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十个全覆盖工作总结
1驻XX村十个全覆盖进展情况工作总结
一、基本情况
1、XX村位于301国道和广大线交汇处XX镇所在地,总面积37500亩,有耕地16530亩,其中管灌地如果能全部利用能够达到20XX亩,井水水浇地20XX亩,旱地为12530亩,林地12739亩,辖区内共有10个自然村,27个村民组,共有人口7950人,其中本村农业人口1267户,3810口,人均收入8800元。本村的主导产业为三产,(有400多户从事三产)无特色种植,无矿产资源。
2、27个村民组的基本情况:一组:36户,116口;二组:100户,302口;三组东:53户,154口;三组西:63户,199口;四组:73户,210口;五组:70户,216口;六组:94户,266口;七组:56户,197口;八组:50户,155口;九组:61户,188口;十组:60户,185口;十一组:31户,86口;十二组:42户,116口;林业队:11户,33口;十三组:33户,95口;十四组:28户,62口;十五组:55户,157口;十六组:45户,143口;十七组:56户,166口;十八组:19户,59口;十九:17户,523口;二十:37户,126口;二十一:20户,62口;二十二:50户,142口;二十三:65户,209口;二十四:10户,11口;二十五:28户,55口。
二、四项重点工作:
(一)、十个全覆盖
1、危房改造:已改造172户,其中危房改造121户,包建13户,C级16户(16户未给钱),还有355户未改造(其中残疾户3户、低保户78户)。20XX年计划危房改造30户,已开工22户,预计完成时间为20XX年10月10日。
2、饮水安全工程:本村自来水用户为1200户,其它800多户为自家水井,其中一组14户、十二组53户因地下水资源不足面临饮水困难。
3、街巷硬化工程:共需硬化道路18150米,一事一议450米,十个全覆盖道路硬化计划3700米,已完成3400米,其余未完成。
4、村村通电:全村的20个台区都进行了改造,村民的用电需要能够得到保障。
5、广播电视村村通:除小山村181户用接收器外,其余户均安装了有线电视。
6、校舍建设及安全改造:辖区内有学校三所(两所小学,一所中学),幼儿园两所。小学设立六个年级组,中学设立三个年级组。中心小学有学生1000多名,教师50多名;西荒小学有学生600多名,教师20多名;中学有学生1000多名,教师50多名。能保障适龄儿童全部入学。
7、标准卫生室的建设:辖区内有标准化卫生室一处,中心卫生院一处。
8、村文化活动建设:辖区内现有文化活动广场配套建设器材两处,有草原书屋一处,近期在镇政府东新建一处1500平米的广场,按自然屯居住情况看十二组还需建一处20XX平米的广场。
9、便民连锁超市:除十一组小自然村外,已有大小超市八个,新建一个200平米的便民超市(家家福超市)。
10、社会保障,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低保:20XX年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803人,占常住人口的85.7%;农村医疗保险人数为37958人,占常住人口的103%;享受低保的人数为242人,占常住人口的6.4%。
(二)、扶贫攻坚
辖区内低保户227户,242人;五保户3户,4人;低保边缘贫困户241户,445人。为了使贫困户脱贫致富,引导和带领大家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目标养羊50只以上达到7户,养牛50头以上达到2户,万只蛋鸡达到2户。
(三)、产业化结构调整
本着重点培养、全面发展的原则,新发展养猪户3户,养牛大户2户,养鸡大户3户,新增杂粮杂豆种植面积1500亩。
(四)基层党组织建设
已顺利完成党支部、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新增治保主任1人。村班子成员10人,党员108人,入党积极分子51人。
1、村党支部
支部书记:XXX
支部副书记:XXX、XXX、XXX
支部委员:XXX
2、村委会
主任:XXX
委员:XXX、XXX、XXX、XXX、XXX、XXX
村两委班子和谐敬业,团结向上,深受村民的拥护。
2青峰街村“十个全覆盖”工作总结
自全省推进“十个全覆盖”深化治本抓源头工作以来,青峰街村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镇关于源头治腐安排部署和工作要求,以“十个全覆盖”为目标,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推进源头治理各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1、健全机构,落实领导责任
根据镇党委政府和镇纪委的统一部署,精心组织,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全面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十个全覆盖”各项工作。我村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长强同志为组长,党支部副书记书记刘朝华、史新堰同志为副组长的青峰街村纪检工作领导小组,同时设立了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专职办公室主任,落实专责,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协调、组织和实施。村党支部与镇纪委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明确工作责任,加强重视。
2、开展教育,营建良好氛围
我村将廉政教育活动贯穿于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始终,组织开展学习《廉政准则》活动、做试题、召开党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开展警示教育、撰写心得体会,增强了广大党员干部腐败风险防控意识,营建良好氛围。
3、围绕权力,加强自身监管
通过采取全员查找、重点防范的思路,在全村党员干部中认真开展了腐败风险点的查找。在全员查找的基础上,我们还对具有腐败高风险的低保、退耕还林、粮食补贴、高速路搬迁等重点工作进行了重点查找。我们将对所有风险点及防控措施都进行公示,广泛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二、明确责任,扎实推进
1、实现财政资金和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监督检查全覆盖。村纪检小组对重点建设项目实现统一监管,分片负责,治理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对每笔财政资金和每个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监督检查,做好查漏补缺,加大重点抽查,加强对工程建设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
2、实施完成腐败预警防控工作全覆盖。
在镇党委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我村严格按照“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通过“清权查险、监督防范、预警防控、考核评责”四个阶段工作,深入推进我村惩防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了相关制度。切实起到了预防腐败、保护干部的目的。
(1)在全村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全面落实《青峰镇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实施方案》,抓好重要领域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建立完善拆迁征地工作、社会救灾救济、农村低保工作、办理惠农资金补贴等重要岗位腐败风险防控制度,切实做好深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实现了腐败风险预警处置制度的规范化、科学化。
3、不断深化财政体制改革。
积极贯彻落实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认真落实“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规定,全面落实了“村财镇管”改革,村财政全部纳入镇财政所统一管理,有效地遏制了“小金库”问题。
4、乡村便民行政服务网络体系起到实效。
村建设便民服务室,有值班人员、有制度、有办公桌椅和资料柜、有办公电话、有便民事项登记簿、有办事流程。加强了对各部门便民服务网络平台的规范管理。规范服务方式,增加服务内容,提高服务效率。推进便民服务网络充分发挥作用。截止目前为止,村便民服务室共办理事项1000余起,服务群众20XX多名。
5、公共权力运行公开透明,实现党务村务公开。
我村面推进五项公开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制定出台了“五个公开”工作管理制度和监督检查考核办法。
(1)稳步推进党务村公开,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实现公开专栏的标准化,公开内容的规范化和公开工作的制度化。完善了民主管理制度,村成立了理财小组,提升了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整体水平。
6、推进“五统一”招投标综合监管模式。
按招投标管理相关规定,严格执行项目建设招标规定,坚决杜绝抵制各种暗箱操作,确保项目建设规范、公开、透明。规范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出让行为。
7、功完成农村集体“三资”清理及监管代理工作。
“三资”清理进度情况:“三资”情况登记表全部登记完毕并已报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对资产、资源的发包、租赁情况进行了全面清理,依法依规、实事求是修订完善合同,整理台账,清理工作全部完成。强化了“三资”监管。一是通过建立健全土地、林地承包经营台账、现金(存款)日记账、固定资产明细账等,加强了村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的管理。二是通过建立健全土地、山林承包合同管理制度,资金、财产管理制度,项目工程管理制度,开支审批、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制度等,强化了集体资金、资产和资源的监督,规范了“三资”监管的程序。
8、强廉政教育,推动廉政文化“五进”。
大力宣传廉政文化、宣传“五进”工作,引导全村党员干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廉政文化“进机关、进家庭、进学校、进企业、进农村”活动,推进全村廉政文化建设。开展正面典型示范教育、反面典型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与腐败风险预警防控结合起来,开展《廉政准则》学习活动,表彰先进典型。结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定期开展青少年廉洁教育实践活动,深入推进校园廉政文化建设。通过开展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廉政文化进入农村日常生活。
9、“七有、五落实”进展顺利。
按照《镇纪委办公室关于转发〈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乡镇、村纪检组织规范化建设的意见〉的通知》落实了“七五”。有牌子、有队伍、有制度、有办公场所、有办公办案经费、有办公办案电脑等办公自动化设备以及文件资料保密、归档所需的文件柜等装备。有举报电话。村纪检小组设有专门的举报电话(0719-3511413)。“五落实”:一是机构设置落实。村纪检工作小组机构建设达到了规范,3名纪委委员都是由办事公道正派、为人正直,在群众中威望高的老党员、老干部担任。二是基层组织落实。三是办公装备落实。四是制度建设落实。五是学习培训落实。组织党员干部学习镇党委、政府统一购买的纪检监察业务书籍,村纪检小组还通过以会代训的形式组织培训4次,提高纪检干部的业务素质和监督能力。
三、取得的成效
1、自律意识明显增强。在“十个全覆盖”工作开展过程中,提升了党员干部的自律意识,十项全覆盖工作的具体开展让干部明确了廉政监管不是搞运动,工作不是流于形式。对进一步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和反腐败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各项工作开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行政效能明显提高。一方面各基层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根据自身的风险,制定了具体防控、监督措施,不断解决所存在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飘浮、办事效率低下、作风不扎实等问题,积极改进工作作风、创新工作方法,努力增强服务意识和提高服务质量和行政效率。
2、权力运行进一步规范。推进了我镇的决策程序化、操作流程化。通过规范议事决策程序,坚持重大事项集体讨论,民主决策,既提高了党委和村支两委决策的公信力、透明度,又提高了党委和村支两委决策的科学性,较好地避免了决策失误、权力失控。
3、实现了以廉促政。进一步规范我镇权力运行工作,将大大提升群众对镇村班子成员的满意率和信任度,避免了很多干群矛盾,由于群众参与监督,紧密配合政府的相关工作,促进政府各项工作的开展。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在今后工作过程中,要紧紧围绕镇党委的工作要求,严格按照工作目标,进一步推进“十个全覆盖”工作,高标准完成目标任务,为建设“廉政青峰、文明青峰、和谐青峰”添砖加瓦。认真总结已完成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进一步坚定推动实现“十个全覆盖”目标的信心和决心。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十个全覆盖”的深刻内涵,不断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确保真正实现“十个全覆盖”,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做到扎实推进;进一步明确标准、严格考核,做到强力推进;克难攻坚、以点带面,做到坚决推进。加快推进我村“十个全覆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
3XX镇“十个全覆盖”工作总结
“十个全覆盖”工作开展以来,我镇按照市委、市纪委的统一部署和总体要求,充分发挥镇党组的政治优势和核心作用,找准党建工作的着力点,采取积极的措施,结合本镇工作实际,着力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十个全覆盖”工作,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部署反腐倡廉工作
市纪委“十个全覆盖”工作会议后,我们及时召开了专题工作会议,对本镇反腐倡廉建设“十个全覆盖”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和部署。今年3月,我们两次结合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月活动,对全镇党员干部进行了教育培训,进一步强化了广大党员干部对推进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全面落实“十个全覆盖”工作的思想认识。
为了加强对整个工作的领导,镇党组成立了“十个全覆盖”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工作专班,形成了由一把手负总责、相关负责人协调督办、工作专班具体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十个全覆盖”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刘锋杰、黄安青副组长:周亚明(常务)、刘华
成员:胡芦林、陈茂林、刘幼平、王国富、柯志恒、周晓红、汤星海、吴学斌、陈前恒、雷云、各总支书记、各村支部书记我们在签订了镇村两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全面实行了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管理办法。
二、开展资金项目督查
反腐倡廉建设“十个全覆盖”工作涉及各个行业、各个系统,我们结合乡镇的实际,找准覆盖点开展工作。
我们结合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对我镇20XX年以来立项、在建、竣工的每个政府投资及使用国有资金项目进行了全面排查清理,监督检查面达到100%。
三、抓好腐败风险防控
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是“十个全覆盖”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我镇制定了《XX镇腐败风险预警防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确定了工作目标,明确了工作措施。我们一是清理部门职权,列出权力清单,对审计等行政权力的运行编制了流程图;二是全方位查找风险,并进行风险分级;三是通过分权制权、减权量权、晒权示权、监督检查等办法进行监督防范;四是构建了预警机制;五是完善了追责制度。
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形成了“分岗查险、分险设防、分权制衡、分级预警、分层追责”的防控模式,构建了一套权力规范运行的工作机制,使权力行使做到了行为规范、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监督有力,运行公开、结果公开,让党员干部“知风险、不冒险,防风险、不走险,化风险、求保险”,从而从机制制度上遏制权力失控、决策失误、行为失范的问题。
四、推进党务政务公开
我镇在办公区显要位置设置了党务、政务公开栏,把领导分工、内设机构、领导班子任期目标、年度工作目标、重点工作、教育重大决策以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行政执法、财务收支、办事流程、办事职责、办事依据、办事纪律、办事时限、办事结果和监督方式情况全部予以公开,进一步提高了党务、政务公开的透明度,把所有工作都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形成了透明的“鱼缸效应”,也促使了我们工作效能得以提高。
五、开展廉政文化建设
建设廉政文化是反腐倡廉工作的一种长效措施。我们主要开展了廉政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农村的活动。
(一)在廉政文化进机关方面,我们围绕一个“廉”字,突出理想信念教育、道德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党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这几个重点,充分发挥文化功能的作用,五措并举推动了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的深入开展。
一是结贫思廉,提高了廉政文化的感染力。通过结贫、帮困,使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认识到了我国的国情、社情和民意,大大增加了自我生活的满足感,增强了事业的使命感。结贫思廉主题教育活动是一项民心工程、廉政工程,寓“思廉”于“结贫”之中,寓教育于活动之中,对党员干部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收到较好的社会效益和政治效果。
二是教育倡廉,提高了廉政文化的吸引力。我们结合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和机关政治学习,通过开展廉政文化专题讲座、召开座谈会、写学习心得、观看廉政文化电教片等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认识到了做好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和主动性。
三是典型导廉,提高了廉政文化的感召力。发挥正反典型人物在党风廉政建设中的教育作用,是廉政文化建设中十分重要的措施。我们充分发挥汪金权等先进典型人物的榜样和示范作用,形成了弘扬正气、尚廉倡廉的良好风尚。
四是活动兴廉,提高了廉政文化的渗透力。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既可以吸引党员干部的踊跃参与,又可以陶冶人的情操,以此增强廉政文化的渗透力。我们积极举办了廉政文化书画比赛,廉政格言、警句、楹联、短信征集,廉政文化排球赛,廉政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大力弘扬廉政文化,使大家在活动中受到教育,效果明显。
五是家庭助廉,提高了廉政文化的辐射力。为充分发挥家庭在反腐倡廉中的独特优势和重要作用,我们通过家庭参与,推进我镇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家庭防线。我们向党员干部家属发出了倡议,号召全体家属加强政治思想学习,争做一名合格的“廉内助”,常吹“廉洁风”,多念“廉政经”,时常提醒领导干部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扎扎实实做事。还告诫家属要抵御诱惑,做好“廉政之家”的守门员。党员干部家属也积极争当“廉内助”,“贤内助”,督促好配偶,教育好子女,管理好自己,营造了一种廉洁向上的家庭氛围。
六、“三资”清理及监管工作成效
我镇于20XX年成立了农村集体“三资”监管代理服务中心和农村集体资产产权交易中心,并开始正式运作。截止目前,我镇已完成了33个村,2个街道社区的“三资”清理工作,共清理出固定资产2424.87万元(其中新增固定资产1708万元),资源96类,过期合同20份,续订合同17份,终止到期合同3份,并将清查的情况在村级财务公开栏上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对已确认的资产、资源进行锁定,作为基数依据,严防资产资源流失,保持资产资源增值。
按照边清理边完善的要求,我镇及时对村务公开、民主理财、资金审批、财务管理等制度进行了完善,不断健全农村集体“三资”规范管理的各项制度规定。
七、充分发挥村级纪检监督小组的职能
为了促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各村成立了纪检监督小组,配备一名纪检小组组长,2名纪检小组成员。按照“便民、高效、优质、廉洁”的服务原则,健全服务网络,规范办事程序,提高服务水平,实现群众“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格局,通过完善内部运作机制,强化内部教育,加强作风建设,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打造一支“党性强、品行端、胸怀宽、业务精、规矩严”的纪检干部队伍。
通过一年的工作,我们推进“十个全覆盖”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冷静的分析和查找,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反腐倡廉的学习教育不够扎实和深入,部分同志还没有联系实际、触及灵魂;二是权力的监督制约还不够有力,权力监管还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三是在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中,滋生腐败及不正之风的土壤和条件依然存在。
为了解决上述影响镇党委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信誉和形象的问题,我们拟定了下一步的工作措施:
一是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一套教育、制度、监督“三管齐下”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并加强对制度贯彻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贯彻执行到位。
二是加强我镇党员干部廉洁勤政教育、法纪意识教育和优质服务意识教育,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
三是认真总结本部门在反腐倡廉工作中取得的基本经验和成绩,重点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和方案,认真抓好整改工作落实,逐步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不断探索我镇党风廉政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全面推进“十个全覆盖”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四是继续狠抓薄弱环节,堵塞漏洞,把农村集体“三资”监管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入,促进“三资”清理监管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长期化,同时充分发挥村级纪检监督小组的职能,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村级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向纵深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