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三年级课外阅读计划

时间: 07-01 栏目:工作计划
篇一:三年级课外阅读计划(1381字)

一、目标:(阅读的要求、摘抄能力要求、体现阅读能力的活动形式、阅读的字数等)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起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加阅读量和识字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得课内与课外知识能更好地相结合,本学期要求三年级学生以看报、阅读课本配套阅读教材《中华经典导读》这本书为重点,以《小学生必背古诗八十首》、《365夜故事》、《格林童话故事》等儿童读物为辅助刊物,进行分阶段分要求实施。

1 能借助工具书及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学会读书。

2 学习根据需要收集有关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以摘抄型、归纳型读书笔记作为写作重点,逐步养成读书记笔记的好习惯。

3 通过故事会、朗诵会、读书笔记交流等形式交流读书心得,使学生将语文应用于现实生活的能力得到提高。

4 阅读一定数量的文言短句、片段、短文和古诗词,能大体了解这些文言内容的意思,并在熟读的基础上进一步积累语言材料。使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兴趣,阅读量不少于5万字。一学期背诵8首以上的古诗。

5 通过阅读丰富语言积累,提高学生的读写速度和读写能力,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和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

6 将阅读和其他学科结合起来,了解文中介绍的科学知识、说明的科学道理,感受文中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培养审美意识。

二、推荐书目

1、必读书目(配套课外读物、《小学生必背古诗八十首》)(附推荐篇名)

《阅读与习作》、《小学生必背古诗八十首》其中的8首

古诗:《鹿柴》《牧童》《黄鹤楼》《鸟鸣涧》《江雪》

《乐游园》《独坐敬亭山》《凉州词》《山中问答》

2、选读书目(课外2本)(附推荐书目的内容及理由)

《365夜故事》(上)(下)、《格林童话》

内容:《365夜故事》故事较多都是童话故事,还有一些描写孩子生活的故事。

《格林童话》是世界著名的童话,大多都是反映外国的生活。

理由:故事内容短小精悍,符合儿童年龄特点,学生易于读懂,比较感兴趣,能够丰富孩子的生活,温暖孩子的心灵,开阔孩子的眼界,增添智慧。

三、具体操作(各阶段安排)(包括时间、阅读内容、教师指导形式、成果展示形式)

第一阶段:

阅读内容:《中国少年儿童周刊》、《365夜故事》

要求:

1、学习简单的读书方法,懂得读书记笔记,学会一定的读书方法。

2、每天看书半小时以上,要求在书本上做一定的读书符号,每周至少写2篇读书笔记(以摘抄为主)。

3、做一次 你最喜欢看的书 的调查。

教师指导形式: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摘抄

成果展示:在阅读课上,进行摘抄本交流和评比。

第二阶段:

阅读内容:《365夜故事》、《中华经典导读》

要求:每天看书半小时以上,每周写2篇读书笔记。

教师指导形式:如何挑选适合自己年龄和喜好的书。

成果展示:在阅读课上,介绍自己最喜欢看的一本书。

第三阶段:

阅读内容:《阅读与习作》、《格林童话》

要求:

1、每天看书45分钟以上,每天诵读一篇唐诗,看一个童话故事,做好笔记。(归纳型)

教师指导形式:如何做归纳形读书笔记。

2、成果展示:在阅读课上,进行《唐诗300首》的朗诵比赛。

3、进行讲故事比赛,选出的优胜者参加学校智能节的比赛。

第四阶段:

阅读内容:《阅读与习作》、《格林童话》、《冒险小虎队》

要求:

每天看书45分钟以上,做好笔记。

教师指导形式:指导如何制作有个性的摘抄本。

成果展示:在阅读课上,将自己一学期以来阅读摘录的成果进行展示。

篇二:三年级课外阅读指导计划 (1539字)

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走向未来的基石。本学期,我们班在原有的基础上,将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力求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读写能力,为学生个性舒展、打造人生底色奠定基础。

一、指导思想

书是人类的朋友,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结合学校“书香校园”活动,开展系列读书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从小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并在读书实践活动中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

二、阅读目标

1、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让孩子喜欢读书,和书成为好朋友,让他们的童年浸润在沁人心脾的书香里。

2、通过阅读,使学生增长知识,拓展视野,提高阅读能力。

3、让学生在阅读中养成爱书、爱读书的习惯,陶冶情操,获得愉悦。

4、通过阅读,丰富学生的生活积累和语言文字的积累,以读带写,以写促读,提高写作能力。

三、具体措施:

三年级的儿童正处于从写话到习作的过渡阶段,是起步作文的关键期,在这个阶段,阅读活动尤为重要。

1、认真制定计划,定时定量定专题开展读书活动

教师认真钻研,制定读书计划确定本学期的读书重点、相应措施和相关活动,并让其在计划中体现出来,使活动有计划、有步骤有条不紊地进行。

2、创建班级图书角,多方位提高读书效率

积极倡议学生把家中自己爱读的书带到学与同学们分享,营造浓郁的读书氛围。

(1)及时给图书登记造册,委派专门人员管理图书,明确相关任务

(2)实行定期轮换制度,提高图书使用效率,争取让学生读过图书角中的每一本图书再行轮换。

(3)留出专门时间给学生读书,集体阅读,精心指导,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养成爱护图书、谦让、友爱、交流合作、不妨碍他人等良好的读书习惯。

3、传授有效方法,指导学生学会阅读

要真正达到读书的目的,就必须掌握和运用正确的读书方法。阅读课上,注重在读书方法的指导上下功夫,不仅从理论上进行详细地讲解,引导学生根据阅读书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阅读。

先教给学生简单的读书方法,教师注意检查读书情况,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读后及时开展读书汇报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促进学生读书质量的提高。重点强化“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1)圈点勾画。即用相关的符号在书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或爱、或憎、或疑、或思。(2)做批注。即在文章旁边写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可以品评遣词造句的精妙,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想,可以谈一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3)写读书笔记。可做摘抄、编提纲、写体会

4、组织开展读书活动,激发学生读书热情。

结合学校开展的读书活动,围绕读书专题,利用阅读课时间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如:“趣味读书会”、“读书心得交流会”、“读书苦乐辩论会”;“词句积累运用比赛”、“读书知识竞赛”、“佳作朗读比赛”、“我爱读书演讲比赛”等,提高学生读书的热情,巩固读书成果,有力地推动了读书活动深入开展。

5、读书情况及时反馈,强化学生读书成果。

(1)在语文各单元检测中留出10%的量检查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

(2)鼓励和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巩固和强化学生的读书心得。

四.阅读书目:

1、必读书目:

《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让孩子着迷的100童话故事》、《一千零一夜》、《365夜故事》、《爱的教育》、《鲁滨逊漂流记》、《十万个为什么》、《唐诗三百首》、《三字经》。

2、选读书目:

《克雷利洛夫寓言》、《伊索寓言》、《中外现当代童话》、《中外历史故事》、《成语故事》、《百家姓》、《增广贤文》、《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冒险小虎队》系列3本、《心灵咖啡》系列4本。

篇三:三年级课外阅读计划(1097字)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小学生已不仅仅局限于从课本上获取知识,而更多地是从平时的活动,从阅读课外书中来获得知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今后,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培养我们学生的综合思考能力,这也说明以后的学习仅靠书本是不够的,还要从各个方面来获取知识。从课外阅读中获得知识是一种最直接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在平时学生利用课外书的情况中我们发现,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学生们还不会利用图书馆和课外书进行有效的学习。以下,我就如何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谈几点:

一、根据学生阅读的特点及兴趣,帮助他们找到自己适合的课外读物。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参差不齐,兴趣也各不相同。学生到图书馆中找书往往是翻翻这本,看看那本,觉得这本也好,那本也不错,但拿来看了几页才发现有的书并不适合自己。这时,作为一名图书馆管理员,就应该主动接近他们,和他们聊天,从和学生的谈话中来了解他们各自的兴趣和需求,从而帮他们找到自己想看的和适合他们的书。

二、教会学生在图书馆中找到自己适合的课外读物。由于课外阅读经验的缺乏,有很多学生走进图书馆,并不知道自己要找的书放在哪里,即使是找到了自己的书,也不知道为什么放在这里,而不是别的地方。有的学生甚至一进图书馆就直接问老师,要老师帮助他找自己要的书。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我并不是单纯地帮他找书,而是把找书的方法告诉他,让他自己去找。同时,我们还对学生进行基本图情教育,让学生到图书馆找书就好象在自己家里找东西一样得心应手。

三、让学生自己制定合理的课外阅读方法和阅读要求。课外阅读主要是在课余时间进行的,是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这就要求我们老师相应地施加一些力量。

1、要求学生有计划地进行课外阅读。要求每位学生每学期给自己制定一个阅读计划,主要规定自己每天的阅读时间,阅读内容,这个计划一定要循序渐进,根据自己的能力不断提高要求。

2、要求学生阅读的内容要与自己所学相结合。如果我们现在不加以限制,要学生自己来选择的话,有很多学生就只会看《七龙珠》、《机器猫》之类的动画书。这就要求课外阅读尽量与自己近期所学内容相结合。

3、对学生提出课外阅读的方法和要求。一般来说,阅读可分为“泛读”和“精读”,我们不要求学生每一篇文章都“精读”,但要选择一些重点的、自己喜欢的文章来逐字逐句地读。边读边理解文章的主要意思。在学生阅读时,一定要学生认真揣摩,自己准备摘抄本,摘抄好字、好词、好句,我们还要求低年级的学生用自己的话把阅读的内容讲出来,中、高年级的学生要写文章的读后感和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这样,学生们的阅读水平才会不断提高。

篇四:三年级课外阅读计划(646字)

一、学情分析

在一二年级的基础上,学生有了自主阅读的意识,但学生的阅读理解往往停留在阅读的表层上。

二、阅读目标

1.让学生获得自主阅读的快乐。

2.在阅读速度、理解能力方面的要求,略。

3.掌握一般读书方法,读书一般先看封面书名,再看内容提要、目录、扉页,然后逐页阅读,边看边想,不懂之处做上符号。阅读全书后再理清条理,思考不懂的问题,掌握中心,最后写出读书笔记。读报也要有阅读顺序,即先要通看所有版面,略知全部内容后,再抓住重点细看,掌握文章内容。

4.阅读习惯在原有基础上应有所加强,一为眼到、心到、手到;二为不懂就问,善于思考;三为要与“说话”、“作文”紧密结合;四为持之以恒。

三、阅读内容

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拓展,展开主题性阅读;此外,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人书”阅读,并在班级内“漂流起来”。教师可以推荐一些经典书目,如《一百条裙子》、《绿野仙踪》《爱丽丝漫游奇遇记》《弗罗雷丝去弗罗里达《苹果树下的外婆》等。

四、活动安排

(1)晨读:短新闻发布会、五分钟读报、优秀诗文诵读。

(2)课前:“书海拾贝”、“谈天说地三分钟”、“成语沙龙”、“一分钟演讲”。

(3)晚上:记自己喜欢的新闻;搜集、剪贴自己喜欢的信息资料,阅读自己喜欢的图书。

(4)双休:小组共读、个人自读、亲子共读,每天总阅读时间不少于2小时,并做阅读笔记。

五、阅读评价

1.阅读大王: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评选,并授予称号.

2.读书日记:把所读的书在日记上有所纪录,有计划安排,每学期检查一次.

3.手抄报:办有关方面的读书内容,一个月一次。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