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层干部培训计划
20XX—20XX学年是学校实施《振华职业中专学校中层干部培养方案》的关键之年。学校结合振华学校新一轮三年发展规划的起始之年的特点,规划20XX—20XX学年学校中层干部培养计划。
一、 指导思想
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凸现“适合需求、服务发展”的培养理念,注重学校培训模式的开发、整合和丰富中层干部培养资源,努力增强学校开展培养的主体意识,开展调查研究,探究中层干部成长的内在规律性,充分了解学校中层干部成长中的培训需求,为建设一支“学习型干部团队”,形成一支适合振华学校教育发展的中层干部队伍起好步、开好局。
二、 培养目标
通过培养,帮助学校中层干部达到更新教育观念、完善知识结构、优化思维方法、提高管理和研究能力的目的。坚持以提高中层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树立素质教育观念、科学发展观观念为重点;结合实践锻炼,强化岗位业务知识、强化干部岗位成才意识;帮助中层干部确立在科学发展观思想基础上的二期课改新的办学理念;培养一支能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心全意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服务,德才兼备、勇于改革、善于创新、适应裕安经济与社会同步发展需要的, 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高质量的中层干部队伍。
三、 培养原则
1.党管干部、先培后用。
明确中层干部培养、考察、管理、使用等工作有学校党组织全面负责实施,努力贯彻“党管干部”原则,进一步加强党组织在中层干部培养中的领导作用,建立健全“培训与考核任用”学校中层干部管理机制。
2. 学用一致、按需施教。
努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用一致,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认真做到学习理论与研讨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提高理论素质与管理能力相结合,确实提高学校中层干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分层推进、分类指导。
坚持根据振华学校自身的办学特点对学校中层干部实施分层推进、分类指导的原则,在全面安排校现职中层干部培训的基础上,抓好学校后备中层干部的贮备库建设,努力建设一支老、中、青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学校中层干部队伍。
4.以人为本、激发活力。
遵循干部成长的规律,学校努力为中层干部搭建走向成功的舞台。同时,积极发挥培训对象的主观能动作用,激发培训对象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潜能,让中层干部在自己的优势中发展。
5.民主推进,优胜劣汰。
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努力贯彻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公开、平等、竞争、择优;民主集中制;依法办事的原则。建立规范的末位淘汰制和竞聘上岗的机制。
6.注重质量、效益首位。
坚持将培训质量和效益放在首位的原则,加强培训者队伍的自身建设,紧紧围绕教育改革发展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开展实施“面向21世纪学校中层干部培养模式的研究”,不断总结培训经验,改进培训方法,丰富培训内容,加强管理,认真进行教学评估,切实保证培训质量和效益。
四、 培训对象
学校全体中层干部。
学校中层干部包括学校教导主任、政教主任、教科室主任、总务主任、办公室主任、人事干部、校办企业管理干部、工会主席、团总支书记、级部副主任。
五、 培训时间
20XX年9月至20XX年6月。
六、 主要内容
1.政治理论与干部素养。
(1)、科学发展观。
(2)、社会主义荣辱观。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4)、长清区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5)、《义务教育法》(新版)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教育理论与专业知识。
了解当代社会教育发展形势和课程改革的新动态,重点学习《教师成为研究者》一书,掌握教育科研和实施新课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3.管理理论与管理知识。
重点加强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管理专业技能和岗位实践知识的学习、培训。
4.科研理论与研究技术。
开展教育科研,在研究中学习并提高,重点学习案例课例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教育叙事研究的理论与方法等。
七、 培训形式
1.全方位推进 构建“一主多元”的“培养框架”。
“一主多元”,即在宏观的把握上以《长清区教育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十一五”规划》精神为主导,针对不同的岗位、不同的中层干部实施不同的培训方案,真正体现培养基地建设的个性化。根据我校的实际,通过有选择的岗位流动,全方位地推进,使“一主多元”的中层干部培养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责任式培养”。即,在学校45岁以下的中层干部中间开展“下年级管理挂职锻炼志愿者行动”,学校跟志愿者下派的青年中层干部签订有关锻炼培养的协约,履行职责。下派期间,我们从方方面面全力支持中层干部努力工作,在锻炼中发展,在发展中成长。
二是“定向式培养”。一般由培养潜能的后备干部根据自身的优势指定适合他们的岗位定向培养。学校跟定向培养的后备干部签订有关锻炼培养的协约,履行职责。培养期间,党组织要为他们搭建施展才能的舞台,在培养中成长。
三是“互动式培养”。即给中层干部充分的选择权,在岗位与岗位之间“双向滚动”。因为流动就是选择,在选择中流动,可以让中层干部更好地展示自我、体现自我。我们这种“互动式培养”的形式,主要在末位淘汰制和中层岗位在全部竞争上岗的前提下流动与轮换。
2.全员参与 完善“一专多能”的培养机制。
在努力地建设培养基地的过程中,以提高中层干部的综合素质为导向,中层干部的培养必须由“内向型”向“外向型”发展,由“专业型”向“通才型”发展。我们要建立和完善“一专多能”的培养机制,确保培养工作不流于形式,不走过场。即,要求每个中层干部专业一个中层岗位的管理,同时适应多个中层岗位的管理能力。
一是“带教制”。学校领导和离退休的原学校领导带教在岗的青年中层干部和储存后备的中层干部。
二是“导师制”。学校聘请有一定知名度的管理者担任学校中层干部的导师,重点加大对青年干部培养的投入。
三是“协作制”。学校培养基地是中层干部展示自我、体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我们通过“协作制”的实施,让全体中层干部有机组合成一个个群体,用团队精神、协作意识来促使每一个中层干部管理能力的提升。
3.多渠道探索 形成“一体多维”的培养合力。
学校是中层干部的培养基地,“同步发展,有序提高”是学校培训基地建设的主旋律,因为只有干部品位的提高,才有学校品位的提高。我们努力倡导“激励”这一现代管理的核心理念,根据“一体多维”的操作原则,分层次的提高干部的品位。所谓“一体多维”,即培训进程始终以管理为主体,多维度地提高干部的品位,其主要途径为以下几种:
一是自我提高。在激活中层干部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潜能,让中层干部在自己的优势中发展。
二是专家提高。在专家引领下不断激活中层干部把教育思想、管理策略内化为不断提高的动力。引领中层干部打开学校的内涵发展思路,促使中层干部思维更加鲜活,视野更加开阔。
三是“横向联系提高”。引入跨校培养基地机制,建立与区域有一些知名度的学校挂钩,不断提高管理品位。通过挂钩、协作和沟通,提升校际间的培训基地的质量,使我们的观念得以更新、思路得以调整、工作得以新的创意。
八、 培养项目
1、采取集中学习与个别在线学习相集合的方式。集中学习,即充分利用学校干部中心组学习的阵地开展集中培训,学校党组织精心安排每年的中心组学习内容,每个中层干部在一年内至少主讲一次,并结合培训要求撰写学习心得。个别在线学习,即以自主化、个别化学习为主,中层干部按照学习计划的要求,通过干部在线进行在线学习,学习的进度和学习内容有中层干部自主决定,中层干部在规定的时间与学员进行网上讨论,中层干部之间也可通过在线讨论区进行适时交互,并按要求提交离线作业。充分发挥学校网络资源的优势,达到学习共享与交流的目的,学校党组织为每一个中层干部做好学习考勤、学分申报工作。
2、建立后备中层干部贮备库。
从学校实践出发,试行不同中层岗位的轮岗工作,给中层干部提供岗位实践体验与经历。
3、年底开展一次中层干部述职会,对一年的学习和工作向教代会代表等成员述职,并考核干部的工作实绩,做好跟踪记录,做好评定、评价工作。
4、贯彻学校科研兴校办学指导思想,指导中层干部投入学校教育科研,开展课例研究、课题研究工作,并形成科研成果或发表科研论文。
为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校干部队伍建设,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依据《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试行)》和学校改革发展的要求制订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学校改革发展的大局,按照创新培训内容,改进培训方式,整合培训资源,优化培训队伍,提高培训质量的目标,推动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干部建设,为推进学校的全面建设,提供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按需施教。按照学校改革的发展要求,把握干部的成长规律和教育培训需求,逐步逐片地开展中层干部教育培训,激发干部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潜能,增强干部教育培训的合理性和实效性。
(二)全员培训,保证质量。教育培训面向全体中层干部,创造人人皆受教育,人人皆可成才的条件,不间断地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实现干部教育培训的规模和质量效率的统一。
(三)全面发展,注重能力。坚持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全面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将能力培养贯穿于干部教育培训的全过程。
(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紧密联系国际形势的新变化,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进展,联系干部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引导干部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育培训对象的规定
(一)干部有接受教育培训的权利和义务,必须遵守教育培训的规章制度,完成规定的教育培训任务。
(二)教育培训的对象是全体中层干部。
(三)中层干部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参加相应的教育培训:
1、在职期间的各类岗位培训
2、晋升领导职务的任职培训
3、从事专项工作的专门业务培训
4、新录用(聘用)的初任培训
5、其他培训
(四)培训时限的界定
1、在职期间的各类岗位培训,时间一般3-5天左右
2、晋升领导职务的任职培训,时间一般为一个星期左右
3、从事专项工作的专门业务培训,时间一般3-5天左右
4、新录用(聘用)的上任培训,时间一般为一个星期左右
培训一般按每学期进行一次,放在寒假、暑假期间,力争在职中层干部的累计培训时间不少于15天。
四、培训的任务和要求
(一)加强干部政治理论学习。把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政绩观,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任务来抓。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进一步深刻领会,全面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基本要求;加强国情和形势教育,引导干部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为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夯实理论基础,提供理论保障。
(二)加大干部专业知识与能力培训力度。根据新形势、新任务对干部素质提出新要求,大力开展干部任职培训,岗位培训,业务培训和知识更新培训,大力开展政策法规、质量体系、现代科技知识、现代管理知识等培训。同时,还要加强对干部的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双语等现代化技能培训,提高各领域干部队伍的能力本领、知识层次、人文修养和专业技能,培养和造就一支能适应学校改革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三)改善干部文化知识结构。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和渠道,开展干部的学历教育,鼓励干部在职参加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培训,鼓励40岁以下的干部在职自学,引导干部学习历史、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开阔视野,陶治情操,全面提高自身素养。
五、培训的主要措施
(一)构建科学合理的教育内容体系。坚持以发展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到干部教育培训课程和教材中去,不断在加强理论武装、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上取得成效;不断丰富和完善以政治理论学习,业务知识培训,行为技能训练和社会实践为基本柜架的干部能力素质培训内容体系。
(二)构建优质规范的教育培训机构体系。遵循干部教育培训规律,合理配置培训资源,推进培训基地资源的整合,实现办学的规模效应。建立以学校为主体,以学校和其它社会培训机构为补充的干部教育体系。根据不同类别的干部,选择相应教育培训方法,综合运用讲授式、研究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教学方法,提高培训质量,大力推广网络培训、远程教育、电化教育的培训方式,提高培训教学和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同时,按照素质优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原则,建立高素质的干部教育培训师资队伍。
(三)构建切实可行的教育培训考核激励体系。建立干部教育培训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将干部的教育培训情况作为干部考核的内容和任职晋升的重要依据之一。干部教育培训考核的内容包括干部的学习态度和表现,掌握政治理论、政策法规、业务知识、文化知识和技能的程度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
为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干部路线、方针、政策,推进学校干部队伍建设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进一步建立并完善科学规范的学校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建设一支政治思想过硬、业务素质精良、专业理论知识丰富的学校干部管理队伍,特制订如下计划:
一、干部队伍基本情况
为加强学校干部队伍建设,20XX年县委组织部、县教育局对校级领导班子进行了到期履职考核,任命刘中伦同志担任泸县二中校长、党委书记,袁代平、张连奇、刘大勤、王东等4位同志担任副校长,王进勋同志担任校党委副书记,组成了新的校级领导班子。20XX年7月,在县委组织部、县教育局党委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学校中层干部竞聘工作。目前,学校中层部门设两室(行政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七处(德育处、教务处、教育科研处、后勤处、安全保卫处、体艺卫处、招生处)一部(国际部)一中心(现代信息技术中心)和工会、团委共13个部门,中层正职11人(行政办和体艺卫处由刘大连同志兼职,国际部由副主任主持工作),中层副职15人。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年龄结构合理(最长者50岁,最幼者不足30岁)、学历高(均为本科以上学历),均为学校教学骨干。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学校工作大局,以增强党的执政意识,提高干部执政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干部队伍能力和素质为核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更新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加强培训管理,提高培训质量,根据中共中央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及县委、县教育局党委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推动动学校管理上新的台阶,努力建设一支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教职工信得过的高素质学校干部队伍,为学校更好更快发展提供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三、培训原则
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理论学习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
2.坚持按需施教的原则。根据干部的自身特点、岗位需要,有针对地培训。
3.坚持注重实效的原则。用促进学校发展的成效,检验干部教育培训的成效。
四、工作措施
利用市、县教育系统干部培训平台,以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为目标,围绕学校发展的总体要求,积极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机制,扩大干部教育培训的覆盖面,遵循干部成长规律和教育培训需求,激发广大干部学习的内在动力和潜能,根据干部的不同特点,科学合理地设置教育培训内容和形式,分层次、分类别、多渠道地开展各类教育培训活动,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采用集中学习与自学方式相结合、电化教育与传统教育模式相结合以及市、县培训相结合等教育形式,侧重于系统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教育管理理论,提高干部的基本素质和个人修养。
2.加强中心组理论学习,计划每月集中学习不少于2次,通过重点专题学习,使领导工作更加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3.坚持一手抓思想政治教育和党性教育,一手抓知识更新和业务培训。聘请有关专家、学者举办讲座,培训侧重于掌握领导方法和艺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明确干部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增强沟通与协调能力等方面内容。使干部增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工作执行力。
4.加强青年干部后备队伍培训。培训继续侧重于干部行为规范教育、增强团队意识等方面内容,提高青年干部综合素质,强化创新意识。大力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积极引导青年干部在改造主观世界的同时,运用所学理论和知识指导工作实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监督机制
通过开展交流学习成果、评选优秀学习笔记、表彰学习标兵等方式,激发党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中层以上干部参加经常性教育情况进行跟踪管理,严格考核,认真做好考勤纪录,并将学习培训记录纳入学校干部考核条例。
按照《哈尔滨市教师进修学校“十一五”发展规划》精神,为了加大我校干部培训的力度,确保我校干部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增强中层干部在学校管理中的执行能力,提高学校的整体管理水平,针对实际情况,特制订干部培训中期发展计划。
一、培训目标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贯彻“十七大”文件精神,以提高小学中层以上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管理学校的能力为重点,进一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理论培训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原则,努力培养一批具有政治理论素养好、领导管理水平高、现代教育技术强的学校级后备力量,为提高我县基础教育的质量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为进一步提高小学中层以上干部的整体素质及组织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推动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健全和完善具有我县特点的小学干部培训体系,努力建设一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德才兼备、勇于创新、管理能力强的高素质的小学中层以上干部队伍。
为此,小学中层以上干部必须达到以下几个要求:
1、提高本校中层以上干部的政治理论修养和政策水平,熟悉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法规,形成依法治校的能力。在工作中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2、掌握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和新课改背景下学校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知识、方法,提高组织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3、掌握现代学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提高科学管理学校的能力和水平。
4、加强对学员的学习意识和研究意识的培养,提高学员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培训内容
中层以上干部培训要坚持政治思想理论、岗位专业知识与教育管理实践的有机统一,始终将干部素质能力建设贯穿于培训全过程。
政治思想理论培训:重点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两次飞跃”后的“五大理论系列”——先进性理论、科学发展观、执政能力论、和谐社会论、和平发展观,努力提高干部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水平。加强“七观”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政绩观教育,提高干部执行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办好教育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加强政策法规培训,全面提高学校干部“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的能力和水平。要加强学校干部的科学与人文教育,努力提升他们的修养情操和人文底蕴。
岗位专业知识培训:重点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尤其是现代教育管理理论的学习培训。要紧紧围绕各类学校干部的岗位需要,加强教育管理专业技能的培训,将教育培训与工作研究相结合,将共性要求与个性特点相结合,将理念提升与个体发展相结合,切实提高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
教育管理实践培训: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培训内容与方式的科学融合和相互统一。要紧密结合“二期课改”和崇明“生态教育”的实际需要,挖掘内容、完善模式、加强整合、提高实效。
三、行动计划
按照“十一五”干训工作规划,进一步完善干训机制,探索干训模式,充实干训内容,调整干训方案,使干部培训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坚持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为先导,以改变教学方式、学习方式和实践创新能力为重点,深化干训课程教学质量工程。平时重视培训模式的研究,根据不同班级选择模式多样化的培训方法。“十一五”期间重点抓好“主题研训”干训模式的研究和实践,同时继续抓好“主体研究型”培训模式的深入研究,尤其是在各学科中层以上干部培训上对“教学研行”四位一体的培训模式和“在小学中层干部培训中的作业与内容”作进一步的探讨,根据不同培训对象实施不同的培训模式,做到在培训内容上、上课形式上、教学方法上改革与创新。为此,在培训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1、指导自学,提高自学能力
由于小学中层以上干部在学校工作中具体管理任务较重,在培训中应加强对学员自学环节的指导,每门课程都要规定自学内容、思考问题,学员在自学过程中要有学习心得,以此提高学员的自学能力。
2、集中辅导、突出重点,增强培训的实效性
为了提高培训学员的理论素养,突出各培训课程的重点内容,要组织短期高效的集中辅导,在集中辅导中应将讲授与研讨交流、案例教学和现场教学有机结合,提高集中面授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3、活动引领,提升学员的教育教学和管理能力
小学中层以上干部培训是一种以掌握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标的培训类型,通过自学和面授辅导帮助学员掌握所需理论知识,通过相应的活动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使学员形成履行岗位职责所必备的技能和能力。活动类型包括校本研修、学员论坛、师生互动、网上学习、网上作业、网上考试、教育考察等,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当地的实际情况灵活选用。还认真开发干训、党校课程,在备课时积极寻找资料,上出学员满意的课。在教育局党委的领导下,干训部正副主任的指导下,做好干训班级管理工作,包括学员点名、发放资料及收交作业等。组织好干训班级论坛活动,完成干训、党训班级资料装订工作,负责干训班外出考察活动,完成干训班级计划和总结。在整个培训过程中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健全管理机构
一要从科教兴国和加强学校干部后备力量培养的高度来认识此项工作,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并将其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抓紧、抓实、抓好。
二要在教育局的统一领导下,充实、调整干部培训内容。
三是对培训工作要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真正把培训工作落到实处,保证各小学中层以上干部要在五年内全员参加培训。
四要把各小学中层以上干部的培训工作作为校长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使“十一五”的培训工作有序、高效地进行。
五要保证培训质量,培训方案的设计、培训者的培训、教学过程的管理、培训资料的选用、学业成绩的考核等业务由干训部具体负责。
2、专兼结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选聘由专职干训教师、教育专家、中小学校长和教育行政领导组成的一支专兼职相结合的、高水平的干训教师队伍。
二是干训专职教师定期下基层学校进行干训调研,及时掌握学员在实际工作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对上课内容作补充和调整。从而提升培训的质量。
3、完善制度、确保培训效果
在培训过程中,根据考核要求对学员进行全过程考核,从而对培训质量进行及时反馈,不断改进培训工作。全县小学中层以上干部培训任务完成后,要进行检查、评估、总结和表彰,因此,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学员考勤、学籍管理以及奖惩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班主任管理制度、检查、评估制度等,通过加强制度管理,确保培训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