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赞美范仲淹的作文
1范仲淹
他,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曾经居住在现在的江苏吴县。他,就是范仲淹。
范仲淹的求学经历十分坎坷。别别人在赏灯品酒中能够找到他们的欢乐,而他,只有在阅读四书五经之中,才能找到他的欢乐。范仲淹平时凌晨舞一通剑,糊糊涂涂的睡到半夜,吃几口饭,便开始研读一些经文和一些古人所留下的诗篇。对于读书,范仲淹是那么地如饥似渴,除了读书,范仲淹没有任何特别感兴趣的爱好。
范仲淹每天清晨都要煮好一盆粥,待粥冷凝后,便用刀割成几块,早晚各取两块,就就着咸菜下肚。夜深人静,窗外的星星一闪一闪的,而他,还点着一支蜡烛,他努力地使自己清醒一点,可阵阵睡意向他袭来……
一天,他的朋友来拜访他,那个朋友见范仲淹过得实在不好,就派人端来了一些好菜。可是,几天后朋友又去看他,之见那菜丝毫未动,都已经发霉了。朋友十分生气,就说:“君子不吃小人之食,难道你在贬低我吗?”范仲淹忙说:“我不是那个意思,只是如果我吃惯了这些好菜,就吃不惯这些粗茶淡饭了。”
在苏州的天平山上,还有一个范仲淹的雕像呢!每每看见他的雕像,我对他的敬佩之情就会油然而生!
范仲淹是一个逆境成才的典范。他的爱读书和不虚荣,终于让他成为了北宋的大诗人。
2品读范仲淹
等到飞鸿再过时,岳阳楼上是否还旧立着那“忧天下”的眺望人?又是一个秾丽阔远的深秋。黄沙飞舞的时节里,仍暗透乡思吗?历史的车轮辗过灰色的尘土。亘古不变的记忆中印着你意境宽广的痕迹。我想品读你----范仲淹。
你,精通儒学经典,崇高的政治抱负令人折服。日食两餐冷粥的困境中刻苦攻读,五年你未尝入梦就枕。这番艰苦生活的磨练,让你日后清廉律已,关心人民疾苦,终成博学多才的政治家。
我想品读你,品读你远在塞外,却思乡怀归的情结,你将愁绪寄寓诗中,雁归而人不得归,此情何以堪,塞外之景,早已失去昔日宽广的气魄,你听到的是凄凉的边声四起,牧马悲吟;看到的是千山耸云,孤城紧闭,荒僻萧条之景历历在目,稍触极悲的“画面”笼罩着这旷远雄浑的氛围。于是,你提笔写下《渔家傲》,“浊酒一杯”无法排遣思乡的苦闷,“燕然未勒”归家更是遥遥无期。在白霜满地与“羌管悠悠”中难以入眠,在边塞熬白黑发,滴尽相思泪。
渐渐地,你踏入仕途宦海浮沉中得到宋仁宗钦点被任命金西统筹边防。52岁的你,仕途的艰辛蹉跎早已霜染鬓发,西夏军队犯宋土边境,你忠心报国的热忱依不减昔日。虽风尘仆仆奔波到延州,呈现眼前的到处是断壁残垣,茅庐草舍被焚烧成废墟,但你一腔热血,肝胆烟云,金戈铁马般一扫唐末五代的萎靡之气。夜太漫长,凝成霜,心已无处归的百姓更因此寻得一番心灵抚慰。
诚然,你不忘“忧天下”的初衷,视天下兴亡为己任。这份责任或是震撼盗贼淫威的一声断喝,又如抵御不正之风的一堵墙垛,更是缠绕国债阴影的一缕焦灼。你的脚步更稳了。
关注着朝政得失,民间利弊,你又与朝廷中的腐朽势力展开斗争。得知刘太后独揽大权,一手遮天,你敢犯颜直谏,奏请还政;面对贪污贿赂,你没明哲保身,坐食禄米,而是实施“庆历新政”,尽显锋茫。你的脚印更深了。
但在权力倾轧中容得下你吗?你还是遭遇贬谪,不过理智的你来到岳阳楼前,为对友人滕子京的不公,含蓄地批评朝廷错勘贤愚,更为自己几十年的政治生涯画上句号。你在青螺碧水,霪雨霏霏中沉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缠绵深婉,议论风发,阐民民为邦本,平静的眼光中为人们昭示了一位智者的情怀。
诗赋凭栏漫步,惆怅忧民一朝负,轩窗琴畔丝竹,前生滋味后生顾。我不禁感慨名胜因承载着文人的思想而更加丰富,骚客也因古迹的永存而愈加不朽。嘴角还挽留着淡淡茶香,莞尔一笑,我品读着你,范仲淹。
3范仲淹,我想对你说
亲爱的范仲淹老先生:
Hello!
嘻,你可能不懂那五个稀奇古怪、被我喊曰“哈罗”的鬼画符。没关系,人家说三年一道代沟,我们之间跨着316道沟呢!
不过,可别小看了这316道代沟的威力,它将你曾经忧过思过生活过的北宋演变为如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1世纪的我们可以坐在家里看世界,不用骑马日夜奔程,几小时就可以“飞”到很远的地方;不用坐在私塾里吟诵《四书》《五经》,而是多方面学习各种知识;不用征战沙场,社会安定家家小康。
用现在的话来说,你此时一定是羡慕嫉妒恨吧。嘿,别着急,我这不是还没说完呢嘛。
有点的确有很多,进步的确有很快,思想的确有提高,可是却恰恰缺少了您一类的人。
现在啊,都是各有各行,各有各业,吃的是公家的饭,揣的是自个的心。大部分的人都在想如何得钱?如何赚得钱?如何多赚得钱?唉,除了一小部分人心中还有这个国家,想着如何为国家效劳以外,其它的都爱国意思淡薄,很淡薄!呐,人嘛,谁还没个七情六欲,贪念是正常地,但是贪心就不是正常地!范老先生您是进忧退亦忧,如今却是进贪退亦贪。21世纪,何为清官?不贪即清,何谈贡献!
唉,吾乃一介草民,无钱、无权、无宅、无名。不敢痴人说梦大肆奇谈,本书生,手无缚鸡之力。要是在您老人家面前夸夸其谈:带领中国走向经济强国!一类妄言,定是不敢,吾亦无您一样高尚的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吾常是自娱自乐,胸无大志,只求进个好高中,考个好大学,过个好日子。足矣。
最后,还是那句曾经在作文中立下无数次的誓言:好好学习。虽然很老套,但是很实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若女子亦是如此,不敢口出狂言当上国家主席,但是至少以后我会向您学习,心怀祖国。
此致
敬礼
21世纪某青年
2012年6月
4和范仲淹比童年
今天,我吃饭时发现弟弟有个坏毛病:就是吃饭时浪费粮食。
居住在唐朝时的范仲淹就没有我们现在这么好的条件,我来给大家讲一讲小时候的他吧。
范仲淹的小时候家境贫寒,没有先买书,只好在图书馆借书,因为在图书馆借的书第二天就要归还,所以他就给自己订了任务:每天都要读几十本书,不完成当天的任务就坚决不睡觉,困的时候就用冷水洗一把脸,就继续读书,而且,当时他连吃饭都没钱,每天只能用一把米煮粥,等粥冷了再切成三块,每一顿饭只能吃一块。他们家的门缝也很大,滴水成冰的冬天,屋子外面已经天寒地冻正下着鹅毛大雪,刺骨的西北风从他家的门缝中窜了进来,冻得他全身冰冷冰冷的有钱的人生了火炉还觉得不够,而他还坐在那里读书。
我们现在呢?夏天,可以用空调来降温,而冬天也可以用空调来带给我们温暖的春意。我们天天大吃大喝,有时候爸爸妈妈甚至还为我们明天吃什么而烦恼,而我们还挑三检四浪费粮食,要知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两是来之不易啊。
同学们,我们现在和范仲淹比我们多幸福啊,所以我们一定要珍惜啊。
5范仲淹“兼听则明”
北宋文学家范仲淹,有一天在府中和友人蔡君漠谈诗论文。范仲淹见蔡君漠对诗文的评析很有眼力,就请他对自己的近作谈谈看法。当时范仲淹正任枢密副使,是个权势显赫的大官,蔡君漠开始颇有些顾虑,怕一语不当,得罪权贵。范仲淹看出他的心情,就笑着对他说:“唐朝的魏征说过:‘兼听则明’,作文吟诗也应当听听别人的意见,切不可孤芳、自赏,妄自尊大。你不必顾虑,请对拙作多加指教吧!”
蔡君漠打消了顾虑,便对范仲淹的新作《采茶歌》谈了自己的看法,指出其中的两句“黄金碾内绿尘飞,碧玉威中翠涛起”有些欠妥。范仲淹间:“是词语欠绮丽吗?,,蔡君漠说:“不是,相反,正是由于大人为力求词工语丽而造成的毛病。歌中的‘绿尘’‘翠涛,色彩是何等鲜艳诱人啊!可是,当今名茶,其色贵自,绿色的乃是次品。在那么高贵的‘黄金碾内’‘碧玉甄中’盛的竟是劣品,这妥贴吗?,范仲淹一听,恍然大悟,连声说:“说得对!依先生之见应该如何改呢?”
蔡君漠说:“这不难,只要将‘绿,、‘翠,二字换成玉’、‘素,二字就贴切了。”范仲淹立即采纳了蔡君漠的意见。他很有感触地说:“看来我也深受时俗的影响,为追求词句的绮丽而忘掉是否失真。先生的高论使我看到了自己作诗的弊病,真感谢你呀!
6我心中的范仲淹
汴京,没有范仲淹已经很久了。
大宋的春花开开落落,已不知过去了多少年,似乎谁也没有察觉。
取出一本压在书柜最底层的宋词,轻风吹去上面的细细尘埃,他的气息渐渐扑面而来,缠绕在书页间,执着而又倔强,像他一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的,这句话,他夜夜在说。夜阑尽处,闪烁的微弱心火,映出他决绝的容颜…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告别了繁花似锦的汴京,一路上风餐露宿,他忘记了有多少人死于饥饿和劳累。前面的人倒下去,后面的战马踩上去,鲜血混入泥土。他不敢亦不愿回头,回头已然没了意义。或许,当他们再次经过这里时,那些人已成了累累白骨。可没办法,既然选择了驻守边塞,选择了报国,就没有回头路。
终于可以驻扎下来。他们,是那群死人中的幸存者。羌管悠悠霜满地,一切都安静下来,苦涩和思念终于细细密密的蔓延开来。这不能怨他,你知道那些军士是怎么唱的吗?他们唱“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他们哀伤的声音像一只无形的手,揉搓着他的心。良久,一滴冰凉的泪滑过面颊,像一颗流星滑过天际,心中却越发苦涩----明天,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命坐在这里流泪……
其实,当他写下“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他一定也想过放弃,想到解救这些不得不战争的生灵。大家逃了吧,散了吧。他不怪他们。毕竟,这“四面边声连角起,长烟落日孤城闭。”是如此的催人泪下。可是,他不能这么做。尽管,边塞的凄苦令人难以忍受。尽管,那最初的一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早已被战争击打得支离破碎。可他就是做不到,做不到背弃自己的祖国。选择了报国,就不要怕背井离乡。而死亡,本就是不能确定何时出现的流星,在战场上,更可能随时陨落。
可范仲淹这个男人,偏偏又这般倔强。驻守边塞已是让他尝尽苦楚,在面对被压迫的人民时,他若能视而不见,老老实实居庙堂之高,或许他的命运会好许多…
只可惜,他做不到…大殿上静的出奇。“啪——”一本奏章被清脆地掷在他膝前。饱含他心血的墨迹印在白纸上,连半句朱批也无。“范卿!你还没想明白吗?”那声音冷得像冰,一下下将那颗已是百般疮痍的心碾得支离破碎。就算是这样,改革这件事,他始终不觉得自己有错。“陛下希望臣明白什么?即使您将臣的话当做乌鸦的叫声,臣也宁鸣而死,不默此生!”“好好好,你既如此说,朕也再无话可说,你走吧!”
紫宸殿的地毯那样红,那猩红一色刺痛了他的眼睛。嘴角浮现出一个极尽凄苦的笑,又要被流放了。然而,这么多年一次次的流放,早已习惯了不是么?他孤独地跪在大殿中央,郑重三拜。随着这最后的拜别,那场凝聚了范仲淹无尽心血的改革也付之东流。落得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看见这些字如红色的流星坠落。多年的沉浮猝然结束。一生路尽,他如此眷恋这人世。纵使,命运将他玩弄了多次。死亡来临的那一刻,他没有痛苦,有的,只有蓦然回首时的不舍和眷恋。命运浩浩如江水,向来由不得人做主,他只能无力沉沦其中。可他依旧要倔强的说出报国的誓言,好像自己真的做得了主似的。
对不起,我的大宋,我真的尽了力。只是这一生太短,我无法完成誓言,可惜我的眼睛再也无法亮起。
范公,我不曾怪你。我知道你已尽力。你这一生沉浮都是为了我。大宋有这样的臣子,三生有幸。
事隔千年,如今,我们已将他的誓言吟咏千遍。
合上书,我睁大眼睛,我要看,这誓言为何还如此鲜明?世间还有没有他这样的人存在?不论存在与否,我还是要说,范公,北宋有你这样的爱国臣子,北宋之幸。当我们回眸史册,你的身影和思想依旧在茫茫历史中闪耀华光。
7范仲淹的眼泪
明道二年,范仲淹奉旨去京东和江淮赈灾。一路行来,见百姓只能食野草为生,范仲淹心里很焦急,马上制定出方案,调粮救急。
有一天,粮食刚刚运到,还不曾发放,竟然被偷盗出两担。范仲淹极为恼怒,下令责打偷盗之人,公堂外却传来哭喊声。范仲淹将哭喊之人召上公堂,是一位老妇人。
老妇人跪在公堂之上,不停地磕头,“大人呀,我儿偷粮实属不该,只是可怜我老妇人无依无靠,只求大人可怜放了我儿,老奴情愿替儿服罪”。老妇人哭得哀哀不已,范仲淹也是两眼含泪。后来,范仲淹将偷粮之人责打了几十板子便放了,老妇人连连叩谢。
范仲淹任参知政事时,以整顿吏治为重点进行改革。他考察各地的官员政绩,凡是不称职的官员,他便把姓名从官员簿上勾掉。有位官员因不称职而被罢免官职,结果一家老小哭哭啼啼涌上公堂,求范仲淹开恩。范仲淹面对哀号,不为所动,坚持罢免了那位官员。
同行人问:“你这样一笔把人家勾掉,惹得全家人痛哭,而你却无动于衷。前番老妇一个人哭,你却眼中含泪,这是为何?”
范仲淹回答说:“青年人偷粮食是为老母亲,老母亲哭是为儿子的性命,我眼中有泪,是为青年人的孝心也为老妇人的舐犊之情。而官员一家的哭怎比得上呀!我撤掉一个不称职的官吏,只是他的家人感到悲伤,我若让不称职的官吏留在任上,那就要危害整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