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写兰亭的作文

时间: 06-11 栏目:话题作文
篇一:梦兰亭

以此心浩荡凌于江波之上,却不敌你一段梦入兰亭。

——题记

初春已至,阳已渐刺眼,空气的温度却依旧如冬,而今冬也好春也好,已至江南,怎能错过兰亭之美景?那大概亦如当年,逸少之美酒,如甘如泉。

和家人一边漫步于林间小路,一边谈论着过往王羲之的传奇,颇有一番情趣。看那远处,山川耸立,奇石突兀,还有挺拔的松,修长的竹,寂然地立于山涧、山尖。明明觉得,着初春的树是遮挡不住什么的,可究竟也没能分辨出那偶尔传出的一两声低低的鸟语,是从哪个方向传来。

“看,我们到了!”顺着母亲手指的方向,我看见了那兰亭,远远的,像仙境般的朦胧。那像鸟翼一般的瓦檐,那跨越历史的悠然。内心十分急切,不由自主的,便加快了脚步。

泉声既响,山色愈稠。终于站在了这里,这方土地,回想起若千年前,逸少也曾站在此处,吟着那绝世的诗篇,绘着他心中的大好蓝图,心中不免多了一丝浩荡之情。

梦那时,崇山峻岭,茂林修竹,目所及处皆绿也;梦那时,群贤毕至,少长咸集,耳所闻之,泉声应和绝句;梦那时,天朗气清,惠风和畅,风声过耳,略过的是春的芳香;梦那时,暂得于己,快然自足,酒色墨香,溢于天地……

想不起究竟有多久,沉浸于王羲之的兰亭便不可自拔,兰亭行贴,行书如行云流水,牧笛横吹,黄酒小菜有几碟。

睁开眼,放眼于天地间,宛若繁杂一片,郁郁葱葱,鸟语花香,泉水叮咚作响,一群才人佳子于泉边席地而坐,豪爽乐态实可见,酒醉酣态亦可现。忽然便读懂了王羲之,参悟了《兰亭集序》。

天地之大,万物应有尽有,而此美景却少,世界之大,人各有志,而独爱此美景者亦少。有机会集偌多人才贤士于兰亭,固将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死生皆为天意,而在生命之中,遇见这般好景,这般妙亭,岂不快哉?即使世殊时异,感情也随之改变,却无法改变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心。弹指间,倾城顷刻湮灭。

无关风月,我题序等你回。

墨香再次溢满兰亭,却已不是当年姿态,行书也只有临摹你的字体,早已传唱了千年,看不厌。

看不厌兰亭美景,浅浅羞涩江南如画,是谁把你雕刻,如诗如花?不能替你欣赏,独自思量,你的字体飘逸潇洒、风流云动,你的兰亭我只好用一生去记忆。

我知道,即使此心浩荡凌于江波之上,亦不敌你一段梦入兰亭。

篇二:游兰亭

盼望已久的春节到了,我们一家三人驾着车来到绍兴旅游,我甭提有多高兴了。

上午,我们就来到了位于绍兴城西南的兰亭。这个古朴典雅的园子虽然不大,却吸引了许多中外游客。因为这里就是大书法家王羲之作《兰亭集序》的地方。

走进大门,沿着林荫小道,我们来到了鹅池碑亭,碑上刻着“鹅池”两个大字,据说是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分别所写,所以也叫“父子碑”。亭子旁边有鹅池,几只白鹅悠闲地游来游去。其中有一只特别有趣,它昂首挺胸地站在一块石头上,一动不动,警惕地看着游客。好像在为同伴们站岗放哨。

走过鹅池,我们来到了当年王献之练书法的地方。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儿的十八口大水缸。妈妈告诉我这十八口大水缸就是王献之小时候练书法用的。妈妈还说:“当年王献之向父亲王羲之讨教学书法的秘诀,而王羲之却指着院子里的十八只水缸对他说,秘诀就在这些水缸里,当你把这十八缸水写完时,自然就知道秘诀在哪里了。于是,王献之遵从父亲的的教训,天天从缸里取水磨墨习字,几年下来,不但用完了这十八缸水,他的书法也有了极大的长进,最终王献之也成为一代书法大家。”听了妈妈讲的故事,我想我应该向王献之学习,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必须勤学苦练。

尽管下着绵绵细雨,我们一家人还是游兴不减。怀着对大书法家的崇敬之情,我们游完了整个景点。兰亭真不愧是“景幽、事雅、文妙、书绝”的书法圣地。

篇三:游兰亭

兰亭是书法圣地,据说王羲之在兰亭风景区写过十八缸墨水。中秋节,我们一家人去了兰亭风景区,那是我梦寐以求想去的地方,今天终于实现了。

来到兰亭风景区,眼前一片明亮,除了宽敞的马路,就是郁郁葱葱的树木、竹林。

进入风景区,我们来到了鹅池。一条清澈见底的池边有一块石碑,上面写着“鹅池”两个大字。听导游讲解,当初王羲之在石碑上写字,先写了一个“鹅”字,这时王羲之有事去了,年仅7岁的王献之见爸爸写了一个“鹅”字,就在“鹅”字的下面写了一个“池”字。那个“池”字写的非常好,我真是敬佩王献之。因为那一块石碑是他们父子两共同完成的,所以又称父子碑。旁边的池中还有几只鹅在昂首大叫,显得非常高傲。

走过鹅池,来到了兰亭碑亭。碑上有“兰亭”二字,这是康熙皇帝写的。文革期间石碑被人打断成三节扔到旁边的荷花池里,后来百姓们把水抽光,找到其中的两块,缺了中间的一块。人们将“兰亭”二字补好了,如今还能看出痕迹。

接着,我们来到了临池十八缸。据说王羲之就是在这里练字的。我拿起边上的毛笔,沾了一点水,在石板上练起字来。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地方,想想写完十八缸的水,需要多大的毅力。这种精神值得我学习。

我们来到了曲水流觞,觞就是酒杯。当时,王羲之邀请了40多名人来参加这个活动。有一个酒杯,在曲折的小溪里顺水飘流,飘到谁面前,就要吟诗,做不出来就要罚酒三公。王羲之把做友人写出来的诗归纳后写成了著名的“兰亭集序”。“兰亭集序”由37首古诗组成,其中有一。

首是王羲之本人写的。旁边有一座曲水流觞亭,里面记录了当时的情景。其中有一幅画画的就是当时活动的情形,导游叫我们猜画中谁是王羲之,我毫不犹豫地回答:“后面有两个助手的人是王羲之。”这一来,我还真猜中了。

天下起了蒙蒙细雨,雨中的兰亭别有一翻诗情画意,我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兰亭。

篇四:回望兰亭

东晋,历史的丛林地带,没有天高地阔的一致,没有俯瞰一切的开朗,处处都是混乱和争逐,时时都是逃奔和死亡。但就是在这个乱世,创作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

江南三月,天气晴朗,会稽山阴兰亭,四十二名士列坐在蜿蜒曲折的溪水两旁,他们目光有些迷离,面色泛红,身形微晃。他们,正在聚会。

众人有的举杯喝酒,有的轻声吟诗,还有的提笔记下这些诗作,好不悦快!

忽然,喧闹声渐渐静下来,大家一齐看向一位男子,他并不年轻,细看能发现几缕华发,他目光悠闲,嘴角带笑。他起身走向石桌,放下酒杯,用鼠须笔,在蚕纸上写道:“永和六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没有思索,没有迟疑,动作潇洒,一气呵成。等他停笔时,一篇惊羡佳作,横空出世!这就是《兰亭序》,而书写之人,正是“书圣”——王羲之。

我不善于欣赏艺术,但《兰亭序》却带给我一种震撼。

《兰亭序》文字灿烂,字字珠玑,通篇给人以淡和空灵,潇洒自然的感觉,它用笔遒媚飘逸,字里行间反映出作者的洒脱超凡:它的手法既平和又奇崛,大小参差,虽然有精心去安排字的形体,却没有做作雕琢的痕迹,自然天成。在《兰亭序》中,所有的字都是尽善尽美,好像多一分则太长,少一分则太短,无与伦比。

《兰亭序》在让我们感觉受到书法的最高境界的同时,也让我们品读了一篇佳作。它具有清新朴实不事雕饰的风格,语言流畅,清丽动人:句式整齐而富于变化,以短句为主,在散句中掺以偶句,韵律和谐,悦耳动听。

《兰亭序》无论是站在书法的角度还是从内容来看,都能给我们无穷的惊喜和知识,它从骨子里渗透出的自由潇洒更让我为之动容。这一切使它登上书法界的巅峰,无作能匹。

“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月下门推,心细如你脚步碎:忙不迭,千年碑易拓却难拓你的美:真迹绝,真心能给谁……”

篇五:绍兴兰亭

去年暑假我参加了绍兴之旅夏令营。在夏令营前面的两天里,我参观了各种景区,其中包括鲁迅故居、百草园、三味书屋等等,果然名不虚传。

早在之前我就看过很多有关绍兴的解说和图片,不过这回去实地观察,还是觉得耳目焕然一新。虽然前面这些景区让我流连忘返,不过,我最喜欢最后一天的行程——绍兴兰亭。也不知是因为我爱好书法,还是因为这地方的的确确非常好玩。一路上,导游给我们讲解了许多关于兰亭的事儿,我们听得入神,不知不觉的就到了。

一下车,我们仿佛到了只有古代皇帝才有的大庄园。远处,一片密密麻麻的树林里,树和树肩并着肩,从两片树叶缝隙中筛出来的阳光把地面照得金黄的,一条一条的,凉风一吹,地面金光闪闪一晃一晃的;大树下不时地会看到一片蘑菇或一片小花点缀……我们一会儿就走进兰亭了,正对的是一块大石头,上面刻着两个鲜红大字:兰亭。我们好不容易才认出这两个繁体字,石头下面有一片绿油油的草地,仿佛染过油漆似的,经风儿一吹,一抖一抖的,仿佛有个新的生命在上面颤动;经阳光一照,便更加夺目了。大石头放在这么醍目的地方,经过这儿的游人都会驻足看一小会儿的。

我们继续走在稍烫的石板路上,一路走走歇歇,我们几个活蹦乱跳的小男孩便站在主要景区前了,这儿有一条宽宽的溪流,水清清的,凉凉的,把脚伸进去,还有鱼儿为你做按摩呢!溪水边我们又找到一块石碑,上面刻着许多龙飞凤舞般的古字,据说还是王羲之写的,后人再刻上去的,这下可把我乐了,急忙凑上去看,王羲之的字真可谓“穹劲有力”,那字仿佛在翩翩起舞呢,不过我和同行的同学拼凑了一会儿也没读懂题词的大意。接下来我们还参观了各位书法家的题词,还欣赏了许多奇花异草……

这么多的知识,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我爱兰亭,它真不愧为导游路上的解说“风景秀丽,环境优美,令众多游客着迷……”

兰亭真是个美丽的“天堂”。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