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体育科组工作计划

时间: 06-30 栏目:工作计划
篇一:中学体育科组教学工作计划(810字)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桥头中学体育科组继续以《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为体育工作的基本法规,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中心,注重本学科的特点: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用切实抓紧、抓实、抓活体育课程的新思路方法,进一步加大学校体育工作力度,提高学校体育工作水平,推进教学更上新台阶。

二、主要工作:

1、抓教学、教研。科组教师要认真备课,上课。在课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进一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并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质量。按期写教学反思,教学总结,并要积极撰写教学论文。科组定期进行说课,听课,评课,集体备课等活动。

2、教练员要选好体育苗子,紧抓学校篮球队、田径队、排球队、毽球队的训练工作,为本学期市级学生的各项比赛做好准备。

3、活跃校园体育文化,分阶段开展学生的一系列校内比赛,计划10月份举行初三级班际篮球赛,11月份举行初一级和初二级班际篮球赛,12月份举行校田径运动会。  

4、抓好学校“两操”工作,尤其是大课间的“跑操”,体育教师必须不断的对各班的跑操队列进行强化训练,让“跑操”成为我校体育锻炼的一道风景线。落实大课间的评分制度,每次评分,做到科学、客观、公正、合理。分数每日一记,每周一结,分数作为学校文明班评比的一项重要指标。

5、规划与落实好初三毕业班的体训工作,针对参加中招体育考试的项目进行强化训练。争取在中考体育上取得好成绩。

6、严格进行体育器材的管理,每次体育器材的使用必须由教师带领相关学生领取,用完及时归还,并把器材负责放回原处。

三、教学措施:

1、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激发学生锻炼身体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不同层次练习,建立互帮,互学,相互鼓励地共同进步。

2、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提出新目标,新要求。

3、要用体育特有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美感。遵守纪律,相互帮助,团结友爱的优良作风。

4、发展学生优良的个性,培养学生勇敢、顽强、积极进取向上。

篇二:体育科组工作计划(1879字)

一、科组建设计划与措施

1、指导思想:

体育与健康教育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本学期围绕学校工作计划,传承莞中育人理念,立足本校,充分发挥体育学科的特点,进一步深入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中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高考训练为重点,以校本研究为理念,以新课标课改为主线,以科研课题为引领,以信息技术为平台的工作思路,以学生为本,以提高学生体质为服务宗旨,让每位学生得到全面发展,让每位学生的个性有发挥的场合,积极探索教学过程的管理,不断完善学校体育工作常规制定的建设和运行,使我校体育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2、主要工作:

(1)、教师加强自身学习,积极参加各类交流及培训,不断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2)、保证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抓好各年级的课堂常规管理。高一重点抓好流行健康舞教学,高二重点抓好选项教学及自编操。探索成立六中体育俱乐部。

(3)、抓好第二课堂的训练工作。

(4)、第三周前制定好体育节活动方案,第六周开始举行体育节各比赛项目。

(5)、组织科组教师到外校进行交流学习。

(6)、10月30日前做好国家体能测试及上报工作。

(7)、加强课外体育活动过程的组织和管理。

(8)、组织参加市中学生篮球赛及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等比赛。组织体育生参加各类术科模拟测试。

(9)、做好校本课题申报工作。

(10)、做好大课间的管理工作,组织好高三跑步活动。

二、 常规教学措施与尖子生培养计划

1、加强体育教学常规管理,体育教师要按学校的要求做好几项制度性的工作。配合学校做好学生的德育、良好思想作风的教育和培养,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增强学生的体质,发展学生的健康心理和个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特别是抓好纪律安全教育,推进体育课堂教学改革。 2、继续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如何使青年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要求,发挥生力军作用。本学期继续实施“一帮一”的计划。要求指导老师多听青年教师的课,在思想上,工作上给予关心和指导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组织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同时鼓励青年教师虚心学习,大胆尝试和创新,上好汇报课和公开课。

3、 加强对学校运动队的训练管理工作。

a) 建立和完善运动队的管理制度,建立队员的档案,训练考勤制度。

b) 认真组织运动队训练,严抓队员的基本功和队风建设,提高队员技、战术水平。

c) 做好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工作。

三、科组教研计划与方案

1、组织参加市举行的各项教研活动,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教研、教改工作,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体育科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结合当今社会体育发展的趋势,根据学校实际情况,进一步提升科组教师的专业发展。

2、在第二课堂的开展及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并以此为小课题进行跟踪研究。

3、 组织教师参加课题研究方面的培训。

四、校际交流与校本课研开发计划

1、加强与外校进行体育方面的交流沟通,学习别人好的经验,好的做法;更为学校物色好的体育尖子生做好准备,把学校的体育事业推向更好、更高的层次。

2、加强与东莞中学以及其它兄弟学校的联系与交流 3、充分利用学校可以提供的锻炼场所,搞好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本学期打算开展以下第二课堂活动:篮球、健身操、田径、高二高三体育生训练等。做到有计划有专人辅导,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专项技术水平,同时要搞好学校的大课间活动,探索成立六中学生体育俱乐部,充分调动全校师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形成有六中特色的群体活动新天地。

五、20XX-2015学年第一学期周安排

日期、周次、内容

8月31日—9月6 日 1 强调课堂常规,安全,抓好 大课间

9月7日—9月13 日 2 国标测试

9月14日—9月20 日 3 制定好体育节方案

9月21日—9月27 日 4 落实好第二课堂开展情况

9月28日—10月4 日 5 国庆放假

10月5日—10月11 日 6 开始体育节比赛,市中学生 篮球比赛

10月12日—10月 18日 7 体育节比赛

10月19日—10月 25日 8 高一流行健康舞比赛

10月26日—11月1 日 9 体育节比赛,

11月2日—11月8日 10 田径运动会比赛项目辅导

11月9日—11月15 日 11 期中考试

11月16日—11月 22日 12 组织参加体育术科模拟考试

11月23日—11月 29日 13 参加市田径运动会

11月30日—12月6 日 14 组织教师外出交流学习

12月7日—12月13 日 15 落实各考试选项方案

12月14日—12月 20日 16 教学展示

12月21日—12月 27日 17 复习考试内容

12月28日—1月3 日 18 考试

1月4日—1月10 日 19 考试

1月11日—1月17 日 20 学分认定

1月18日—1月24 日 21 停课

1月25日—1月31 日 22 停课

篇三: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体育科组工作计划 (981字)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科组以“健康第一”为宗旨, 以各级《教育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继续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及课改教研活动,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帮助学生树立“天天锻炼身体好”的健身理念。使他们的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二、工作要求。

1、抓体育课常规工作。

开学三周着重复习、纠正学生的队列、广播操、同时抓学生的精神面貌。做好国家体能测试准备工作

2、定好九年级体育训练工作,做到有计划、有组织。

3、认真学习,转变观念,力求创新。

认真学习强化新课程标准,加深对课改工作的认识,在工作中积极实施课改要求,转变观念,用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来指导体育工作,用创新的思维,改革课堂教学的模式,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好习惯。

4、依照新课程标准,搞好体育课改活动。

要全面开展体育课改活动。在体育课中要有新的理念,要有创新意识,在上好平时课的前提下,体育教师要在体育健康课上,力求有创意,逐步使我校的体育课正规化。同时让学生在体育课中得到锻炼,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

5、发挥体育活动对于学生能力培养的优势,加强大课间及两操活动的组织管理。

(1)加强兴趣班训练,争取培养一批有特长的体育人才。

(2)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特色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加进来,营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

三、重视体育课安全问题。

体育课的安全问题是我们体育教师所必须重视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有强烈的责任心,用满腔的热情去关爱学生,对学生充满爱心。上课前,应认真检查场地器械是否牢固安全;在课堂中,应仔细观察学生的活动情况;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以免发生意想不到的伤害事故。

四、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定新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备好课,认真进行体育教学工作。

2、抓好体育教学常规教学工作,规范体育课堂教学。

3、一、七年级学习广播体操

4、进行国家体能测试工作

十月份

1、开展大课间活动

2、安排公开课

3、开展校运会前期工作。

4、完成国家体能测试上报工作。

十一月份

1、抓好教学常规教学工作,加强安全教育。

2、做好校运会筹备工作和运动员的训练。

3、安排新老师汇报课。

十二月份

1 举行校运会。

2、组织期末教学常规检查。

一月份

1、各年级体育课期末考核。

2、做好体育器材整理清点工作。

3、做好体育资料的整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