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于读书逸于作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不会吟诗也会吟”,这是大家所熟悉的关于读书和写作关系的经验之谈。袁枚也说“万卷山积,一篇吟成”。欧阳修更直接地说:“作诗多诵古人诗。不独诗尔,其它文字皆然。”元代程端礼说得更直接:“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所谓劳于读书,逸于作文者此也。”
大凡会作文章的人,都是读过许多书的。读书对写作的影响在有形和无形之间产生的效果极大。正如清人刘大櫆所讲的体会:“凡行文多寡短长,抑扬高下,无一定之律,而有一定之妙,可以会意,而不可以言传。学者求神气而得之于音节,求音节而得之于字句,则思过半矣。其要只在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处,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
总之只要多读书,当你拿起笔来写作的时候,用得着的文句或故事,它就会突然出现我们的脑际,效驰于我的腕下。也就是说写作得力于读书,所以古今中外一切大文学家都很重视读书,并且都是读过许多书的。马克思能背诵海涅的歌德的许多诗句,并且常常在谈话中引用他们的句子;他每年要重读一遍埃斯库罗斯的希腊原文作品。他特别热爱莎士比亚,曾专门研究过他的著作,连莎士比亚剧中最不惹人注意的人物他都很熟悉,他把莎士比亚特殊风格的词句都搜寻出来并加以分类。鲁迅也读过很多书。他幼年就读中国小说,而且能背诵不少。到南京水师学堂后,他热心读严复翻译的书籍和梁启超办的报纸。在日本,他学习论著,又读自然科学的书,而且加以研究,抄录。高尔基没上过学,但读过很多书,他通过自学,读了许多。他当过苦工,当过学徒,每天都很劳累,但无论是在板棚里,在贮藏室,在寒冷的阁楼上,他总是偷空读书。则满十五岁,他已读过大仲马、蒙得宾、雨果、巴尔扎克、龚古尔、海涅、裴尔丁、司各特、狄更斯、肖伯纳、普希金、莱蒙托夫、果戈里、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等许多艺术大师的名著。
读书不仅丰富思想,扩大知识领域,启发和引导认识世界,而且有助于文学修养和写作能力。正如鲁迅所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的。”
作文能力是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新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在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但在实际作文教学中,学生真正“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的为数并不多,而善于“关注现实”,作文中能恰当地表达出真情实感,语言流畅、文采飞扬的,就更是凤毛麟角。课程改革工作在不断深入,但是现在的中职作文教学,却基本上处于一种工夫多实效少的状态,学生难学、怕写,老师难教、怕改,使作文教学陷入了困境。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现象,在作文教学中尤为突出。如何走出这种困境?人们一般都认同,大凡会作文章的人,都是读过许多书的。没有读书或读书很少,要写出漂亮的文章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个人认为,要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还得把学生带回到写作的源头——读书上来。
我国历来有“劳于读书,逸于作文”的说法,古人这样描述读书与写作二者的因果关系:“读书如销铜,聚铜火炉,大鞯扇之,不销不止,极用费力。作文如铸器,铜既销矣,随模铸器,一冶即成,只要识模,全不费力。”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讲述作文之道时曾经说:“无他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懒读书,每篇一出,即求过人,如此少有至者。疵病不必待人指摘,多作自能见之。”这里清楚地说明了写作来于自悟,来于读书。有指导性地让学生去“读”,去“做”,在实践中摸索、自悟其中的规律,正是通往写作成功的必由之路。
那么,该怎么读书?读什么书?老师在这过程中如何发挥作用呢?梁启超在他的《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中提出了几条建议,其中有一条是:“我主张教学须启发学生的在讲堂以外预备。须选文令学生能多看,不能篇篇文章讲,须一组一组的讲。……”但选什么文章呢?目前似乎还是有不同的见解。我个人在这个方面有以下的一些做法:
(一)阅读教材,领悟入“格”。
教材是最好的范文。透过教师有针对性的课堂分析讲解,学生的感知探索,可以让学生了解写作规律,学习写作方法。书读多了,耳濡目染,便会懂得文章的写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多读乃借人之功夫”(唐彪),这里的“功夫”,主要是指别人的写作方法,写作经验。这就要求教师不要把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割裂开来,有效地制定写作指导计划,并利用阅读教学循序渐进地把写作规律渗入学生的认知中,让学生在读教材的过程中悟出蕴含的写作方法,从而达到以阅读为基础,以阅读促写作的目的。
(二)阅读名著,沉淀底蕴。
文采来源于丰富的文化积累,一切古今名著,都是语言巨匠经过长期的提炼加工而形成的规范化的语言。阅读名作,可以学习和丰富词汇,掌握语言的基本规律,提高运用语言的技巧。读名著多的人,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就强;没有读书或读书很少,写文章时或是会词汇贫乏,或是词不达意。古今中外的文学家运用语言文字的技巧那么高,除了他们在使用语言时认真提炼与加工外,和他们阅读大量的典范作品,善于吸收前人纯洁的语言也是分不开的。教师可以每个学期按照阶段性划出阅读范围或内容,让学生按期完成,并通过写评论、读后感、摘录等方式,总结自己对名著的想法,从而达到文化积累和沉淀的目的。
(三)阅读优秀作文,借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在作文辅导时,不但要让学生知道不应怎样写,更应该让学生知道可以怎样写。但是,教材和名著中所选的文章,基本上是名人名篇,由于与学生差距悬殊,学生模仿有一定难度,难免会出现畏难情绪。要解决这个问题,莫过于以同龄人,甚至身边同学的作文为蓝本更让学生接受。每次定题后,我通常都会准备好一定量的范文,以优秀作文指导写作,批改后再选出学生中有创意和特色的文章,在班中交流分享,使学生能学习别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快速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四)同题多读,灵巧生花。
文无定法,一题多体,一体多意,一意多式,是学生写作中提倡的。要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可以运用同题多读的方法。例如每周指定一个主题,让学生自己找相关的文章阅读,比较每篇文章的侧重点和写作特色,写出读书笔记,回到班后与同学交流、评析,能发散思维,对话题进行立体三维的观察和思考,从而提高审题立意的能力,写出创新的文章来。
(五)广泛涉猎,拓宽视野。
广泛阅读能丰富语言储备,提高表达能力,拓宽写作视野,开阔文章思路,积淀人生经验,提高作文品位。学生不仅阅读的面要宽,阅读的量还要大。因为没有一定的阅读数量,就不可能形成语感,不可能形成丰厚的语言积累,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就缺少根基和土壤。因而我们应该提倡“五谷杂粮”式的阅读方法,不仅读教材、读名著、读优秀作文,还应该广泛涉猎不同领域的书,以达到最大限度拓宽知识面的目的,使写作时能够厚积薄发,洋洋洒洒,下笔如有神。
“书多笔自重”。阅读能提高人的眼界和识力。文章读得多了,什么样的写法好,什么样的意识好,什么样的语言好,心目中自然有了标准,朝着这个标准用工夫,日久必能出手不凡,学生写作也不再犯难。只要从阅读训练开始,大量地去阅读,必然会带动学生的写作。
很 多同学认为,议论文写作素材尤其是经典素材难找,殊不知,课本竟是写作素材的重要来源。不仅如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许多教师往往也忽视了对学生积累课本素 材的方法引导,导致了部分学生认为语文课本没用,白白浪费了宝贵的素材资源。因此,有效利用课本,活用课本素材是同学们 “冲刺”作文高分的重要手段。
一、旁征博引式
旁征博引是指在写文章时引用古今中外的各种典籍资料、名人轶事、诗词歌赋、名言警句等材料作为论据,使文章内容充实,增强文采。这是一种能使文章厚重、亮丽的好方法。
我 们中学所学的课文,绝大多数都是久经考验的名篇,内容丰富,涵盖了自然、社会、人生、艺术、科学、经济……无论是人物、事件、时代背景,还是作者生平、书 下注释、单元点击链接等,都是可供挖掘的素材宝藏。我们如能挑选、运用其中的瑰宝,他为我用,古为今用,革故鼎新,那么,我们写作时便会有源源不断的活 水。
下面节选的是一篇以“借”为话题的作文:
借 着书中的文字,我们得以穿梭于时空的隧道中,神交古人,开阔视野。我们可以看到大漠孤烟,江南风光,可以欣赏高山流水,小桥人家;可以体会到霸王横戈马上 的威武和垓下受困的凄楚,可以领略到曹公指挥若定的风范和对酒当歌的气概,更可以追随着李白匆匆的步履,看他抽刀断水,举杯邀月;可以陪同陈子昂登上幽州 台,一抒难施雄才大略的悲怆;可以陶醉于“韩潮苏海”的雄韵中……
这段文字篇幅短小,但材料丰富,用例有诗词化用、王侯将相、著名诗人,却都是我们课本中见过的
素材,通过汲取精华,整合创新,既为文章提升了文化含量,又在语言表达方面富有文采,鹤立鸡群。
二、多向解读式
大部分的学生,对于学过的课文,往往只知道人物或事件大概,很少去注意细节,从而只能看到文章
的中心立意,而这些往往又不适合于写作话题。仔细解剖文章,多向挖掘,发散思维,也许会给我们带来一些惊喜。
如从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勇于并善于表现自己的王勃。他路经滕王阁,毫不推
辞, 一挥而就,写下了惊叹四座的美文《滕王阁序》,我们可以借此用于“表现自己”“勇气”“勇气与才气”等话题。但就此还不够,我们还应该看到文中以明用、暗 用、化用、反用等形式多样的用典,这些用典不着痕迹地为我们呈现了一个个千古传颂的美谈,如“徐孺下陈蕃之榻”,“东隅已失,桑榆未晚”,“老当益壮,宁 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多向解读:“徐孺下陈蕃之榻”
(一)人生能得一知己足矣。
(二)知音难寻。
(三)礼贤下士,才能人尽其才。
许多文章都可以多向解读,又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
(一)命运从来都掌握在自己手中。
(二)敢于接受困难的磨砺,人生才能筑起新的高度。
(三)给自己一个坚强的理由。
(四)母爱是世界上不可替代的情感。
由此可知,积累并非简单的多看、多读、多背事例,而是要在看、读、背的过程中认真思考,开拓视
野,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有意识地改变思维角度,找出着眼点,另辟蹊径。
三、情景再现式
写 作时,联想和想象是作文创新不可或缺的。发挥联想和想象,再现情景,实际上就是提取自己的认知,设置情境、场景、人物、情节,或艺术地再现历史人物在某一 时刻的细腻心理和行为,或诗意地再创造某种意境,或刻画某一典型事件等,和话题建立某种联系,从而表达自己对生活、生命的感受。
是 他,驾着破旧的牛车,一坛酒,独自驶向城郊。路旁,奇花异草,奇峰怪石,他视而不见,投以白眼。上方,落单的飞雁凄凉鸣叫。此时,牛车停了,老牛回过头 来,仿佛在说:“没有路了,该往哪里走?”他无奈,只有无奈地答道:“路在哪儿,我怎知道?”说罢,取瓢捧起浊酒,喝罢,继而大呼,继而大号,最终一把辛 酸泪,沿原路而回。此所谓,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人与路》)
作者把“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王勃《滕王阁序》)进行了扩写,抓住一个 “哭”字,选择了破旧的牛车、飞雁、瓢捧浊酒、一把辛酸泪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凄凉孤独的意境,把读者带到阮籍的那个时代,去感受那个无人理解、踽踽独行的阮籍。我们领略过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
九天”大胆的夸张,也欣赏过郭沫若“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奇景的创设。与其说是这些作品不朽,不如说是作品因丰富的想象和联想而变得不朽。给自己插上想象的翅膀吧,让我们的文章也变得神奇。
四、移花接木式
许多时候,我们在写作过程中会觉得课本素材太熟了,人人都会,不够新意,无法达到让阅卷老师
眼 前一亮的效果。俄国著名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也曾说:“假如直接根据一个什么真人来描写,结果根本成不了典型,只能得出某个个别的、例外的、没有意思的 东西。而我们需要做的恰恰是从一个人身上撷取他的主要特点,再加上我所观察过的其他人的特点,那么这才是典型的东西。”这就是说,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文章 特点,将一个个单一的材料进行改造,拼接或移位,从而刻画人物或揭示文章主旨。简单地说,就如同把昨天发生的事情挪到今天来说,别人的事情放到自己身上来 说一样。
某 一佳作《早恋》,就让学过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以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了早恋的后果:“玛蒂尔德说:‘早恋是那串钻石项链,虽有片刻的欢乐,却带来十年的辛 酸。’祥林嫂说:‘早恋是我的阿毛,他没长大却夭折了。’宋人说:‘早恋是那株被拔起而长高的麦苗。’……”文章使用了普通的素材,却独特新颖。
再看下例:
作业几时完,把酒问青天。不知北京时间,现在是几点。我欲倒头睡去,又恐老师责骂,被罚不胜寒。洗脸弄清醒,何似在人间?转灯绳,低绮户,照无眠。
如何不恨,何时作业才写完?人有倦累困乏,课有难易简单,此事古难全。但愿作业少,立刻就写完。
这是一段化用“水调歌头”格式,反映当下学生厌学情绪的文字,颇有意思。可以说,化用课文中的句式、语调,也不失为冲击读者视觉的好办法。
五、辨析评论式
议论文要深刻,离不开独特、精辟的说理议论。但许多同学的写作通病都是只述不析,以例代证,导
致写出来的文章强拉硬扯,流于现象,直接影响了文章的判分等级。因此,有必要在举例之前,或举例之后,或在举例的过程中以点睛之笔分析、议论事例,说明事例的本质、意义或作用,揭示它与论点之间的联系。我们不妨看看2008年重庆卷“在自然中生活”的一篇满分作文(节选):
最 爱那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他泛游西湖,即使政治失意,也不忘叹出一句千古绝唱,任心中的喜悦自然流落。亦醉心于他悼念亡妻的《江城子》:十年 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爱妻撒手,忍不住心底的忧伤难过,悲痛之情是压抑不住的,硬是让其宣泄纸上,令千年后的人儿也哀伤到九曲心肠最软处。一曲 《水调歌头》也是摇曳心情:不端兄长的架子,对弟弟被拖累的愧疚淋漓地表达,真情自然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