迷惘时苦口婆心的规劝,母爱是远行时一声殷切的叮咛,母爱是平凡无奇的生活时百般的叮嘱。在母亲的唠叨声中,我才发现:原来,我一天天长大,一天天经历着人生历程,都少不了妈妈的唠叨给我指路,使我不会迷失人生的方向。原来,我一直幸福着!
4母亲的唠叨
每到星期五,我都十分激动,没等到老师说放学,就会早早站起来准备第一个冲出教室,可能是归心似箭的原故吧!
家中父亲的沉默寡言会让我感到害怕,而母亲的唠叨会使我倍感温暖,但以前的我却没感受到。
以前能够与母亲天天在一起,早已听惯了母亲的唠叨,那喋喋不休的唠叨让我感到心烦意乱。
刚走进家门:“孩子在学校考试了吗?”母亲这急切的语言就突然向我砸来,而我便满不在乎的答道:“考过了。”
接着母亲又穷追不舍的问:“考得好吗?”
“不理想,只考了七十几分。”我冷冷的答道。
霎时,母亲满怀希望的面容,变得阴沉起来。而我,平静的心情也被这一连串的问题所打破。好不容易,等到吃晚饭的时刻到来,心想:这下应该耳根清静,可以大饱口福了吧!可我,刚端起饭碗,那熟悉的声音又传入了我的耳朵。
“孩子,你一定要好好读书,不读书只能像我们一样过着贫困而辛苦的生活。”
“嗯,嗯,我知道了,只有读书才会有出息。”我熟练的应答道。
“你能让我安静地吃饭吗?”
望着母亲欲言又止的样子,我狼吞虎咽的吃了几口,便迅速地溜进了书房,耳旁母亲还在唉声叹气。做作业时母亲一般是不打扰我,我庆幸此时的安静,偶尔也会有唠叨的声浪向我袭来。
“读书应该专心,不能三心二意。晚上睡觉前应盖好被子,小心别着凉……”不容她说完,我便粗暴地打断了她的话说:“你就不能让我有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吗?”说完,身后是一片短暂的沉寂。
望着母亲满怀关切的面容。心想:母亲的前世可能是一们记者,因为母亲对我有着没完没了的提问与叮嘱。此时我对母亲的唠叨有的只是厌倦,却不知她的良苦用心。
今年,母亲外出打拼,这下,耳根子应该清静很多了吧?可是我开始感到不习惯与寂寞。每周回到家我都会给母亲打电话,向她汇报我的学习情况,向她汇报我的学习情况,电话那端也会传来亲切而熟悉的声音。
“在学校里,一定要努力,一定要听老师的教导。冬天到了,要多穿点衣服,别感冒了,这样会对学习有影响……”
电话这端的我总会洗耳恭听。
此时此刻的我感受到了母亲的唠叨便是爱。她的唠叨使我努力奋进;她的唠叨使我坚强不屈;而她的唠叨更让我谦虚沉稳。今天,我对母亲的唠叨不再是厌倦而更多是奢求,每每想起她对我的唠叨,就会看到她那和蔼可亲的眼神。仿佛觉得母亲的唠叨早已纺织成了一首爱的旋律,让我心灵的天空变得越发宽广。
5母亲的唠叨,真好
雨是自然的心曲,听雨的感觉真好;雪是大地的新衣,赏雪的感觉真好;小草的萌发,小鸟的呢喃,小鱼的游动,都是生命的跃动,亲近自然,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真好;母亲的唠叨,父亲的苛责,都是亲情的表达,与父母亲交流的感觉真好……
早晨起床时,传来母亲的声音:“黄洁,快来吃饭,吃饱饭上学。”写作业时,母亲说:”认真一点,仔细一点,不要写错。”吃饭时,母亲说:“吃饭要慢条斯理,不要狼吞虎咽。”上学时,母亲说:“路上小心点,过马路不要横冲直撞。”在……母亲对我的关心无微不至,全部体现在她的话语里。可我却嫌她太啰嗦,直到有一天。
“黄洁,我和你爸爸,还有你弟弟要去奎屯办点事,明天只有你一个在家,照顾好自己。”“恩,放心吧。”母亲话音刚落,我就激动的跳了起来。第二天,等我和太阳再见时,我立马慌了神,哇呀!8点45了,要迟到了!我匆匆忙忙穿好衣服,下床漱口洗脸后,我就破门而出,楼道里传来震耳欲聋的“摔”门声。这一上午,我饿着肚子在上课。中午,我筋疲力尽地回到家后,又要开始做饭了,把高压锅放到灶上,把剩饭放进去,过了几分钟,厨房传来一股糊味,我跑到厨房一看,忘放水了,火都跑桌上去了。吃饭时,又噎着了。真是祸不单行啊!下午放学回来,“黄洁,今天开心不?”我抬头一看,是母亲!我丢掉书包,冲上去抱住了母亲号啕大哭起来,把今天种种糗事一一例举了出来。
现在,我早已沉浸在母亲的唠叨声中,再也无法离开。这不,唠叨声又来了,“黄洁,慢点,地滑,小心摔跤。”以前的我可能会说:“我不是小孩了。”但现在我会说:“知道了,妈,您也小心点。”在这我从心底由衷地说一声:“妈妈的唠叨,真好!”
6妈妈的唠叨
提起我妈妈的唠叨,那可真是一绝,可以说是举世无双,不管是好事、坏事都唠叨个没完没了,看吧,一天到晚就听她的了,她那张嘴似乎没有闲着的时候。
“快,起床了!天气冷,多穿件衣服,感冒了可是很难受的!”睡得正香的我被妈妈吵醒了。我睁开模模糊糊的眼睛一看,才6点,便又闭上了眼睛。妈妈一看这情景,又大声说:“快起来!一会儿迟到了可得做20个俯卧撑,早点去读会儿书!又快要考试了,要认真复习啊!”我嘟嘟哝哝地说:“哎呀,真是烦人!”可说归说,我还是不情愿地起床照办。一切早上必做的准备工作完成后,时间不早了,我得快马加鞭地去学校了,不然就会迟到。“哎,早餐还没吃呢?妈妈都已经准备好了。你只要吃了,很快的……”“哎呀,我上学要迟到了。”“早上不吃怎么行?营养不丰富,会没精神上课的。”没办法,我说不过妈妈,只得认命。我在妈妈唠叨声的催促下,慢吞吞地将早餐咽进肚子里。平时,我吃饭挑食,她又要老半天唠叨,罗罗嗦嗦:“什么吃食勿抢,到老勿长。”晚上放学后,妈妈的那唠叨更是紧追不放:“赶快做作业,做好了早点睡觉,明天还要上学呢!”“呼,时间还早着呢,这么点儿作业,小事一桩。”我满不在乎的,听了这话,妈妈又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过,没法回,光阴过,讨不还。”老妈还时常用这些押韵的话来唠叨没完。
但是,妈妈的唠叨还是帮了我不少忙!记得有一次出门,那天正好下雨,我把雨伞拿出来放一边,穿好鞋子就急匆匆地跑了出去,妈妈连忙叫:“看你,做事总是三心二意,忘带雨伞啦,等一会儿又要跑上了……”
我在唠叨中一天天长大了。现在我对妈妈的唠叨渐渐有所了解。知道了她的唠叨不是毛病,最主要的是为了我的健康,我的学习。现在,我爱听妈妈的唠叨,好象一天不唠叨,反而觉得有些别扭,因为我现在喜欢妈妈的唠叨!
7我在妈妈的唠叨中长大
我真幸运,我是在妈妈的唠叨中长大的。
当我呱呱落地时,当我咿呀学语时,当我蹒跚学步时……妈妈的唠叨几乎无微不至,无处不在:怕我遭了痛楚,怕我受了委屈,怕我冷了,怕我热了,怕我饿了……缠绕在我纯真无瑕的童年时光中的唠叨,带给我欢乐的时刻!阅读妈妈慈爱的目光,我知道,妈妈的唠叨,那是浇灌童年的深沉母爱啊,享受这份甜蜜,感受这份亲情,我的童年真好!
也许有人说,妈妈的唠叨,听多了,躁音,训斥。可是在我听来,妈妈的那些唠叨,从我学会走路开始,从我跨进校园开始,几乎天天回响在耳边:在外面注意安全啊!该带的书和作业带了没?口渴了莫喝生水啊!……十多年来,这可是每日重复的世界上最美最美的语言,是那么慈祥可亲,时时刻刻回荡在我的耳际,温暖着我的心田。
也许有人说,妈妈的唠叨,重复了,孩子成长的束缚,甚至是孩子“反叛意识”的助长剂。告别童年的我,饱经妈妈唠叨关爱的我,终于感受出了唠叨浇灌后成长的烦恼!初中,自长大的我,总是觉得“最近烦、烦”,渴望自由飞翔的我,终于听腻了唠叨,在我眼里,妈妈的唠叨,是对孩子的不信任?难道我是您眼里永远长不大的孩童吗?
我常常在的唠叨轰炸中迷惘、烦恼:背上书包出门一会儿了,门口还模模糊糊传来妈妈在唠叨;正很投入地吃饭,妈妈的唠叨像突然溜的小老鼠咬我:吃饭别这么急嘛,细嚼慢咽别噎着;刚在沙发上呆几分钟,妈妈的唠叨像悄悄伸来的小鞭子催我:不早了,快去做作业啊;在外面玩完回家,妈妈的唠叨像蚊子一样叮着我不放:跟谁玩啦?玩些?玩得痛快吧?又问号轰击我的耳朵,问得我有些烦了,干脆把门使劲一推,将妈妈和唠叨全关在我的小房子外。唉,在一天天推移,我在一天天长大,妈妈的唠叨如细胞在分裂在生长,蔓延到我的各个地方。长大了,为妈妈的唠叨不像从前那么美妙、动听?
夜深了,夜静了。月亮妈妈带着星星在天空中捉迷藏,而我却躺在床上,闭上眼睛,任思绪飞扬:当一颗星星多自由啊,在辽阔的天空无拘无束,当一只风筝多快活啊,在洁白的云朵间逍遥自在,当一只小鸟多惬意啊,在青枝绿叶中嬉戏追闹……,我却看见月亮妈妈用圣洁的月光细心梳理星星的睫毛,我感觉到大地母亲的爱,像红线,牵着高飞的风筝不栽跟头,我听见鸟妈妈在黄昏的树林中深情唤归……妈妈的唠叨,不正是圣洁的月光、爱的红线、深情的呼唤吗?
长大的我终于明白,只要用心去倾听,去感受,妈妈的唠叨,实在是的爱,是我茁壮成长的阳光与春雨。
梦乡里回到童年,我快乐奔跑的身影在妈妈缠绵的唠叨中越来越矫健!
让妈妈的唠叨灌溉我的整个生命吧,昨天、、明天,不管时光如何流转,我都会向着天空、向着大地,向着在夕阳尽头关注我的妈妈呼喊:我庆幸我在妈妈的唠叨中长大、长大……
8妈妈的“唠叨”
唉,早餐时间到了,又得听妈妈为我准备的早课了:“于芊,别忘了喝牛奶,抓紧时间做作业,弹琴的时候认真些,陌生人摁门铃不要开……”我一个劲地点头,可妈妈还是不放心。“烦死了,烦死了!”妈妈前脚刚跨出家门,我就在背后大声抗议道。
唉,晚上睡不着觉,数数吧!不数羊来数唠叨:“一个唠叨,两个唠叨……”一直数到九百九十九个唠叨,才迷迷糊糊地睡着。
一天,我小心翼翼地骑着心爱的自行车出去,妈妈在后边慢悠悠地跟着。我怕她“唠叨”,因此骑得特小心,可妈妈还是叫起来了:“过马路小心,骑得慢点儿,要左右看牢,不准……!”她一出口就像放鞭炮似的“噼哩啪啦”喊个不停。说得我烦死了,一个劲儿地向前骑。
突然,一辆汽车贴着我的身子快速驶过,把我吓了一大跳,手一松,“咣”的一声连车带人摔在了地上。一股钻心的痛向我袭来。远处,妈妈已经飞奔过来了。我想,糟了,这一回可要被妈妈的唠叨包围了。“怎么样?还好吗?”妈妈焦急而又柔和的声音在我耳边响起,说着她扶起自行车,搀着我回家了,嘴里却再也没说什么。
回到家,妈妈细心地帮我清洗伤口,我却已经后悔得不得了,支支吾吾地说:“妈妈,我,不该……”“别说了,下次注意点就行”妈妈打断了我,关心地说:“别走来走去,多休息,啊!”
渐渐的,渐渐的,我慢慢地觉得妈妈这“唠叨”不再烦了,而是一种享受,因为它是妈妈对我的关心和关爱,明白了这点让我觉得妈妈的“唠叨”再也不烦了。
“上班的时候小心点,车开慢点,早点回来,注意休息!”当警察的爸爸总是早出晚归,经常值班,难得有休息时间,一点儿也不注意自己的身体,我也要多多提醒爸爸。
过了不久,爸爸说我变得“唠叨”起来了,我在心中暗暗笑道:“是不是唠叨也会传染?”
此后,我感觉,我更爱家人了,而家里人也更喜欢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