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过后作文
第一次参加读书会的活动。
晚上七点多到的远洋大厦,好不容易找到了所谓的27号咖啡馆。等我到时已经开始分享了,不过刚刚开始,不过我没前排的座位了,就在后面的硬椅子上坐着静静的听。毕竟在座的都比我年纪大。我出生的时候很多人都大学毕业了。
在座的有在美国呆了好几十年的老博士,有89年北大毕业的历史见证人,有初中毕业却给大企业做培训的高级讲师,有普通工人,也有学生。总的来说,我绝对算是一个晚辈。
有的朋友读书明显读杂了,之前的时候我在群里抛出一个命题是:为什么读书,很多人理解成是我认为读书没有用。其实我是想让大家思考下他们读书的目的所在。有的很大岁数的人读柳传志的传记,完了感觉他多牛逼,我承认这人是有能耐,但是中国很多吹捧都是有水分的。收购IBM的背后最大的推手可能是国家,而不是柳传志这个人个人有多大的能耐。可是他们就觉得开卷有益,什么书只要别人说好他们就开始去看,然后最后把自己看的歧路亡羊了。
有个老大哥建议我少读哲学的书,说那会让我脱离年轻人的世界,很多问题当你和别人角度不一样的时候,即使你对了,你也错了。等到四十岁的时候你再明白也不晚,因为大部分人都是四十岁的时候才看清这个世界上的很多问题的。年轻的时候就应该不懂很多,然后才能有劲头去闯到江湖。在这个闯荡的过程中明白很多之前不明白的道理,然后你就进步了。
现在就看那些聪明的脑袋想明白了的问题,知道了答案后很多游戏就不好玩了。所以他奉劝我多看些技术书,少看哲学和心理的。
可是,我已经看了,我已经不合群了,这咋办?
三个多小时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回来的时候很冷,打了个红旗就回来了,然后匆匆记录下今天的所见所感,明天还得去招聘,下午去拍照。
生活其实挺没劲的,咱们要做的就是用心把平淡的日子过的有滋有味。
读书会过后作文二:读书会后书是知识的海洋,而我是一叶小舟,自由的在书的海洋里遨游。莎士比亚曾经说过:“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鸟儿没有翅膀。”我们天天和书打交道,书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我最好的朋友。
记得有一次,是在我小时候。我从爸爸的书柜上找了一本《红楼梦》。那书很厚很厚,封面上那两个美丽的主角便吸引了我。那书不仅厚,而且还很重,我使出吃奶的劲才把她翻开。但是,那书里的字我一个也不懂,看来是白费力气了。上次表姐看了以后,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掉下来,我很不甘心,表姐能看懂,我为什么看不懂?我问了爸爸和其他人,都是同一个回答:“你还小,不太识字。”我苦苦哀求爸爸,爸爸才愿意买本“彩图注音版《红楼梦》”……时光流逝,现在都已把《红楼梦》看了好几遍了。回想起来,还有点可笑。
记得还有一次,也是在很小时,母亲便教我念诗歌。让我通过诗人的眼睛看世间万象,通过诗人的耳朵听人间万籁。“上学多好啊,有书读,可以知道好多东西。”从那时起,“我要读书”的种子便深深埋在我幼小的心里。
现在,一间卧室,一张书桌,一本好书,对我而言,读书,就像吃东西一样,甜甜的,味道好极了。所以,读书的滋味在我心中永远是甜的。而不仅仅是我,在我们学校的每一个人都是这样,因为在星期二、四早上,我们都有一个“快乐阅读二十分”的读书时间。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与话说得太好了。书,真是让我受益匪浅,置身于书中,不禁为唐朝昌盛叫好,为清朝腐败而伤心……读书,让我领略今日中国的风采,科技发达,国力强盛……作业遇到困难时,《新华字典》总会教我知识感到不开心时,《老夫子》总会惹我发笑。也许,读书是我最大的快乐。
冰心曾说过:“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这句话让我记忆犹新,释放自我,陶我情操,让我们在书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吧。
书,一个多么简单而又平凡的眼啊!但是,它却在我心目中占着特高的地位。在我记忆的长河中,总有“书的故事”在我的脑海里涟漪着,我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每当捧起一本本包着书皮的书时,心里又不禁想起了往事……
书,对于我又是多么重要的啊!如果我认定生命排第一,那么,书肯定是仅次于生命一―排名老二了。我曾经为书哭过,为书伤心过,那也许就是我对书的依恋。每当看着一本本书“退休”时,我会感到无比的悲痛,那好比是把我的肉挖去了一半。我把书小心翼翼地藏进书柜里,我不忍心挖出自己的肉呢?
不仅如此,我还为书“卖过命”呢?说起来倒也难以相信,不过,那绝对不是谎言,而是出自肺腑的真心话。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哥哥为我习了一本书,我非常喜欢它。但是由于我的知识还不够渊博,看起来非常费劲――总得查字典。一天,我坐在一个很浅的小池的岸边,夕阳无限美好,但我无心欣赏,双手还是捧着那本书看着,可当我留心注意查字典时,那本珍爱的书就在我不经意的时候,“偷偷溜走了”,“啪”的一声掉在那池里。一刹那间,我就像一只失了魂的动物,一下子把头扎进池里,想去抢救那本落了水的课本,书是摸到了,可是那令人遗憾的事情又发生了,我不公游泳啊!我身体又不高,难以踏着地。我搂住书在池里挣扎着。也许就是天意,大兄就在这时出现了,我得救了。但是,回家后又是挨打又是挨骂的。我哭了,眼睛里充满了无限痛苦与忧愁,但是,那并不是因为那一顿打,而是对那本书的不幸遭遇而感到忧愁。书都浸烂了,翻开书面,眼见的是那浑浊的一片……我又哭了。也许你会取笑我的行为,但是,如果你我有了同感,那恐怕你也会情不自禁。
书,我一生的梦想就是拥有全世界的书。我是连做梦都想,但也许这是难以实现的愿望。不过,我不感到绝望,因为,在度过每个春夏秋冬中,是书,它培养了我的情操,陪伴着我成长、生活,因此,我无比欣慰。但是提醒一点:那全都是健康的,有意义的书!
读书会过后作文三:写在读书会之后五月花,最早起源于西方“Mayflower”一词,欧美的气候比较冷凉,各种野花通常要到五月才进入盛花期。因此,五月花其实是泛指春天的花。
这是我们办的第一场读书会。在闹腾过几场户外的活动以后,我忽然有点想停下来,带领孩子们安安静静地读上一本书,回归我最先加入故事妈妈项目组的初衷。据说,中山路的苹婆树花开得正欢。那么,在春天的花香里,我们在校园里读书,是不是一件很美好的事?于是,“五月花”读书会就应运而生了。
在选亲子共读的书上面,我曾认真地把我自己脑海里有限的几本书仔细地过了一遍(请原谅我读的书不多,以致于选书时还咨询了两位妈妈),最后选定《獾的礼物》。一来是对四月清明节拜祖祭先时对死亡思考的延续,二来是我觉得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死亡是无法回避的,它是生命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帮助孩子,学习如何面对生命过程的必然结果。
这本书讲了一个动人的故事。獾是一个让人依靠和信赖的朋友,它总是在别人需要他的时候出现。它教会了鼹鼠用一张折纸剪出一长串手拉手的鼹鼠,它帮助青蛙在冰上迈出打滑的第一步,它教会了狐狸系领带,它还把自己烤姜饼的独家秘方教给了兔子太太……当有一天知道自己即将离去,他平静地告诉朋友们,死亡就是去一条长长的隧道。所有的动物对獾都有一段特殊的回忆,当它们想起獾时,心里漾起的是阵阵温暖和感动。
死亡,曾经是儿童文学的一大禁忌。它敏感又沉重(内敛的我们似乎还更忌讳一些)。但你一定不知道,这些关于死亡的书能帮助孩子甚至大人疗伤。是的,疗伤。像书里所说的那样“等到最后的积雪融化了的时候,动物们的悲伤也就慢慢地融化了”。当你想起一个已经去世的亲人或朋友时,你想得最多的,是TA跟你一起度过的时光,那些你们相互渗透和参与的生命点滴,而不是TA离开你时那个悲痛欲绝的节点,对吗?当你想起这些曾经的记忆,你会不自觉地有不同的情感流露,这些记忆和情感实际上在抚平着你的伤口,然后给你新的力量。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另一本关于死亡的书,《通往特拉比西亚的桥》。它曾被美国图书馆协会评为“1990年至1998最受争议的100本书”之一,但并不妨碍它成为1978年美国纽伯瑞儿童文学奖金奖和1998年国际安徒生奖作家奖。它的作者在获奖演说词中说道:“儿童具备人性中荣耀和痛苦这两个词所包含的一切。但他们却比我们缺少经验,没有我们有眼光。所以说他们更容易受伤害。正因为如此,作者认为一个孩子在亲历生命消逝之前,应该有一本书,告诉他们如何面对死亡、学会悲伤。
我想,《獾的礼物》就是这样一本书,用它独特的温情的方式。而书中字里行间洋溢着的爱和给予,就是獾留给我们所有人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