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作文古代名人
我轻轻的用嘴唇挑拨着那几乎一融为一体的糯米,和着淡淡的粽香,端午节似乎只剩下粽子了,在这个无水的小城,本应让河里鱼吃的,为救屈原的粽子也被人霸占了,就像韩国人霸占我们的端午节一样。
二千五百年前——
屈原静静地站在汨罗江边,愁白了的胡须肆意的,但又如捆着铁链的小狗,想挣脱他的下巴,他很平静,并接从来没有这么平静过,他为这个腐败的国家感到失望,没有丝毫的愤怒,他没有办法像鸣人一样拯救一个村子,亦或是像孙悟饭一样凭一己之力打败沙鲁拯救地球。他只是在等待着,等待着这个国家灭亡的时刻,他将飞入这汨罗江内,他似乎听到楚怀王的忏悔了,似乎南后的忏悔了,只是一切都晚了,他如精灵般回到了本属于他的地方,水像快乐感似的瞬间钻入了他的体内,他想,这一切都会好的,我们还有后代,我们中华大地上的子孙会富强的!会抵御来自东方或西方的侵略,决不会像今天这样,丑恶,粗鄙,厌恶的。
屈原不明白他给后人留下了什么,不知道会有为他而设的端午节,为他而做的粽子,为他而赛的龙舟。
二千五百年后——
“据报道,韩国总统卢武铉(就是去年自杀的那个混球儿)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了一份草案,决定吧端午节列为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真是小气,端午节是韩国的又怎么了?我们不还是能够吃上粽子!”我向妈妈如是说道,然后把频道调到了一部热映韩剧《浪漫满屋》,妈妈没理我,她正在思考着怎样度过这个圣诞节,我不知道是否有一双眼睛在盯着我们,但我确乎听到了一声叹息。
屈原来到了一个普通家庭里,看到了关于端午节的新闻,只是被一群奇装异服的人打断了。他无奈地摇了摇头:原来还是这样!
篇二:让我感动的屈原文天祥说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也是古往今来无数义士烈汉们的特征。
屈原,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生前空有一腔热忱,却报国无门,最后郁郁而终。
面对君王的昏庸,无理的放逐,小人的污蔑,百姓的疾苦,楚国的危在旦夕,他虽毫无办法,但复兴楚国的希望,却一天也没有熄灭过,他一直对楚国还抱有一线希望,一直期盼着怀王能够醒悟。日子一天天过去了,而楚国的形势依然十分危险。他越来越老了,对于楚国,他已丧失了希望。他把自己满腹的忧愁愤恨都写成了诗篇。他知道楚国已要灭亡,但他死也要死在这片他热爱的土地上。
五月初五这天,他昏昏沉沉的走到了汨罗江边。他在清澈的江水里看见了自己的白发,心里像波浪一样翻腾起来。他在江边踱着,他决心用自己的生命去警告那些卖国的小人,激发全国百姓的爱国赤忱。他解下衣服,奋力向江心一跳。
我不知道他是以何种心情何种脚步来到汨罗江边的,但我知道,站在汨罗江边的屈原,是何等的伟大,何等的无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他的志,他忠诚为国,热爱百姓的宏图大志,这也是他的心,他饱受折磨,无可奈何的失落之心。
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他的爱国精神,已经在中国人民心中生了根。如今,我沉浸在屈原的伟大人格里,有着畅快淋漓的感觉,我想,如果这是一次心灵的旅行,那么,这一定是次不悔的旅行。
篇三:屈原屈原他是一个坚强不屈的人,令死也不要自己屈服。
在《屈原》全剧中,第一幕的时候如果没有秦国丞相张仪和楚怀王的宠姬南后这一阴恶的插曲,“漫步橘林”的美好也许会一直长久下去。而从这一幕屈原教育宋玉如何做一个好人,一个正直不阿的人也可以感受到他人品的高尚,而这也为第三幕的结局做下了一个铺垫。
第二幕,朝廷的阴险与争纷使屈原免职。从这也可看出屈原不是一个很有谋略的人。谋略用在好人之手不叫奸诈。一个人如果真心报效国家,在遇见危害国家利益的奸诈小人时,所用的不应是“天真”,一味的等待又无可奈何。他没用智谋反击,使他们离开这个“平台”中,而不再受此威胁。因为即使小人一次失败,难免不会再犯。必竟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第三幕,因为靳尚等人的诬陷,几乎所有人都不相信了他,从这里也看出这些人的不明事理。其实也不应该这样说吧!是朝廷奸臣太多,屈原即使反抗,也会失败。但从这一点也可以说屈原太清高,如果他肯舍下自己的清高和奸臣关系拉扰却不做谋害国家利益的事,这也不是“出淤泥而不染”么?
在第四幕,屈原的坚贞不屈直得感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值得赞赏。但是,这明知徒劳却毅然反抗,他是莽撞,也可以说是做最后垂死的争扎,但楚怀王却并不信任他。但此时也为楚怀王令可信其奸人之道也不信忠臣之言的结局做铺垫。
最后结局悲惨结束:死了婵娟,做了逃犯。这就是屈原忠心换来的结局,无数的酸心和无奈。一个人又怎么敌得过这满朝廷奸臣的那被利益贪昏头脑的君王呢?
篇四:我知道的李白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天宝年间长安街头,一名烂醉如泥的男子躺在酒肆里,对在一旁等待多时的侍卫视若无睹,还含糊不清地喊道:“陛下,请不要怪臣无理,臣本是天上被贬下凡的酒仙啊!”
这名“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男子就是半个盛唐的代表——李白,他桀骜不驯,一字上九天,凤歌笑孔丘;他自命不凡,让唐玄宗御手调羹,杨贵妃亲自研墨,高力士拖鞋;他才高八斗,称作谪仙人,一生不枉诗仙之名。可又是他,被赐金还放,游览名川大山后被流放夜郎,这一切又一切的传奇人生,都由他的诗开始。
大家都知道他是写的是无与伦比的,但却不知道他的剑术也是一流。年少轻狂的他想做一名“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的侠客,这个志向在日后李白的淡薄名利中显示了出来。经过出川的历练,李白决心从政,但毕竟是诗仙想要“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可是其中路程却是“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终于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份豁达的执着有几个人拥有?这份豪放也影响了他的诗,也不怪杜甫说他的诗是“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经历了重重险阻,成熟多了的李白见到了唐玄宗,三首《清平乐》让我们穿越历史的迷雾开到了唐朝的繁华富足,可是为什么不久后他就辞职了呢?毕竟官场黑暗,李白不肯与他们同流合污“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他在自己的政治生涯中最后的写证。放弃自己的荣华富贵而寄情山水,又有多少人能做到?
他又开始游览名川大山,留下多少千古名句?李白,你是那无拘无束的清风,吹散了人们对权利,金钱的渴望。你的重情重义,于桃花潭上对汪伦的感激,永远在人们心中烙上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最寂寥的,还是你的月,永王的拖累,让你置于“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的境地,可是你却还是能与空中的那一轮明月“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这么凄凉,你却拾起那份遗落的坚强,泪就这么毫无预兆的从嘴边冷冷的滑过。你与月的关系似乎是这么也剪不断,甚至传说你也是因为跳水捉月溺水身亡,真是浪漫的消失。
李白,你是谜一般的人物,出生地已无从考证,死因也是未解之谜;李白,你是仙一般的存在,来无影去无踪的行踪让人无法捉摸;李白,你是光,刺破千年黑暗的光!
但是,我明白,无论怎样你就是你,独一无二的李白,直至永恒!
篇五:走进杜甫唐朝,自古便被称为诗的国度。无数优秀诗人吟诵出情景交融、气象万千的佳作,使唐诗成为中国诗史的辉煌巅峰。在群星荟萃的诗坛上,最耀眼的应数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而在这四人中,杜甫沉韵的诗风、精简的语言、以及他那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我十分喜爱。现在,就让我们扫开历史的尘埃,一起走进杜甫,走进他那忧国、伤时、怜民的杜诗中去。
杜甫,唐朝诗人。少年时即以诗赋受长者称许。到后来,还被称为唐诗集大成者。尤其是他的后期七律,沉郁顿挫、精切而毫无斧凿痕、凝炼却又挥洒自如,被称之为唐诗最高成就。故后人尊称他为“诗圣”。又因为他的诗揭露了朝廷的腐败、反映了民间的疾苦,所以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
他三十五岁进京,希望考取功名,造福百姓、光耀门楣。可是事与愿违,十年应举,皆名落孙山。这也就使他逐渐接触社会下层写下了揭露当时天宝弊端的《兵车行》、《丽人行》。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长安、洛阳沦陷,十年追求功名之心终告破灭,之后便过着流浪的生活。“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便是叛军攻入长安后的一副社会缩影,包含诗人的切身悲痛。杜诗成为一代诗史由此开始。之后陆续写下:《哀王孙》、《悲陈陶》、《悲青板》“三吏”、“三别”这些诗描绘的一幅幅惨绝人寰的画面皆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时代的悲剧。三男邺城戍,二男新战死。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以《秦州诗》为转折后,杜诗不以陈事为主,而是自叹身世。但未因此失去其诗史性质,而是淡化为时隐时现的背景。如:《登楼》、《白帝》、《登高》……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皆是身世自叹、忧国、伤时与悯民。
公元770年,巨星陨落,一代“诗圣”杜甫病死湘江走完了他孤独、坎坷的一生……
篇六:千古风流人物杜甫推开岁月尘封的大门,一路越过苏东坡的从容,越过陶渊明的超然,我来到了杜甫的身旁。和着他颠沛流离的生活情境,踩着他“沉郁顿挫”的风格,悄然走进少陵野老的生活,去寻找那旧时的清香。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他对谦让的感慨。他总会为秋风所破,大雨如注,长夜难眠的遭遇,推己及人,联想到国家的命运,战乱给人们带来的苦难,总会有一种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他的每一句话都通俗朴素,明白如话,但又韵味浓郁,平淡中见奇。伟大的诗人,我愿与你同行,共同感受你人生经历的沧桑与坎坷,我愿与你同行,领略你的谦让。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是他对孤独生活的比喻。他总能把流离生活的孤独感受抒发得淋漓尽致
,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孤独之情。你虽孤独,但是你却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你有所坚守的民族气节。伟大的诗人,我愿与你同行,共同感受你在孤独中的愤慨之情,抒写一生心事。
“焦逐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筳”是他狂放不羁的一面。他虽心系苍生,胸怀国事,但也不难看出他的豪气干云。他有“致君饶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对中国文学与日本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伟大的诗人,我愿与你同行,共同领略你的宏伟抱负。
伟大的诗人,你是千古的风流人物,你既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又有“生涯似众人”的生活,直到生命的最后,你都有对国家和人民“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的怀念。
篇七:岳飞“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南宋江山,沦落半壁,岳飞壮怀激烈写下这首震撼人心的《满江红》。
岳飞,字鹏举,谥武穆,后改谥忠武。河南安阳汤阴县县城东30里菜园镇程岗村人(1103——1142)。是我国南宋时期着名抗金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
岳飞出生在一户佃户家里,少时勤奋好学,并炼就一身好武艺。他身高7尺,脸色红润,丹凤眼。青年时代正遇金女真贵族对宋发动大规模掠夺战争,亲眼目睹了北宋灭亡的悲惨史实和中原的沦陷。他有坚决抗击女真贵族的压迫、收复故土、统一国家的强烈愿望。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开始了他抗击金军,保家为国的戎马生涯。传说岳飞临走时,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这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
岳飞投军后,作战勇敢多次打败金军,屡建战功,威名传遍大江南北,声震河朔。岳飞升任通州镇抚使兼知泰州,拥有人马万余,建立起一支纪律严明、作战骁勇的抗金劲旅“岳家军”。“岳家军”相继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大破金军精锐铁骑兵“铁浮图”和“拐子马”,乘胜进占朱仙镇,金军士气沮丧,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
皇上赵构得知岳飞的胜利,怕金军放了他哥哥,让他当不成皇帝,再加上奸臣秦桧勾结金军的阴谋诡计,连向岳飞发了12道金牌,让岳飞退兵回京。
“靖廉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架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状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是岳飞的淋云壮志,只可惜他终生追求的梦想终究没有实现。
岳飞虽死,但,他的一腔爱国情怀,是我们永远学习的榜样!
篇八:小议赵匡胤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名字,早已是家喻户晓。唐宗宋祖,既然与李世民齐名,定然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了。
赵匡胤曾经时后周的一员大将,与十位兄弟在战场上并肩奋战,情同手足。赵匡胤在建立宋朝后,他曾说过一句慷慨激昂的话:“只要他周世宗还在世,就不会有我大宋,更不会有我赵匡胤的江山!”一句话,气震山河,赵匡胤的“忠”如此大度。
“杯酒失兵权”,以小杯甘甜美酒,便收回了所有的兵权。商议计谋时,赵普曾主张杀了慕容延钊、高怀德等兄弟。然而赵匡胤想起过去战场上兄弟间的友谊,胜利后酒席上的豪情,他于心不忍。苦思良久,终于心生一计,这一计不仅揽回了所有的兵权,更加深了兄弟间的深情厚谊。
赵匡胤也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君子。在江南他有个兄弟叫樊若水,赵匡胤有了愁苦,便会去江南游山玩水,与若水一起打鱼。正可谓“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赵匡胤还是一个多情的人。唐朝国后名叫娥皇,小时后与赵匡胤青梅竹马,但娥皇被李煜挑去做了国后,赵匡胤苦不堪言。李煜知道后,娥皇也整天以泪洗面,最终早逝。
此后,赵匡胤忘了儿女情长,鼓动旗帜,终于统一了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