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课改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年,我学区课改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紧紧围绕《循化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基本要求(试行)》,增强发展意识,狠抓教育科研,优化管理手段,规范课程实施,发扬教师团队合作探究的精神,群策群力,稳步推进课改工作,努力提高学区教育教学质量。
二、工作目标:
1 、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程标准,扎实开展校本教研,研究和解决新课程实施中的实际问题,优化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2 、改进教师培训工作,建立校本培训制度,增强教师专业化发展对课程改革的促进作用。
3 、探索评价制度改革,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学校新课程实施的评价体系。 4 、加大校本课程的研究和开发,上好综合实践活动课,验证实验教材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三、工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优化课改管理
1 、调整充实学校课程改革领导小组和课改评审小组(校长为课改工作第一责任人),优化组合,总体负责学校课改工作;强化目标管理,层层落实责任。
2 、进一步建立、健全与课程改革相匹配的内部管理机制,完善和实施行之有效的教学管理制度,即《集体备课制度》、《听课评课制度》、《教师日常规考核制度》、《教学目标管理制度》、《教学质量评价制度》等。
3 、搞好课改宣传工作。校外宣传着重通过召开家长会、“教学开放日”活动、告家长书和家访等形式向社会和学生家长广泛宣传课改的意义,使课改工作得到社会的支持;校内宣传着重通过黑板报、课改交流专栏、课改教学比赛,努力营造良好氛围,激发广大教师投身课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抓实学习培训,提升教学理念
1 、加强课改理论学习,吸纳新的教学理念。坚持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学习和研究相结合,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制定新课程学习的相关制度,要求人人参与,人人有笔记,有心得;利用交流会、教研组活动集体学习、研讨课改理论;教研组活动结合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自定专题进行讨论;发挥校订杂志及网络资源作用,鼓励教师个人业余自学。
2 、积极组织学校一线教学管理人员、骨干教师及实验教师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项培训活动。同时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协作,开展经验交流会、课改研讨会,继续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定期开展活动。
3 、强化校本培训工作。建立、健全校本培训制度,制定学年校本培训计划并认真落实;学校班子成员、骨干教师做课改专题辅导报告;继续坚持开展“压担子、结对子、搭台子、引路子”的培训活动,加强“三字一话一画”的基本功训练。
4 、加强学习培训效果的检测和反馈。进行课改理论学习过程和学习笔记的检查,进行课改理论测试、教师基本功大赛、教师技能竞赛等活动,以查督学,以考促学;建立教师培训记录表,定期检测教学业绩,检验培训效果,完善奖惩措施,奖励先进,帮扶后进,不断提高教师的课改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三)规范课程实施,确保课改进行
1 、全面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和《-循化县教学常规基本要求》、《循化县学生学习常规》,规范教师教学过程,优化学生学习方式,确保课改工作顺利开展。
2 、进一步深化“课堂质量工程”。教导处制定学校“课堂质量工程”实施方案,修订各类课堂教学评价模式,“以学论教”,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情绪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与交流合作,关注教师的重点建设将放在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上。 3 、以“达标课”、“优质课”的评选活动为载体,逐步使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使教师人人求发展,时时讲创新,拓展课堂,深层次推进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使新的教学理念逐步内化为教师个人的意识。
4 、加强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的管理,使之充分发挥作用。将其纳入工作量考核,加强对教师备课、上课的检查,明确不同职责、规范活动程序、完善相关资料;给教研组、备课组相当的自主权;教导处检查,使教研组、备课组工作落到实处。
5 、加强教学常规检查。坚持教案每周签字制度,杜绝“无教案上课”现象;教导处坚持每日统计教师到岗、上课情况,每月统计教师参加教研活动、集体备课情况及教案撰写情况、听课情况,每周小汇总,每月大汇总;实行每学期两次 " 教学五认真 " 检查。由教导主任负责,教研组长协助,对教师的教案及教后记撰写情况、作业批改及记录情况、教研活动及集体备课情况、试卷出题及质量分析情况、听课评课情况进行检查记录,检查结果记入个人业务档案,和年终考核挂钩。
6 、加强质量目标管理和表格档案等资料的管理。学校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进一步夯实各层次管理责任,完善教师、备课组、班级的质量目标责任制,把质量的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班级、学科、教师;注重日常资料整理、收集,由教导主任明确分工,明确责任,加强检查和资料的整理收集。
(四)加强教学研究,深化课程改革
1 、加强校本教研机构建设。学校设立教研处,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统筹安排学校教研工作,落实开展“五个一”工程,并以此为载体,深入开展校本教研活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课研水平。
2 、优化集体备课。 加强备课组建设,精选备课组长,每周以年级学科为单位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备课活动除固定的活动时间外,不受时空限制,改进操作方法,倡导“集体备课、资源共享、个人修改、教后反思”的备课组教研策略,重在个性化修改,突出及时交流、及时研讨和及时反思。内容以集体备课、问题会诊、案例分析、反思交流和“讲我的教学故事”等为主。教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教师把握教材、独立备课能力。
3 、养成反思的习惯。教师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对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进行理性思考,写成教育日记。要求教师要进行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的反思,每节课都有教后记,每月上交“教学反思”、“教学案例”各一篇,每学期上交至少一篇课改教学论文。教导处开展优秀“反思”“案例”的展评活动,并组织教师积极投稿,参加各项论文评比活动,争取获奖。
4 、广泛开展“听课、评课”活动。采取教导处集体安排和教师个人随机进行两种途径,要求每位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 1 节,教龄不满三年的教师每周听课不少于 2 节,校委会成员、教研组长、兼职教研员每周听课不少于 2 节;加强校际交流,积极组织教师参加 “送教下乡”活动,扩大联系,继续走“请进来、走出去”的路子,扩大听课、评课活动范围;严格评课要求,从根本上提高听评课效果,坚决克服“为听课而听课”、“为达标而达标”的错误倾向。
5 、加强专业引领。学校开展“每月论坛”活动,以校长或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等专业带头人为中心发言人的课研论坛,就教育教学实践中所积累的先进经验或新的教学思想进行专题讲座;通过“请进走出”的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邀请各级教学专家或上级教研员,外校先进教师来我校示范教学或作专题讲座,不断开阔教师眼界;有重点、有层次地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培训或听课研讨,回校后要有成果汇报,提高学习的成效。通过以上途径,赢得专业指导。
6 、加强交流协作。学校除教研组活动、备课组活动、听评课活动、“请进走出”活动等形式外,还通过定期召开“课改经验交流会”“教学案例研讨会”等活动为教师交流构建平台。
尤其加强网上教研活动,充分利用教育网,为教师学习、交流和收集理论资料提供条件,鼓励教师参与网上教研交流,积极上传个人的优秀成果、下载并运用网上可用资源,实现远程对话,资源共享,提高现代信息技术运用水平。
7 、实施课题带动战略。从教学实际中提炼教研课题,开展行动研究,课题负责人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将申报的课题分解为若干子课题,做到人人有教研任务。学年终,力争有阶段性成果。
8 、合理开发校本课程。本学期,我校结合当地实际开发校本课程,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方案》,把校内外的资源优势转化为课程资源,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一定的教材初稿,报县局课改评审组审核后予以实施。在本学年结束前,力争完成课程开发任务。
(五)尝试评价改革,促进师生成长。
1 、关注教师的成长和发展。把能否胜任课改工作,能否熟练驾驭教材和课堂,能否开展课题研究等内容作为教师评价的重点。评价课堂教学,看是否有利于教师创造力的发挥,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是否有利于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做到终结考核与过程考核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尝试建立教师专业成长记录袋。
2 、落实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和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尝试建立新的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以学生为出发点,关注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形成及价值观的形成。积极尝试分层考试、多次考试、情境测试、活动观察、口笔试结合等多种考试方式改革。对学生的评价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可以让学生、家长、同学、老师四者参与评价。对学生的评价重在真实、鼓励,建立学生成长信息卡和记录袋,将评价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学生家长,重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四、月份活动安排
一、 指导思想:
本学年,我校课改工作要生本教育的“以生命为本”的教学模式为指导,每门课都是教师先提出学习内容和要求,限定时间让学生自学教材,再做课本上的练习题。教师当堂布置作业,当堂检查,课后不留作业。围绕这一思路,教师不断增强发展意识,优化课堂效率,稳步推进新课程改革工作,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二、 工作目标:
(一) 认真学习和领会生本教育的教学模式,积极参加学校的校本培训和教研,研究和解决教学实施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优化教学方式方法,倡导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学习方式。
(二) 积极探索和学习新教学模式的原理和指导思想,而不是简单的模仿。建立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效率式课堂。
(三) 从上课到下课,学习的全过程都是让学生自学,教师由讲授者变为组织者,要真正地把学生解放出来。
三、 工作措施:
(一)抓实学习培训,提升教学理念
1.加强生本教育教学模式的理论学习,吸纳新的教学理念。坚持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学习和研究相结合,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
2.积极参加校本培训活动。结合学校校本培训的计划,认真落实并参与此活动,通过观看视频、专题讲座和讨论等方式加强自我知识与技能的提高。
3.加强学习培训效果的检测和反馈。通过一段时间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进行基本功的展示,教师技能的展示,邀请学校教师进课堂听课并多提意见和建议。定期写学习心得和教学反思,不断提高课改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二)规范课程实施,确保课改进行
1.全面贯彻落实生本教育 “以生命为本” 教学模式的,规范教学过程,优化学生学习方式,确保课改工作顺利开展。
2.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表现,情绪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与交流合作。
3.逐步使课改理念深入人心,使自己不断发展,时时讲创新,拓展课堂,深层次推进课堂教学方法改革,使新的教学理念逐步内化为自己的个人的意识。
4.加强对备课、上课的自觉检查,明确职责、规范活动程序、完善教学的相关资料,使备课组工作落到实处。
总之,教学改革,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作为一名教师,我将本着谦虚、谨慎的态度,不断学习;本着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不断探索;本着为自己负责的心态,不断追求。生本教育教学模式为我的教学工作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课改犹如一把双刃剑,面对机遇和挑战,我将迎面而上,即便过程中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只有认识问题才能取得更大的进步。我坚信,效率和质量将会造就成功,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将永久呈现。
一、指导思想
当代教育的不断发展终于催生了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新课程正肩负着时代的使命,带着新的教育理念热情地来到了我们的校园,走进了我校师生的生活,并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作为教师要以“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对课改工作的新要求,以课堂教学为重点,以教学理念及行为的转变为主线,以教研、科研为支撑,全面、深入、有效地进行课程改革活动,积极探索新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和谐地发展,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个人课改现状分析
本学期,接受九年级思想品德,虽然有过一年的教学经验,但对教材还不是很熟悉,对新课改的要求、思路、具体实施步骤、对学生的要求等还比较生疏。
三、课改方向
学习洋思中学、杜郎口中学中学教学模式,走出有荥阳市特色的“30+5+5”模式,改出自己的特色。
四、具体措施
1、转变教育观念。教育观念是对教育问题的具体看法与认识的集合,它包括人才观、质量观、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等等。教师的教育观念首先要影响其教育态度、教育方式与教育策略,并进而影响其教育行为,最终转化为对学生发展的影响。我要认真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思想品德课程准则》等指导性的文件,树立起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实现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既要使学生全面发展,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全员发展。课程的根本出发点是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现实中的发展,还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优化课堂教学。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课堂教学改革应该作为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
3、把教本吃透,认真研究课标,了解学生背好第一节课。要多看一些有关教学的课外书籍,及时的了解史政学方面的新观点,开阔视野。另外还要钻研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了解孩子们的心理特点,做到有的放矢。不断地进行教学反思。在反思中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争取全面有机地实现课程标准要求的目标。
4、改变过去过多地采用单一传递、讲授、灌输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的过多使用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失去学习兴趣。以后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探究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创造条件。
5、就是要改变单一的教学方式,为了让学生了解特定历史情况下时政事件和事件的发展走向,这种方式将会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展示了学生的表演才华,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个性与能力都得到了挖掘与升华,保持了学生学习的旺盛热情。
6、关注学生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的差异,着力研究学生的学法分层,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学生的不同,采取启发性讲授、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动手实践、调查探究、交流辩论、自主合作等多种方式,甚至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让学生在经历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中,选择、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变机械的接受性学习为有意义的接受学习,同时,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研讨等认识活动凸现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研究性学习、参与性学习、体验性学习和实践性学习等,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实现由被动接受性学习向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多样化转变。
7、对学生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改变以往每节课都用同一个标准要求全班每一个学生,结果使学生吃不了,优等生确吃不饱的弊端,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每学生都能在各自的知识,能力起点上获得发展,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活动。
新课程为基础教育打开了一片自由发展、蓬勃向上的新天地,使我们的教育教学都能开辟出真正体现素质教育思想的新思路;课改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更全面地发展;课改让思想品德课堂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