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古斯丁忏悔录读后感
时间: 03-19
栏目:话题作文
奥古斯丁忏悔录读后感一:读奥古斯丁《忏悔录》有感(915字)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中贯穿了一条真理的寻求之路,是对人生的一种反思。人在生活中总需要一个精神支柱――信仰。也许有人说,我没有信仰,也活得逍遥自在。但是你活得充实吗?甚至我们可以绕口地说“没有信仰也是一种信仰”。一个人在追寻信仰的过程中,是艰难而痛苦的。尤其当人对自己的信仰有所怀疑时,就会有无穷的烦恼与苦闷,奥古斯丁那漫长的追寻真理的过程就是一个生动地说明。年轻时沉迷于情欲,信奉摩尼教,反对基督;后来从摩尼教中退出,在母亲和朋友的帮助下皈依了基督教。他深深地反思了自己的生活,尤其是他对自己陷入情欲的泥沼,对那一段放荡生活的反省,让我们认识到了如此虔诚的人。
奥古斯丁的痛苦源于他对暂时的、有限的存在不满足。在对摩尼教的怀疑中,奥古斯丁得以摆脱摩尼教的物质性形式的神、真理。他领会到真理、存在的本体不仅是超越空间的,而且也是超越时间的。超越时空,正是精神的基本特质。真正的不朽、永恒只能是精神性。因为时空范畴总是意味着有限、多样、变化,它只用来描述构成整体的部分,描述从无向有,再从有向无的过程。但对整体却无能为力,而“我”所渴念的是整体无限,所以,它们不能缓解我对有限的存在所感受到的痛苦焦虑。因此,只有精神才能慰藉心灵。
于是奥古斯丁选择了全能的神――上帝来解脱,在他看来,那些寻求外部欢乐的人容易跌入虚无,沉溺于可见的、瞬间事物。而上帝是永恒不变的,在上帝之中有着令人忘却一切烦恼的安宁,因为除上帝之外,再无他物,人用不着去寻找其他事物。
奥古斯丁在《忏悔录》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