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教研室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学校对教研室工作的要求,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以课题为引领,以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发展为根本,以整体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为中心,发挥教务教研处“指导、服务、督查、创新”的功能,扎扎实实开展教务处的工作,实施规范、科学、精细化的教学管理,加强教科研和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管理工作,全面提升教师业务能力,加强过程管理,注重质量管理,向过程要质量。
二、重点工作
1、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1)加强教研组、学科队伍建设,加强教研组长的培养和锻炼,加强对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的指导,保证充足的活动时间以提高效率。
(2)严格课堂教学常规管理,提高备课、听课、批改作业等常规检查的实效。
2、加强教学质量监控
(1)认真落实各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2)加强分析评价,组织好教学质量分析。
3、进一步加强生本教育新课堂创建研究与实践
4、抓好课题研究,做好迎接“双有效”教学现场会工作
三、工作目标
1、初一重在习惯养成、知识平稳过渡,初二重在学生分化期的学习引导,初三重在知识落实与能力提高。
2、以新课堂创建研究为先导,不断发现教学问题,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开启师生智慧,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3、积极探索,在教学上敢于创新,继续深化适合我校学生发展的新课堂教学模式。
4、形成教风正、素质优的教师团队,和谐共进、积极向上,确保学校可持续发展。促成完善学者型、研究型学科教师队伍建设。
四、教学工作管理
1、渗透生本教育思想,构建和谐高效课堂模式
全面落实教学课程计划,努力构建符合生本教育需求的新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注重教法、学法的研究与落实,教学中做到面向中下层,课堂上让学生学好第一遍,在重视学生知识积累的前提下,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课堂教学起点恰当,容量适度,落脚点准,不仅要让学生学懂学会,还要强调学生当堂巩固,注重迁移、运用;复习突出“讲、练、评、补”四结合,强化答题技巧、答题规范训练。所有教师都要从研究学法入手,切切实实改革教法,认认真真指导学法;更要把学法指导渗透到教学全过程之中,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有目的、有计划地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训练,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落实教学基本要求,不断提高课堂效益
每位教师要认真学习、把握和运用新课标、新教材,认真研究新课标思想和理念,特别要研究所教学科的新课程标准,做到以新思想、新理念来统领教学。把教学“五认真”真正落实到教学管理的全过程:
一是认真备课,备课要在吃透课标、教材的前提下,强调备好学生、备好教法,备好例题和练习;
二是认真上课,要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杜绝废课,不讲废话,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是认真选编、批改、评讲效能作业,效能作业要精选精编,认真批改,讲评到位,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错必纠、有练必评,任课教师和学生要建立错题档案,抓实学生的错题订正,提高目标达成度;
四是认真辅导,在集体辅导的基础上切实加强个别辅导,同时要科学合理配置各学科课时和辅导时间;
五是认真组织考试,要不断研究考试的模式与方法,从批改分析到整合讲评,都要以效果为落脚点。
3、强化集体备课,整合教学资源
加强教研组学科建设,抓实备课组活动。积极推行“集体备课,资源共享,课后反思”的集体备课制度。开展备课组观摩和交流活动,抓实组内听课活动,对听课提出更加明确更加具体的要求。年级学科备课组每周集中备课一次,组员不得无故缺席,全体教师以团结协作精神为已任,贡献个人智慧、寻求共同发展,服从组长分工,主动承担组内工作。努力做到“五定”、“五议”、“六有”,“五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每周进度、定教学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五议”即议学生学习状况、议备课中疑难问题、议可供的教学方法手段、议课后心得体会、议教改动态信息。“六有”即有重点,有措施,有收获,有提高,有记录。各备课组将课堂教学研究、教学方法研讨、学生能力培养研究、学生学习方法指导作为备课组活动的核心内容。
效能作业的布置量适中,作业的目的要放在通过信息反馈、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上,反对贪多贪难、食而不消,作业必须对教学内容具有典型性、基础性和概括性。对资料中的习题要加以分析,去粗取精,对参考资料的内容加以比较、适当补充。作业要分层,以减轻学生负担为根本原则。要“日日清”“周周清”。
4、加强业务精细管理,确保教学规范有序
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管理,要求全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六个有效”(有效备课、有效选题、有效训练、有效讲评、有效自学、有效补差);依据《区文教体局关于加强教学常规管理,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意见》,结合学校实际修订和完善教学管理、常规管理、考核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加大对教学常规管理和专项管理督查力度。
5、强化学科组织建设,建立校本教研制度
完善学科教研组制度;定期组织学科教研活动,加大学科教学研究力度;实施全面质量管理,健全和完善听课、评课等制度;加强学科内、外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市、区同级学校的联谊,真真切切地在学科教学研究和教学活动等方面做到互通有无,开展经常性的相互交流。
6、提升教研水平,强化教学实效性
走一条“教学、科研一体化”的道路,向科研要质量,以科研求生存、求发展。以课题研究为中心,教研科研有机融合,通过课堂教学实践形成一些典型性、普遍性、现实性的问题加以探索和研究,各教研组、备课组积极制订好各组的课题计划和活动计划,做到有准备、有主题、有质量,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深层次上开展教学研究。
组织骨干示范,引导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以达到引领和示范的作用。本期以迎接省课题“双有效教学”活动现场会为契机,,组织一批教师展示新课堂研究汇报课,同时加强新聘教师管理工作,使他们尽快进入状态。教师一学期听课不少于10节,年级组长、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行政领导不少20节。组织好教师的论文撰写、交流、评比、推广工作。
7、增强教学辅助功能,确保一线稳定有序
加强班级图书馆、阅览室、实验室、微机室、文印室的管理,将学校教学业务管理规定的具体专项要求落到实处,做到物品完好、维修及时、账册完整、记录齐全,为教学一线提供安全、优质的服务;教辅工作管理,教材分发、排课调课、制卷打印、考务安排、资料收缴等要严格有序,为教学常规管理的有效落实做好先行保证。做好迎接河北省均衡教育检查工作。
8、组织好教师参加河北省远程教育、生本教育等培训工作。
五、具体工作安排:(略)
一、指导思想:
2015年,是“情智发展课堂”全面实施关键年,是务实集体备课的攻坚年,是规范教师从教行为的机遇年。教研室将认真贯彻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坚决执行“求生存保稳定,创平安和谐校园,办百姓信任学校,凝心聚力为家长、学生服务。”的总体目标。明确“开展情智发展课堂,提升课堂质量”这一主线;把握“抓好初四备考工作,提升教学质量;加强集体备课,提升教研质量”两个重点;实现“教学、教研和课堂”三个发展。
二、工作目标:
1、管理出成效
扎实推进集体备课、教研各项管理教育制度,实现管理规范到位、制度执行到位、服务意识到位、发展保障到位。凝聚人心,形成合力,追求精细,精致和谐。
2、质量上台阶
全面推进“情智发展课堂”实施,以课堂中出现的问题为教研重点和难点,促进课堂教学的时效性。以教材重点和难点章节为集体备课内容,重在研究不同班级、不同学情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策略,以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3、中考出成绩。
继续开展“走进初四课堂,共铸学校辉煌”活动,通过学科集体备课和教研,共同探讨《中考说明》考试方向和考试重点,重点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做好市级小课题结题工作。
教研室组织教师按照课题计划开展工作,定期收集科研成果,组织课题组长按时撰写课题总结。
5、教师渐发展。
积极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培训活动。通过师徒结对活动、青年教师汇报课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发展。通过开展师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增强教师立德树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引导教师阅读经典,提高修养。
三、工作举措
1、开展教师学习活动: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掌握学科教学的基本要求。组织信息技术的培训,增强学科教学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2)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行为规范》、《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
2、开展第五届“发展杯”课堂教学大赛活动
注重信息技术与“情智发展课堂整合,通过大赛着眼教师专业成长,特别是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
3、抓好“读书年”活动
组织教师自学教育著作,号召全体教师积极撰写读书心得和读书笔记,学校结合实际,组织一次读书心得交流,开展读书汇报活动。
4、初四教研活动常抓不懈,
(1)做好新老初四衔接经验交流研讨工作
继续开展走进初四课堂活动,教研室组织听课,重点研讨提高复习课效率。学校领导对初四教育教学全过程进行把脉和掌控。各学科教师积极进初四课堂,在聆听中明确中考方向,在评议中互相促进。
(2)毕业年级教师要把集体备课和教研组活动作为常态
特别是研究命题形式,命题内容,命题趋势。深入钻研课程标准与中考试卷的切合点,并将切合点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把课程标准渗透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
5、开展“本土、特色、发展”教师论坛活动
为了促进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深刻思考,为教师提供交流和展示平台,我校举办第五届“教师论坛活动。本组根据实际情况,推选教师代表参加论坛活动。其他教师共同帮助代表完成讲演稿和课件制作。
6、注重青年教师培养
建立师徒结对制度,教研室进行跟踪督导,青年教师定期上交教案、课后反思,期末上一节公开课。
7、抓实课题实施过程,物化教科研成果。
以“情智发展”课堂为契机,抓好市级小课题结题工作。
8、加强教研和集体备课活动,保证课堂教学效益
(1)教研组活动:要做到有计划、有落实、讲实效。
(2)集体备课:以教研组、备课组为依托每周开展备课组活动,备课要立足学情,立足课堂高效,要突出激发兴趣、主动参与、自主学习。
(3)深化网络教研活动。
四、具体工作安排:
三月
第一周
1、教研活动:制定本学期教研计划
2、收假期作业
第二周
1、教学例会
2、集体备课:制定本学期集体备课计划
第三周
听课
第四周
集体备课
四月
第一周
网络教研
第二周
集体备课
第三周
听课
第四周
集体备课、教师论坛
五月
第一周
小课题结题
第二周
集体备课
第三周
小课题结题
第四周
集体备课
六月
第一周
青年教师研讨
第二周
集体备课
第三周
小课题结题
第四周
集体备课
七月
第一周
教研组总结
第二周
收集课题材料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市教育局年度教育工作意见,坚持教育科研与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以实施素质教育、推进课程改革为重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校本研修为核心,以课题研究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教师培训为突破口,进一步强化教科研意识,扎实开展研究,切实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努力提高教育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工作目标:
(一)常规管理目标
实现常规检查的制度化和信息化,完成一定数量的教学反思和教学论文,落实青年教师培养工作,扎实抓好教研活动,使之成为校本培训的重要基地。
(二)教科研究目标:
完善课题研究工作的过程管理机制,完成市级“作文“课题的结题工作,做好省立项“阅读“课题的开题工作,做好镇江市教研室立项课题、重点课题的研究工作,促进、抓实年级组课题的研究与开展。
(三)校本培训目标:
发挥校内的优质资源(镇江市学科带头人、镇江市骨干教师、句容市学科带头人、句容市特级后备人员的影响与魅力),开创富有学校特色的校本研究新局面,扩展教师们的视野,提高教师们的水平,推动我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主要措施:
(一)健全完善有关制度
1.规范健全论文参评及费用报销制度
由于原来对于论文的参赛范围及相关报销制度未做出明确的规定,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矛盾,针对以上不足之处下学期将制定关于论文参赛评比报销制度,一须是正规的教育行政部分组织,二是论文评选由教科室统一组织,三是获一、二、三等奖的论文给予报销参赛费,优秀奖不报参赛费,四是课题论文只限课题组的成员参加,其它会议论文参评或自己参加的论文评选一概不报参赛费,学期末考核也不算加分。
2.是修改完善教研组考核制度,注重强化过程管理,淡化加分项目;(组织讨论如何更加趋于合理化)
3.是制定并健全学校全员培训制度、教师外出学习、培训制度,将教师的学习、培训与绩效工资的考核挂钩;
4.骨干教师校级考核制度;
5.135及青年教师培养制度。
(二)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
学校原来对135等青年教师的管理及考核存在重视不够的现象,教师自己对考核要求也不够明确,针对以上现象下学期将在某些方面做出改进。
(1)继续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实行青年教师带教制度。
(2)青年教师至少在教研组内上一节公开课,上一节汇报课,过课堂教学关。
(3)青年教师一学期至少写一篇教育教学一得,过教学反思关。
(4)本学期将制定出135考核的具体要求及青年教师的培养办法,规范考核材料目录,开学就给135青年教师们开会布置相关要求,边工作边学习边准备,随时可以接受各级部门的考核和检查使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班级管理水平有明显的提高,使青年教师尽快成为学校教学第一线的骨干。
(三)加强校本教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1.以教研组的教学研究为阵地提高教师业务能力。
教研组是学科建设和师资建设的主要阵地。各教研组务必根据保证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确定教研主线,教研活动围绕主线开展系列活动。以研讨为主要形式,以反思为宗旨,以发展为目的。做到主题集中,任务明确,措施扎实,责任落实,效果实在。着力进行立足于课堂教学的观念、方法、手段、模式创新的研究活动。
(1)各年级组主要工作:有研究专题的教研课的研讨与学习、一次以上的教学调研、一次以上读书汇报展示、一次教法讲座等。实行教研活动公示制、教研组长述职制,介绍本组的建设和活动的创新和实效,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相互借鉴。
(2)教师个人一学期常规工作:35周岁以下的教师上好专题教研课,135教师上好汇报课;每位教师每月听课不少于4节(135教师每学期40节),每月撰写高质量读书笔记2篇(句容市级以上骨干教师每月撰写一篇教学随笔);信息技术:40周岁以下教师博客每周至少更新一次,45周岁以下的教师每周论坛至少上传1篇美文、跟帖一次;40周岁以下的教师一学期必须至少参加一次学校组织的论文竞赛等或活动。学期末组织考核。
2.利用校内资源,加强校本教研。把“教案怎么写”“怎样布置、批改作业”“怎样进行反思”“教是为了什么”“成功课堂的基本特征”“失败课堂的基本特征”“各学科的课堂标准”“如何进一步做好群研工作”“如何开展有效教学和有效教研”等作为校本研究的基本内容,做实学校校本教研工作。
3.成立并组织各种学术团体,开展多种学术活动,开辟教研途径、丰富校本培训形式,开学初就制定出各组汇报的行事历,学校组织行政及相关人员严格按行事历进行观摩活动。(青年读书会、读书论坛、学科教研沙龙、教育博客、专题探讨等)
(五)抓好已确定立项课题及重点课题的管理工作。
1.做好两个省级课题课题研究的开题仪式。
2.对课题研究工作的过程加强管理,进一步明确研究阶段分工,确立课题组成员分工职责,使各项研究工作真正开展。
3.教科室加强对课题的监督和检查,加强对课题研究工作的过程管理,建立完善的课题研究的资料、过程管理、研究成果的档案,提高学校的教科研整体水平。
四、主要工作
1.及时通报上级主管部门教育科研重点工作的指示精神,部署和落实重点教育科研工作的实施,并及时总结和调整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动态和策略。
2.开展多项科研活动。举行校级教育科研培训活动约4次左右,邀请市级以上专家讲座1次,举行3次以上沙龙活动,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开设课题研讨课3次。
3.课题组做好课题研究,并有研究记录,建立《教师教育科研活动手册》;要求认真撰写,定期、不定期进行检查。做好校刊《超越》的创办、教师论文集的编辑工作。
4.组织老师参加各种赛事,尤其重点要做好“教海探航“论文的参赛工作。结合各级各类的竞赛通知,提前发布各类信息要求,并组织选拔、推荐。其中,结合学校课题研究撰写的活动方案、论文、教学设计等将优先推荐。各教师每学期完成不少于一次的参赛任务。
5.通过举办“读书交流会“、“各种沙龙活动“,丰厚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底蕴,提高教师教育科研的理论水平。
6.认真筹备第二届“与名师同行“省级品牌活动,与名师同台竞技,促教师更快发展。
7.以学校论坛、教师博客为平台,扎实开展研究活动。从美文推荐、教育教学问题探讨、教研活动等方面入手,用好论坛、博客这一平台,采取师生共创、家校结合、人人交流等方式,扎实有效地做好教科研的日常工作。每个教师通过更新周周博客,展示自己教科研活动的过程,记录成长过程及自己发展轨迹。博客要提高互动性,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家校互动,进一步提高这一平台的教育功能和作用。
8.科学合理做好教师外出培训安排,规范教师外出培训工作,并请外出教师填好《外出学习记载表》,及时上交教科室存档。
8.进一步落实教师教科研工作激励机制、绩效工资发放办法,对在教科研活动中确有成效的管理进一步细化,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推动学校教科工作规范有序发展。
9.学期末做好资料整理工作,做好学校教育科研综合评估工作。
五、工作安排
三月份
1.根据学校工作意见,制订本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2.召开学科组长会议,布置新学期教研工作。
3.召开课题组长会议。
4.召开135青年教师会议。
5.筹备第二届“与名师同行“活动。
6.各学科组专题研讨课的评课及讨论活动。
7.各学科年级组举行关于《给教师的建议》后的小型读书沙龙。
8.邀请专家进行课题理论专题讲座。
9.进行听课、读书笔记、论坛、博客的常规检查。
校本培训:内容:如何听课与评课
参与人员:全体教师
四月份
1.编印《教师论文集》。
2.各学科组专题研讨课的评课及讨论活动。
3.语、数、综合教研组分别举行校级《给教师的建议》读书汇报。
4.组织教师上交“教海探航“参赛论文。
5.省级立项课题的开题仪式与研究正式启动。
6.组织教师参加省市级论文、教案、课件评比。
7.进行听课、读书笔记、论坛、博客的常规检查。
校本培训:内容:如何撰写教学反思
参与人员:青年教师
五月份
1.校刊《超越》的征稿、编辑工作。
2.邀请专家对“教海探航“论文进行指导。
3.举行第二届“与名师同行“活动。
4.邀请教研室领导来校指导试卷命题工作。
5.进行听课、读书笔记、论坛、博客的常规检查。
校本培训:内容:电子白板有效辅助课堂教学
参与人员:青年教师
六月份
1.课题组长会议,总结前阶段工作。
2.组织“教海探航“论文的投稿。
3.开展“有效教学“课堂教学展示暨总结汇报活动。
4.完成学校教科研工作总结,做好过程资料的整理与归档。
5.进行听课、读书笔记、论坛、博客的常规检查。
校本培训:内容:班队活动的有效开展
参与人员:全体班主任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中共“十八大”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区教育局“规范办学行为,促进内涵发展,构建和谐教育”的总体工作思路,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继续推进素质教育和特色品牌创建两大工程为重点。以提高课程实施水平为抓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深化“学、查、纠”活动为抓手,促进管理创新;以推行学业合格率10%增幅计划为抓手,提高大面积质量;以教师全员磨练合格课及优秀教案评选活动(研课标、钻教材、磨教法活动)为抓手,促进校本教研制度的创新和课堂教学改革;以实施全员岗位育人为抓手,促进特色品牌创建工作;以中小学生创新实践技能大赛为抓手,优化学生多元化培养模式;以实施课改联系点制度为抓手,培养更多典型名校。以创建省级示范教研室为抓手,创新教研工作。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深化“学、查、纠”活动,规范办学行为,不断提高管理与教学常规落实效能。
2、继续推行学业合格率10%增幅计划,强化分类推进措施的落实,着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力争小学教学质量显著提高,初中学生合格率全市领先,高考本科录取和名生培养取得更大突破。
3、做好全员磨练合格课与优秀教案评选工作的结合文章。做好最后一批“合格课”验收工作。推进优秀教案评选工作,提高市优秀教案的入选率,通过共享市、区优秀教案,提高全区每一个学校每节常态课育人效能。
4、不断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全区20%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市级课程实施水平评估中全部合格,着力打造一批精品校本课程。培植2-3所教学工作示范学校。
5、继续深化全员岗位育人,追求“一校一品”目标,打造10个以上在市内有一定影响的特色学校和教育品牌。
6、继续开展学生创新实践技能大赛活动,促进更多学校、学科教学加强学生创新意识、能力培养,促进更多学生乐于小制作、小发明、科幻画、小课题研究。
7、加大教学能手培养对象的培养工作力度,市“千名能手培养计划”首批教学能手培养任务如期完成。
8、启动省级示范教研室创建工作,不断提高教研效能。
9、加强网络教研与区域联合教研,实施跟进式指导;国家、省级教研课题等取得显著成效。
三、主要措施
(一)深化“学、查、纠”活动
1、深化管理“学、查、纠”活动。根据市“学、查、纠”活动先进学校评选方案的要求,深入积极学习、借鉴省内外教育先进地区和学校的教学管理经验,不断提高管理境界,改进工作方法,建立起“精细化”管理运行机制。引领中小学校、广大干部把“学、查、纠”活动贯穿到学校全面工作之中,贯穿到管理的每个环节之中,进一步提高学校科学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干部科学管理效能。
2、深化教学常规“学、查、纠”活动。
(1)抓好教学常规工作的监控,提高教学过程的实效。教学常规工作是高效课堂和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各校要以《山东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师德建设规范普通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若干意见》为依据,加强教学常规监控,重点加强对备课、上课、作业、考试的监控,逐步建立完善的教学管理优化机制。继续搞好教学常规工作的指导、监督、检查,确保集体备课、课时备课、教案撰写、课堂教学、作业教学、学情反馈、课外辅导、学生评价、听课评课、实验教学等各方面工作的实效、高效。另外,继续落实好教干兼课制度、干部教师听评课制度、磨课制度、校内公开示范课制度、教师课堂教学达标制度和优质课评选制度。
(2)加强集体教研活动,优化教学反思机制,把“学、查、纠”活动贯穿于全体教师“备、讲、批、辅、考”等教学常规全程,贯穿于教学常规落实每一个环节,贯穿于学生自主教育和学业质量提高等方面,进一步提高教学常规落实效能,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
(3)继续实行“学、查、纠”活动专题巡视制度,区教研室依据《中小教学巡视教师教学常规评估标准》,采用不打招呼的方式对全区各学校的常规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现场反馈,结果纳入对各单位的量化考核之中。
3、深化课程实施“学、查、纠”活动。开展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工作,引领中小学规范课程开设,做到开齐开全课程,开足课时,配备任课教师,发挥好专、兼职教师作用,进一步促进课程开设规范化。
4、深化特色创建“学、查、纠”活动。结合特色品牌创建工作,抓好“三学”、“三查”工作,学习要立足于问题,正视查摆,反思深究;立足于效能,改进提高,科学管理。开展好“三反思”活动:反思育人理念、反思管理策略、反思教师特色实施能力,深入推进特色品牌创建工作。
(二)深入推进中学学业合格率10%增幅计划
5、优化分类推进工作。做好【关于深化“分类推进工作”的指导意见(峄教函2015)7号】的落实。
(1)全力抓好培优工作。各学校通过“超前教学,高效思维训练,对优生实行时空开放,建立优生跟踪培养档案,实行一对一‘导师制’,强化尖子生思想教育”等措施促进尖子生健康成长。
(2)优化方法,提高补弱工作的实效性。学校要实行任课教师重点学生负责制。补弱工作要体现立体化,全方位的特点,遵循“先查病,后治疗,再进补”的原则,做到“三补五多”,即:补态度、补方法、补知识,课堂多提问、课后多辅导、平时多谈心、练习多面批、方法多指导。学校要把补弱效果与对教师的评价和考核挂钩,努力促进各类学生不断提高,共同进步。
(3)加强艺体特长生培养,培植新的增长点。按照“面向全体,立足普及,培养特长,着力提高”的思路,逐步建立起小学、初中、高中“一条龙”的艺术人才培养模式和管理机制,多层面挖掘和培植新的增长点,探索特色教育的新路子。
6、优化课堂效能机制。不断完善课堂教与学效能评价标准,引领课堂教学“强化目标、以学评教、全面落实”,引领上课、课后反思、评课、导课,关注并提高“学业合格率”。
7、优化质量目标管理。实施学生合格率目标管理,将目标层层分解,做到任务驱动,把分类推进措施寓于教育教学每一环节,确保提高学业合格率,助推优秀率,减少低分率,提升巩固率。
8、优化措施。
(1)抓好《关于规范全市中小学考试,提高教学质量的指导意见》(枣教发[2015]61号)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加强中小学教学质量的过程管理,优化教学质量达标责任制,优化落实方法,优化教与学衔接。小学注重学习习惯养成,提高合格率;初中加大日常考试、学业考试合格率的评估权重,提高学习思维能力;高中顺应学业水平考试“高考模式化”,开好开优课程,着力做好“加工能力”。继续实施“举校体制”和“高三重中之重”策略,千方百计精教实练,再创高考新成绩。
(2)抓好教学质量监控,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区教研室对各学段、各学科教学质量进行不定时的检查、监测与指导。教学质量监测将作为对学校教学评估的重要内容,监测覆盖各学期、各学科、各年级。并对质量监测、调查结果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帮助学校总结经验、发现差距、寻找对策、促进提升。积极改进质量监测方式,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质量监测机制。监测结果将作为教育决策和指导学校、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认真抓实、抓好。另外,每学期组织一次教学专项检查,突出抓好课堂教学的检查评估。落实好当堂达标、单元过关和各年级教学质量检测,及时进行质量分析。要加强写字水平抽查、英语口语抽测、学科教学质量抽测和学分认定、模块考试、阶段检测及期末考试等工作,并定期进行教学管理工作调度。区教研室进一步修订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将“四率一分”(及格率、优秀率、低分率、巩固率、平均分)作为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主要指标,引领全区各级各学校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
(三)积极推进中小学特色品牌建设工程
9、明确目标。做好《关于全市中小学校创建特色品牌,深化素质教育的指导意见》(枣教发[2015]48号)、《枣庄市素质教育推进工程(2015-2015)》(枣教发[2015]15号)、《枣庄市中小学校特色品牌创建工程(2015-2015)》(枣教发[2015]22号),《关于全区中小学校创建特色品牌,深化素质教育的实施方案》(峄教发〔2015〕65号)的贯彻落实。追求“一校一品”目标,提升《铸造新特色,2015》中8个先进典型,打造10个以上特色品牌学校。
10、重在深化与提升。目前,有些学校做到了特色品牌“概念化”,并得已固化。今后,应持之以恒地潜心于“行动研究”,在“做中学”、“学中做”,深化推进,不断提升,实现特色品牌创建到课程化、常态化、优质化。部分基础比较薄弱的学校,更要立足实际,树立“把常规工作做到精致就是特色”的理念,全力做好教学常规落实工作,助推素质教育和教育升学,加快学校内涵发展。
11、优化机制。
(1)继续以全员岗位育人,科学管理、课堂教学改革,课程实施、教师发展、学生培养六个领域为建设重点。继续推行课题引领、现场展示、跟踪督查、宣传推广、表彰激励等工作机制。
(2)加强“特色校共同体”工作,以学校联盟的方式促进学校特色共同发展、共同提高。举办特色展示现场会、推进会、经验交流会,通过各类特色创建论坛,推动特色品牌创建。同时抓好过程管理,做好省品牌课题中期检查,帮助基层学校提炼经验,同时邀请市教研室专家前来指导,通过高端专家指导、新闻媒体宣传做好学校特色品牌的经验提炼和推介工作。
(3)继续实施特色建设月报制度,对特色创建项目、课程实施等项目进行督查跟踪。实行素质教育工作考核“一票否决制”,对工作效果不好的教学示范学校实行警告或摘牌制度。
(四)深入推进教师全员磨练合格课、中小学优秀教案评选活动和课堂教学改革
12、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切实抓好《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优秀教案评选活动的意见》(枣教发[2015]54号)及《关于在全区中小学开展优秀教案评选活动的意见》(峄教发[2015]59号)的贯彻落实,全区上下要凝聚共识:开展优秀教案评选活动,一是学校争取推出更多区、市入选教案,二是引领全区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每一节课堂效果和教学质量都不断提高。实现多赢目标。
13、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学校需深入研究,优化学校内部责任制,优化初选流程,优化奖惩机制,优化调度机制,优化指导与帮扶措施,优化教学常规工作标准和落实方法,确保全员行动,优中推优,激发教师积极性和创造力。
14、进一步加强培训。遵循优秀教案是教师精心备出来的,课堂实践验证过的,完善提升过的,学校、镇(街)初赛出来的,全区比赛优胜的原则,遵循《枣庄市各学科优秀教案评选办法》,遵循优秀教案的目标要求、内容要求,强化优秀教案“精确导向、精彩导讲、精心导学、精致导练”重点要求。采取多种方式,加强教师培训指导,促进广大教师认识再提高,目标再明确,行动再优化,教案质量与教学质量再提升。
15、进一步做好结合文章。
(1)把优秀教案评选活动与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有效衔接。切实做好课堂建模与实施,不仅做到学校课堂教学模式概念化,而且要进一步做到模式学科化,学科模式课型化和课堂评价匹配化,直到教学模式教师个性化、特色化、艺术化。优化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开展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经验交流会,推广典型经验。
(2)深入实施“两促”、“三磨”、“四为”、“七环节”整体推动策略,完善课堂教与学效能评价标准,细化磨课流程:“磨课任务分解-个人钻研-集体研讨-能手引领-形成教案-共享教案-个性修定-课堂实施-听课评课-课后反思-总结探讨-评比上报。采用“结对帮扶”、“捆绑评价”等“带、帮、促”,策略,本着“个人申报-学校验收-镇(街)验收-区级验收”的原则,以“赛课”的形式做好最后一批合格课验收工作。已达标的教师磨练精品课,课前磨教案,关注教学设计;课堂磨教法,以生为本,研究学生,落实分类推进;课后磨反思,立足问题解决。让磨课为教案评选助力,优秀教案评选推动磨课不断深入。
(五)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6、完善师资培训体系。
(1)组织好教师学历提升培训。主要是与高等院校合作,办好北师大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2)抓好干训工作。分层抓好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和骨干校长提高培训。
(3)搭建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充分利用省、市搭建的中小学教师远程网络研修平台,开展中小学教师远程研修活动。继续开展“教师发展示范学校”创建活动,
17、组织好“系列论坛”。围绕“立足有效、特色发展、提升质量”这一主题,认真组织“校长论坛”、“教导主任论坛”“教研组长论坛”等,为教育干部及教师搭建一个展示成果、切磋探索感悟的平台,不断提高校长的课程领导力和管理水平。
18、开展教师技能达标活动。继续开展新一轮以“三字一话”、教案撰写和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等为主要内容的教师基本功训练及其展示活动。建立健全“以考促学”机制,实行教师业务考试,考试成绩与教师的评优晋级挂钩,促进教师专业素养提升。
19、落实“十二五”千名能手培养计划。遵循学校重培养,教师重发展,区重引领的要求,启动“教师学科教学能力发展行动”,构建学科教师发展梯队,通过不同形式的培训、研讨,外出学习,课堂展示,厚实学科底蕴,提高课堂教学设计能力和水平,加快其专业成长,不断壮大名师队伍,确保年度市分配目标的完成。
20、加强网络教研资源建设。引导教师参与网络教研,丰富和深化学科网络教研内涵,建设学科网络教研平台,充分发挥网络助研、助教、助学作用。努力实现传统教研与网络教研的有机结合,打造学科立体教研新体制。组织开发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学科教学资源库,为一线教师提供优秀教学资源;努力实现优质资源共享。
(六)坚持规范与创新,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21、明确目标。开展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工作,实现20%的中小学校成为“合格校”,评选10所区教学工作示范学校,完成2-3所省市教学工作示范学校的创建任务,举办课程实施的样板校、教学示范校现场经验交流活动。区教研室指导中小学教师积极开发与实施校本课程,加强校本课程建设,努力为学生提供“课程自助餐”,引导校本课程、综合实践类课程创出特色,努力创造“适合每一个学生发展的教育”。结合特色品牌创建,培养出一批精品校本课程,推广特色课程实施的优秀成果。力争在全市该项评比中取得优异成绩。切实开齐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开好国家课程,开优必考课程,开实开多校本课程(高中选修课程)、开活艺术、体育、技术、活动类课程。
22、优化课程管理机制。实行课程实施水平评估层层责任制,各学校要对照标准,做好自评工作,镇(街)教研室要做好小学课程实施水平初评工作,区教研室做好复评。实行课程开设“一票否决制”,对课程开设不规范的学校实施通报、跟踪督查制度。把课程实施水平评估结果与素质教育评价结果有效对接。
23、建立教研室课程改革定点联系制度。落实《关于建设教研机构课程改革定点联系制度的通知》(鲁教基函[2015]42号)精神,确定区教研室课改联系点:坛山街道、吴林街道、榴园镇,一中、二十八中、东方国际学校、实验小学、曹庄中学、底阁中心校、阴平中心校、峨山中心校。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把联系点发展成为课程实施的示范点和素质教育的模范样板。
24、继续举办中小学生实践与创新技能大赛活动。在总结以往经验优化好第四届比赛活动,做到寒假前部署,闲暇时间学生行动,教师有效指导,社会教育资源有效利用,创新成果更多更好。学校、镇(街)于4月层层组织展评活动,全区于5月上旬开展集中展评与总结表彰活动。组织优秀成果报送参加市第四届“小哥白尼”杯实践与创新技能大赛,力争取得优异成绩,继续保持全市领先位次。加强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特色共同体经验交流工作,发挥好各级科技创新示范校、优秀校长、优秀辅导教师作用,组织更多优秀学生及其创新成果参加市内外赛事活动。继续开展初中生理化生创新实验展评活动。加强研究,推出一批精品学校课程,总结先进学校服务并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课程建设经验。
25、深入开展“行动研究”。
(1)认真落实《关于开展“行动研究”,深化特色品牌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峄教发[2015]69号)文件精神,引导教师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善于把在“磨课”、“优秀教案评选”、特色创建、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亟待解决的新问题,作为“小课题”来研究,凝心聚力,破解“瓶颈”,争取推出一批学科课题成果。
(2)加强课题研究的跟踪指导,引领教学改革有效实施。对已立项的省、市“十二五”教科研规划课题加强管理,严格规范结题,严格课题认证,促进课题研究规范化、优质化。
26、加强教研室自身建设。
(1)教研员要加强读书学习,以理论素养的提升为突破口健全教研员的学术人格,丰富教研员的教育理论思维,创新课程与教学理论思维,提高其理性思辨力、对教学问题的深度透视力和前瞻力,释放教研个性,追求和实践生命意义的师生人本化课堂。着力争取在更新观念、提高水平、改进方式、促进发展等方面有明显进步。
(2)落实教研员目标责任制。转变教研方式,降低教研重心,提高服务教学的质量。
(3)启动省级示范教研室创建工作,依据标准,提升教研工作,创新教研工作,以创促建、以评促优,促进教研工作规范化、优质化和现代化。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为重点,以促进教学常规管理科学规范精细和教师专业发展为机制,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观,全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升中小学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加强教研室自身建设,创新教研工作方式,努力做到潜心研究,尽心指导,热心服务,切实提高教研品质,充分发挥教研室“研究、指导、管理、服务”的职能。
二、总体工思路
根据县域教育实际,在落实诸要素上积极探索,突出提高教学质量这个主题:
加强教学管理----质量提高的重要环节
深化课堂改革----质量提高的根本途径
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质量提高的重要保障
强化教研重视反思----提升教师品味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渠道
落实教学质量监控----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
三、主要工作、措施
一、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制度建设,树立符合我县特点的质量观
1、明确各学段在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应达成的教学重点目标:幼儿园注重开发情商智商,培养生活习惯;小学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行为习惯;初中注重落实知能双基,培养学习习惯;普高注重构建知能体系,培养高效学能。
2、坚持教学质量目标管理考评制度。继续执行《旌德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细则》,将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水平和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作为教学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
3、建立完备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中学阶段继续坚持优良率预测制度、继续坚持规范教学质量检测,逐步形成常态化、制度化;小学阶段加强对监测工作管理力度,坚持以“抽测为主、统测为辅“的原则,强化对全县小学教学质量的监控管理。在评价中,运用优良率、平均分、及格率、低分率、提高率等指标,倡导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指标多样化,绝对与相对评价相结合等原则。引导教学工作面向全体、促进学科教学水平均衡发展。
4、引导学校树立正确的评价观和基于教学改进的质量分析,加强对检测结果的深度分析与结果的运用,淡化检测的甄别功能、注重对教学诊断、指导、改进,强化三个服务功能:为学生个体清晰了解本人的优势和不足,有针对性改进学习服务;为学校了解本校的教学质量、各班各学科各教师的情况、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制定教学制度服务;为教研部门了解教学实况、有针对性加强教学研究提供依据。
5、认真开展有关毕业班工作的县情、校情、教情、学情的调研工作,为毕业班的教学与管理提供信息支持;认真开展课标研究、考纲研究、教材研究、试题研究和资料研究,为毕业班的教学与管理提供智力支持;进一步明确毕业教学管理工作思路:
①精心设计组织初中毕班教学研讨活动,引领初三教师认真研究近两年我省初中学业考试试题的内容走向,切实把握好教学起点和难度,及时研究、调整教学计划,把“夯实基础、调适难度、突出主体”的复习思路,贯穿于初三复习的全过程、把“自主归纳、合作探究”的复习方式,贯穿于复习全过程;
②加强初中学科质量提升策略研究,坚持不懈地抓好复习课、讲评课的教学指导,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如何关注前端学生,加强学力培养”、“如何爱护后三分之一学生,加强学习兴趣培养”、“如何重视男生,加强非智力因素培养”的三大策略研究。重点抓好初三备考、应考工作。
③指导各校科学制定毕业班管理方案。
6、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工作,促进学风、教风的进一步好转和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7、进一步做好“校长姓教”工作,树立“教学中心”意识,建立教学质量预警机制。
二、强化教学管理,提高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水平
1、进一步引导学校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和机制:
①以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为目标,按照《宣城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18条(修订稿)》的要求,各校进一步修订完善教学秩序、教学活动、教学环节、教学研究等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尤其要修订那些与新课程实施不相适应的内容,同时要注意制度的人文性和教师的认同感。
②把落实教学常规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基本手段。各校不仅要制定符合本校特点的教学常规管理评估细则,还要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等级评价标准,让教师明确教学常规应达到什么程度。
③要提高常规管理的执行水平,要解决教学检查和反馈不同步、反馈与矫正不同步等问题,尤其是要重视和关注课堂教学的微观结构,加强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指导。
④将教学常规纳入校本教研之中,各校要善于总结发现教学常规中的盲点、难点,以问题的形式,在教研层面加以解决。
2、进一步落实教学视导制度。修定“旌德县中小学教学视导工作实施细则”,突出教学视导的重点和针对性,细化教学视导的内容,规范教学视导环节,强化视导过程中的认真务实作风,切实发挥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整改问题和检查、指导、评价的功能。将过程性的视导成绩作为学校管理工作年度考评的重要依据之一。
三、进一步深化课堂改革,基于常态,并在试点工作上有突破
1、继续组织开展修订后的课程标准的学习培训。在起始年级坚持“全员培训”的原则,帮助教师全面理解、深入领会和准确把握修订后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和主要变化。提高教师驾驭课标、教材、课堂教学能力。
2、基于“常态课堂”的教学变革。着力于常态课堂教学质量底线的坚守,认认真真、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每一节常态课上成合格课,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获,都能达到合格要求。
3、基于“普通教师”的行为改进。教学变革的主体是每一位教师,立足教师的“最近发展区”,让绝大多数教师“应知应会”且“能知能会”,在有效研修中改进教育教学行为。
基于“有效学习”的课堂构建。立足学段、学科特点和课堂教学问题,以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要素为切入口,如: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评价、学习兴趣等,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学习的课堂,教服务于学的课堂。
4、以“减负增效”改革试点为契机,力争在作业的设计批阅、学法指导以及专题课建模上有突破。组织编写学法指导教学设计和典型课例的精品教案。促进课堂教学改革将从实践层面转向技术层面。
5、进一步加强对校本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学习策略指导与训练等课程开设的监督指导力度。
四、创设多种平台,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1、继续开展各项教学技能评比和优质课评选活动,为青年教师提供成长和展示的平台,把评比活动转变为教学指导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新秀辈出的平台,并做好教学比赛之后的跟进工作,放大功能。对青年教师多给予他们一些关心和指导多提供一些学习的机会,多承担一份教学改革的重任,帮助他们迅速成长。
2、实施名师带动策略。
①充分发挥县、市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带动作用,采取任务驱动方式,通过以老带新、以师带徒、岗位训练、提升自我等方式,加强对教学新秀的培养;
②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名师观摩课、骨干教师巡回教学、送“优质课”下乡到校、课堂诊断与教学研讨等活动,搭建沟通桥梁,放大优质资源。
③组织骨干教师参与教研室教学视导活动,充分发挥骨干教师队伍的作用,带动全县教师成长。
3、继续深入开展教学开放日(周)、校际交流等活动。以“教学开放日(周)”活动为平台,积极组织教师参与观摩研讨活动,通过开放活动传播先进的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模式,以点带面,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并进一步拓宽“教学开放”活动的途径和空间,使市级开放、片级开放、校级开放和校际联动等形式多元并存,
五、强化教研重视反思
1、以服务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以“破解教育教学工作难题”为切入点,以“课标、管理、课堂、练习、评价、学法、心育”等七个方面研究作为基层学校教育科研的核心任务。坚持立足实践、聚焦课堂、着眼发展的原则,努力增强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以课题引领学科问题的研究,用课题引领教师专业发展。增强课题研究的校本性、针对性
加强课题研究环节的指导和监控。。参与开题环节的指导,加强各阶段研究的监测与指导,做好结题阶段的指导与把关工作,克服“只立项、草结题”的现象,提高结题率。增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2、加强教学研究与教科研的联系,尝试进行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平台建设。即将教研组主题教研活动作为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平台,通过加强主题教研活动的指导,把教研组教研活动做实,做出实效来,让教师在主题教研活动中学会研究,获得教科研能力的提高,实现专业成长。通过开展主题教研活动及专业听评课制度的构建引导学校积极打造富有实效的校本教研模式,着力解决校本教研过程中存在的教师被动参与、过于注重形式、针对性和序列性差、积累和反思不够等问题,围绕高效课堂等热点、难点进行主题式、问题化研究,创造性地开展好校本教研工作,促进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利用优势教研资源,建立健全县、片、校三级教研机构“纵向指导、整体联动、分层落实”的联动机制。①加强校际间的教研活动,促进区域内教研资源的整合与互补。②继续抓好片级教研中心、学校教研组、备课组等基层教研组织建设,提高基层教研组织的工作水平。③充分发挥各片教研组的主观能动性和相互间的协作功能,自觉主动开展好每期至少三次的片区内教研活动。
创新教研方式完善教研员联系学校制度,充分发挥教研员的职能作用,形成“以校为本,分校联动”、“学科为本,多科整合”、“骨干为本,全员参与”、“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教研网络。
立足校本,着力强化校本教研和区域教研。以中小学为阵地,以教师为主体,以教师教育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为研究问题,以问题解决为目标的校本教研、区域教研是目前中小学教育研究中具有生命力和实效性的好形式。
确立主题,注意开展系列化研究。要根据教师教育教学的现实需求,确定研究主题,选择科学可行的研究方法,组织教师集体攻关,合作研究,使教师的研究成为系列,形成合力,呈现整体有序状态。
六、有关自身建设
1、增强责任感,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责,树立研究、指导、管理、服务的意识。
2、坚持教研室的理论学习和工作例会制度,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建立教研员研修机制,不断提高教研员政治素质、理论水平,提升四种能力:课堂教学的评价能力、有效教研活动的组织能力、命题及评价能力、课题研究能力。
3、突出教研工作重点。
①通过教学管理和教学视导等手段,帮助薄弱学校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构建提升教学质量的长效机制
②加强薄弱学科的建设,增加针对薄弱学科的教研活动,努力培养学科带头人。
③加强对年轻教师的教学指导,重在掌握教学常规的,提高教材把握能力和课堂教学能。
4、注重研训的实效性。教研员学习培训后,要按照实际培训的情况,采取讲座、组织学习、发布信息、发表培训心得等形式,以发挥学习培训效果的最大化。
5、认真落实教研员联系片级教研中心制度,加强与学会的联系,充分发挥学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