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耳忠言助我行作文600字
1逆耳忠言助我行
曾几何时,在流言蜚语中派回,找不到方向;曾几何时,在他人的言语中迷茫,不知路在何方。只因为没有忠诚的劝诫,前途一片迷茫。直到现在,才懂得逆耳忠言对我们的谆谆教育。
不曾忘却:“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回眸史册,商纣王,不听忠诚劝告,亲手把自己的国家埋葬;蔡恒公不听扁鹊的建议,最后只能把自己的命搭上。
有人说,那已成为历史,距现在已经相当遥远,不知道的参考。那么说说在我身上所发生的吧!
上中学后,我的几个好朋友都迷上了网络游戏,经常三五成群偷偷的跑去上网,他们也常常告诉我网络游戏如何好玩,在里面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无不痛快。终于,在他们的“勾引”下,我也步入其中。刚开始,只觉得好玩,便三番两次的和他们同去,渐渐地我也迷恋上了她。
可是好运总不能永远陪伴我。有一次,我和他们玩得正高兴的时候,老师来了。老师对我说:“千万不要网络游戏迷惑了你们,那样,他会毁了你们的一生。”我明白老师是为我们好的,可是一旦迷恋上她,就别想一下摆脱它。我仍然是我行我素,只是去的次数逐渐减少。
直到发生了一件事,我才彻底摆脱它。那是星期六的一天,我有去玩了。却没想到爸爸也跟着我,我刚到门口,爸爸的大手拉着我往家去。回到家中,免不了皮肉之苦,过了一会儿,爸爸的气消了,对我一阵心灵教育:孩子,你知道吗,网络游戏对你来说有什么好处呢,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你总是看到它坏的一面。你自己好好想想,你今后怎么办吧。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越“雷池”半步。而同伴的成绩一次不如一次。我这才惊觉——老师,爸爸的忠言在帮助我们抵制不良诱惑啊。
“忠言逆耳利于行。”我终于明白了这个道理。
2忠言逆耳利于行
英国的大哲学家培根曾指出:“一个人从另一个人的诤言中所得到的光明闭他自己的理解力·判断力中所得出的光明更干净·纯粹。”是的,在生活中,常有人批评自己,给自己提个醒,使自己少走或不走弯路,少犯错误或不犯错误,何尝不是一件好事呢?
良药苦口利于病,意思是说,药虽然是苦的,却有利于我们恢复健康。我们对待批评也是一样,要明白“忠言逆耳利于行“的道理,正确对待批评,听取他人的意见或建议,找到自己身上的缺点或不足,并加以改正,使自己变得更好。
到这儿,我想到了金庸对待批评的态度。王朔在《中国青年报》上发表《我看金庸》一文,对金庸的武侠小说加以猛烈的攻击,将金庸小说与成龙电影·琼瑶电视剧·四大天王合称为“四大俗”。金庸先生面对批评却平静地说:“毁誉是人生的常事,不足为奇。王朔先生的批评,或许要求得太多了些,是我的能力所做不到的,限于无力,那是无可奈何的了。”又说:“我很感谢许多读者对我小说的热爱和热情。他们已经待我太好了,也就是说,上天已经待我太好了。既然享受了这么多的幸福,偶尔给人骂几句,那是命中该有,不会不开心的。”
这就是金庸对待批评的态度,要虚心接受批评。赞美是鼓励,批评是督促,赞美如阳光,批评如雨露,二者缺一不可,对待善意的批评,我们应该虚心接受。
批评的目的是纠错,批评是纠正错误的一种良好方式。别人指出你的错误,不要以为那个人是针对自己,才会专门挑出你的错误来做批评。我们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检讨自己,找出错误,并加以改正。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对于批评,我们要虚心接受。
3忠言逆耳利于行
一个月前我得了皮肤病,面部与身上长了许多小豆豆,奇痒无比,擦药膏也不见效,严重影响了我的生活与学习。无奈爸爸只好带我去看病,结果挨打了几天针,感觉是好了。本以为可以脱离苦海了,可是那位老医生却要我喝中药,说是巩固疗效,可苦了我了。
一天放学一进家门,我就闻到一股浓浓的草药味,放下书包,妈妈就叫我吃饭,说吃过饭后马上要喝中药。
晚饭后,妈妈端来一个比脸还大的碗,里面装着黑漆漆的中药。看着这一大碗的中药,我傻眼了,急忙问:“妈妈,这全都要喝吗?”妈妈说:“这是当然的。”“啊!不会吧?”妈妈笑眯眯的说:“喝是要喝的,但是要分三次喝完呀。”哦,吓了我一跳。不过喝三分之一,分喝三次,还是要喝完那一大碗,还是要苦啊!
妈妈把三分之一倒在一个小碗里,我捧起碗对着嘴巴喝了一小口。“哇”,我大叫了一声,“苦死了,就是让我写一百篇作文,我也不愿喝这又苦又臭的中药呀!”看着我皱成一堆的眉头,妈妈心疼地说:“难为你了,孩子。你不但要喝,而且每天三次,要连喝10天。苦口良药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你要喝你的良药,听我的忠言。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我捏着鼻子,又喝了一大口,苦得我差点把今天吃的一切食物都吐出来。别人都是因病得福?得到父母更多的关爱,可我是因病得苦呀!最后,在妈妈的“忠言”逼迫下,我喝完了那一碗中药。
唉,中药真是??苦呀!那天以后,一日三餐之后少不了一碗黑漆漆的中药。因为中午不回家,我还得把上学喝的水换成中药,上学时喝。这样过了10天,我的药喝完了,病也全好了。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没错呀!
4逆耳忠言助我行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确,良药很苦,可它能治病,忠言逆耳,可它能帮你向成功更进一步。
那次,因为考试不好,我的心情极差,那时,我多么想听到有人鼓励我,也许那些鼓励的话会使我一开始就振作起来,可是没有。有的只是一句句挫伤我自尊心的话。妈妈说:“你这次怎么考得这么差,这样的分数不属于你,我辛辛苦苦的养你这么多年,要得就是这个吗?你看×××以前学习不都没你好吗?可是现在,人家不也比你好吗?你怎么就不能努力啊……”
我知道妈妈说的都是气话,那些话都是为我好,可是她根本不知道那些话对我的打击有多大。那次我几乎都快绝望了。都快对自己失去信心了。后来,我跑了出去,一个人漫步在大街上。
天,灰蒙蒙的,小路边有很多蚂蚁都在搬家。快下雨了,当时的我根本就不想回家,我讨厌那个地方。于是就停下来看蚂蚁搬家。蚂蚁很小,可它背上的东西却很重。多少次,它们的东西都掉下来,可是它们一次又一次的把东西背了上来,一次次努力的向前走。那时我想:我为什么就不能像蚂蚁一样呢?只要站起来的次数比倒下的次数多一次就是成功!只要我努力,下一次一定会比这一次好。妈妈说的对,我应该理解的。
我应该感谢妈妈,如果当时她没有说我,我或许会一直失望,不会再站起来。如果没有那些逆耳的忠言,我一定不会坚强,所以我们应该耐心听却那些逆耳的忠言。
5逆耳忠言助我行
去年暑假,是一个令我印象最深的暑假。
马上就要读初一了!虽然想着学习负担重起来了,但现在还是抛弃了所有烦恼。因为没有作业,所以可以尽情地在暑假中玩乐。这样一来,家里的伙食就好多了。这不,暑假还没十来天,就增加了五斤。照这个速度,那还不成为“世界肥胖第一人”?
因为我从小就爱吃肉。餐桌上的肉,不管是肉丝、肉片还是一丁点大的肉末都会成为我的美食。暑假里的一天,妈妈带我去参加一个亲戚的喜宴,我看到桌子上的好菜应有尽有,顿时“口水直下三千尺”。一开饭,我便开始狂吃肉,正当我吃得起劲时,妈妈看见我这个样子,很是生气,便提高了嗓门说:“少吃肉,多吃蔬菜,你这个样子像话吗?”我听了这句话心中很不是滋味,早不说晚不说偏偏这个时候说,声音还这么大,这不明摆着要教训我一顿嘛!
回家后,我把头苦苦闷在枕头下。妈妈来了,她语重心长的对我说:“儿子,我如果不这样提醒你,你可能永远也记不住,这次是好心的提醒你啊,你自己好好想想吧!”,说完便离开家了。
我仔细想想这番话,妈妈确实说的很有道理,我一直都铭记在心。
今年暑假,我们全家去新疆游玩,爸爸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在乌鲁木齐。他是一位大款,请我们全家到乌鲁木齐最豪华的西式自助旋转餐厅吃饭。正当我准备大吃猛吃时,我想起了妈妈的这番话:是啊!身体是自己的,以后一个人拼搏去了,没有自制力,干什么事都会陷入歧途的啊!于是,我只夹了一点蔬菜和少量的羊牛肉,便回餐桌了。这件事妈妈表扬了我,我觉得这是一举两得的好事情。
每当我面对美食的诱惑,我都会想起妈妈都我说的几番话,这几番话我永远铭记在心。
6逆耳忠言助我行
“砰!”爸爸用力地将门关上,只留下我一个人坐在客厅里,泪水顺着脸颊往下流。
就在刚才,我和爸爸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原因是这样的:我因玩火不小心把爸爸新买的大衣烧了个洞,因为害怕爸爸生气,我趁家里没人,就把爸爸的大衣藏到了柜子里。可纸是包不住火的,终于还是被爸爸发现了。这不,开始找我谈话了。我看爸爸挺温和,估计没什么事,因为害怕他给我讲大道理,我就一口咬定不是我干的。谁知爸爸看我冥顽不灵,竟然大发雷霆,一把拍在桌子上,把杯子里的水都震洒了。我一看爸爸生气了,就恼羞成怒,大声对他说:“不就一件大衣吗?值得这样大动干戈?难道在你眼里,我还不如一件大衣吗?”我一看,爸爸脸色铁青,嘴唇打着颤,用右手的食指指着我,连那手都在哆嗦。我有点后悔了。但我还是故作镇静,坐在那里不再说话。
停了一会儿,爸爸平静了一下,语重心长地说:“一件衣服是值不了几个钱,但你知道你今天的态度有多恶劣吗?亏你还是个初中生呢,连一个三岁小孩都不如。今天,你哪儿也不能去,就在家给我好好想想,你到底愿不愿做个诚实的人,敢不敢为自己的错误承担责任。如果连这一点都做不好,你也别谈什么远大理想了。”爸爸说完就进里屋了。
听着爸爸的话,我细细回忆起以前的事,那次,我因为不敢承认错误和好朋友闹翻了;那次,我因为不敢承认错误使妈妈误解了奶奶,差一点引起家庭大战……我终于明白了,爸爸今天的教诲是我人生道路上的一根拐杖,有了它,我才能走得更稳。我站起来,擦干眼泪,敲开了爸爸的房门……
从此之后,我再也没有撒过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