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帮扶工作方案
时间: 09-12
栏目:方案
方案一:驻村帮扶工作方案
自省、市、区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召开后,我局高度重视,按照区委统一要求,迅速成立了以卢利新局长为包村领导,党组成员、国资办副主任郭洪义为组长的驻村帮扶工作组,并抽调局内2名同志为队员,入村开展工作。现将工作组驻村以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迅速行动、狠抓落实
2月25日动员大会后,卢利新局长立即带领工作组与大庄坨乡主要领导和东兴村党支部书记、村长见面,了解村总体情况,研究帮扶重点。工作组进驻东兴村后,先后与村两委班子、党员和群众代表进行座谈,了解该村目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确保帮扶工作底数清、情况明。
二、深入农户、摸清实情
工作组从驻村第一天起,即开始进行入户走访,走访中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了解他们的需求。通过入户调查走访,掌握了该村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具体问题。
该村基本情况是:该村位于古冶区林西东南端,属于城中村。该村现有502户,总人口1525人,其中农业人口1052人。该村耕地面积仅为164亩,基于人多地少的现状,村民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外出务工、经商与养殖。2012年该村人均年收入为8870元。
东兴村现有党员29人。现任“两委”班子由6人组成,现任村党支部书记郑佑,68岁,初中文化程度。现任村委会主任郑国强,56岁,初中文化程度。
目前东兴村存在的主要热点难点问题有:
1、村内没有集体企业,村集体无经济来源。村内无经济来源的主要原因在于村内历史欠账较多。具体表现为,一是村内曾长期在赤字状态下运行,无力发展经济。二是村内历史上,在处理多次土地征占、塌陷等相关补偿问题时,所涉及到的土地补偿费用多为一次性给付,且进行了人均分配,阻断了集体土地重复创造价值的可能性。
2、村内配套生产生活设施相对落后,村容村貌有待进一步提高。具体表现在:第一,村民各户及村庄内排水设施严重老化失效,致使生活用水及雨后积水无法及时排出。第二,村内主要街道虽已硬化,但入户辅路还没达到硬化要求,雨雪天气给农户出行造成不便,亮化设施不完备,给广大农户的生活造成很大的不便。
3、村内人均土地少,人均土地只能以分计算,并且土地利用率低。
三、帮扶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与村两委班子积极沟通、共同研究的基础上,最终制定了与东兴村基本村情相适应的帮扶方案:
规定动作:
1、新修长1000米、宽3.5米共3500平方米村街道路,预计此项目于今年9月底完成,工程造价为28万元,省出资20万元,帮扶单位出资8万元,现在正在规划设计中。
2、挖沟1.5万长米,铺设自来水主管线1.5万长米,并给每户更换自来水水表。此项目已完成初步测量,预计于今年10月底完工,工程造价为80万元,由省出资32万元,市、区、村各16万元完成。
3、建设面积为80平方米的村卫生室,此项目已完成,工程造价为6万元,由市出资5万元,区出资1万元完成。
4、每百户设清洁员一名,每个保洁员配清洁车和相关用具,建立了“户收集、村清运、乡处理”的长效保洁机制,建地坑式垃圾转运站4个。此项目已经完成,工程造价为16.7万元,由区出资4.3万元,村自筹12.4万元完成。
5、将一台原有100KVA变压器增容到200KVA,此项目是市里指定帮扶项目,由供电局统一安排,现正向上级申报中,预计造价为10万元,由市出资完成。
6、实现了电信、网通、移动信号全覆盖,通邮全覆盖。此项目现在已完成。
7、给农家书屋新增图书3000册,工作组及机关干部捐赠图书400册,征订15种报刊、杂志,添置投影仪、幕布、无线接收器,新增体育健身器材一套。现设备已经到位,报刊已经征订,工程造价为4万元,由省出资1万元,市出资18400元,区出资5200元,帮扶单位出资6400元完成。
8、对该村环境整治和村庄建设进行详细规划,出具正式文本。此工程预计于今年10月底完成,现正在前期准备中。
9、对养殖大户进行技术培训。预计于今年8月底完成,工程造价为6000元,由省出资完成,现正在向市里申报中。
自选动作:
10、新修村内排水设施约250米。此项目为“一事一议”项目,工程造价为10万元,预计于今年10月底之前完成,现正在规划设计中。
11、美化墙体6000平方米,现在已完成,共花费资金3万元,由帮扶单位出资完成。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我局把帮扶工作做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我们以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思路作为指导思想,以改善村民生活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为目标,以提升农村经济能力为重点,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完成任务的信心和决心,明确了成员的分工,落实了责任,建立了层层负责的机制,确保了包村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2、认真调研、科学规划
积极与村两委共同研究、谋划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我们进驻该村后积极与两委班子座谈,认真学习、研究区委安排意见等有关文件,召开群众代表大会,走访农户,找热点、难点问题,按照区委的总体要求制定确实可行的规划,先搞什么,后搞什么,打算搞什么,都做出了科学合理的安排,为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集体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稳定提供可靠保证。
3、积极扶持、加大投入
搞好帮扶工作,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我们按照“争取上级财政支持一点,帮扶单位帮一点、农民出一点、社会筹一点”多元投资办法,积极筹措资金、同时向市局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争取资金,最大限度从人力、物力、财力上提供支持,克服一切困难,确保圆满完成区委下达的任务。
方案二:驻村帮扶工作方案
根据市、县统一按排和部署,20xx年3月1日,我们修文县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一行四人,正式入驻东洒坪乡小坝村,开始为期一年的驻村帮扶工作。本着要干事先了解村情的原则,我们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调研活动,走门串户,拜访党员和群众,进一步摸清了小坝村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针对于小坝村实际情况,现提出小坝村发展目标:
一、基本情况
小坝村位于修文县西北面,距县城25公里,全村共辖7个村民组,总户数530户,总人口1450人,耕地面积2056亩,其中水田230亩。20xx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150元。小坝村是贵阳市实施农村茅草房集中改造的村,也是贵阳市首批新农村建设市、县共建示范点。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小坝村干部群众抢抓西部大开发、新阶段扶贫开发、贵阳市实施农村茅草房改造和新农村建设等历史机遇,求实奋进,扎实苦干,全村经济发展不断加快,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一是结构调整迈上新台阶,以“三种二养”(种红花、大蒜、核桃,养肉牛、生猪)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基本形成,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支柱。二是村容村貌发生新变化,通过实施农村茅草房改造、以工贷赈异地搬迁、新农村建设等项目,新建了一个250余户农户集中居住的农民新村,并配套了街道、人行道、绿化、环卫、排污、休闲小景、体育场、客车站、公厕等公共设施建设。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绩,全村道路硬化率、串户路硬化率、自来水入户率均达100%,60%的农户使用了沼气,新建了小水池建设152口、沤粪池50口,建立了2个农家超市、新增垃圾箱5个。四是群众文化生活有了新提高,以创建“学习型村寨”为载体,建成了“农家书屋”1个,存书5000册,标准化宣传栏300平方米,组建村级花灯表演队,村级配备了4台电脑并安装了2M宽带ADSL,纳入了市远程教育网,全村通电视率达98%,98%以上的群众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四是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村委会于2012年引进贵州绿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落户我村,现已发展红花、板兰根种植达500余亩。
(一)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一是村集体基本上没有经济收入来源,是典型的“空壳村”。村集体无经济支撑,对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扶持贫困户发展生产、关爱和帮助困难群众和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都造成严重的影响。二是群众家庭收入主要是务工收入和农作物销售收入。农业种植结构十分单一,主要种植玉米,有极少户种植大葱西红柿等作物。2012年,全村共种植玉米2000余亩,占全村耕地总数的95%以上。2012年引进贵州绿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落户我村后,现已发展红花、板兰根种植达500余亩。外出务工主要是沿海一带,每年在外务工人员近百人,方式都是自发的、松散的。村内原有零星分散的养殖业,没有形成规模。
(二)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小坝村是乡政府驻地,是洒坪的经济文化中心,基础设施相对于其他村较好,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较相差甚远。目前全村7个组道路全部硬化,配套排水沟,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建设了村民健身广场,使村民有了文体活动地点,村支部和村委会有了工作场所;对村庄进行了绿化,沿188县道洒坪煤管站至青山村一组段安装了路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电话、自来水、有线电视均已普及。
(三)村级组织运转情况。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计生、远教、社保协管员也配备完成, “两委”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全村党员30人、积极分子1人,党组织活动基本正常,党员能按时交纳党费。通过走访调查,大多数群众对村干部都比较满意和拥护,具有较高的期望值;希望在驻村工作组的帮扶下,进一步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驻村后调研情况看,该村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建设方面。一是该村“两委”班子有带领群众致富的热切愿望和实际行动,但因部分时间忙于自己生意或农活,精力不够集中,开拓意识不够强,缺乏应有的工作力度;二是党员队伍老龄化较为严重,全村32名党员中,45岁以下的仅15人。党员文化程度偏低,在发展农村经济上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够;三是组织生活不够健全。因为平时农活较多和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党员会议组织少,制约了基层组织活力的发挥。
(二)经济建设方面。一是村集体基础薄弱。为典型的农业种植村,几乎没有集体收入来源;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绝大部分村民以种植玉米、水稻为主,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差,目前只有烤烟育苗大棚一个,引进贵州绿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落户一家;三是群众致富门路较少。绝大多数农民致富的愿望迫切,但由于缺乏资金和没有技术特长,年复一年地在小农经济这个模式中循环运行。许多有头脑的年轻人不愿在村里干事,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尽管就业困难,也不愿留在村里,致使村级经济发展缺乏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四是劳务输出缺乏组织。该村每年劳务输出近百人,还处于自发、分散、无序的状态,缺乏有组织、有针对性的引导,基本从事短期劳务,且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
(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少数村民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淡化,对履行义务观念淡薄,更很少提出发展村级经济的好建议。村民的精神生活相对匮乏,在走访中,部分村民有成立村锣鼓队等自发娱乐组织的迫切愿望。在个别老龄群体中存在“迷信”现象。
(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小坝村干小坝、沙坡等地土地博,保水条件差;彭家湾山塘、沙坡山塘因年久失修,已严重损坏无法使用;小坝村水淹坝无排洪沟导致雨季山洪冲毁农田影响群众生产生活,能否近期解决这都是我们在驻村工作中遇到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帮扶工作设想及措施
驻村工作组的思路是:按照“激发内力、增强合力,先急后缓、科学发展”的原则,帮助村两委以创建美丽乡村为目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加强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条件,大力发展红花、核桃西红柿种植主导产业,有条件地引导群众发展特色养殖及种植等辅助产业,加强农民技术培训,组织返乡民工积极创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动小坝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快速健康发展,为2015年同步实现小康打下坚定基础。具体讲,主要是分阶段、分步骤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小坝村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帮钱帮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其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全村的发展。工作组的思路是:
一是帮助村两委争创“五个好”党支部。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明确分工,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及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增强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确保工作上有新突破。二是加强党员科技培训。充分发挥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定期定时播放有关科技教育片和举办培训班,使50%以上的党员掌握1—2门发家致富实用技术。三是加强党员队伍管理。切实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外出党员管理等各项制度,加强对党员的管理;积极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力争发展2—3名党员,同时引导1至2名年轻党员参与村级管理。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村级群团组织,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四是加强村级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村民代表议事、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村两委定时、定点集中办公等制度,明确工作任务,严格落实责任,维护好干群关系,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局面。
(二)加大引导扶持力度,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展是硬道理”,只有经济发展了,增收渠道多了,农民才能得到更多的实惠。工作组的思路是:
一是以抓住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平稳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调整,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引导群众科技种植,推广种植特色蔬菜,拓宽特色种植流通渠道,提高主导产业收入;积极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完善配套工程,为特色蔬菜浇灌提供基本保障。二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积极实施现代畜牧、特色蔬菜示范园建设。因地制宜,挖掘优势,引导部分农民从单一的传统种植业中脱离出来,发展畜牧养、种殖业,使该村生产结构和收入渠道更加多样化。三是大力抓好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农民市场观念。“走出去、请进来”,帮助村民解放思想,开阔眼界、拓宽视野,鼓励群众尤其是中共党员、退伍军人、返乡民工大胆地闯,大胆地干。四是大力抓好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造就专业技能新型农民。进一步提高外出打工人员的素质,组织他们参加培训,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用工单位需要什么技能,就培训什么技能,真正提高务工人员的就业技能,改变单一的外出务工方式,并使之组织化,规模化。
(三)着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点。一是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广泛开展适合群众特点的文娱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使群众得到实惠。深入开展小康文明示范村、文明村寨、五好基层党组织、文明示范户创建活动,开展好五好家庭评选等活动。二是丰富完善文化广场功能,建设农民致富网吧,充实完善农家书屋,方便农民群众查阅致富信息;四是经常性举办科技教育培训班,组织群众外出学习参观,帮助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五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发挥好治保、调解、巡逻、帮教、普法“五支队伍”,确保无毒村寨、无上访案件、无封建迷信陋习、无邪教活动巩固成果;严格落实计划生育政策,达到县乡要求。六是倡树社会村民新风,不断提高全体村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努力营造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团结向上,齐心协力共奔小康的良好氛围。
方案三:驻村帮扶工作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努力改变贫困落后村的面貌,巩固扩大我市近年来驻村帮扶工作成果,市委、市政府决定,2006年继续在市直机关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为确保驻村帮扶工作顺利开展,根据三门峡市《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2006年驻村帮扶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20xx年驻村帮扶工作,要坚持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以巩固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为主线,以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解决突出问题、促进农村发展为重点,开拓创新,务实为民,积极探索驻村帮扶工作新路子,力争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促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有新的提高,达到干部受锻炼,农民得实惠的目的。
二、工作任务
今年驻村帮扶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所驻村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方面有明显进展,党员干部素质明显提升,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明显改善。
1、配合做好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驻村工作队员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开展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做出的重要指示,领会中央、省、市关于开展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精神,在乡镇党委的领导下,帮助指导村党组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具体工作中,要全面贯彻中央和上级党委有关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要求,正确把握相关政策,实施有效指导;通过调查研究,充分了解村情民意,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各项工作,确保农村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健康开展。
2、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驻村工作队要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市三级干部会议精神,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为驻村帮扶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从所驻村实际出发,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要加快农村交通、沼气、安全饮水、农田水利建设,切实改变农村整体面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存、生产、生活条件;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积极发挥市直各部门的行业优势,帮助选上项目,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积极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扶持资金,促进农村卫生、教育事业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发挥信息站点作用,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深入开展技能培训,发展劳务经济,积极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要落实农民增收减负的各项政策,解决好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困难,最终实现所驻村生产发展、群众生活宽裕的目的。
3、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驻村帮扶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高度重视。一是加强所驻村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继续深化“三级联创”,争创“五好”村党支部,实施“双强”工程。重点是培养选拔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双强”村党支部书记,把讲党性、能致富、甘奉献、有威信的人选进党支部,把优秀致富能手培养发展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双强”党员培养成村干部,把优秀“双强”党员干部培养成村党支部书记人选;继续开展整顿软弱涣散和瘫痪村党支部活动,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要以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做好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继续做好农村党员发展培养工作,吸收新鲜血液,改善党员结构。二是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组织。做好兵、青、妇工作,促进各种农民协会、经纪人组织发挥各自的协调作用,形成加快发展、共同致富的聚合力;要以促进农村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为重点,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以及村规民约、村民理事会等制度和章程,做到有人理事,依章办事。
4、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促进农村和谐发展。一是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乡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主要是推进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工作,积极发展农村电影放映;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活动;建立村级文化活动室及阅览室,使农村文化活动有场地、有设施、有内容。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组织文艺演出、劳动技能比赛等活动。紧密结合农民脱贫致富的需求,倡导他们学文化、学技能,普及先进实用农业科技知识和卫生保健常识。以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户等活动为载体,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抵制腐朽文化,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三是继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充分发挥市直单位的优势,发挥流动文化车、文化小分队的作用,使“三下乡”活动小型化、经常化,并做到灵活多样、行之有效,为群众所欢迎。力争经过一年的努力,使所驻村的文化面貌有较大的改观。四是强化普法教育。切实提高群众的法制观念,引领村级班子从自身做起,推动依法治村,严厉打击各种犯罪行为、邪恶势力和非法宗教活动,积极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三、工作队的组建及派驻
1、派驻对象。2006年驻村帮扶工作本着总体稳定,个别调整的原则,大体上维持原来所驻村,特殊情况作个别调整。
2、工作队组建。从市直单位抽调230名机关干部,组成75个工作队,和三门峡市9个工作队一起,进驻全市84个贫困村、软瘫村和不稳定村。
3、队员选派。(1)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把事业心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自身素质高、熟悉农村工作作为抽调队员的重要条件,要特别注意抽调优秀年轻的后备干部。(2)每个市直单位不少于3人,其中队长为副科级实职干部。(3)采取自愿报名与组织选派相结合的方式。
4、时间安排。驻村帮扶工作从2006年2月下旬开始,至2007年2月下旬结束。2月中旬各单位上报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名单,3月上旬入村开展工作。
四、队员管理
1、实行总队长负责制。各乡镇工作队总队长的职责是:在乡镇党委、政府及市驻村办的双重领导下,加强与其他工作队的联系,发挥整体优势,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沟通情况,推动区域工作的开展。各驻村工作队队长的职责是:在乡镇党委、政府和乡镇总队长的领导下,按照驻村工作各项任务,协助村党支部、村委会积极做好各项工作。
2、加强队员管理。驻村帮扶队员一般与原单位工作脱钩,专职做好驻村帮扶工作,驻村工作时间视同下基层锻炼时间。队员要自带行李,自起炉灶,集体住宿,全年吃住在村时间不少于10个月。凡是累计超过2个月不在岗位的,年终不予考核或定为不合格等次。乡镇工作队总队长要定期到村里蹲点,全年驻村时间不少于6个月。要严守工作纪律,坚持群众路线,虚心向群众学习;要建立工作队员学习、请销假、工作日志等制度,抓好队员管理,坚持从严治队。
3、建立目标责任制。驻村帮扶工作开展后,要根据全年工作任务和所驻村实际,与所在乡镇党委、政府建立目标责任制,签订责任目标,与市驻村办签订责任目标,与市直派出单位签订责任目标。年终工作结束时,乡镇党委、政府、市直派出单位、市驻村办要检查落实责任目标完成情况,根据考评结果,对工作队进行年度考核与评先表彰。
4、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对驻村帮扶队员的严格管理和考评,有关部门和派出单位要对在驻村帮扶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的队员进行重点培养,表彰奖励,并作为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对无故脱岗、工作不力的,要进行通报批评;对违反组织纪律、群众意见较大、造成不良影响的,要按干部管理权限进行组织处理。
五、组织领导
驻村帮扶工作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由市驻村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市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市驻村帮扶办公室具体负责落实,各派出单位和乡镇负责组织实施。
继续实行“队员当代表,单位做后盾,领导负总责”的工作模式。市直各派出单位要确定一名党组成员专门负责此项工作,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驻村帮扶工作队员的各项待遇,帮助解决队员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市直各单位要加大对驻村帮扶工作的支持力度。继续坚持涉农资金优先向驻村帮扶工作队所驻村倾斜;新闻部门要安排宣传专栏,大力宣传驻村帮扶工作的先进典型和经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推动驻村帮扶工作深入开展。
方案四:驻村帮扶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深入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结合刘汉乡武庄村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乡**村基本情况
该村位于**乡北部,与**市相邻,全村共有人口**人,**户,劳动力**名,耕地面**亩,党员**名,平均年龄**岁,年龄老化。两委班子成员**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两委成员***,会计**。该村主导产业以农业为主,经济基础薄弱。
二、项目现状
(一)饮水安全。全村家家户户通上自来水,定期供水。
自省、市、区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动员大会召开后,我局高度重视,按照区委统一要求,迅速成立了以卢利新局长为包村领导,党组成员、国资办副主任郭洪义为组长的驻村帮扶工作组,并抽调局内2名同志为队员,入村开展工作。现将工作组驻村以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迅速行动、狠抓落实
2月25日动员大会后,卢利新局长立即带领工作组与大庄坨乡主要领导和东兴村党支部书记、村长见面,了解村总体情况,研究帮扶重点。工作组进驻东兴村后,先后与村两委班子、党员和群众代表进行座谈,了解该村目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确保帮扶工作底数清、情况明。
二、深入农户、摸清实情
工作组从驻村第一天起,即开始进行入户走访,走访中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了解他们的需求。通过入户调查走访,掌握了该村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具体问题。
该村基本情况是:该村位于古冶区林西东南端,属于城中村。该村现有502户,总人口1525人,其中农业人口1052人。该村耕地面积仅为164亩,基于人多地少的现状,村民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外出务工、经商与养殖。2012年该村人均年收入为8870元。
东兴村现有党员29人。现任“两委”班子由6人组成,现任村党支部书记郑佑,68岁,初中文化程度。现任村委会主任郑国强,56岁,初中文化程度。
目前东兴村存在的主要热点难点问题有:
1、村内没有集体企业,村集体无经济来源。村内无经济来源的主要原因在于村内历史欠账较多。具体表现为,一是村内曾长期在赤字状态下运行,无力发展经济。二是村内历史上,在处理多次土地征占、塌陷等相关补偿问题时,所涉及到的土地补偿费用多为一次性给付,且进行了人均分配,阻断了集体土地重复创造价值的可能性。
2、村内配套生产生活设施相对落后,村容村貌有待进一步提高。具体表现在:第一,村民各户及村庄内排水设施严重老化失效,致使生活用水及雨后积水无法及时排出。第二,村内主要街道虽已硬化,但入户辅路还没达到硬化要求,雨雪天气给农户出行造成不便,亮化设施不完备,给广大农户的生活造成很大的不便。
3、村内人均土地少,人均土地只能以分计算,并且土地利用率低。
三、帮扶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在与村两委班子积极沟通、共同研究的基础上,最终制定了与东兴村基本村情相适应的帮扶方案:
规定动作:
1、新修长1000米、宽3.5米共3500平方米村街道路,预计此项目于今年9月底完成,工程造价为28万元,省出资20万元,帮扶单位出资8万元,现在正在规划设计中。
2、挖沟1.5万长米,铺设自来水主管线1.5万长米,并给每户更换自来水水表。此项目已完成初步测量,预计于今年10月底完工,工程造价为80万元,由省出资32万元,市、区、村各16万元完成。
3、建设面积为80平方米的村卫生室,此项目已完成,工程造价为6万元,由市出资5万元,区出资1万元完成。
4、每百户设清洁员一名,每个保洁员配清洁车和相关用具,建立了“户收集、村清运、乡处理”的长效保洁机制,建地坑式垃圾转运站4个。此项目已经完成,工程造价为16.7万元,由区出资4.3万元,村自筹12.4万元完成。
5、将一台原有100KVA变压器增容到200KVA,此项目是市里指定帮扶项目,由供电局统一安排,现正向上级申报中,预计造价为10万元,由市出资完成。
6、实现了电信、网通、移动信号全覆盖,通邮全覆盖。此项目现在已完成。
7、给农家书屋新增图书3000册,工作组及机关干部捐赠图书400册,征订15种报刊、杂志,添置投影仪、幕布、无线接收器,新增体育健身器材一套。现设备已经到位,报刊已经征订,工程造价为4万元,由省出资1万元,市出资18400元,区出资5200元,帮扶单位出资6400元完成。
8、对该村环境整治和村庄建设进行详细规划,出具正式文本。此工程预计于今年10月底完成,现正在前期准备中。
9、对养殖大户进行技术培训。预计于今年8月底完成,工程造价为6000元,由省出资完成,现正在向市里申报中。
自选动作:
10、新修村内排水设施约250米。此项目为“一事一议”项目,工程造价为10万元,预计于今年10月底之前完成,现正在规划设计中。
11、美化墙体6000平方米,现在已完成,共花费资金3万元,由帮扶单位出资完成。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我局把帮扶工作做为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我们以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思路作为指导思想,以改善村民生活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为目标,以提升农村经济能力为重点,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坚定完成任务的信心和决心,明确了成员的分工,落实了责任,建立了层层负责的机制,确保了包村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2、认真调研、科学规划
积极与村两委共同研究、谋划制定了科学合理的工作方案,我们进驻该村后积极与两委班子座谈,认真学习、研究区委安排意见等有关文件,召开群众代表大会,走访农户,找热点、难点问题,按照区委的总体要求制定确实可行的规划,先搞什么,后搞什么,打算搞什么,都做出了科学合理的安排,为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集体经济建设、生态环境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稳定提供可靠保证。
3、积极扶持、加大投入
搞好帮扶工作,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我们按照“争取上级财政支持一点,帮扶单位帮一点、农民出一点、社会筹一点”多元投资办法,积极筹措资金、同时向市局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争取资金,最大限度从人力、物力、财力上提供支持,克服一切困难,确保圆满完成区委下达的任务。
方案二:驻村帮扶工作方案
根据市、县统一按排和部署,20xx年3月1日,我们修文县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一行四人,正式入驻东洒坪乡小坝村,开始为期一年的驻村帮扶工作。本着要干事先了解村情的原则,我们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开展调研活动,走门串户,拜访党员和群众,进一步摸清了小坝村的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针对于小坝村实际情况,现提出小坝村发展目标:
一、基本情况
小坝村位于修文县西北面,距县城25公里,全村共辖7个村民组,总户数530户,总人口1450人,耕地面积2056亩,其中水田230亩。20xx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为6150元。小坝村是贵阳市实施农村茅草房集中改造的村,也是贵阳市首批新农村建设市、县共建示范点。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小坝村干部群众抢抓西部大开发、新阶段扶贫开发、贵阳市实施农村茅草房改造和新农村建设等历史机遇,求实奋进,扎实苦干,全村经济发展不断加快,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一是结构调整迈上新台阶,以“三种二养”(种红花、大蒜、核桃,养肉牛、生猪)为主的产业结构调整模式基本形成,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支柱。二是村容村貌发生新变化,通过实施农村茅草房改造、以工贷赈异地搬迁、新农村建设等项目,新建了一个250余户农户集中居住的农民新村,并配套了街道、人行道、绿化、环卫、排污、休闲小景、体育场、客车站、公厕等公共设施建设。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绩,全村道路硬化率、串户路硬化率、自来水入户率均达100%,60%的农户使用了沼气,新建了小水池建设152口、沤粪池50口,建立了2个农家超市、新增垃圾箱5个。四是群众文化生活有了新提高,以创建“学习型村寨”为载体,建成了“农家书屋”1个,存书5000册,标准化宣传栏300平方米,组建村级花灯表演队,村级配备了4台电脑并安装了2M宽带ADSL,纳入了市远程教育网,全村通电视率达98%,98%以上的群众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四是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村委会于2012年引进贵州绿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落户我村,现已发展红花、板兰根种植达500余亩。
(一)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一是村集体基本上没有经济收入来源,是典型的“空壳村”。村集体无经济支撑,对发展社会公益事业、扶持贫困户发展生产、关爱和帮助困难群众和调动基层干部的积极性,都造成严重的影响。二是群众家庭收入主要是务工收入和农作物销售收入。农业种植结构十分单一,主要种植玉米,有极少户种植大葱西红柿等作物。2012年,全村共种植玉米2000余亩,占全村耕地总数的95%以上。2012年引进贵州绿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落户我村后,现已发展红花、板兰根种植达500余亩。外出务工主要是沿海一带,每年在外务工人员近百人,方式都是自发的、松散的。村内原有零星分散的养殖业,没有形成规模。
(二)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小坝村是乡政府驻地,是洒坪的经济文化中心,基础设施相对于其他村较好,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较相差甚远。目前全村7个组道路全部硬化,配套排水沟,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建设了村民健身广场,使村民有了文体活动地点,村支部和村委会有了工作场所;对村庄进行了绿化,沿188县道洒坪煤管站至青山村一组段安装了路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电话、自来水、有线电视均已普及。
(三)村级组织运转情况。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计生、远教、社保协管员也配备完成, “两委”班子成员团结协作,具有一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全村党员30人、积极分子1人,党组织活动基本正常,党员能按时交纳党费。通过走访调查,大多数群众对村干部都比较满意和拥护,具有较高的期望值;希望在驻村工作组的帮扶下,进一步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从驻村后调研情况看,该村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组织建设方面。一是该村“两委”班子有带领群众致富的热切愿望和实际行动,但因部分时间忙于自己生意或农活,精力不够集中,开拓意识不够强,缺乏应有的工作力度;二是党员队伍老龄化较为严重,全村32名党员中,45岁以下的仅15人。党员文化程度偏低,在发展农村经济上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够;三是组织生活不够健全。因为平时农活较多和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人员较多,党员会议组织少,制约了基层组织活力的发挥。
(二)经济建设方面。一是村集体基础薄弱。为典型的农业种植村,几乎没有集体收入来源;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过于单一,绝大部分村民以种植玉米、水稻为主,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差,目前只有烤烟育苗大棚一个,引进贵州绿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落户一家;三是群众致富门路较少。绝大多数农民致富的愿望迫切,但由于缺乏资金和没有技术特长,年复一年地在小农经济这个模式中循环运行。许多有头脑的年轻人不愿在村里干事,一些大中专毕业生尽管就业困难,也不愿留在村里,致使村级经济发展缺乏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四是劳务输出缺乏组织。该村每年劳务输出近百人,还处于自发、分散、无序的状态,缺乏有组织、有针对性的引导,基本从事短期劳务,且缺乏一定的专业技能。
(三)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少数村民集体观念和社会责任感淡化,对履行义务观念淡薄,更很少提出发展村级经济的好建议。村民的精神生活相对匮乏,在走访中,部分村民有成立村锣鼓队等自发娱乐组织的迫切愿望。在个别老龄群体中存在“迷信”现象。
(四)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小坝村干小坝、沙坡等地土地博,保水条件差;彭家湾山塘、沙坡山塘因年久失修,已严重损坏无法使用;小坝村水淹坝无排洪沟导致雨季山洪冲毁农田影响群众生产生活,能否近期解决这都是我们在驻村工作中遇到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帮扶工作设想及措施
驻村工作组的思路是:按照“激发内力、增强合力,先急后缓、科学发展”的原则,帮助村两委以创建美丽乡村为目标,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加强水利工程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条件,大力发展红花、核桃西红柿种植主导产业,有条件地引导群众发展特色养殖及种植等辅助产业,加强农民技术培训,组织返乡民工积极创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大力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推动小坝村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快速健康发展,为2015年同步实现小康打下坚定基础。具体讲,主要是分阶段、分步骤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小坝村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帮钱帮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农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其作用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全村的发展。工作组的思路是:
一是帮助村两委争创“五个好”党支部。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进一步明确分工,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及各项规章制度,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切实增强村两委班子的战斗力和凝聚力,确保工作上有新突破。二是加强党员科技培训。充分发挥好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的作用,定期定时播放有关科技教育片和举办培训班,使50%以上的党员掌握1—2门发家致富实用技术。三是加强党员队伍管理。切实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外出党员管理等各项制度,加强对党员的管理;积极做好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力争发展2—3名党员,同时引导1至2名年轻党员参与村级管理。同时,进一步健全完善村级群团组织,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四是加强村级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村民代表议事、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村两委定时、定点集中办公等制度,明确工作任务,严格落实责任,维护好干群关系,营造更加和谐稳定的局面。
(二)加大引导扶持力度,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发展是硬道理”,只有经济发展了,增收渠道多了,农民才能得到更多的实惠。工作组的思路是:
一是以抓住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平稳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调整,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引导群众科技种植,推广种植特色蔬菜,拓宽特色种植流通渠道,提高主导产业收入;积极实施农田水利设施完善配套工程,为特色蔬菜浇灌提供基本保障。二大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积极实施现代畜牧、特色蔬菜示范园建设。因地制宜,挖掘优势,引导部分农民从单一的传统种植业中脱离出来,发展畜牧养、种殖业,使该村生产结构和收入渠道更加多样化。三是大力抓好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农民市场观念。“走出去、请进来”,帮助村民解放思想,开阔眼界、拓宽视野,鼓励群众尤其是中共党员、退伍军人、返乡民工大胆地闯,大胆地干。四是大力抓好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造就专业技能新型农民。进一步提高外出打工人员的素质,组织他们参加培训,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培训什么,用工单位需要什么技能,就培训什么技能,真正提高务工人员的就业技能,改变单一的外出务工方式,并使之组织化,规模化。
(三)着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大力打造美丽乡村示范点。一是积极开展“三下乡”活动,广泛开展适合群众特点的文娱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文明素质,使群众得到实惠。深入开展小康文明示范村、文明村寨、五好基层党组织、文明示范户创建活动,开展好五好家庭评选等活动。二是丰富完善文化广场功能,建设农民致富网吧,充实完善农家书屋,方便农民群众查阅致富信息;四是经常性举办科技教育培训班,组织群众外出学习参观,帮助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五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发挥好治保、调解、巡逻、帮教、普法“五支队伍”,确保无毒村寨、无上访案件、无封建迷信陋习、无邪教活动巩固成果;严格落实计划生育政策,达到县乡要求。六是倡树社会村民新风,不断提高全体村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努力营造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团结向上,齐心协力共奔小康的良好氛围。
方案三:驻村帮扶工作方案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努力改变贫困落后村的面貌,巩固扩大我市近年来驻村帮扶工作成果,市委、市政府决定,2006年继续在市直机关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为确保驻村帮扶工作顺利开展,根据三门峡市《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2006年驻村帮扶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20xx年驻村帮扶工作,要坚持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以巩固扩大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为主线,以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解决突出问题、促进农村发展为重点,开拓创新,务实为民,积极探索驻村帮扶工作新路子,力争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促进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促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有新的提高,达到干部受锻炼,农民得实惠的目的。
二、工作任务
今年驻村帮扶工作的总体目标是:所驻村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方面有明显进展,党员干部素质明显提升,农民的生产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明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明显改善。
1、配合做好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驻村工作队员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开展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做出的重要指示,领会中央、省、市关于开展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精神,在乡镇党委的领导下,帮助指导村党组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具体工作中,要全面贯彻中央和上级党委有关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要求,正确把握相关政策,实施有效指导;通过调查研究,充分了解村情民意,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各项工作,确保农村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健康开展。
2、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驻村工作队要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全市三级干部会议精神,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为驻村帮扶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从所驻村实际出发,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要加快农村交通、沼气、安全饮水、农田水利建设,切实改变农村整体面貌,改善人民群众的生存、生产、生活条件;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要积极发挥市直各部门的行业优势,帮助选上项目,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积极争取更多的优惠政策和扶持资金,促进农村卫生、教育事业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发挥信息站点作用,努力开拓农产品市场,深入开展技能培训,发展劳务经济,积极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要落实农民增收减负的各项政策,解决好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困难,最终实现所驻村生产发展、群众生活宽裕的目的。
3、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驻村帮扶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高度重视。一是加强所驻村的基层党组织建设。继续深化“三级联创”,争创“五好”村党支部,实施“双强”工程。重点是培养选拔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双强”村党支部书记,把讲党性、能致富、甘奉献、有威信的人选进党支部,把优秀致富能手培养发展为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双强”党员培养成村干部,把优秀“双强”党员干部培养成村党支部书记人选;继续开展整顿软弱涣散和瘫痪村党支部活动,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要以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做好农村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继续做好农村党员发展培养工作,吸收新鲜血液,改善党员结构。二是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组织。做好兵、青、妇工作,促进各种农民协会、经纪人组织发挥各自的协调作用,形成加快发展、共同致富的聚合力;要以促进农村各项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为重点,建立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以及村规民约、村民理事会等制度和章程,做到有人理事,依章办事。
4、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促进农村和谐发展。一是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发展乡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主要是推进广播电视进村入户工作,积极发展农村电影放映;开展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活动;建立村级文化活动室及阅览室,使农村文化活动有场地、有设施、有内容。二是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充分利用农闲、节日和集市,组织文艺演出、劳动技能比赛等活动。紧密结合农民脱贫致富的需求,倡导他们学文化、学技能,普及先进实用农业科技知识和卫生保健常识。以创建文明村镇、文明户等活动为载体,积极引导农民群众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移风易俗,抵制腐朽文化,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三是继续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充分发挥市直单位的优势,发挥流动文化车、文化小分队的作用,使“三下乡”活动小型化、经常化,并做到灵活多样、行之有效,为群众所欢迎。力争经过一年的努力,使所驻村的文化面貌有较大的改观。四是强化普法教育。切实提高群众的法制观念,引领村级班子从自身做起,推动依法治村,严厉打击各种犯罪行为、邪恶势力和非法宗教活动,积极化解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三、工作队的组建及派驻
1、派驻对象。2006年驻村帮扶工作本着总体稳定,个别调整的原则,大体上维持原来所驻村,特殊情况作个别调整。
2、工作队组建。从市直单位抽调230名机关干部,组成75个工作队,和三门峡市9个工作队一起,进驻全市84个贫困村、软瘫村和不稳定村。
3、队员选派。(1)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把事业心责任心强、业务能力强、自身素质高、熟悉农村工作作为抽调队员的重要条件,要特别注意抽调优秀年轻的后备干部。(2)每个市直单位不少于3人,其中队长为副科级实职干部。(3)采取自愿报名与组织选派相结合的方式。
4、时间安排。驻村帮扶工作从2006年2月下旬开始,至2007年2月下旬结束。2月中旬各单位上报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名单,3月上旬入村开展工作。
四、队员管理
1、实行总队长负责制。各乡镇工作队总队长的职责是:在乡镇党委、政府及市驻村办的双重领导下,加强与其他工作队的联系,发挥整体优势,抓好各项任务的落实,沟通情况,推动区域工作的开展。各驻村工作队队长的职责是:在乡镇党委、政府和乡镇总队长的领导下,按照驻村工作各项任务,协助村党支部、村委会积极做好各项工作。
2、加强队员管理。驻村帮扶队员一般与原单位工作脱钩,专职做好驻村帮扶工作,驻村工作时间视同下基层锻炼时间。队员要自带行李,自起炉灶,集体住宿,全年吃住在村时间不少于10个月。凡是累计超过2个月不在岗位的,年终不予考核或定为不合格等次。乡镇工作队总队长要定期到村里蹲点,全年驻村时间不少于6个月。要严守工作纪律,坚持群众路线,虚心向群众学习;要建立工作队员学习、请销假、工作日志等制度,抓好队员管理,坚持从严治队。
3、建立目标责任制。驻村帮扶工作开展后,要根据全年工作任务和所驻村实际,与所在乡镇党委、政府建立目标责任制,签订责任目标,与市驻村办签订责任目标,与市直派出单位签订责任目标。年终工作结束时,乡镇党委、政府、市直派出单位、市驻村办要检查落实责任目标完成情况,根据考评结果,对工作队进行年度考核与评先表彰。
4、建立激励约束机制。通过对驻村帮扶队员的严格管理和考评,有关部门和派出单位要对在驻村帮扶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优秀的队员进行重点培养,表彰奖励,并作为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对无故脱岗、工作不力的,要进行通报批评;对违反组织纪律、群众意见较大、造成不良影响的,要按干部管理权限进行组织处理。
五、组织领导
驻村帮扶工作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由市驻村帮扶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市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市驻村帮扶办公室具体负责落实,各派出单位和乡镇负责组织实施。
继续实行“队员当代表,单位做后盾,领导负总责”的工作模式。市直各派出单位要确定一名党组成员专门负责此项工作,有关部门要认真落实驻村帮扶工作队员的各项待遇,帮助解决队员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市直各单位要加大对驻村帮扶工作的支持力度。继续坚持涉农资金优先向驻村帮扶工作队所驻村倾斜;新闻部门要安排宣传专栏,大力宣传驻村帮扶工作的先进典型和经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推动驻村帮扶工作深入开展。
方案四:驻村帮扶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深入开展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结合刘汉乡武庄村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乡**村基本情况
该村位于**乡北部,与**市相邻,全村共有人口**人,**户,劳动力**名,耕地面**亩,党员**名,平均年龄**岁,年龄老化。两委班子成员**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两委成员***,会计**。该村主导产业以农业为主,经济基础薄弱。
二、项目现状
(一)饮水安全。全村家家户户通上自来水,定期供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