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关街作文650字
1雨中游东关街
今天,烟雨蒙蒙,天空中不时飘落下银针一般的雨,密密麻麻的,编织出了一首秋天的序曲,那风轻柔得很,像毛茸茸的小草一般抚摸着脸颊,有些微微的灼热感,却又让人乐此不疲,流连忘返。
这样的好天气,妈妈提议,不如去扬州游览一番,我自然是高兴。
坐在开往扬州的4路公交车上,雨下得越发大了起来,仿佛是在欢迎我们。
下了车,妈妈领我穿过了一条小巷子,走到尽头,眼前豁然明朗了起来,一条更宽更长的巷子又展现在我的眼前,这就是名扬天下的东关街。
两边尽是古老的大红门,古色古香的尖角亭,红门后却是一家家历经风雨的小店。
叩步厚重的青石板,一阵风夹着小雨袭来,令我如痴如醉,仿佛又回到了历史的滚滚红尘之中,见证历史沧海桑田的变迁。
继续往前走,宽大的古巷至尽头,一束光照入幽暗的小巷,循光看去,眼前展现出连绵的古城墙,上书两个字‘东门’。
城墙上长满了爬山虎,青砖上寄生着青苔,想必它们的年龄同这城墙一样古老吧!
听妈妈说,城墙是南宋建炎元年十月宋高宗赵构令人建造的。
饱经风霜,在战乱中得以幸存下来,真无愧于‘壮丽压长淮,形胜绝东南’的英姿。
走过城墙下的断桥,我不禁对这座古城墙肃然起敬,几百年过去了,风姿绰约不减当年。虽说现在它已成了断墙践壁,但它不仅仅是扬州历史的见证,更是世世代代在扬州古城生活的华夏儿女的象征啊!
时间过的真快啊!一天的时间转瞬即逝,我们就要离开扬州了,临别之际,原本不太大的雨又下大了,好像在热情地挽留我们。我知道,仅仅一天,游不尽扬州,只能走马观花地看一看。但是,扬州的文化历史已经在我心中扎下了根。我相信,总有一天,我还会再来的!
2春节游东关街
新年又来了,万象更新,大地复苏,我与爸爸一起,伴着二月那依然夹着一丝寒意的风,来到东关街游玩。
刚刚走过巷口的拐弯处,便看见如潮水一样川流不息的人群,我吃了一惊,东关街可真热闹啊!我和爸爸随着人群,先往东到了武当行宫,走过了谢馥春,后来又经过逸圃、长乐客栈、大清盐号、协泰行。沿途,各种传统玩艺儿、工艺品数不胜数,吹糖人的、剪纸的、抖空竹的、抽陀螺的、滚铁环的,令人眼花缭乱;各种传统小吃应有尽有,卖棉花糖的、卖臭豆腐的、卖烤鲤鱼卷的、卖寿司的,散发出的香味令人闻着便不想离开;我居然在谢馥春旁边的小书摊上,看到爸爸经常跟我说起的“小人书”,噢,原来是这个样子啊!我们继续往前走着,一路上到处笑声一片,游人们摩肩接踵、谈笑风生。
突然,我看见有许多人都往路边的一个大房子里走,抬头一看,噢,这里面在举办“火花展览”。什么是“火花”呢?我充满好奇地拉着爸爸的手走进去。“火花就是火柴盒上面的贴画。”爸爸向我解说道,“扬州有个第九怪,名叫季之光,他收集了很多很多火花,成为世界上有名的火花大王!”我仔细浏览着墙上那花花绿绿的火花,嗬,从上面可以看到许许多多的人物、历史事件、风景、风俗哩!有的上面印着毛泽东、周恩来等伟人,有的上面是扬州风景,还有少林寺、“三毛流浪记”等我喜欢的图案,尤其珍贵的是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甲午战争等火花。通过火花,我看到了又一片有趣的天地。回来上网搜了一下季之光,发现这个老爷爷历时50余年,收藏了120多个国家的12万种、150多万枚火花,真是了不起啊!
在恋恋不舍中,我们出了东关街。新年逛东关街,我不仅感到了快乐,还感觉收获巨大!
3夜游东关街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个是古人对扬州的赞美。那你来过今天美丽的扬州吗?我现在就带你去扬州最繁华的古城区——东关街看看吧!
夜晚,东关街热闹非凡,车水马龙。我一进入街道,就感觉到古香古色的味道。那里的房子是青砖砌成的,铺上黑色的瓦,门口挂的红灯笼显得更加耀眼。屋顶上的霓虹灯金碧辉煌,像金龙一样奔腾而去。
“扬州特产—牛皮糖,免费品尝咧!好吃咧,手工做的哦。”一阵叫卖声将我吸引了过去,原来是牛皮糖店。老板很热情的让我拿两块尝尝。看着铺满芝麻的牛皮糖,我不经咽了一下口水,吃了一块。黏黏的糖夹杂着淡淡的芝麻清香,令人回味,真好吃!
我们继续往前走,来到了百年老店——“谢馥春”香粉店,它源于清朝道光年间(1830年),创立的谢馥春香粉铺,至今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它闻名世界的产品是鸭蛋香粉,样子圆圆的,就像一个白白的蛋。
然后,我们又来到一家扬州有名的工艺品店,看了用贝壳等材料制作的点螺画,大红的漆器,扬州三把刀店里卖的指甲刀、菜刀、剪刀。漆器看起来是木头做的,实际是油漆做成的,样式很多,有戒指、项链,还有精致的盒子。对了,还有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我们都一一见识了一番。
不知不觉就走到了东关街的尽头——东关古渡。我站在码头上,欣赏着波光粼粼、绸带般的大运河。运河旁边的彩灯把河水染成了五颜六色的。这时候,我觉得是东关街最美丽的一景。
我爱我的家乡扬州。它时时刻刻都以美丽的姿态在等着你来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