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人张作文500字
1泥人张
泥人张是天津的又一个特色,穿过大街小巷,到处都有泥人张的店。我们随便挑了一家店走进去,这里的泥塑形态各异,牢牢地抓住我的眼球。只见货架上摆着各种各样的泥塑,一个小孩正歪着头看着你,仿佛要告诉你他的小秘密;一个穿红袄的顽童点炮仗,旁边的小女孩紧紧地捂着耳朵,皱着眉头一脸的紧张;还有一个更滑稽,趁人不注意,悄悄地把手伸进酒坛偷酒喝,瞧他那样子,让我忍不住偷笑起来。
一家小小的店就有几百种泥塑,看得我眼花缭乱。我摸摸这个,动动那个,最后,终于为自己和外公外婆选好了礼物。送给自己的是一个穿着汉服的小男孩,盘腿坐在地上,正读着书,可能因为有人拽了他的冲天辫,疼得龇牙咧嘴,慌忙用手护着辫子,生怕辫子会掉下来,可这辫子还牢牢地长在他的头上呢!送给外公外婆的是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他们悠闲地坐在沙发上。老太太架着一副老花眼镜,织着毛衣,老头子看着书,还翘起了二郎腿。温暖的阳光下,栩栩如生,多么幸福和谐!
现在这两对泥塑就放在我家的柜子上,我每每看到他们,还是会忍不住笑起来,怀念天津的泥人张。
2泥人张
冬令营期间,我们到天津游玩了一整天,在古文化街还看到了泥人张的店铺呢!
泥人张的店铺不大,也就几十平方米,里面挤满了游客,两面墙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泥人——寿公寿婆,京剧武生,金陵十二钗,四大美女,等等,还有很多可爱的小娃娃,它们颜色鲜艳,容颜俊秀,不怕水,不怕太阳晒,真是栩栩如生。
泥人千姿百态,有的在钓鱼,有的在玩耍,有的在读书,都是一瞬间的动作,那么生动,那么活泼。老师买了一个正在放炮的小男孩,大约8厘米高,白白胖胖的小男孩戴着瓜皮小帽,穿着黄色的长袍,紫色的棉袄,左手捂着右耳,右手伸直捏着一个红色二踢脚,神色有点紧张,真是可爱极了。
泥人张的创始人叫张明山,他13岁学习做泥人,18岁时就出名了。他能照着人捏出一模一样的泥人来,因此大家都管他叫泥人张。不知有多少人想模仿泥人张的作品,可惜无法模仿。就说那泥吧,是天津郊区的胶泥,别处也没有啊。还有里面放了什么东西使得泥人不怕日晒也不怕水呢?这可是个谜。泥人张传到今天已经是第五代了。第二代和第三代传人还去美术学院讲过课呢。
在前几年的广交会上,泥人张作品一天就卖出了7000个!可见泥人张作品多么受欢迎!
泥人张真是民间艺术的珍宝!
3泥人张
天津泥人在清代乾隆、嘉庆年间已享有很大声誉,使天津泥人大放异采,成为民族艺术奇葩。说起天津“泥人张”,它是清朝道光年间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艺术。泥人张”的彩塑,它把传统的捏泥人提高到圆塑艺术的水平,又装饰以色彩、道具,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大家都知道“泥人'是用泥土捏成的小人。可这“张”又代表着什么呢?
其实这“张”就是天津“泥人张”艺术的创始人张长林。他自幼随着父亲学,他捏出的泥人,不仅形神毕肖,且栩栩如生须眉俗动。“泥人张”彩塑创作题材广泛,或反映民间习俗,或取材于民间故事、舞台戏剧,或直接取材于《水浒》、《红楼梦》、《三国演义》等。它用色简雅明快,用料讲究,所捏的泥人历经久远,不燥不裂,“泥人张”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外国人不惜以重金购买,在历届展览会上它都被认为是出类拔萃的作品。
“泥人张”用“惟妙惟肖”一词来形容是最合适不过的——小巧玲珑的外型,配上形态不一的动作,再加上全神贯注的表情,然后“穿”上五花八门的衣服,这泥人就做得活灵活现,生气勃勃了。
“泥人张”这支数代相传的艺术之花,扎根于古代泥塑艺术的传统土壤中,再经过大胆创新,遂成为今日津门艺林一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