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快哉亭记教学反思
时间: 08-07
栏目:反思
反思一:黄州快哉亭记教学反思
《黄州快哉亭记》是广东版《语文》选修2的第2课。这篇课文我已经上了两次,今年这次是第三次。本来是很想来点创新的。但一站上讲台,一开始讲课,面对基础甚差的学生,我的创新设计还没开展多少,便半途夭折。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本打算让学生诵读完课文之后,就概括每段的大意。我原以为这篇不难的文章,学生们应该是很容易概括大意的,即使不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起码也能从文中找出一些概括性的句子。但我在所谓的重点班高二(15)班一提问,下面立即鸦雀无声,真是一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见。经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引导,学生们才终于能够说出我想要的答案,但时间已经过去了五分钟,大大超出我的预计。所以,接下来的程序,我就上得有点赶。下课之后,觉得自己很失败。我是很想让学生自主思考的,可学生们的反应让我实在是失望。
可这能完全怪学生吗?
我们的学生从初中开始学文言文,据我了解,绝大多数老师在讲文言文时采用的都是串讲的方式满堂灌。学生们学得非常被动,就连中考试题考的也是死记硬背,文言文试题大多就是课文原文,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纵容老师的灌和学生的背。而长期灌和背的结果就是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形成思维定势,不需动脑,只需死记。结果到了高中还是这样学习。但高中的考试试题与初中大不一样,不再考课文原文,结果学生们一下子就傻眼了,过去的方法不灵了,新的方法又没有掌握,所以学生们普遍对文言文产生了恐惧心理。越怕就越学不好,越学不好就越怕,形成恶性循环。
其实我自己以前也大多是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课堂效率最高,在课时紧、任务重、学生基础差的前提下,满堂灌可谓最佳选择。但这种做法的最严重后果就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挫伤,使他们继续对老师产生信赖心理。一脱离老师的讲解,就不能理解文言文,即使是自己能理解的,也不愿去思考。久而久之,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低下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所以,出现课堂上冷场的情况也不能完全怪学生,我这个老师也是大有责任的。
有鉴于此,我决定从第三课《方山子传》开始,尝试让学生分组自主讲析课文,以期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之所以要从第三课而不是从第二课开始是因为我还要给学生们一点缓冲和准备的时间。我要将学生们按语文成绩的优良中差适当分组,要让他们抽签选出自己要讲析的课文,要让他们了解教案撰写的基本要求,还要对他们在讲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一些准备,所以我准备从第6周开始,让学生们自主教学文言文。我不再做那个独占讲台的话语权掌控者,我准备做一个听众,一个引导者。
我期待这一尝试的成功。
反思二:黄州快哉亭记教学反思
教研室的调研课终于上完了,教研室老师的评价还算不错,评了个良好,也没提出什么尖锐的意见。总算放下了心头大石。
不过陈坪老师对我提出了一个很有启发的意见,他认为我的教学设计本身是没有问题,环节之间的过渡也很自然。可是在学生并没完全把握文言语句的情况下,就进入了鉴赏,课堂上,学生学习有困难,教师也郁闷。倒不如实实在在地以串讲为方法,以落实字词为目标。
过去,我一直为怎样才算是一节好课而困惑。在认识上存在一个误区,总以为要把课上得既有深度又有师生互动才算好,而我的学生的水平却与华附、执信的学生有着天渊之别,因此总认为自己的课很难上好。这次,为了应付检查,我特意调整了文言文的教学步骤。先用一节课翻译课文,被检查的课教学的目标是分析结构,理解主旨。
课前,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包括文章鉴赏,作者生平,作者的作品特色。由于作品设及到了儒家、道家的思想,我找了《百家讲坛》的影视资料学习。我想让课堂具有一种文化的韵味,这也是语文味道的一种表现。写好了教案后,我在另一个教学班进行了试讲。在试讲的过程中,发现让学生自己找出喜欢的语句然后评析很耗时间,而且未能调动起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有不少学生处于等待状态。于是我把教学步骤改为了围绕“快”字,在课文中寻找相关语句。上课前一晚,我在网上偶遇读研的同学,讨论中,她帮助我解决了如何衔接景与议论两部分的问题。整个教案在完稿后起码经历了四次大的改动,可见一节好的课尤如一件艺术品一样,需要作者用心去雕琢。由于备课很充分,在上课时候,对课文的驾驭可谓驾轻就熟。而我觉得今天自己的表现也是历次公开课放得最开的一次,这主要得益于课前对文本的深入研究及对新课程有一定的理解。当然,这与几年来教学的经验积累与反思也是分不开的。
不过,从学生的反应看,我的付出似乎没能与学生的反应成正比。师生的对话不能完全同步,也就是说学生对我的问题存有迟滞的状态。对此,我们总会责备学生,认为学生基础差。以前我在上课时,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存在了一个误区,为了追求形式的新颖,内容具有深度,有时教学设计高于学生实际水平。其实,如果这节课的目标因高于学生的实际水平,而打消了学生的积极性,那么无论这节课的形式有多么漂亮,教师的语言如何动人,但学生却收效甚少,课堂有何作用呢?这也是我对新课标理念认识不够深刻的地方。
上《小石城山记》时,我是一边翻译句子,一边带出作品的主旨的。这样的教学设计很传统,讲不出深度。但对我校的学生却很有效果,那节课,学生听得很认真,字词也基本上能掌握。
在我们思考教学设计的时候,还是要回到问题的本初。不提倡串讲文言文,是觉得这样做学生的主动性未能被带动出来;对文言文进行鉴赏,是为了深入理解文本,使学生的情感受文本感染。可如果学生连语句的意思都读不懂,他们怎能有能力深入揣摩文章的主题,字底的含义呢?教师的问题高于学生的现有水平,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如果教师的问题是学生永远也不能回答的,那么就会打击学习激情性了。因此,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文言文教学还是应该以字词句的落实为教学重点,首先确保学生能读懂文意。
当然,以落实字词句为重点,并非把文章翻译就可以了。在翻译的同时,教师可以穿插文本所色极的文化知识、深刻的含义、结构编排、简练的语言······注重朗读。总之就是把握一个原则,激发兴趣须重视,翻译语句是重点。
反思三:黄州快哉亭记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设计围绕两个问题展开,实际上,问题一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内容,问题二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可看作隶属于问题一,由于学生问得较多,所以单列为一个问题予以解决。总体来说,教学设计体现了整体性原则。而对于行文思路的把握既是高中文本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较好地体现了本篇文章的特质,所以,教学设计比较科学。
2、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由于“快然自适,则无往而不快”中寄寓了中国传统文人的典型人生态度,而且在中国的士文化、贬官文化中不失为一朵奇葩,所以在课前准备时通过利用百度的搜索功能获得了大量资料,在“迁移拓展”和“融会贯通”环节安排设计了较多内容,较大程度地丰富了教学内容,促进了学生对所教文本的理解和把握。但是,由于内容较多,且大多数链接都是古诗文,所以也使学习有了一定障碍,影响了效果。如果把有些内容移至课前,让学生自己利用百度先搜一搜,看一看,相信效果会更好一些。
3、另外,所制作的PPT课件文字比较简捷,有效地突出了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课堂操作比较简单,其中“超链接”的设置较好地考虑到了教学流程,学习进度可控,学习路径可选,较好体现了我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辅助”的理解。
反思四:黄州快哉亭记教学反思
总结整堂课比较成功之处:
1、从教学目标的定位来看,比较适当。高一的学生应注重识记与理解能力的培养。古代散文的教学能注重文与言的有机结合,在落实文言实词虚词的同时,以词来解句,以句释段,以段来悟意,在遵循文章思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快哉”的多重含义,从而避免将文章肢解得七零八碎。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已读过的《岳阳楼记》、《小石潭记》等文章的链接有助于学生在已有的阅读积累的基础上感悟“快哉”的深层内涵。同时运用比较的鉴赏评价方法,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作业和链接,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助于培养学生自读的能力,而巩固并适当拓展了教学的内容、时间和空间。
反思整堂课不足之处:
1、教学重点难点应在文章的第三段。这一段关于“快哉”生发的议论是全文的重点和难点,但从整堂课的时间安排来看,对这一段的解读比较仓促。首先是对“典故”的内涵和用意没能分析,忽视了学生在这一点上理解的困难;其次,对“快”的内涵的分析太过琐碎,反而忽略了对“自得”、“自适”背后的人格与精神的深入理解。
2、教学问题的设置应顾及文章本身的脉络和逻辑,填入式问题应适当,否则会破坏文章本身的美感和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水平。
3、对于“快哉”、“无所不快”的内涵解读缺乏深度和广度。没能抓住 “自得”、“自放”、“自适”等词语深切体悟“快哉”的深层含义。
自然美景、亭台楼阁往往是古代文人寄托自己情思的常用之“物”。面对“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明月清风”,士人能否“快哉”往往和此人的人生际遇和人格胸怀有关。我们古代文人骚客留下来的文字中可以看到不同的人生境界。在人生仕途顺畅,志得意满之时,登亭览物怀古,不亦快哉!这是最低的一层境界;在人生仕途顺畅,志得意满之时,登亭抒发宇宙无穷,人生苦短之慨,是有着哲人可贵的悲悯情怀;在人生不遇,怀抱利器而郁郁不得志之时,登亭览物怀古,心有凄怆,这是人之常情;在不遇之时,甚至是蒙受不白之冤、莫须有的罪名,远罪他乡之时,登亭览物怀古,能自得、自适,并抒发“不亦快哉”、“无所不快”的是最高的境界,也是最难达到的境界。而张梦得、苏轼、苏辙就做到了。但他们也不是一开始就能如此旷达豪迈的,而是在无数个清风明月的日子,在经过无数次内心的挣扎,在日日阅读与思考古今的人生际遇、自然规律后的觉醒和超脱。是将自己的忧郁、痛苦包裹起来的自慰自勉和自我超越。这就是他们的人格和精神至高至洁之处。
《黄州快哉亭记》是广东版《语文》选修2的第2课。这篇课文我已经上了两次,今年这次是第三次。本来是很想来点创新的。但一站上讲台,一开始讲课,面对基础甚差的学生,我的创新设计还没开展多少,便半途夭折。一个很简单的例子,我本打算让学生诵读完课文之后,就概括每段的大意。我原以为这篇不难的文章,学生们应该是很容易概括大意的,即使不能用自己的话概括,起码也能从文中找出一些概括性的句子。但我在所谓的重点班高二(15)班一提问,下面立即鸦雀无声,真是一根针掉到地上都能听见。经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引导,学生们才终于能够说出我想要的答案,但时间已经过去了五分钟,大大超出我的预计。所以,接下来的程序,我就上得有点赶。下课之后,觉得自己很失败。我是很想让学生自主思考的,可学生们的反应让我实在是失望。
可这能完全怪学生吗?
我们的学生从初中开始学文言文,据我了解,绝大多数老师在讲文言文时采用的都是串讲的方式满堂灌。学生们学得非常被动,就连中考试题考的也是死记硬背,文言文试题大多就是课文原文,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纵容老师的灌和学生的背。而长期灌和背的结果就是学生对文言文学习形成思维定势,不需动脑,只需死记。结果到了高中还是这样学习。但高中的考试试题与初中大不一样,不再考课文原文,结果学生们一下子就傻眼了,过去的方法不灵了,新的方法又没有掌握,所以学生们普遍对文言文产生了恐惧心理。越怕就越学不好,越学不好就越怕,形成恶性循环。
其实我自己以前也大多是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因为这种方式课堂效率最高,在课时紧、任务重、学生基础差的前提下,满堂灌可谓最佳选择。但这种做法的最严重后果就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挫伤,使他们继续对老师产生信赖心理。一脱离老师的讲解,就不能理解文言文,即使是自己能理解的,也不愿去思考。久而久之,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低下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所以,出现课堂上冷场的情况也不能完全怪学生,我这个老师也是大有责任的。
有鉴于此,我决定从第三课《方山子传》开始,尝试让学生分组自主讲析课文,以期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之所以要从第三课而不是从第二课开始是因为我还要给学生们一点缓冲和准备的时间。我要将学生们按语文成绩的优良中差适当分组,要让他们抽签选出自己要讲析的课文,要让他们了解教案撰写的基本要求,还要对他们在讲课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作一些准备,所以我准备从第6周开始,让学生们自主教学文言文。我不再做那个独占讲台的话语权掌控者,我准备做一个听众,一个引导者。
我期待这一尝试的成功。
反思二:黄州快哉亭记教学反思
教研室的调研课终于上完了,教研室老师的评价还算不错,评了个良好,也没提出什么尖锐的意见。总算放下了心头大石。
不过陈坪老师对我提出了一个很有启发的意见,他认为我的教学设计本身是没有问题,环节之间的过渡也很自然。可是在学生并没完全把握文言语句的情况下,就进入了鉴赏,课堂上,学生学习有困难,教师也郁闷。倒不如实实在在地以串讲为方法,以落实字词为目标。
过去,我一直为怎样才算是一节好课而困惑。在认识上存在一个误区,总以为要把课上得既有深度又有师生互动才算好,而我的学生的水平却与华附、执信的学生有着天渊之别,因此总认为自己的课很难上好。这次,为了应付检查,我特意调整了文言文的教学步骤。先用一节课翻译课文,被检查的课教学的目标是分析结构,理解主旨。
课前,我查阅了很多资料,包括文章鉴赏,作者生平,作者的作品特色。由于作品设及到了儒家、道家的思想,我找了《百家讲坛》的影视资料学习。我想让课堂具有一种文化的韵味,这也是语文味道的一种表现。写好了教案后,我在另一个教学班进行了试讲。在试讲的过程中,发现让学生自己找出喜欢的语句然后评析很耗时间,而且未能调动起大部分学生的积极性,有不少学生处于等待状态。于是我把教学步骤改为了围绕“快”字,在课文中寻找相关语句。上课前一晚,我在网上偶遇读研的同学,讨论中,她帮助我解决了如何衔接景与议论两部分的问题。整个教案在完稿后起码经历了四次大的改动,可见一节好的课尤如一件艺术品一样,需要作者用心去雕琢。由于备课很充分,在上课时候,对课文的驾驭可谓驾轻就熟。而我觉得今天自己的表现也是历次公开课放得最开的一次,这主要得益于课前对文本的深入研究及对新课程有一定的理解。当然,这与几年来教学的经验积累与反思也是分不开的。
不过,从学生的反应看,我的付出似乎没能与学生的反应成正比。师生的对话不能完全同步,也就是说学生对我的问题存有迟滞的状态。对此,我们总会责备学生,认为学生基础差。以前我在上课时,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存在了一个误区,为了追求形式的新颖,内容具有深度,有时教学设计高于学生实际水平。其实,如果这节课的目标因高于学生的实际水平,而打消了学生的积极性,那么无论这节课的形式有多么漂亮,教师的语言如何动人,但学生却收效甚少,课堂有何作用呢?这也是我对新课标理念认识不够深刻的地方。
上《小石城山记》时,我是一边翻译句子,一边带出作品的主旨的。这样的教学设计很传统,讲不出深度。但对我校的学生却很有效果,那节课,学生听得很认真,字词也基本上能掌握。
在我们思考教学设计的时候,还是要回到问题的本初。不提倡串讲文言文,是觉得这样做学生的主动性未能被带动出来;对文言文进行鉴赏,是为了深入理解文本,使学生的情感受文本感染。可如果学生连语句的意思都读不懂,他们怎能有能力深入揣摩文章的主题,字底的含义呢?教师的问题高于学生的现有水平,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如果教师的问题是学生永远也不能回答的,那么就会打击学习激情性了。因此,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文言文教学还是应该以字词句的落实为教学重点,首先确保学生能读懂文意。
当然,以落实字词句为重点,并非把文章翻译就可以了。在翻译的同时,教师可以穿插文本所色极的文化知识、深刻的含义、结构编排、简练的语言······注重朗读。总之就是把握一个原则,激发兴趣须重视,翻译语句是重点。
反思三:黄州快哉亭记教学反思
1、本节课的设计围绕两个问题展开,实际上,问题一是课堂教学的中心内容,问题二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可看作隶属于问题一,由于学生问得较多,所以单列为一个问题予以解决。总体来说,教学设计体现了整体性原则。而对于行文思路的把握既是高中文本教学的一个重点,也是较好地体现了本篇文章的特质,所以,教学设计比较科学。
2、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由于“快然自适,则无往而不快”中寄寓了中国传统文人的典型人生态度,而且在中国的士文化、贬官文化中不失为一朵奇葩,所以在课前准备时通过利用百度的搜索功能获得了大量资料,在“迁移拓展”和“融会贯通”环节安排设计了较多内容,较大程度地丰富了教学内容,促进了学生对所教文本的理解和把握。但是,由于内容较多,且大多数链接都是古诗文,所以也使学习有了一定障碍,影响了效果。如果把有些内容移至课前,让学生自己利用百度先搜一搜,看一看,相信效果会更好一些。
3、另外,所制作的PPT课件文字比较简捷,有效地突出了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课堂操作比较简单,其中“超链接”的设置较好地考虑到了教学流程,学习进度可控,学习路径可选,较好体现了我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辅助”的理解。
反思四:黄州快哉亭记教学反思
总结整堂课比较成功之处:
1、从教学目标的定位来看,比较适当。高一的学生应注重识记与理解能力的培养。古代散文的教学能注重文与言的有机结合,在落实文言实词虚词的同时,以词来解句,以句释段,以段来悟意,在遵循文章思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快哉”的多重含义,从而避免将文章肢解得七零八碎。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积累。已读过的《岳阳楼记》、《小石潭记》等文章的链接有助于学生在已有的阅读积累的基础上感悟“快哉”的深层内涵。同时运用比较的鉴赏评价方法,加深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课前的预习和课后的作业和链接,不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助于培养学生自读的能力,而巩固并适当拓展了教学的内容、时间和空间。
反思整堂课不足之处:
1、教学重点难点应在文章的第三段。这一段关于“快哉”生发的议论是全文的重点和难点,但从整堂课的时间安排来看,对这一段的解读比较仓促。首先是对“典故”的内涵和用意没能分析,忽视了学生在这一点上理解的困难;其次,对“快”的内涵的分析太过琐碎,反而忽略了对“自得”、“自适”背后的人格与精神的深入理解。
2、教学问题的设置应顾及文章本身的脉络和逻辑,填入式问题应适当,否则会破坏文章本身的美感和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水平。
3、对于“快哉”、“无所不快”的内涵解读缺乏深度和广度。没能抓住 “自得”、“自放”、“自适”等词语深切体悟“快哉”的深层含义。
自然美景、亭台楼阁往往是古代文人寄托自己情思的常用之“物”。面对“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明月清风”,士人能否“快哉”往往和此人的人生际遇和人格胸怀有关。我们古代文人骚客留下来的文字中可以看到不同的人生境界。在人生仕途顺畅,志得意满之时,登亭览物怀古,不亦快哉!这是最低的一层境界;在人生仕途顺畅,志得意满之时,登亭抒发宇宙无穷,人生苦短之慨,是有着哲人可贵的悲悯情怀;在人生不遇,怀抱利器而郁郁不得志之时,登亭览物怀古,心有凄怆,这是人之常情;在不遇之时,甚至是蒙受不白之冤、莫须有的罪名,远罪他乡之时,登亭览物怀古,能自得、自适,并抒发“不亦快哉”、“无所不快”的是最高的境界,也是最难达到的境界。而张梦得、苏轼、苏辙就做到了。但他们也不是一开始就能如此旷达豪迈的,而是在无数个清风明月的日子,在经过无数次内心的挣扎,在日日阅读与思考古今的人生际遇、自然规律后的觉醒和超脱。是将自己的忧郁、痛苦包裹起来的自慰自勉和自我超越。这就是他们的人格和精神至高至洁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