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
菜单

年度校本研修工作计划(2)

时间: 08-05 栏目:工作计划
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能力,为教师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创设环境。组织全体教师学习网络知识,学习多媒体课件制作,提高教师运用和处理 信息的能力。

5.教育科研能力研修。要树立教研科研意识,把研修和教育科研紧密结合,围绕新课程的实施,结合课堂教学,进行教学方法和教 育科研基本方法的研修。本学年将以“小课题研究”为切入点,让老师不畏惧科研,使老师懂得教科研就在反思中,教学中,教育叙事中,提升总结中,借鉴学习提 炼中。

三、研修方式:

1、专题讲座:依据学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实际需要,结合教育热点和教学实际,针对我校共性“问题”, 聘请专家学者,搞专题讲座。或者以教研组为单位,由骨干教师分工协作,分配单元对教材进行解读,并且和每个教师进行交流对话,互相取长补短,加深理解和消 化。各教研组在每月要安排一次专题活动,专题活动资料及活动情况及时记录存档。

2、小组研讨:以教研组为单位,利用每周组内研修活动时间研讨学习体会、研讨教学体会、研讨课堂教学评价、研讨教学管理等,教研组长要时时关注新的教育动态并及时组织组员学习、交流。

3、教学观摩:利用公开课进行课堂教学研究,扎实做好听课评课活动,教研组做好记录;同年级组教师之间要开展好听、议“研讨课”活动。

4、名师指导:聘请县、市教研员和本校骨干教师定期听课、评课,进行教学研究指导。

5、参观考察:积极组织教师参与上级研修活动与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促进与优秀学校的合作交流,学习好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理念。

6、教学反思:每个教师以教育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针对自己学科教学中的问题,积极撰写教学反思,写出心得和感悟,总结成败,产生顿悟,重新构想。

7、模仿研修:组织教师通过看教材备课系统或者观看特级教师的光盘教学,记录和内化学到的方法和体会。

8、网络研修: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特别是网络技术的独特优势,促进自我反思,同伴互助和专家引领活动的深入、广泛开展。

9、自主学习:教师自学,写好业务学习笔记。切实加强教师的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帮助教师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提高理论素养。

四、实施要求:

1、逐步规范学校的校本培训制度,不断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性,建立校本培训工作领导小组,进行教师“弱项分析”,边培训、边应用,树立骨干以点带面,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2、认真落实校本培训的各项要求、任务,真正做到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关注教师的专业化素养,促进教师自身发展。

3、教师培训与学校课题研究相结合,与学科教学研究相结合,以研促学,以学促教;实行集中培训与分组培训相结合、集体培训与个人自主学习相结合,力争让每个培训教师都学有所获,并能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中去,使教师的教育教学不断得到更新与发展。

4、立足“校本”,狠抓“教研”,构建以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校本研修机制,以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重点,通过教师反思、学习、尝试等步骤,逐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五、组织管理

成立校本研修工作领导小组,完善监督机制,加大检查力度,确保校本研修的质量。

组长:xxx

成员:xxxxxx

由校长牵头,副组长具体负责,组员密切配合,组织好校本研修有关活动,并加强平时的过程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通报。教研室配合领导小组做好日常考查及收集整理各种相关资料。

六、管理考核:

加强校本研修的过程管理,强化动态管理。

1、建立校本研修综合档案(内容包括文件、制度、校本研修规划、校本研修计划、总结、校本研修活动记录,大型教学教研活动记载、教研课题目录、骨干教师分层培训名单、校本研修考勤登记表、考核表等)。

2、建立教师个人研修档案(内容包括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校本研修年度个人计划、校本研修考核表、读书笔记、上公开课的教案、教研组年级组活动记录、个人课题研究情况、发表的论文等)。

3、教师考核。在对教师考核过程中,做到把教师平时的学习笔记、听课记录、学习体会、案例分析、研究论文等材料和教师参加培训的考勤情况,作为教师考核并获得校本培训学分的重要依据。先由教师自我评定,再由学校考核审查后认定,并按不同的得分给予不同的评定。

七、主要工作与具体安排

1、主题式校本研修。

每周由教研组确定活动主题,围绕主题每周开展听评课、经验分享、课题研讨等活动。

2、专题培训。初步拟定3次培训,以课堂教学优化、专业发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为主要内容。

3、课题研究。指导教师开展市级、校级“个人小课题”研究和相关教学研究课题等工作。

4、教师专业发展规划。教师拟定20xx-20xx个人发展规划以及本学期个人校本研修计划。


计划五:年度校本研修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努力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积极开展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深入发挥骨干教师作用,努力建设一支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良、教学基本功过硬的教师队伍,开创我校教师培训工作新格局。

二、工作目标:

1.积极探索教师继续教育和校本培训的工作模式,努力营造良好地校本研修氛围。

2.加强业务培训,培养业务素质精良、教学技能全面、教学基本功过硬、具有一定教科研能力、适应新课程改革需求的教师队伍。

3.加强师德建设,加强行风建设,树立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

三、具体工作:

1、认真组织教师参加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科教师教学能力提高远程培训活动,加强教师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促进教师的教育能力、专业技能的提高。

2、开展校际交流,主动请进来、送出去,加强学校教师之间教育教学的交流互动,促进双方教师的共同成长。

3、抓好教师基本功训练,切实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4、以区十三届优质课比赛活动和新教师课堂大比武活动为契机,加强教师听课、评课、上课技能。

5、抓好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业务跟踪管理,积极鼓励青年教师争当名师、教学骨干。

6、抓好教研组特色建设,教研组活动要扎扎实实地研究课堂教学微观领域经常面临的问题,营造浓厚的教研气氛。

四、工作措施:

1、重视研讨,推进校本教材的实施。

“在 研讨中发展,在反思中成长。”这是我校对广大教师,尤其是对中青年教师提出的目标。组织教师开展立足课堂的主题教研活动。在校本教研开展中主要在“实”字 上下功夫,在“研”字上求发展,真正使教研活动经常化、专题化和系列化。我们要求各教研组根据教材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准开展校本研究的突破口,扎实、深 入地开展工作。针对本学年热点问题确立研究专题,每周围绕专题开展研讨活动,鼓励教师畅谈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大家实实在在地研究课堂教学面临的问题,发表 见解,交流困惑。

2、组织教师进行教研组活动,提升教师专业能力

学校统一组织,周密部署,切实保证教研组活动的有效开展。学校为全体教师提供集中的学习研讨时间,为全校教师提供多种形式的学习方式,促使教师不断成长;为教师购买各种书籍和教辅资料供教师学习研究。

3、开展教育科研,立足务实创新

校 本教研工作追求实在实效。立足教师结构现状,依托校本课程,挖掘校内资源,规范深入地做好小课题研究,适时做好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的反思与分析。今年,要重 点做好青少年生命教育国家级课题的中期研究工作。每个教研组都要围绕确立的课题制定活动计划,增加课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每次教研 活 动要做到“两有”(有活动计划,有研究课题或专题),“三学”(学先进教育理论,学先进教学方法,学各地先进经验),“四定”(教研活动或集体备课定时 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定记录人),“五研究”(研究课程标准,研究学生、学法和教法,研究教材重点与难点,研究教学目标与分层作业设计,研究检测质 量分析)从而使学校的教学教研工作逐步走上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4、构建学习型组织,提高理论学习实效。

要 抓 教师的理论学习,引导教师树立实践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创新的观点,帮助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的理论素养。根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本学年教科研 工作将积极走教研与科研相结合的道路,组织教师加强对教学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的研究。努力构建自主学习型组织,重点围绕新课程标准学习。

5、结合学校课题研究,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

强化科研意识,树立人人都是教科研工作者的意识,积极投身于教改实践。引导教师注意平时教学经验的积累,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比,积极向各类教育杂志荐稿,帮助教师总结经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努 力探索校本研修的新方法,提高校本研修的实效性。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种研修方式为核心,以问题为出发点,针对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展开 研究。充分利用图书资源、网络资源,倡导教师多读教育理论书籍。完善教研机制,把校本研究和校本培训作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本学年,继续认真写好“两 字”、理论学习笔记、教学反思和教育小故事。

6、落实过程管理,提高教研组活动实效。

继续对学校教育科研进行规范管理,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研究,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不断探索。开学初,召开教研组组长会议,要求教研组长认真撰写教研组计划,结合教学实际有计划、有组织开展教研组活动,制定教研组活动检查要求,抓好落实,提高教研组活动实效。
为你推荐