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菜单

二泉映月作文

时间: 10-12 栏目:话题作文

1二泉映月

夜阑人静,泉清月冷,悲悲怨怨,时起时伏,似一个刚直顽强的盲艺人在向人们倾诉他的坎坷的一生,凡是喜欢民族古典音乐的人,一定猜得出这是阿炳的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流传在中国乐坛上的二胡独奏曲不计其数,但我惟独喜欢这首用血和泪谱写,用心拉出的“自度曲”──《二泉映月》。

我父亲是一个音乐爱好者,能拉一手漂亮的二胡。那时侯家里穷,惟一值钱的家什就是父亲的那把二胡。记得我几岁时,一到夏天的晚上,父亲就拿上他心爱的二胡,坐在临街的门口石凳上,悠闲地拉上几段小曲,有些好乐的村民还会时不时地唱几口。有一次,我听到父亲演奏这首《二泉映月》,乍一听简直喜欢得不得了,那如泣如诉的旋律从父亲那满是老茧的指间滑出,是那么动人心魄,我不由得被它紧紧地吸引了。那时侯,我不懂音乐,冥冥中只觉得自己好象融入了乐曲中,情绪随主人公变化。以后的日子里,每当听到父亲演奏这首曲子,我就立刻静静地凝神平息倾听。但是,这首乐曲真正打动我,却是在我上师范的那一年秋天。

记得那是一个下午,音乐欣赏课,音乐老师拎着录音机来上课,当我得知要欣赏阿炳的《二泉映月》时,激动的心都要跳出来了。音乐开始了,乐曲继短小的引子后,旋律上行,呈微波形的旋律线,恰似作者端坐泉边沉思往事,第二乐句从高八度音开始,打破了前面的沉静,开始昂扬起来,流露出作者无限感慨之情,旋律在高音上流动,并出现了新的节奏因素,柔中带刚,情绪更为激动。主题从开始的平静深沉逐渐转为激动昂扬,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生活感受和顽强自傲的生活意志,这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感情流露。全曲的主题变奏五次,随着音乐的陈述,所表达的情感得到了充分的抒发,深化了主题。

音乐时起时伏,忽强忽弱,凝神倾听这仿佛天籁之音,空灵、轻柔;细细品位每一个感觉,飘逸、低回,阿炳用心灵抒写的音乐,滤尽了人间的浮躁,让人抛弃了五光十色的诱惑,深深地牵动我的心,我的心潮湿了,这充满魅力的音乐,那么让人感动,让人情不自禁。这时思想远离了纷乱,灵魂跳起了舞蹈,仿佛神游在隐秘的梦之国。听毕全曲,更犹如见其人。

多年来,每当我听到这首世界名曲,我依然把它当作一首“依心曲”来听,它是阿炳依心而为,依心而诉,依心而来,依心而去的真实写照。啊,这永远的《二泉映月》,为你的每一次感动都能让我回味很久,是因为有了这美妙的乐曲,像空气、像花香一样弥漫在尘世间;是因为有阿炳走来,将人世间的我拥抱。

2二泉映月

总有一种声音,让你永生难忘,总有一种声音,让你幡然醒悟,总有一种声音,让你的内心再也无法平静……

他便是《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是我国著名二胡演奏家阿炳谱写的,它是在阿炳患眼疾失明后诞生的。咋一听,这不过是一曲极其平凡普通的二胡曲,但细细品味,会感觉阿炳向我们倾诉了许多许多。

一开始,乐曲缓慢、哀伤,让人可怜。好像是阿炳在抱怨命运的不公,在哭诉自己的悲惨经历。我仿佛听见他说“我好不幸,命运对待我不公平,我失明了,什么东西也看不见,我没有钱,只能每天靠卖艺度日,为什么?为什么?”

紧接着,乐曲一时高昂,一时缓慢,这好像是阿炳无法作出判断,犹豫不决。我好像又听见阿炳在说话“我到底怎么办?是站起来努力生活,还是放弃,结束自己的生命?”

最后,乐曲一下子高昂起来,令听者无不振奋,我又听到阿炳的声音了“站起来,用自己的努力开拓一条新的道路,加油吧!”

此时,乐曲嘎然而止,让我回味无穷。仿佛听到了激愤的哭诉、悲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当你感到孤独和绝望的时候,听听这首《二泉映月》吧,它会使你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不断的向前。

3二泉映月

教室里一片安静,同学们都在倾听着《二泉映月》这首著名的乐曲,听着《二泉映月》优美的旋律,我们仿佛看到月光照在清泉上,反射出银色的光,旁边的石头也被染成了银白色。泉水缓缓流淌,滋润着泉边的小草。月光照水,水波映月,天上有一个银盘似的月亮,水中好像也有一个。周围万籁俱寂,岸边树木葱茏,藤萝摇曳,一阵微风吹过,茂密的树叶也不发出声音了,怕破坏美好的环境。这茫茫月夜是那么幽美、宁静。 

琴声委婉连绵,如泣如诉,使我想起了阿炳坎坷的人生经历,他四岁时母亲就去世了,二十一岁时患眼病,三十五岁双目失明。从此,过着飘泊无依的生活,他到处流浪,每天都要去街头拉二胡,以此来维持生活。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下,阿炳还能创作出动人的乐曲,要知道,他是一个盲人啊。  

随着琴声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我感受到阿炳要跟命运抗争的激情,他追求幸福生活的渴望,他对黑暗势力的愤恨。阿炳厌倦了流浪街头的痛苦生活,他不相信命运是这样安排,他要与命运作抗争,他要改变自己的命运。这是他一直有的渴望,他真的真的希望有一天能过安定幸福的生活。他还有一颗火热的爱国之心,阿炳对黑暗势力的剥削、压迫极度愤慨,他恨日军在我们的土地上烧杀抢掠,他恨反动统治者给百姓带来的痛苦,他恨这昏暗的世道,不平的人间!  

阿炳,一个有着丰富情感,有着远大志向,还有着满腔爱国热情的民间音乐家,我们应该学习他的精神。  

4二泉映月

风雨的呼唤,心灵的感动,不是没有人情的音乐,只是心底那一阵的麻木;忧郁的思绪,化为悲呛,流于世间的是他的精神。同时他的名字被人永记。伤感、悲愤的流浪者――阿炳。

他出身就是上帝的无情,注定了他的无奈悲寂寥。命运好像特别喜欢和他们开玩笑,他也是一个被选中的不幸者。当他哭泣时,二胡音乐成为他的哭声,那是一种感慨。对命运他不能左右。他将自己的伤心之调赋给了没有生命的二胡。他知道自己是上帝遗忘的那个人,但他没有遗忘自己的出生。

二泉映月,书写了他的不幸。他无法让自己从那种不幸的阴影中走出来,他只想慢慢地、静静地去完成来到世间的使命。每个生命都有他自己的价值,他将自己的价值全部放在音乐上,让自己内心世界的伤痛化成音乐,一首催人泪下的旋律,他几乎耗尽了自己的生命。他在黑暗中度过了一生,而让二胡在伤心中陪伴了他一生。他没有诗人的热情,没有伟人的感慨,他只有自己的黑暗世界,而他将这个黑暗变成了灵动的流水,纪录着他的每一次伤怀……

死莫过于心死,而他的心早在他出生时就已经是死的了。他带着二胡流浪,走遍江南,没有扎下自己的根。他只是流浪,不是青春时的那种少年多愁的忧郁,而是一个眼中只能有黑暗的伤痛……二胡的旋律,是一种对社会无情的控诉,表现着每一个作曲者的心境,而二泉映月又是那么的令人无奈。

他每一首二胡曲调都是那么的伤感,从创作开始他就没有笑容,他不知道自己的笑是什么样子的,他只知道他是看不见的。二胡陪他走过的地方都被他的泪水浇湿,带着红色血的泪。他又在想什么?每次都是伤悲,原因是他不懂快乐?不!他知道,只是如此的不公平,他怎么能够快乐!

当世人谈起他的时候,多的是同情,但是他用心看到的世界竟是那么黑暗。与其说他在控诉命运,不如说他在控诉人世间的生灵。

知道他的人都为他哭泣,因为他实在是一个天才。在创作的路上,他不敢奢求什么安排,他只用音乐去抒发自己的内心;知道他的人都为他惋惜,可是他不需要,因为他的成功告诉了所有人:他并不差;知道他的人都为他无奈,因为上天没有公平对待他,可是他还是他,依旧因为忧郁而远离。

雨仿佛了解他的内心,每次他都能感动雨的内心,让它为自己降下甘露,洗涤了他的内心伤口,同时抚平他的伤疤。

天下他是不幸的,但是他又是幸运的。他有二胡陪伴,他走了一条伤感之路。他铸就了二胡的真谛,成就了自己的人生价值。碌碌无为的人,只觉得天昏地暗,因为他是他们的对照。

当雨夹着血从天挂下,就是他的叹息,深远……

5重温《二泉映月》

初赏《二泉映月》时,震撼于那种惆怅与感伤。复杂的情感交错迷离,可始终以“悲”为首。奏出伤感与憧憬,写下作者那辛酸的一声。“以曲代话”,讲述了阿炳大起大落的奇幻人生。欣赏之后,心久久无法平静。闭目凝神,恍惚之间,在无尽黑暗中隐隐约约看见一根线条还在颤动。乐章以尽,心却无法再静。这也许就是这曲子的魅力吧。当时,我这样想着。

这次,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再次聆听。“这曲子第二次听还会那样震撼么?”我疑惑地问自己。话音刚落,曲声便起。我聚精会神,静静地倾听着。一声低缓沉重的开头,使我心头为之一颤,实在令人心寒。继续听着,心中便会莫名而生一种渗透人心的凄凉与悲惨。似乎心随曲调而变而动。这种“随之”的感觉又是那么的微妙。又好似这一乐曲将“二泉映月”这个华美的名字诠释了。闭上双眼,全神贯注地听着。浮现于眼前一片苍凉的景象。一位双目失明的中年人,身上挂着各种乐器。月光柔情,倾泻而下,冷冷的月光在那人的身上更显显凄美。他满面皱痕,饱经风霜的脸上明显地流露出惆怅。那时彻底的惆怅。那对未来无比向往,对美好无限憧憬的双眸久久凝望着残月下的那一潭清秀的泉水之上,水面倒映着残月。冷月、寒水,更激起他内心的自责与愧疚。就这样,在一条狭窄的小巷间,一个脆弱、无助的身影久久停留在那倒映着残月泉水旁,许久、许久。

也许是这曲子的魅力,使心更静得听着。合着眼的周围都黯淡着,光也只是微微的。凝神,用心灵向远方望去,此起彼伏的一波波线条越来越近了。随抑扬顿挫的曲声,而高低起伏地跃动着。下方是一片湖,一圈圈晕随线条有节奏地扩散开来。线条随曲调,水晕随线条。这样,他们默契地合作,组合着。

这一切都源于曲声曲调。这微妙的旋律,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了作者的伤悲与愁思。这又是为了衬托出他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与向往。这乐曲更是以无言的话写下阿炳坎坷的一生,并借此告诫后人不能重蹈覆辙。

二泉映月——多么华美的名字,可谁又知道在这华美的外表内隐含着无比的辛酸与至极的怆痛呢?

6聆听《二泉映月》

当我声情并茂地读完课文《二泉映月》后,忽然有一种想聆听乐曲《二泉映月》的冲动。于是,我上网搜出曲子,闭着眼睛欣赏着,不知不觉沉醉其中……起初,曲子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又如一个苦难的故事拉开了最初温暖的帷幕。舒缓的音乐将我带到了惠山二泉边。小阿炳沐浴着如银的月光,倾听着师父的教诲,那是多么幸福的日子啊。渐渐地,旋律高起,悲凉渗进了弓弦之间。我似乎看到憔悴的阿炳戴着墨镜,操着胡琴沿街流浪。师父早已离开了人世,他自己也双目失明。此刻,凄风吹乱他的头发,苦雨淋湿他的衣衫。唉,前路在何方?

接着,曲调更是步步高昂,升腾跌宕。从悲凉转入悲愤,继而又变为怒号,终至泣啼!阿炳把所有说不出的苦痛融进旋律中,控诉般地告诉世人不公的现实,不平的命运!我看见一颗不甘的灵魂在挣扎,在呐喊,在反抗!松风呼啸,二泉饮泣,那泉中的月也因此伤痕斑驳,惨淡无光。啊,这世界为何如此黑暗!

高潮过后,乐曲变得恬静柔曼,阿炳似乎进入了憧憬。是的,无尽的苦难不能熄灭他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能消退他对民族音乐的痴迷,不能改变他对美丽家乡的眷恋……这世界一定会变的,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的!

带着微弱却坚韧的希冀,音乐在如泣如诉如梦的旋律中结束了,阿炳用那二泉水,用那弓和弦,把自己的灵魂洗涤得淋漓尽致。而我在这乐声中触摸到了他的内心,仿佛也经受了一次圣洁的洗礼。

“一腔悲愁映残月,神曲绕梁终不绝。“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二泉映月》能成为不朽的千古绝唱了,我终于明白为什么小泽征尔大师说,应该跪着来听这支曲子了。

7《二泉映月》——我最爱的二胡独奏曲

大家都知道瞎子阿炳是一位二胡演奏家、作曲家,他一生中创作的最伟大的曲子就是在国际乐坛上享有盛誉的《二泉映月》。有许多人都喜欢他创作的二胡曲子,我是一个二胡迷,当然更喜欢《二泉映月》了。

《二泉映月》这首曲子,曲调舒缓,优雅动听,曲子里有对美丽的江南风光的描述,有对自己的悲惨生活的诉说,有对自由和光明的热烈追求。听了这首曲子,我不由得想起了作曲家的一生。

阿炳生在山清水秀的太湖之滨的无锡。从小有一位师父,师父很喜欢阿炳,对他恩重如山,阿炳也很尊重师父。

在一个中秋夜,师父带着阿炳来到锡惠山下的二泉边赏月,师父问阿炳:“现在你听到了什么?”小阿炳摇了摇头,因为除了淙淙的流水声,他什么也没听见。师父笑眯眯地说:“你还小,长大了就会从这泉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阿炳看着饱经风霜的师父,似有所悟。

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戴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贫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

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边,月光似水,水波映月,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环绕在他的耳边。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的坎坷经历,渐渐的,渐渐的,他似乎听见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这不就是音乐吗?阿炳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迫不及待地拿起二胡,一个个动人的音符在琴弦上滑动着……于是一首闻名遐迩的《二泉映月》诞生了。

我之所以讲这个小故事,之所以喜欢这首曲子,是因为我欣赏了这首乐曲后明白了,无论你遇到什么困难,怎样地受折磨,都不能后退,要前进,前进,再前进!要学习阿炳那种顽强不息、向往光明的精神!

啊,《二泉映月》,我最爱的二胡独奏曲!啊,《二泉映月》,我离不开你!

8欣赏《二泉映月》

缓缓地,序幕拉开,演奏者坐在台中央。素衣裳。二胡,很旧。全场静极了,没有一点声音。

弓平架好,演奏者一昂头,弓拉开,弦颤动。这句引子,好比一声漠然的长叹,开始了这段悲剧的诉说――

平静中的忧伤,凄凉的曲调在琴弦上回转,在弓中蔓延,只能说听得心酸,听得流泪。

旧社会。街上喧闹,小贩的叫卖声,戏院里的唱戏声,茶楼里的评书声。转角胡同口,幽静,无人来往。没有人会去注意这条脏兮兮,坑坑洼洼的路,顶多也就赏几个铜子,算作过路。

碗,破得只剩下个底,别再破了,破了那什么乞讨啊!屋子很黑,到处散发着霉味,没有家具。木板咯吱咯吱地呻吟,泪早已流干,早已蒸发。

声音渐渐弱了下来――又一声长弓的拉响,心也为之一颤!起伏,高亢,低吟,长鸣,短促,由沉思而悲伤,由悲伤而悲愤,由悲愤而怒号,由怒号而憧憬,最后剩下了什么?凄凉。种种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我还能怎样形容呢?用语言吗?用声音吗?用表情吗?用肢体吗?不!只有听了才知道这是一种怎样的哀伤,怎样的催人泪下啊!

世界着名的指挥家小泽征尔聆听《二泉映月》,末了,痛哭流涕。他跪下了,他说:“这样的曲子应该跪着听!”

演奏者的弓在琴弦间来回,忧伤全寄其中,没有雕饰,那是能感觉阿炳心的律动的演奏啊!

眼泪(怎样的眼泪?找不到词语形容它……)流落,无声,因为它已破碎。

渐停,渐续,渐起,渐止。最后的叹息短暂而漫长――全区到此就结束了。野菊花,凋零。

场内寂静――那是心在鼓掌,心在思索,心的永不能平。野菊花,凋零。

——《二泉映月》,凄凉……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