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的口头禅作文1000字
1表妹的口头禅
我有一个表妹,叫妞妞。刚上幼儿园,尤其天真、可爱。一般,在假期的时候,我们都会分别来到自已的奶奶和外婆家。那时,我们就相聚一团啦。每次,她都会更新我们对她的认知。
国庆节,她照样来了。不过这次,她除了卖萌之外,多了一个口头禅:我的理想。“我的理想是有一袋饼干”、“我的理想是做那朵花”、“我的理想是……”,真把人给雷翻了。然而,大人们欣然接受,还不吝赞美之词:“妞妞真厉害,都知道理想了”、“可不是吗,妞妞真是个小天才”、“小小年纪就有了理想,将来肯定不简单”、“我们妞妞前程远大”……唉,真拿他们没办法。
一天,好朋友送我两块进口巧克力。刚进屋,就迎见那渴求的目光。她瞪着大大的眼睛看着我,还拿出了她战无不胜的法宝——说出了她的口头禅:“我的理想是有一块巧克力”。真让人无法拒绝,“行”!话出口,我才回过神来。这一次,我一定要让妞妞了解到底什么是理想。“妞妞,你知道理想是什么意思吗?”“就是想要的东西呗。”她很肯定的对我说。“不是的。”我摇了摇头。这是她第一次没有顺利地实现理想,还要解答一个奇怪的问题,很意外。“理想,是你想要的,但是它要通过你的努力才能得到。”妞妞的眼神迷茫了,大大的眼珠骨碌碌地转着,头仰着一动不动。是呀,这个问题对于她来说实在是太高深了,我的心一下子软了。“这样吧,为了让你体验一下,巧克力先给你一块,如果你能忍到明天早上不吃,我就把这块……”还没说完,妞妞就和两块巧克力一起消失得无影无踪。我呢,只见那条火红的连衣裙在眼前一晃而过,那团卷曲的长发就这样消失在我眼前的阳光里。
第二天早上,不出我所料,妞妞的床上只剩下两张糖纸。妞妞,你现在根本无法理解,什么叫理想。按照字典上的说法,理想,就是对未来事物的美好想象和希望,也比喻对某事物臻于最完善境界的观念。意思完全正确,但在我的眼里,这太过于枯燥无味了。我心中的理想,是一只盛满梦的篮子。篮子里,住着一只精灵,它在梦的海洋里奋力博击,它的心中对未来充满无限期望。同时,它还不时地经受狂风暴雨和滔滔巨浪的考验。有时,篮子沉了,有一只海鸥会帮它捞起,海鸥的名字,叫父亲;有时,篮子翻了,一阵风把它吹起。风的名字,叫母亲……
我要感谢表妹的口头禅,是她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理想。回首望望,幼时的理想,还在吗?我还在为了理想奋斗不息吗?
2妈妈的口头禅
母亲就象一首田园诗,幽远纯净,和雅清淡,母亲就是一幅山水画,洗去繁华雕饰,留下清新自然;母亲就是一阵和煦的风,吹去朔雪纷飞,带来春光无限。母亲是伟大的,也是无私的,它沉浸于万物之中,充盈于天地之间,展开历史长卷,拂动历史烟尘,解读母爱的缠绵,那时彷徨无依的心灵找到了栖息的家园……
——题记
“快起床,1、2……”我好想睡个懒觉,可一听到这话就连忙一骨碌爬起来了,这就是我老妈口头禅的威力,老妈的口头禅就是“1、2……”如果不在数到三之前执行她的命令我可就惨了,她不是罚我做家务就是让我多写一些作业。“123”对于我来说真是一个可怕的咒语!
“快去做作业,1、2……”“知道了。”我边听着妈妈下载的“百家讲坛”《红楼梦》专场,边光着脚丫跑了出来。妈妈看到了勃然大怒,厉声训斥道:“赤着脚容易着凉,记不记得,你有一次生病害得妈妈差点给人家大夫跪下来给你治病,眼下不正流行什么流感吗?到时候你得了这个病我可不管你。快去穿鞋,1、2……”
告诉你,我妈是刀子嘴豆腐心,如果我真得了病,妈妈肯定跑来跑去地求大夫一定要把我的病治好。我把鞋穿起来了,妈妈见我鞋带没系,就不厌其烦地弯下腰乘着做家务的空闲时间帮我系鞋带,一边系一边说:“这么大的人了,连这么小的细节都能没注意到,不知道你的眼睛是怎么长的。”系完了,站起来刮了一下我的鼻子,然后叫我吃饭。
因为我太饿了,便像十天没吃饭一样,狼吞虎咽地大吃了起来。妈妈突然点了一下我的额头,我心想:天哪,妈妈怎么连吃饭都要唠叨啊,“你这是在吃饭还是在种米啊?你看看,桌上地板上都有米。有一首古诗里不是写着‘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吗?你难道不知道这些饭菜里饱含着农民伯伯们的多少汗水吗?我命你快点把这些掉在桌上的米吃掉,把地上的米捡起来喂给鱼吃,快去!1、2……”我不敢不服从命令,手忙脚乱地完成了任务,然后继续吃饭,听妈妈的训戒。
“1、2……”妈妈的这句口头禅,她一天不知要说上多少遍!它是催促,是责备,是鞭策,更是我成长道路上的指路灯!它饱含着妈妈对我无限的呵护、亲切的关怀、深深的疼爱!它如影随形,伴我成长,让我的生活充满了温暖、幸福!
3爸爸的口头禅
几乎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口头禅,我的老爸也不例外,他的口头禅很简单,四个字:好好学习!
电视里灰太郞的那句口头禅够烦人的了吧,那句“我一定会回来的!”让全国人民耳熟能详,可人家那也不过每集一遍,而我老爸呢,据我保守估计,一天绝不下于五遍!
对于我老爸的这项绝技,我是佩服得五体投地,不管什么事,他都能给我扯到学习上,你看,吃饭时,我夸菜好吃,他就在旁边说,如果你想以后一直能吃到这么好的菜,就要好好学习,长大才能找到好工作,吃上自己喜欢的菜。出门去公园,路上看见辆好车,我说这车好漂亮,他说你想要买好车,就必须要好好学习,以后才能有经济基础买好车。到了公园,我说风景好,他又说,你看,我们抽时间带你出来玩,看到这么美的风景,回去以后一定要好好学习。看到了吧,这就是我老爸的绝技,能把任何一件和学习毫无关连的事都扯到好好学习上!
每天早晨,老爸开车送我上学,一边开着车,一边还不忘他那百说不厌的口头禅:“记住啊,上课要注意听讲,不能分心,要好好学习,好好学习啊!”“唉,真是到哪儿也改不了他的本性,说了这么多遍,不知道自己烦不烦,开车时也说,不知道安全第一啊?”我在心里嘀咕着,不过可不敢说出来,只能敷衍道:“知道了。”老爸听出了我的不以为然,又唠叨了起来:“我和你说话你总是这么漫不经心,你呀,有真本事的话不要和我耍小聪明,要把聪明用在学习上,好好学习才是真的!”我晕!怎么又扯到这上面了?为了不再让他的口头禅荼毒我的耳朵,我只好假正经地点了点头,他这才放了我一马,将他那一直“悬空”的舌头落在了“地上”。
好不容易到了周末,我总算能喘口气,来到园博园拍照,就在我专心欣赏着美丽的风景时,老爸的舌头又“悬空”了,口头禅再度登场,“儿子啊,别忘了你还有一张卷子没做呢,你玩可以,别玩太疯啊,明天还有辅导班,回去以后就要好好学习了!”真是的,又把我的兴致搅了!老爸呀,俗话说:“严是爱,宽是害!”但老爸你实在是太爱我了,人们都说花太香会发臭,你的爱太多也会起反作用啊!
其实,老爸,我理解您的苦心,你想让我好好学习是为了我的将来,但我自己也知道要好好学习,您不要总是在我耳边说“好好学习”,这样会让我厌烦,就算您不说,我也会好好学习的。
哦,不,我刚才这句话说了几个“好好学习”?一、二、三、四,我竟然一句话里说了四遍!天啊,不会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也染上这口头禅了吧,要是同学们知道了,会笑死我的!
我还是赶紧闭嘴吧,各位下次再见!
4妈妈的口头禅
我有一个爱唠叨的妈妈。她总是呱里呱啦地说个不停,说得最多的还是她天天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妈妈的口头禅平平常常的,不是深奥的大道理,也不是经典的名言,但却让我记忆得尤为深刻。为了不遗忘,我小心翼翼地用“摄像机”记录下了关于妈妈的口头禅的一点一滴。
镜头一:快点啊!
每天清晨,我还在被窝里呼呼大睡,妈妈就用她的“高音喇叭”开始“播音”了:“太阳晒屁股了,起床喽!快点啊!”我懒洋洋地答应了一声,开始慢吞吞地穿衣服。“哎呀,穿衣服怎么这么慢呀?快点啊!”妈妈嗔怪道,责怪的言语中透出关切。吃早饭了,我刚喝了一口牛奶,妈妈就又打开了话匣子:“快点啊!你吃完把书包检查一下,要多省些时间看看书嘛!”这些话妈妈几乎每天早上都说,好像这是我上学前的必修课,听得我耳朵都快起老茧了。
镜头二:要记得喝水呀!
妈妈害怕我在学校口渴,所以每天都会给我带一壶温开水。但我又经常不喝,惹得妈妈总要关照我喝水,久而久之,这就成了妈妈的口头禅中的一名“队员”。你瞧!从家里出发上学时,妈妈亲切地对我说:“到了学校,要记得喝水呀!”到了校门口,妈妈一边给我背上书包,一边轻轻地对我说:“要记得喝水呀!”这轻轻柔柔的一句话,一次又一次被深深烙在我的心里,一次比一次重。
镜头三:快把东西收拾好!
傍晚时分,我回到家,随随便便地把书籍、本子、笔袋摊在桌上,就准备写作业。妈妈走来了,指着书本说:“怎么这么乱哪,还不快把东西收拾好!”不一会儿,妈妈看见我把好几件衣服天女散花似的到处乱放,皱着眉头说:“都已经说过多少次了,不要乱放东西,全当耳旁风!快把东西收拾好!”夜晚,我上下眼皮直打架,哈欠连连地往床上钻时,妈妈又开始滔滔不绝地唠叨起来:“哎呀,你看看,书包还没收拾呢,东西乱七八糟的,从小就要养成随手整理东西的习惯啊!女孩子从小邋里邋遢的,怎么行呢?快把东西收拾好!”如果在往常,我一定会不耐烦的,但今天我却觉得心里甜滋滋的,这是怎么了?
诸如此类的口头禅,妈妈还有很多,我每天就是在这一声声的催促和关照中度过的。渐渐地,我不再对妈妈连珠炮似的口头禅有丝毫厌烦,反而每天都想听到。妈妈的口头禅就像是一杯白开水,虽然平淡无奇,但却是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份子,因为这里面包含了太多太重的母爱!哦,妈妈的口头禅,爱的口头禅!
5妈妈的“口头禅”
“妈妈,同学们都换新裙子了,您给我也买一件吧?”
“你夏天的衣服够穿了,不用再买了!”
“再买一件漂亮的嘛
“不行,等需要时再买!要节约资源嘛!”
完了,我知道妈妈的“口头禅又来了。妈妈就是这样一个人,她是一个常常把“节约资源”当口头禅的人。
妈妈不光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在我们家,妈妈简直是一个节约资源的模范。在妈妈的指挥下,我家所有的灯具都换成了节能的。晚上,只要人离开了房间,就要随手关闭灯,她可不允许满家通亮。当然马上回来的情况例外。还有,妈妈不允许随便频繁地开关电视机,妈妈说这样耗电。在家里使用电脑,妈妈教我在短时间内不用电脑时,设计成待机状态,说这样可以省电……总之,我家在用电方面是蛮节约的哟。
在用水方面,我的二姨还经常说起妈妈不让她用流水刷碗的一件事。那次,二姨到我家做客,饭后她帮着刷碗。刷碗时,她就着水龙头用大水流直冲,结果遭到了妈妈的批评,当时,二姨不满意地反驳:看你会过的,浪费点水怕啥?妈妈当时就说“节约资源,人人有责”嘛。结果,这件事被二姨当成笑话说。每当二姨说的时候,妈妈还是一本正经地说“节约资源,节约资源”。说笑归说笑,二姨再帮着刷碗,也不再用大水流冲了。看来,妈妈还是影响了二姨啊。其实,妈妈“节约资源”的口头禅影响了全家人。妈妈淘米的水,我会主动地端来帮着浇花;爸爸做饭也会把洗菜的水积到一个桶里,留着冲马桶;洗完衣服,妈妈还会用洗衣服的水来拖地……
妈妈“节约资源”的言行还表现在穿着上,她总是说衣服够穿就可以了,何必去浪费呢?她是不会跟着时尚潮流走的。有些衣服旧了,心灵手巧的妈妈就把他们改造一下,继续废物利用。
记得我在四年级时学过一篇课文《只有一个地球》,当时,我跟妈妈讨论宇航员在太空中拍摄到地球时曾发出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的,又是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讨论地球资源的现状等问题,妈妈就很认真地把她的“节约资源”的口头禅进行了解释,她说的意思跟课本上的差不多呢。
是啊,妈妈的口头禅告诉了我一个浅显道理: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为地球家园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己的力量。
简评:叶翰洋同学的这篇习作以“妈妈的口头禅”为线索,叙述了妈妈在生活中节约能源的事例,反映了要节约资源的主题。文章表达流畅,立意深刻。
6老师们的口头禅
NO.1:班主任。
口头禅:“你看看你(你们)……”
一节课说的次数:不少于10遍。
至于我们班的班主任,是个批评狂。每次进教室就好像是被人欺负过似的,不把我们骂得狗血淋头决不罢休。你看,我们班主任又要上课了:
“你看看你们,考试考得一塌糊涂,期末考试怎么办?你看看你们,成天都是玩东玩西,上课想的是怎么玩,下课想的还是怎么玩!你看看你们,心思根本就没放在学习上!你看看你们……”我们就这样在“狂风暴雨”中呆了一节课。好不容易下课了,我们本以为“狂风暴雨”要停止了,没想到老师仍然喋喋不休。同学小何壮胆上来对老师说:“老师,行行好放过我们吧,我们憋尿不住了。”没想到老师变本加厉了,说:“何XX!你竟然到现在还想着玩!你看看你,考试只考了38分,连我都替你感到惋惜。你看看你,真是想玩想疯了!你看看你……”唉,为小何默哀三分钟
NO.2:数学老师。
口头禅:“抬起头,看黑板。”
一节课说的次数:不少于20遍。
俺们班的数学老师是一个老太婆。我们都知道,老太婆都是啰里啰嗦的,自然我们班的数学老师也不例外,请看我们班上数学课的情况:
数学老师正在黑板上写长方体的公式:长方体的体积=长X宽X高,突然明察秋毫的数学老师发现我班同学小何正在转移视线,立刻转身对小何说:“何XX,看黑板!”听见“警报”的小何吓得起了一身鸡皮疙瘩,立刻坐端正看黑板。老师用“火眼金睛”扫了全班一边,发现同学小程正在看漫画,又对小程说:“陈XX,看黑板!”小程听见“河东狮吼”后,吓得漫画书都掉在地上了,来不及捡就认认真真地盯着黑板。我也跟同学开着小差,没想到刚张开嘴了不到一秒,“河东狮吼”又响起了:“你们两个在干什么,还不快看黑板!”吓得我眼镜都掉了。
NO.3:科学老师。
口头禅:“你(你们)在干(讲)什么?”
一节课说的次数:不少于30遍。
上科学课,我们班总是莫名其妙地非常激动,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由此,我们班的科学老师的新口头禅诞生了:
老师正在讲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突然发现小程和小何正在吵什么,便大声说:“你们在干什么?”,顿时小程和小何像打了镇定剂一般,哑口无言,老师便下去质问二人。走到一半,突然发现小陈和小郭在嘻嘻哈哈地私聊,便大声对他们说:“你们在讲什么?”吓得小陈从凳子上跌了下来,摔了个鼻青眼肿。这时,前排的同学小曾在位子上玩手机,老师顿时怒火冲天,对他大吼:“你在干什么?”吓得小曾的手机掉在地上了。科学老师真是女中豪杰,不用动手动脚就让平时调皮的同学们毛骨悚然。
NO.4……
其实,老师们还有很多很多的口头禅,欢迎大家继续补充哦!
7爷爷的口头禅
“我们家可以开个‘车辆博物馆’了。”这句话最近成了爷爷的口头禅。你也许会问,怎么回事,你爷爷为什么这样说啊?
下面就让我慢慢地说给你听吧。事情还要从我家买新轿车说起。
半年前的一天下午,放学以后,我还没到家,就远远地看到我家门口停着一辆崭新的轿车,有很多人正围着看呢。
“小志,你看我家的新车漂亮吗?”爷爷高兴地问我。
“噢,买新车了!”我兴奋地跳起来。“爷爷,真漂亮!这可比你的那辆破自行车强100倍了。”
“是啊,我那辆自行车早该进博物馆了,看来我家可以开个‘车辆博物馆’了!”
“‘车辆博物馆’?爷爷,你有那么多车吗?”我好奇地问。
“有啊,有很多呢……我们家的第一辆车要从解放前说起……”爷爷仿佛一下子回到了从前,“那是一辆独轮车,是你老爷爷亲手制作的。1948年,解放兖州的时候,你老爷爷就用这辆小车给部队运送过粮食,护送过伤员,它可是立过赫赫战功啊!”此时,爷爷的脸上满是骄傲。“新中国成立了,这辆小车又为祖国的建设忙碌起来,你老爷爷用它为生产队推肥料,运粮食。后来,我上学了,还坐着它上过学呢!”
“上个世纪60年代,我要上中学了,学校太远,你爷爷就四处借钱,为我买了辆金鹿牌自行车。我每天骑车上学,别提有多神气了。”
我看爷爷的表情就知道,他有了自行车以后,一定比我看到这辆轿车都高兴,就问到:“爷爷,你神气什么,不就是一辆自行车吗?”
“小志啊,你还小,不明白,这可是全村的第一辆自行车啊!当时,我们国家太穷了,老百姓也没钱,买辆自行车比现在买汽车都难。”
“哦……”我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不过,我还是有一点不明白,为什么那时买辆自行车就比现在买汽车都难呢?
“到了80年代,”爷爷接着说,“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了运越来越多的粮食,我们家先后又买了地排车、三轮车;你爸爸先是买了一辆摩托车做买卖,后来又买了农用车,大货车;为了接送你上学,你妈妈买了电动车;这不,现在又买了小轿车。你说,这些车加起来是不是可以开一个车辆博物馆了?”
“是啊,是啊,可以开一个‘车辆博物馆’了!”还没等我开口,周围的邻居就抢着说到,“曹老头儿,什么时候你的博物馆建成了,我们来参观,行吗?”
“好,好,开个‘车辆博物馆’!”爷爷笑逐颜开地说。
……
也许有人会问,你爷爷的‘车辆博物馆’建成了吗?
这个问题我不好回答,我只知道“我们家可以开个‘车辆博物馆’了”成了爷爷的口头禅,而且爷爷还说它根本就不用建了,因为它早就已经建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